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照亮学生的心田案例

时间:23-09-27 网友

涓涓活水 沁人心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八分场小学读书习惯案例

丁丽

一、背景

2007年4月,我校就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读书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喜欢阅读的比例占56.06%,学生喜欢观察、阅读见到的各种文字的比例占43.68%,学生能通过略读,大概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的学生占53.03%,学生朗读不同的文章读出不同的感情的学生占59.85%等。根据数据分析学生原因如下:

1学生自身对课外读物没有电视感兴趣。

2学生对阅读材料不会选择,好坏不分。

3学生看书图快不求质,靖蜓点水。

4部分家庭中父母本身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以电视为主,不会引导孩子去看书。

5学习化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作为学生个人也只能适应这个社会环境。

但是学生、老师及父母都反应出有一定的的阅读意识和阅读需要。基于以上这些认识,为此, 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主要理论依据,在学校开展了《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

二、主题

通过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培养小学生分别在自主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的三个阶段中养成良好的不同层次的读书习惯,并内化为其学习生活所需的自觉行为,形成“不待人教,自能读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者。通过课题的开展,总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和经验、总结学生纠正不良读书习惯的方法、经验。以下是两个典型个案材料。

关于小学生“不良读书习惯的纠正”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罗某某 女 四年级,她在班级里是一个极不爱读书的孩子,一提起读书,她的两眼就黯然失色,课堂上,总爱摆弄小玩意,课桌就是百货摊,老师的讲课就是她的背景音乐,只要老师一开始讲课,她就开始摆弄,实在不耐烦就和同位说话,或者打扰前后位。她的注意力很少放在读书上,经常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教室。凡是老师要求有关读书的任务,她一定不完成,一个学期各科读写背的作业不完成已是家常便饭,考试成绩均为超过50分,据了解,在家里最多看一下漫画书,大部分时间就是看动画片。面对这样一个极不爱读书的孩子,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决定把她确定为研究对象。

二、原因分析

(一) 、自身因素

由于罗某某从小就没怎么接触过图画书,一入学,所学的生字掌握不牢固,学过的大部分字都不认识,读书就比较吃力,她自我管理能力差,又不求进取,读书就成了她的心理压力,渐渐形成了抵触、畏难情绪,于是就会采取种种理由逃避读书行为。

(二) 、家庭因素

罗某某的父母在她五岁就离异,她由父亲抚养长大,然而父亲眼睛有视觉障碍,近乎盲人,从小学的是盲文,不认识汉字,对女儿只能满足生活上的照顾,读书识字父亲爱莫能助。罗某某长期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更是不认字,对孩子溺爱、骄纵。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她极其放纵自己的行为,助长了她的不良习惯。

(三)、学校因素

由于不当的教育措施使她陷入恶性循环中。老师面对全班的教育,疏忽了对她的个别教育,看到问题,只是严格批评,惩罚,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罗某某发现不完成作业、不读书,结果老师也拿她没办法,于是更视读书为儿戏。行为更加恶劣。

三、疏导方法

(一)、确定跟踪研究方案

对罗某某当前的典型状况,我们决定进行跟踪研究,并制定方案。首先每天都要根据她的随机情况认真积极地采取教育措施,让教育围绕如何让她喜欢读书展开,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另外创设氛围对她进行行为训练,通过强化训练,督促她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二

(二)、辅导经过

1、让儿童诗走进心灵

2007年11月1日—2007年11月9日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是在读书习惯课题的研究中令老师满意的决策,儿童诗贴近孩子的心灵,语言简洁,适合读背。实验老师首先让自己走进儿童诗,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喜爱儿童诗,让儿童诗感染着学生,实验班学生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了每日晨诵-品悟活动。2007年11月1日,老师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儿童诗《有一份爱》开始了第一天的晨诵。这首诗在老师的范读引导下,班里的学生被感染,他们的心灵在老师的启发下走进了诗歌,他们的眼睛亮了,一个个声情并茂地诵读着,正当老师为同学们喝彩时,发现坐在后面的罗某某正两眼乱看,嘴巴也没有跟上,同学们背诵一停止,她就开始摆弄手里的小玩意。面对此情此景,老师如果像以前那样批评她,她就会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老师给自己留出思考的空间,决定课下约她到办公室,开始师生第一次的较量。走进办公室,老师一改往日的严厉,问:“你觉得今天晨诵的这首儿歌你喜欢吗?”她答不上来,老师又接着说:“你知道那份爱包含什么?”她低下了头,老师突然想到平日最疼爱她的是她奶奶,接着说:“老师听说你奶奶最近身体不好,奶奶累病了,那是为了照顾你,洗衣做饭很辛苦,这就是爱……”她的眼圈红了,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这首诗她又诵读了一遍,这时《有一份爱》真正的走进了她的心灵。课堂上尽管她没有用心去读书,课下的较量让她读懂了诗句的内涵。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在读书时间里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了老师的关注,她有意识去读书,但自控能力较差,才会出现反复现象。

2、生日诗的魅力

2007年11月10日——2007年11月14日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老师决定在同学们过生日时吟诵生日诗。罗某某的生日恰好是2007年11月10日,老师特别为她选择了一首诗《努力》,并重新编这首诗,在这首诗的开头加上她的乳名,在这首诗的末尾加上同学们激励她上进的话语,晨诵时间,同学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生日诗诵读活动,又新鲜又喜欢,快乐地诵读着,这时罗某某脸慢慢变红,第一次听到同学们叫她的乳名,还鼓励她进步,同学们的齐声诵读,让此时的她变得非常激动,站起来表示,不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的,要像同学们一样认真读书。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这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晨诵时间读得认真、专心,渐渐也有感情了。没想到生日诗的效用竟是这么大,老师要随时抓住可利用的机会和学生进行有效地增进感情,这也是给学生以读书动力的源泉。

3、送网的奇效

2007年11月15日——2007年11月21日

这两天,罗某某的读书热情又有所下降,老师决定上一节读书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夏洛的网》这本书,看到孩子们被主人公夏洛深深感动着,老师不失时机提升文章的内涵:生命的价值本身在于为别人的生命创造了奇迹。于是开展了送网活动,首先同学们观看《夏落的网》片段,同学们看到夏洛为了朋友牺牲了自己不禁潸然泪下,老师立即 开展送网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为别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是自己莫大的幸福,接着老师把准备好的画有蜘蛛网的纸发到每个人的手中,然后让同学们想想最想帮助的人是谁?就为他送上写有鼓励语言的“夏洛的网”,学生渐渐进入状态,教室里静悄悄的,完成后,老师让他们为最需要帮助的人送上自己的网, 同学们纷纷下位,意想不到的是,罗某某收到的“夏洛的网”最多,同学们送去的网上写着“自信”“努力”“坚持”等内容,同学们的真诚流露,让以往不被关注的罗某某受到莫大的鼓舞,脸上绽放了她从未有过的笑容,罗某某被同学们的真情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看上真是可爱多了,读书变得流畅、自然、大方,威尔伯的效应:由自卑到自信,由孤独到快乐,在她的身上又体现出来。看来,得到人格的尊重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4、感人的家长会

2007年11月22日

2007年11月22日下午,四一班的教室里静静的,孩子们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信的过程中,这到底与家长会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四一班一场别出心裁的家长会正在精心准备着。老师想:怎样能让家长会真正地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呢?冥思苦想后,决定采取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书信,来表达孩子和家长的心声。

开家长会之前,老师让每一位孩子在纸上写下这次期中考试过后,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笔尖在纸上滑行的沙沙声,孩子们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妈妈,您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心情格外激动。我想大声地说,妈妈,您辛苦了!您为我日夜操劳,可是我这次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让您失望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您能原谅我吗?”……场面令人感动。

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们默默分享着孩子们的情感真挚的信,老师思考:考试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太大的压力和影响。孩子的心理变得不健康起来。考好的学生沾沾自喜,考不好的孩子在家长面前是恐慌、逃避,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满不在乎……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于是,老师再一次启发家长应怎样帮助孩子们度过心理难关。同时,引导家长们为孩子回信,当好孩子们的舵手。家长们又全身心的到回信中,会场上静极了,“孩子,有妈妈坚强的后盾,你还怕什么呢?勇敢的面对困难,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加油!”……老师感动着。

下午5:00左右,老师让家长离开会场,再让所有的孩子回到教室,看着自己的父母给自己的回信,孩子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再一次被父母浓浓的爱包围着,纷纷表示要回报父母的爱。

最令老师感动的是罗某某的爸爸不会写字,罗某某没有离去一直陪伴在爸爸身边,她不仅把自己写的信读给爸爸听,而且爸爸要表达的意思,她执笔写下来,父女俩的手一直紧紧拉着,泪珠一直挂在他们的脸上。

5、陷入僵局后的感化

2007年11月23日——2007年12月8日

家长会对罗某某的触动很大,这段日子的晨诵时间,能够很投入地读书。然而,随着马上进入复习阶段,各科作业都多起来,这又使对罗某某的教育陷入僵局,不管怎么教育都不能改变她的状态,老师又失去了耐心,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得到消息,她的爷爷住院了,明白原因后,老师再一次约她谈话,办公室的第二次较量,让她真情感化,眼泪哗哗地落下来。

6、优秀同位的力量

2007年12月9日——2007年12月14日

最近,罗某某的晨诵读书热情有所降温,不仅仅是她,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都有这个现象,老师想到评选优秀同位活动,首先让优等生、差生一对一结对子,组成同位,其次,在读书过程中,优等生针对差生存在的不良读书行为,进行帮助,然后根据差生的表现奖励优等生。活动开展以来,那些瞧不起差生的同学这下可忙坏了,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帮助同位进步,真让人高兴。罗某某最怕她同位检查背诵等作业,她的错误实在太多,经常找理由一去不复返,我和她的同位经过一次谈话,同位若有所悟,明白自己的态度需要改变,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同位的鼓励给了她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她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评选他们为优秀同位,两人互相对视着,那开心劲就甭提了。

7、吟诵诗文当演员

2007年12月15日——2007年12月31日

每天的晨诵活动让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诗文,学校决定开展大型的吟诗诵文活动。这次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老师决定让罗某某参加,树立她的自信,让她喜欢诵读,喜欢读书。于是找到她进行了一番谈话,她的眼睛里流露出兴奋的光彩,而且她的神态告诉老师:一定努力认真地胜任小演员。接下来的训练都是热情高涨,那个拖沓、满不在乎的样子不见了,正当老师替他高兴时,坏消息又传来,她的作业又开始不写,于是老师又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较量,指出交不上作业,就不再参加演出。这下,她权衡了分量,做出完成作业,认真读书的决定。于是如约参加了演出,而且这次罗某某等同学的演出获得一等奖。她的灿烂笑容再一次出现在那长不大的脸上。

8、意外的收获

2008年1月15日

今天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因为要放假,他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兴奋。看到老师来了就停止了说笑,等待安排。老师简单布置后,就开始整理一学期同学们借阅的图书,令老师喜悦的是每人几乎都借了十余本书,更令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罗某某她也阅读了近十本书,当把书返还给每个人的时候,老师惊奇地发现罗某某竟然带来了12本书,同学们惊呆了,当时要求只是带2本书,老师随机采访她,“你为什么带这么多书?”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想让同学们多读一些书。”同学们送给了她最热烈的掌声。

四、辅导效果

现在的罗某某在每日的晨诵这一固定时间总能静下心来读书,进入读书的状态也比较快。最让老师惊喜的是她非常喜欢朗读,上课只要老师让同学们读书,她总是积极地举手,希望老师能叫她来读书,每当老师叫她起来读书的时候,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添字漏字现象也越来越少,赢来同学们的掌声。对于她喜欢的儿歌,也愿意背诵下来。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她的作文仅扣3分。尽管罗某某在这一过程中反复出现问题,但是从长期的表现中,她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word/media/image1.png见图表

五、研究反思

从罗某某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改变是一个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老师的关注是关键,学生的自控调节是钥匙,尤为不能忽略的是长期的行为训练。得到人格的尊重对孩子的一生的成长最重要。只有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给学生探究的广阔空间和平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另外,“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当老师发现同学们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时,及时给与激励尤为重要。老师在不经意中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契机,以此激励全班同学学会为他人服务,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种快乐,这比讲大道理效果好得多。还是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是的,对于潜移默化的思想工作来说,只有慢慢渗透,如细水长流,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异效果。

关于小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曲某某 男 五年级 他性格比较内向,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课堂上喜欢动脑思考,上进心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比较喜欢读书,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读书任务,具有典型性,实验老师决定把他确定为培养良好读书的研究对象。

二、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性格的内向的曲某某从小就乖巧听话,喜欢听妈妈讲故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对威逼的喜爱,对图书产生了向往,形成独立阅读。语文课的一篇篇文章已不能满足他的读书欲望,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内动力,在这种内动力的推动下,曲某某有了良好的阅读行为,如果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对曲某某的阅读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就能帮助曲某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家庭因素

曲某某的家庭属于知识分子,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注重孩子的文化熏陶,如果在老师的有效指导帮助下,曲某某的家庭一定能够积极配合,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三)学校因素

自学校开展读书课题以来,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氛围到书香班级的建设,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实验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形成。

三、辅导经过

1、晨诵照亮心田

2008年9月3日——2008年9月15日

2008年9月3日,新学期伊始,同学们的新鲜感仍旧保鲜,于是趁热打铁,实验老师开始了本学期的晨诵—品悟活动。实验老师首先选择了《校园的早晨》这首诗歌,在每天固定的晨诵时间,实验老师用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唤起学生对朗读的喜爱,再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感悟诗歌赋予的内涵,曲某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他的朗读热情不高,尽管喜欢诗歌,但激情不够,实验老师采用情境训练法,创设鸟语花香的校园早晨的情境,并伴随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看到学生十分投入时,实验老师为曲某某创造机会来朗读这首诗歌,他站起来用心的朗读,明显比刚开始情绪高一些,实验老师立即采用心理暗示法,暗示他有朗读的天赋,只要有信心,就会是最棒的,让学生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接下来,曲某某的表情告之,他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但还有一点点的羞涩。

连续近两周的晨诵时间,实验老师根据不同的儿童诗创设不同的情境,不断的对曲某某进行心理暗示,创造机会让他锻炼,他的自信心逐渐树立起来,那个站起来恨不得马上读完诗歌的羞涩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较为自信的真情朗读的男孩。

2、畅游书海的读书频道

2008年9月16日——2008年10月17日

“读书频道”是实验老师为了深化“晨诵—品悟”活动开展的一项教育行动。是让学生的粗读略读行为进一步深化为精读品读的教育行为。在每天下午4:00—4:40这一时间段,这项活动准时由学生主持完成。曲某某在晨诵时间品尝到了朗读的甜头,也很想在这一时间展示自己。9月16日是第一次开展此项活动,实验老师选择了《有一种情叫相依为命》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感悟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某某也非常想表达自己的思想,积极的举手,老师也为他提供了平台,他站起来朗读一段话后,他发现自己读得很快,未能投入进去,知道不是自己的强项,脸有些微红,老师此时采用的是行为纠正法,消除他的畏难情绪,以优替差,指出他的进步,他的上进心让他努力做得更好。接下来的环节畅谈读书感想,他又再一次举起手来,拿出提前写好的读书感悟,自信清晰的朗读他所表达的内容,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下面的环节是小组PK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积累的词语的量,老师采用了比赛训练法,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在规定时间内他记住了10个词语,另一个小组的韩某某记住了16个词语,他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也不抬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第二天9月17日,读书频道如期开始,进入小组PK赛时,他又举起小手,代表他们小组参赛。在规定的时间里他竞流利快速的背出了26个词语,实验老师马上观察到这次成绩是他提前在家中背诵好的,这个发现太令老师高兴了,他已能主动积累背诵准备迎战,其他选手不再是他的对手。因为是小组PK赛,不仅是个人展示自己的读有所思的才能,还要发挥集体的团队意识,才能PK成功。于是他自己又发挥组织才能,引领全组用心读书,大胆发表读后感受,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读书频道真正成为学生读书时间。曲某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得到老师的不断正面强化,如颁发“读书明星”、“优秀小组”、“读书喜报”等奖状,他的读中积累、读有所思、读中质疑的良好习惯,逐渐培养起来了。

3、小手牵大手 书香飘千里

2008年10月18日—11月20日

2008年10月18日学校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从楼梯、走廊、班级内处处悬挂着名人读书格言、读书故事、读书方法的介绍,环境的变化带给学生莫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喜爱自己的学习环境,实验老师又不失时机的扩大读书氛围,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评选出书香家庭。曲某某这个极为认真的学生,当然希望自己的家庭被评选上书香家庭,于是在家中带动全家人一起读书。为了让亲子阅读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实验老师决定请书香家庭进入课堂,和学生一起分享读书感悟,老师采用了模仿训练法,曲某某的妈妈请进课堂,由他妈妈展示和孩子分享读书感悟的情况,其他学生在观看参与中模仿了他们的读书行为,就这样曲某某的一家读书示范后,他的读书热情更高了。他还说,不能让别的家庭超过他们,为此带动了其他学生的读书热情,这段时间的读书活动,真可谓是“小手牵大手,书香飘千里”。

4、硕果累累

2008年11月21日——12月18日

2008年11月21日,实验老师举办了“我的第三本书”展览会活动,目的是暗示学生发现自己的读书潜能。“我的第三本书”是指学生把自己写得读书笔记编订成册,再加上自己设计封面封皮等内容,因为这是开展读书习惯课题的第三本小册子,称之为“我的第三本书”,曲某某拿自己精心制作的“我的第三本书”爱不释手,因为这本书凝聚着他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开始展览了,同学们开始翻看浏览,看到曲某某的“我的第三本书”时,纷纷议论,脸上流露出对他的赞许,曲某某看到同学们对他的称赞,从心底里甜,老师看到同学们硕果累累的展览后,也情不自禁的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接下来的日子,曲某某基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与监督,积极主动的读书、思考、质疑,他的妈妈激动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丁老师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把家长和孩子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孩子从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到有效读书,这样不仅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看到孩子养成读有所思、读中质疑的良好读书习惯,我从心底里感谢课题以及老师带给孩子的巨大变化。”

四、辅导效果

曲某某经过这一段的行为训练,他的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基本形成。读书过程从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到主动读有所思、主动质疑的好习惯形成,这一过程呈梯状上升趋势,通过图表显示,足以证明他已基本形成良好的有效阅读的读书习惯。如下表:

word/media/image2.png

五、研究反思

通过对曲某某的跟踪实验研究发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只有通过采取科学的实验方法,厚积薄发,在学生有了强烈的读书内动力的驱使下,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下,就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培养小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中,感受最深的的是“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我思”的第一个层次,是要与作者交流,与作者擦出火花,第二个层次是要讲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与众人擦出火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用”的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让自己受益。第二个层次,是在用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创造出新理论。

6|7v_`8n$O_V_C0
案例

word/media/image3.png

涓涓活水 沁人心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八分场小学读书案例

姓名:丁 丽

地址:山东省胜利八分场小学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时间:2009.2.19

《让读书照亮学生的心田案例》相关文档:

那声音常在心田作文(精选15篇)09-26

让读书照亮学生的心田案例09-27

十年无人监考把诚信种在学生的心田-2019年文档10-15

2023年让感恩充满心田演讲稿6篇12-30

廉洁校园演讲稿《清风进校园,廉洁润心田》12-31

一缕阳光洒向心田作文01-24

2023书香浸润心田演讲稿(通用21篇)07-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