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
摘要:粤语童谣是广东地区本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加快,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粤语童谣的发展收到了一些现实的挑战,发扬和传承童谣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粤语童谣的教育传承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并以中班《氹氹转 菊花园》为例,把适合的粤语童谣幼儿的形式融入教学,适度挖掘广府文化底蕴,帮助粤语童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粤语童谣;幼儿;发展
1粤语童谣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粤语童谣作为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它贴近广府儿童的生活实际,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童谣被誉为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在幼年时期主要是通过耳朵来学习,孩子接触到的语言信息,会塑造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未来的个性喜好,在小朋友从小听粤语童谣,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经历了时代变化而流传下来的童谣无不折射出人类的智慧、美德与思想,学习粤语童谣不仅能增加幼儿对传统广府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粤语的传承,还能帮助幼儿了解广府的历史发展,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让幼儿在粤语童谣传播者的言传身教中启迪智慧,培养浓厚的广府精神。
2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方法
2.1选择教育适宜型的粤语童谣内容
粤语童谣从大量民间童谣中筛选出来,经过世代传承流传至今,并不是所有的粤语童谣都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时,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根据童谣内容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思维发展特点认真地鉴别和区分,注重其教育性和思想性,选择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粤语童谣作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所谓教育性,是指粤语童谣的内容是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它的歌词通俗易懂、俏皮活泼,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粤语平仄分明衍生出的音调美感,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见证了广府人民的发展与历史,具有教育意义。适宜性,则表示,所选择的童谣是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的,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超过这个阶段的。时代性与趣味性,意味着带着时代烙印的粤语童谣,需要经过当前时代的洗礼,换新,进一步找出富含童趣的部分。这样的内容,一定是孩子们愿意学习和接受的知识。
2.2结合游戏活动开展粤语童谣教学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玩中学,在闹中领悟,而游戏又在什么哪里体现呢?就在这些课程里面,可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把粤语童谣细节化融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每个领域都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根据童谣的音律、节奏创编游戏玩法,在游戏化的情景与生活中,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感性智慧,从童谣游戏中探索未知,体验趣味童谣,玩转童谣。
2.3渗透一日生活体验粤语童谣教学
粤语童谣不仅只是吟诵,还可以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歌谣,也可以是朗读,还可以是故事表演,同一个内容,不一样的展现方式,幼儿如何学?粤语童谣还可以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日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可以渗透粤语童谣的教育,不仅使幼儿的常规更加序化,而且能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粤语童谣教学中可以在固定时段的学习,如餐前、餐后、午睡前、午睡后、放学等,还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形式。在粤语童谣、歌曲中选择与相应时段相契合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让经典得以传承。
3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
3.1在语言领域的渗透和融合
童谣由短诗配上音乐,成为一种歌谣的形式,能唱,能读,能说,而且粤语童谣浅显易懂、句式多重复,音韵自然和谐,因此,成了当前幼儿语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它的歌词通俗易懂、俏皮活泼,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粤语平仄分明衍生出的音调美感,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勾起孩子内心对粤语童谣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附上音乐诵读一遍,让孩子从中欣赏童谣,提问孩子从中听到了什么?引导孩子倾听和观察,从中体会“氹氹转 菊花园”的意境,当孩子对童谣有所理解,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并以解析当中文字意思,巩固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当孩子对童谣熟悉后,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跟着音乐拍手打节奏,尝试跟着音乐诵读童谣,再尝试跟着音乐和好朋友一起诵读童谣,最后,教师可以根据童谣的节奏特点以及内容,鼓励幼儿创编童谣,让孩子在创编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感受童谣的趣味,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童谣中感受语言的趣味。
3.2在艺术领域的渗透和融合
童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节奏感,在音乐、舞蹈和绘画方面恰当与童谣相结合,更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们以《氹氹转 菊花园》为例,这首粤语童谣主要描述的是广东庆祝端午佳节的盛景。歌词包含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与传统的民间活动,还有宁可在家看着鸡仔,也不愿跟着大人凑热闹的小孩,洋溢出满满的天然稚趣。教师将粤语童谣融入艺术活动中,先让孩子欣赏《氹氹转》的视频和音乐,把童谣最直观的形象情绪表现出来,让幼儿了解童谣讲述的内容,再和孩子们讨论其内容,让孩子融入到童谣的意境中。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跟唱童谣旋律创编不同的动作。最后,教师在融入幼儿当中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以童谣为灵魂,以游戏为手段,并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经验创编唱玩游戏,如果有孩子唱到“买屋又买田”时则表示本次游戏结束。教师通过这样的艺术活动让幼儿感受童谣形象--游戏表现童谣情绪--理解掌握童谣,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对我国民间艺术活动的喜爱。
3.3在游戏活动中的融合以及渗透
将“玩”和“学”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探索。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游戏,童谣游戏是将童谣融入游戏,用童谣的意境创造游戏,在游戏中伴唱着童谣,让儿童的运动与语言、体能与智能、兴趣与爱好协调匹配发展的一种游戏。很多经典的粤语童谣都配以经典的游戏。例如:氹氹转 菊花园”既是一首经典的童谣,也是一个经典的游戏。玩的人数不限,玩的人围成一个圈,而圈子之中站着一个眼蒙黑布的倒霉蛋,孩子们手拉着手,一面氹氹转动,一面轻唱童谣“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捉人者蒙着眼睛在圈中,感到脚步绕着他不停转动,而他必须在歌声停止之前,捉住一个人,孩子们唱着童谣围着捉人者氹氹转,场面快乐而温馨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感受童谣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语:
粤语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承载着大量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信息。但是,粤语童谣在教育中传承和利用现状还不容乐观,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童谣在幼儿园应用的案例,可还远远不能改变童谣现状,还需更多实践研究者不断努力,使祖国的花朵在粤语童谣继续滋润中茁壮成长,也使得童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彭咏梅.广府童谣传统儿童游戏词探析[J].语文建设。2012(12):75-78
[2]潘颖斌.开启粤语通道,走进广府文化 —论幼儿园粤语教学[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
[3]张尉.乡土童谣文化的课堂传承--以广府童语童谣儿歌的课堂传承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10);21-22
[4]许艳贞,何志慧.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语文建设,2017,(35):67-68
作者简介:梁惠洁 (1990,09-)女,汉族,广东中山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粤语文化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相关文档:
陈奕迅《白玫瑰》粤语歌词谐音(完美版)02-22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班《氹氹转,菊花园》为例10-31
粤语小课堂幼儿园教案11-02
浅析粤语童谣绘本在幼儿美育教育中的可行性11-08
幼儿园推广粤语童谣美篇11-16
浮夸的粤语翻译歌词03-13
《浮夸》 陈奕迅 歌词 粤语发音 粤语拼音 广东话发音 广东话拼音03-15
红日 光辉岁月 海阔天空 浮夸粤语歌词_学唱中文音译谐音03-29
浮夸的粤语翻译歌词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