文史常识2-书体和印章.txt若是你看到眼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文史常识2-书体和印章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期最先、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有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期,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帛书
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又称缯书。已出土楚帛书 和汉帛书 。楚帛书发现于长沙子弹库楚墓, 1942 年被盗出,今存美国多数会博物馆 。保留完整的 1 件 ,墨书楚国文字,共900余字,奇诡难懂 ,附有神怪图形 ,一般以为是战国时期数术性质的佚书,与古代流行的历忌之书有关 。汉帛书主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共12万余字(见马王堆帛书)。
竹木简
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竹木简是古代用竹简和木简写成的书,是我国最先的书籍。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了。约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钱昂贵,所以帛书不及竹木简书普遍。东汉时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籍,纸既轻便又易于书写,价钱也比较廉价,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代,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成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初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精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朝。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残石(如图),即小篆代表作。
秦朝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和无数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搜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画,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慢慢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表率,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识别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前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朝,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离开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摹仿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那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朝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转变繁多的“狂草”。
魏碑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表率。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而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墓志在南北朝时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志铭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转变无穷,美不胜收。
印章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感觉“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以后,印章按照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类称号。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利。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朝以后盛行石章。
隋代继秦朝以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这表此刻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简牍早巳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函等方面的普遍利用,公印再也不局限于简牍上所能取得的狭小平面,边长从厘米左右(秦汉一寸)猛然增大到厘米左右(约合隋二寸)。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期那样刊刻职官名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再也不佩带而变成匣装,置诸衙署。
其次,由于印章再也不钤抑封泥而转为钤于纸帛,封泥时期结束,钤朱时期到来。印泥(一般为红色)出现了。一样出于追求夺目的实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汉的阴文转为阳文。
第三,秦汉印主要分铸、凿两种,故所用缪篆平正谨严。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于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后世为将宽大的印面填满,更将文字笔画任意重叠折绕,发展为九叠文。
第四,秦汉时期,官印从不署款。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习惯。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练习:辨识古代钱币、砖瓦等器物上的字体。
《文史常识2-书体和印章》相关文档:
王献之首创一种书体,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书家用了而不自知03-26
文史常识2-书体和印章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