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技术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进展
闫飞
【摘 要】皮肤衰老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垂、皱纹形成、容量丢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衰老征象.维持或恢复皮肤年轻化,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衰老技术日益增多.其中射频技术以其治疗方式简单、安全性好、在面部年轻化方面具有良好的长期效果等特点,而成为目前皮肤年轻化的一项重要的美容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单极到多极射频技术均具有去皱、改善皮肤松弛和肤质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治疗后的效果不显著等情况.本文拟综述射频技术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更好地提高射频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The hallmark of human skin aging is accumulation of skin laxity, photodamage, wrinkles and an overall decline in skin texture. It is a kind of aging phenomenon along with multiple mechanism.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nowadays. The appeal behind these nonsurgical antiaging procedures is that they are less invasive and require less downtime. Researches show that: both the monopole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 Bipolar and multi-frequency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have gained popular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laxity of the face. Radiofrequency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smetic techniques, which has good prospect, while the clinical efficacy has yet to be determined significantly. The goal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use of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in the esthetic field and its scientific background and to evaluate the evidence-based efficacy of these device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17(026)004
【总页数】4页(P132-135)
【关键词】射频技术;抗衰老;面部年轻化;联合治疗
【作 者】闫飞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七科, 北京 10014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339.3+8
皮肤衰老是一个多因素、多角度的过程,衰老的变化在30岁开始并且在女性绝经期迅速发展。因面部软组织的体积流失、软组织因重力作用下垂、重复的肌肉运动、骨组织退化以及皮肤松弛等方式导致面部老化表现形式多样。皮肤衰老在面部表现为皱纹、皮肤松弛、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皮肤松弛和面部组织下垂。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单极到多极射频技术均具有祛皱、改善皮肤松弛和肤质的效果,而且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射频技术带来的组织层面、分子水平、超微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射频技术在除皱、改善皮肤松弛、改善肤质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为皮肤年轻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皮肤年轻化的一项重要的美容技术,但是也存在治疗后的效果不显著等情况。本文拟综述射频技术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更好地提高射频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皮肤衰老主要有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自然衰老是由于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见于暴露部位和非暴露部位,暴露部位表现为皱纹、皮肤松弛、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等,非暴露部位表现为面部肌肉和骨骼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因面部肌肉和韧带在骨骼附着点的移动和骨质的吸收表现出皮肤松弛和面部组织下垂。光老化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等带来的皮肤衰老过程,特点是在皮肤的真皮层弹性纤维蛋白的变性。自然老化和紫外线辐射,或二者的共同作用,均可以使皮肤胶原纤维减少和结构改变,纤维组织结构紊乱,弹性下降,从而容积减少,骨质的改变加重容量缺失,容积减少比重力带来的下垂对面部衰老表现影响更大,故皮肤衰老主要表现为皮肤松垂、皱纹形成、容量丢失,具体表现为皮肤粗糙、皱纹加深加粗、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1-2]。总之,皮肤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衰老征象,给广大的爱美人士带来烦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或恢复皮肤状态的年轻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医学界的相关研究明显增多,内容也日益丰富。目前面部衰老可以通过皱纹切除术、眼睑整容术、眉毛提升术、线雕美容等方法提升面部皮肤,还可以通过化学剥脱、真皮填充、光电治疗来改善皮肤松弛和质地。其中,激光、光子及射频治疗均是常用的重要的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对正常生活影响小等特点,受到广大爱美者的青睐。
射频技术,又称射频拉皮技术,是目前皮肤年轻化的一项重要的美容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射频(Radiofrequency,RF),也称为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的电磁波简称,属于3 kHz~300 MHz的高频电流。射频在传播的过程中以指数的形式衰减, 射频带来的能量是由电流层面转为组织的分子层面。在电场和磁场中,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能量,作用于目标组织发挥作用,在射频谱内,低频电流的波长长,因此作用范围局限,可以影响皮肤深层,但对未接触的皮肤影响小,更容易控制准确度,故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性相对较高。整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在真皮深层和其深部的纤维间隔产生了65~75℃的临界温度,而在表皮产生35~45℃的温度,热能作用于胶原组织,产生热变性,引起胶原纤维收缩、相互融合、重塑,使真皮增厚,皮肤紧致而富于弹性,从而达到皮肤年轻化的效果。另外,组织热损伤时可以启动机体创伤愈合应答反应,激发成纤维细胞,促进新的胶原形成,胶原的增生可通过增加容积使皮肤皱纹变浅、表面光滑而富有弹性[4-5]。
RF不同于激光之处,在于它应用的是电流,而不是光。射频技术将电能转化为热量使组织发生变性而发挥作用。RF产生聚焦的热损伤保留在皮肤表层,为减轻对皮肤表皮的损伤,皮肤接触电极时触发产生电活动的同时启动冷却系统产生一个相反的温度梯度,从而避免高温损伤引发的副反应,仅使一定体积的真皮受到恒定的加热而发挥治疗效果。目前使用的射频技术可使胶原收缩、皮肤紧致,相对低温的反应促使原来的胶原重塑形成新的胶原,还可以破坏皮下脂肪,导致皮下脂肪减少,术后4个月即可以看到明显的胶原形成,效果可维持1年[4-8]。可选择的真皮温度,减少了RF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3.1 历史回顾:射频技术最初是19世纪20年代发明,主要用于电凝止血、心脏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等,近10年来才广泛应用于抗衰老领域,特别是使用射频非消融方式用来面部除皱。在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批准了RF设备可用于皮肤除皱。当时使用的是单极的射频设备(ThermaCool;Thermage, Hayward, CA),并于2004年用于临床面部除皱,多适合于轻至中度的面部皱纹,在2006年才获公开批准使用[6]。此后,许多RF设备广泛应用于前额、面部、鼻唇沟、嘴角、下颌、颈部等各个部位除皱,随后开始了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应用提高临床效果。不仅在除皱方面,临床中发现在中重度痤疮以及痤疮带来的暗沉瘢痕、脂肪粒等治疗中均可见良好效果。目前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射频技术带来的组织层面、分子水平、超微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双极、三极、四极射频技术等逐渐问世,在除皱、改善皮肤松弛、改善肤质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为皮肤年轻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7]。
最近,点阵射频的研究是一种新的非消融射频方式,将激光以矩阵形式作用于皮肤,在针与针、电极与电极之间是一部分未处理的皮肤,在真皮形成网状的温度损伤,相比于其他多极射频,点阵射频效果无显著提高,但是点阵射频带来的不连续的微小加热区域,其周围完好的组织为修复提供支持,加速修复,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3-4]。
3.2 效果评价:射频治疗术后恢复耗时少、低风险、治疗后反应温和,现已成为皮肤年轻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单极和多极射频技术均具有祛皱、改善皮肤松弛和肤质的效果,是目前皮肤年轻化的一项重要的美容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但是也存在治疗后的效果不显著等情况。如Jaffary等[9]报道随着治疗后进展对比1个月、6个月后求美者满意度,6个月后的满意明显高于1个月后,但是任何面部的满意度都没有超过75%,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多的随机试验来证明。
Kassim等[7]发现双极射频治疗可以设置不同的频率精确作用于真皮的每层组织,多级射频模式可以更快的达到组织目标温度,从而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同时采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可以增加射频的作用深度,能够更快和更精确的控制温度,这些因素决定了双极射频比单极射频治疗效果更好。其除了明显的效果外,多级射频在操作简便、耐受力高、无需麻醉、深色皮肤治疗的安全性、恢复时间短等方面也有着优势。
黄绿萍等[10]将射频治疗(AccentXL)用于60例面部老化者的紧肤治疗,采取了患者及医生双向评价的方法,发现医师评价显效率为42%,有效率为92%,与大部分文献报道类似。而患者评价显效率为33%,有效率为75%,患者与医生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面部改善是渐变的过程,患者本身不能明确发现变化。研究中发现射频治疗效果与操作时的能量设置及治疗方案、患者的年龄、面型以及皮肤本身的质地有关,治疗过程中表皮温度小于41℃或治疗区域温度不均衡也会影响治疗效果。黄绿萍教授指出射频治疗以全面部治疗为佳,射频治疗部位越多,满意度越高,对过于肥胖及过于消瘦者治疗后效果不佳。
射频治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治疗时的疼痛、治疗后创面的红斑、水肿,而色素沉着、瘢痕较少。射频治疗并发症的多少及严重程度多取决于实施治疗者。
3.3 射频和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射频治疗后的效果出现时间较长,有时效果不是非常显著,部分爱美者满意度不高,基于此现状,射频治疗常常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除皱治疗,并满足不同部位的综合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11]。
3.3.1 射频治疗与透明质酸注射联合:射频治疗与透明质酸注射联合,这是整形美容界的一大进步,两者联合应用的发展空间很大。
近十年来,使用透明质酸注射充填皮肤凹陷区域颇为流行并且广泛应用,该法本身可以恢复皮肤减少的体积,机体对透明质酸免疫排斥反应小,耐受性好,加上透明质酸吸水保湿作用明显,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透明质酸在皮肤内作用时间短暂,为维持效果则需要多次注射。射频技术通过产热引起胶原重塑、皮肤紧致,起效时间缓慢,在维持皮肤体积方面效果有限,因此二者联合应用有互补的效果,可以大大提升求美者的满意度。Kim H等[12]首次评估了微针射频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明在用透明质酸填充前使用射频治疗会有更持久的效果,在改善皮肤皱纹方面安全可靠,但是填充前射频治疗的强度较难掌握,建议70%的区域使用联合方案,其余部分直接注射,这种联合方法特别适用于活动度大的部位,如鼻唇沟。并且注射填充剂后立即使用RF与一个月后再使用RF相比没有明显的增加风险。应用RF之后再用填充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增加组织的异物反应、胶原反应;使用透明质酸后用RF 不会使透明质酸发生变化,不会减低其临床作用[13]。
微针射频是在真皮形成一个自体胶原隧道,填充物被放置于真皮的中层或稍低的位置。最近使用的微针射频是双极VoluDerm,作用于目标组织产生微小的组织热剥脱,主要作用于真皮层促进胶原重塑、皮肤紧致,而表皮损伤甚微且不突出[14]。
3.3.2 射频治疗和强脉冲光治疗联合应用:强脉冲光是通过光热解效应,刺激纤维细胞的增生,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达到抗衰老的效果。其在目标组织选择性预热,所造成的温度损伤是可控性的,可以限制组织过热,使目标组织低电阻,从而可以增加射频治疗的作用,两者联合在目标区域产生一个特定的组织损伤,可促进新的胶原纤维增生、重塑。此方法适合于轻中度的各种皱纹,通常在术后3~6个月效果凸显,虽然主要作用于真皮,但最后结果发现表皮厚度也有所增加,在治疗后3个月仍在增加,联合后有效性增加并且治疗过程中节省了时间[15-16]。这样的联合是一个安全的途径来改善组织衰老的组织学变化和临床特征,可以明显改善皮肤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求美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3.3.3 射频技术和真空设备联合应用:用真空装置笼罩皮肤,将各种已经测定好的真皮深度与射频能量精确校准,不同于当电极置于皮肤表面时真皮和射频能量之间的巨大的固有差距,通过限制治疗区域的体积,确定两个电极的精确位置,所需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和影响所选的皮肤层,无论表层还是深层,这样可以导致高效的治疗结果,而且不用过于担心安全问题。这种联合使射频作用的深度可调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深部非目的组织(比如筋膜、肌肉、脂肪、骨骼),明显的减少疼痛和不良反应,术中无需使用麻醉。该法还能增加目标区域的组织灌注量、增加美容就医者的舒适度[17]。
3.3.4 射频技术和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射频治疗可以辅助大分子物质穿透皮肤屏障。表皮的角质层是皮肤的一个保护屏障,可以阻止蛋白质、多肽、水溶性大分子物质通过,射频技术可以改变表皮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从而有利于大分子物质通过[18]。射频技术使皮肤渗透作用明显增加,使更多的微通道打开,研究表明RF治疗后,分子量大于10 000比分子量4 000的大分子有更高的流通,当分子量超过20 000后皮肤的通透性再次降低,另外亲脂性分子的通透性均较低。RF治疗后的活性因子明显增多,α-bisabolol黑色素细胞明显减少,导致明显的皮肤白皙。胶原重塑时纤维母细胞等组织细胞释放大量的生长因子,其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有着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作用,细胞接到信号传导后会激发一系列后续反应。通常情况下,外界的EGF是无法透过角质层的,但是在射频技术后协同外用EGF制剂,皱纹明显减少,12周时胶原增加最为明显,说明射频技术增加了高分子的活性物质传递,因此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局部活性因子的应用而明显改善光源性皱纹[19],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3.3.5 其他:除了以上罗列的RF相关联合治疗外,RF联合激光、肉毒毒素、红外线、机械按摩等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有报导,在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增加了求美者的满意度。
许多求美者恐惧侵入性的操作,故无创射频技术在皮肤美容、抗衰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主流和时髦,这一方法在皮肤抗衰老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不足,需要结合正确的求美者的选择和求美者的期望,联合其他技术共同用于皮肤的抗衰老治疗。另外,医生的经验在射频技术应用疗效、许多风险和副作用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应用射频技术的医生需要更多的训练,从而使射频技术在一般的美容机构也可以轻松运用。
【相关文献】
[1]Holck DE,Ng JD.Facial skin rejuvenation[J].Curr Opin Ophthalmol,2003,14(5):246-252.
[2]Kohl E,Steinbauer J,Landthaler M,et al.Skin ageing[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1,25(8):873-884.
[3]Hruza G,Taub AF,Collier SL,et al.Skin rejuvenation and wrinkle reduction using a fractional radiofrequency system[J].J Drugs Dermatol,2009,8(3):259-265.
[4]孙雯佳,吴家强,项蕾红,等.点阵射频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10):751-754.
[5]Belenky I,Margulis A,Elman M,et al.Exploring channeling optimized radiofrequency energy:a review of radiofrequency history and applications in esthetic fleldss[J].Adv Ther,2012,29(3):249-266.
[6]Lolis MS,Goldberg DJ.Radiofrequency in cosmetic dermatology:a review [J].Dermatol Surg,2012,38(11):1765-1776.
[7]Kassim AT,Goldberg DJ.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and efflcacy of a bipolar multi-frequency radiofrequency de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laxity[J].J Cosmet Laser Ther,2013,15(2):114-117.
[8]Nicoletti G,Cornaglia AI,Faga A, et al.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quadripolar radiofrequency sequential application:a human experimental study[J].Photomed Laser Surg,2014,32(10):561-573.
[9]Jaffary F,Nilforoushzadeh MA,Zarkoob H.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efflcacy of accent radiofrequency for facial skin wrinkle reduction[J]. J Res Med Sci,2013,18(11):970-975.
[10]黄绿萍.射频紧肤术治疗面部老化60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2):140-142.
[11]Atiyeh BS,Dibo SA.Nonsurgical nonablative treatment of aging skin: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ies between aggressive marketing and evidence-based efflcacy [J].Aesthet Plast Surg,2009,33(3):283-294.
[12]Kim H,Park KY,Choi SY,et al.The efflcacy, longevit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and hyaluronic Acid filler for skin rejuvenation[J]. Ann Dermatol,2014,26(4):447-456.
[13]Cuerda-Galindo E, Palomar-Gallego MA, Linares-Garcíavaldecasas R. Are combined same-day treatments the future for photorejuvenati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combined treatments with lasers, intense pulsed light, radiofrequency, botulinum toxin, and fillers for rejuvenation[J].J Cosmet Laser Ther,2015,17(1): 49-54.
[14]Gershonowitz A, Gat A. VoluDerm microneedle technology for skin treatments-in vivo histological evidence[J].J Cosmet Laser Ther,2015,17(1):9-14.
[15]Kim JE, Chang S, Won CH,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using bipolar radiofrequency-based intense pulsed light, infrared light and diode laser enhance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histological dermal remodeling in Asian photoaged skin [J].Dermatol Surg,2012,38(1):68-76.
[16]El-Domyati M, El-Ammawi TS, Medhat W, et al. Electro-optical Synergy Technique: A New and Effective Nonablative Approach to Skin Aging[J].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0,3(12):22-30.
[17]Gold MH, Goldman MP, Rao J, et al. Treatment of wrinkles and elastosis using vacuum-assisted bipolar radiofrequency heating of the dermis[J].Dermatol Surg,2007,33(3):300-309.
[18]Kassim AT, Goldberg DJ.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and efflcacy of a bipolar multi-frequency radiofrequency de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laxity[J].J Cosmet Laser Ther,2013,15(2):114-117.
[19]Kim J, Jang JH, Lee JH,et al. Enhanced topical delivery of small hydrophilic or lipophilic active agents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by fractional radiofrequency microporation[J].Pharm Res,2012,29(7):2017-2029.
《射频技术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进展》相关文档:
射频技术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进展11-26
射频消融术前宣教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