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这两个字,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居于至关重要的位臵,也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最大财富,气候寒暖变化,我们会注意增减衣服;身体感到不适,我们会主动去看病;为防病强身,我们会“闻鸡起舞”“拳不离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身之道和保健方法。
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不一定人人都正确认识,很多人的理解:身体没有缺陷,生理上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过去传统的的定义也是这样认为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今天,这个认识已经过时了。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曾经给“健康”重新定义,现在我们把它称为:健康新概念,这个定义就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完好的状态”。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应该是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身体上没有残缺,生理上没有疾病;二是心理上是健康的;三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完好的状态。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健康新概念对健康的问题认识得更加全面和更加科学。
为什么现代要把“健康”给它冠以新的概念?而且要把心理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处于完好的状态放在“健康”的概念里呢?
1、医学科学的进步
时代在进步,医学也在向前发展,过去因为细菌、病毒、造成的疾病逐渐被人类所认识,抗菌素的广泛运用以及不断有新的抗生素的出现,有效的抑制了细菌、病毒。还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和卫生条件得以很大的提高,人类的疾病谱也不断改变,由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的感染,传染病的传播向慢性病发展,向文明病发展,向富贵病发展,向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发展。据美国专家的统计,人类的十大死因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是传染病,而在战后,人类主要的死因变成了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意外事故等。
同时,人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人是高级动物,他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动物:①人有发达的大脑及其复杂的心理功能,也即人有抽象思维、有创造智慧和预见能力、有丰富情感色彩的主观内心世界。人是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而联系着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且能够相互转化。心理的不健康,可以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致使生理功能失常或出现机体器质性的病变。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悲伤时、焦虑时,抑郁时,会出现头疼、胃痛、失眠、血压增高等,当面临重要考试而紧张焦虑时,则会食而无味,胃口大减,失眠、头痛、易疲劳等。说明心理的问题可以导致生理上的改变。这在中医理论中认识更加丰富。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②同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是社会成员)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只有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正常的运转,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现代人已经意识到,引起疾病的原因不仅仅是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因素。很多疾病的产生往往与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直接的致病因素。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中占有重要的位臵。
2、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活、工作节奏比较快;改革的步伐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且更新快的年代。人常常处在一种节奏不断加快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之中,因为人都是上进的,除了满足基本需求以外,还要不断适应社会的节奏,满足自己的雄心大志,满足对成功的渴望,因此不断高效率的工作,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竞争,和频繁地进行社交活动,当然,人的上进和进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有的人可以说是不顾一切的进行这些活动,又不会适当的放松自己,使人处于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心理紧张状态下,给人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因此在现代,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已成为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然还有一些本身心理不健康的人(我们称人格的扭曲),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老是不合群,做些不被集体社会所理解和所认可的事,自己非常不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但成就不了事业,而且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心理健康在现代人的健康中占有很重要的位臵。
3、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于医学科学的进步,认识到引起疾病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微生物,医学模式逐步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正因为以上三个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健康的内涵,才给健康冠以新的概念,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这才是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健康问题。
现在,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它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的问题,矫正和治疗人的某些不良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健康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着力于人类健康的维护,而不是疾病的治疗。
因为健康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仅仅的一个方面的健康,特别是仅仅身体没有病,心理不健康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严格的说不是健康状态,而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现象不难理解就是心理不够健康的意思,是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之间存在一个过渡,似乎这样比说"心理有病"文明点,让人好接受点,其实都一样。无可避的事实是今日"亚健康"的人太多了。有资料表明,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5%,患有各种疾病者也约占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却占65%左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有人提出现在这个时代将是心理医疗的顶盛时期。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让我们先从心理说起。
1、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2、心理健康
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但一般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3、心理健康的标志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不像躯体的生理活动的体温、脉搏、血压、肝功能等那样明显,把结果综合一下就可以知道。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观点。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情和东方人的心理特点,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综合各家之长及浅显易懂,提出以下心理健康标志: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够接受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自己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分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因而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比如有一个抑郁病人,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来的目的是想改变自己不善于交际,不善于公关,认为在社会上没有这个优势是不能立足的。他的想法无可非议,但他内心的问题是:内向性格不好,外向性格好,外向性格的人善于交际,无所不能。他无法接受内向的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憎恨自己的弱点。这就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正确的心理应该是认识到,性格的内向与外向无好坏之分,都各有优势和不足,对自己应该正确评价自己,努力完善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彻底改变自己。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也即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并为他人和集体所理解和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既能和朋友同聚之时是愉快的,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感;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任)多于消极的态度(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这种消极态度实际是在伤害自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在社会环境中,
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微妙,最为复杂,相处不好,最易造成心理负担,心理健康的人表现在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不但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能够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同时,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敢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珍惜和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把工作作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
5)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有七情六欲,各种情绪的出现是正常的,快乐或不快乐等。但积极的情绪体验(愉快、乐观、开朗)往往占优势,消极的情绪(悲伤、忧愁、焦虑、愤怒等)不会持久。情绪稳定,心情开朗乐观,能够适度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最初的含义是面具,即表现出来的示人的脸谱。从某个角度说,就是人的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在人格结构中的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方面能够平衡发展。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合拍;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但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每一个人都应具有与年龄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偏离自己的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就是不健康的,比如10多岁的少年总需要父母的陪伴,或是已是成人还不成熟思考问题心理行为仍然是停留在儿童时期。这都是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男女之间心理行为也有性别不同的特征。如果女人过分的男性化,或者男人过分的女性化,就会造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差和冲突,这种人就难于适应社会和群体,造成心理失衡和痛苦。
8)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低下。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人作为一个整体(身体、心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尤其是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比如说精神病患者家族中,的确有遗传基因。
2、心理因素的影响
1)心理冲突
在我们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机会,但面临的机会选择却不止一个,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的选择,在众多选择中作出某一选择时,往往有得有失,做出某一选择,同时会丢掉另一个机会,因此,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是两难或者是几难,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冲突就发生了。比如:有两个部门你都可以去工作,到哪个部门工作都有利弊,你总要选择一个部门去工作,心理冲突就产生了,就要权衡利弊作出选择。又不如:一个人对某人不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换工作,又怕失去目前的稳定,心理冲突就产生了。心理冲突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者是相互排斥的动机所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心理冲突时,很快就解决了选择,心理冲突就消除了。但要选择对自己影响很大,而且自己又缺乏主见时,要作出选择就比较困难,就会因此产生不良的躯体和心理反应,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起码表现为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心烦意乱。
2)挫折
有句话:“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不能晋职;没有如意的工作;没有住房;受到批评;亲人去世等,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焦虑、紧张、失望、沮丧、悲哀、愤怒等),即遇到了挫折。
一般说来,挫折的压力如果没有超过个体的承受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焦虑也是一种生产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压力会成为一种动力,挫折就会成为一种磨练,能提高你的创造性,能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你承受力逐渐增强,能让你逐渐成熟起来。
但若挫折过于强烈或承受挫折的能力低,超过了个体的耐受能力,而个体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又不能正确对待,就可能引起情绪紊乱,心理失去平衡,出现心理障碍或是心身疾病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亲人死亡、离婚、刑事处分、失恋、退休等都可以引起心理障碍,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刺激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这种影响可以累加,或者挥之不去,
负性情绪长期存在,因而也是很严重的,可以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这是因为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变化,如果生活事件增加,个体适应变化的努力也要相应增加。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太多的生活事件,或者是某个生活事件持续挥之不去,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4)特殊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这在人是千差万别的。个性没有不好、坏之分,不同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有共同的一点: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现代研究证明,很多疾病发生与人的某些心理类型密切相关。比如:
A型行为特征——冠心病
C型行为特征——癌症
强迫性人格——强迫性精神症
四、心身疾病
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基础,心理上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肌肉、心率、血压、呼吸、代谢和体温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例如,愤怒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悲伤时,肠胃蠕动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锐减。这是因为支配我们心理活动的神经系统,同时也是我们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支配者。所以,在我们皱眉、咬唇、瞪眼、切齿之时,身体内部也在“倒海翻江”。当某种强烈的心理活动爆发时,其在我们体内引起的生理反应,不亚于参加一次激烈的体育运动。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收缩压从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人在恐惧时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强而短促,甚至会出现中断;心跳加速,每分钟增加20次;血压也会随之增加。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由于心理的变化必然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如果情绪的变化是短暂的,生理变化的影响仅仅是功能上的,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处于消极或紧张的不良心理状态之中(焦虑、抑郁、悲伤、恐惧等),就可能使体内器官和组织出现器质性的病变,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心身疾病:心——心理、精神;身——身体;有些疾病,它的发病、发展、转归、预防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一类疾病。心理因素不仅可以成为疾病的发病基础,而且可以改变许多疾病的过程。(广义的心身疾病既包括心理障碍,也包括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器官组织的器质性的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癌症等都属于心身疾病。这是因为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疾病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身医学是新兴的,前卫的医学,它把现代医学临床各个系统的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都列入心身疾病,目的是对这类疾病专题研究,探讨他们的成病因素,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心身医学的出现,是医学科学的向前发展,高度分化的表现。
据统计,在我国,10年前统计心身疾病占疾病总数的33.2%,但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将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
1、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心理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心身疾病。如:
1)A型行为特征的人——易得冠心病、高血压。
A型行为特征的人:做事急促,时间紧迫感强,说话快而大声,脾气急噪,很容易生气,个性强,竞争心强烈,事业心强,对人常怀有敌意,好发脾气,有进攻性,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和高度的应对状态。血中儿茶酚胺、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性都比常人要高,故易得冠心病、高血压。
2)C型行为特征——癌症
C型行为特征的人:性格上倾向于自我克制,压抑情绪,怒向内发,焦虑成性。通常免疫力下降,器官代谢紊乱或障碍,DNA自然修复能力偏弱,甚至障碍,故易患癌症
3)强迫性人格——强迫性精神症
强迫性人格的人: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墨守成规、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求美、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缺乏随机应变能力等。易患强迫性精神症
4)癔病人格——癔病
癔病人格的人: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爱幻想、自我中心、爱表现,喜欢矫揉造作,希望得到同情,待人热情,富于同情心,易患癔病。
2、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1)原发性高血压。这种病本身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由于长期紧张、激动、焦虑或处于矛盾状态所致。
2)消化系统溃疡。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中,对胃肠功能的危害最为明显,胃酸持续增高,引起胃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糜烂。
3)冠心病。长期、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冠心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争强好胜的人,易患冠心病。
据最新一期的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报道,经常生气会对人的心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比吸烟、超重以及高胆固醇对心脏产生的损伤更可怕。
4)糖尿病。长期或过度的心理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胰腺分泌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和尿糖水平增高,出现糖尿病。
5)肿瘤。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在病前都有较长时期的不良情绪刺激或者突然的重大心理打击。
研究人员曾对774名平均年龄为40岁的男士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对被调查者生气的频率、血脂、血压、体重、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膳食结构、饮酒和吸烟情况以及受教育程度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测试生气次数的多少是否直接导致了心脏疾病的发生。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容易动怒的男士患上
心脏病的几率甚至超过了爱吸烟或喝酒以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同龄人。研究人员指出,极易动怒会导致心律不齐、神经系统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
五、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
人人都希望健康,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最大财富。健康包括了心理健康,维护好正常的心理,人的健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维护好正常的心理健康,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但预防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且可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甚至可以帮助人们事业的成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许多人都有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是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使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臵,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虽然,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性别的人,或不同情形下的人,心理特点不一样,维护的内容各有区别和特点。但总的维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大健康意识,并要有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
要认识到健康应该是心身健康,除了身体上没有缺陷,心理上要健康,对社会环境要有良好的适应。任何一方面的不完好,都不能是健康。
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把自己的健康问题交给大夫负责,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因为很多危害健康的因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如保持良好与平和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等等。因此,70年代以来兴起的健康心理学,其核心思想便是在身心健康问题上,我们应对自己负起责任,为身心健康多投资。医学专家预言,心理养生与心理治疗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新主题。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所以,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让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的体验,保持良好的心境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心境就是心情,是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方式。任何心境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例如,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个人事业的成败,生活事件,工作中的顺利与困难,人际关系的融洽或紧张,亲朋好友的悲欢离合,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等;身体健康状况及个人的生物节律,个体的个性特征,自然环境等。不良的心境,遇到心理刺激时,易产生负性情绪,引起心理疾患,而心理的疾患又更加使心境趋向恶化,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和防止不良的刺激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由于身体与心理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即使生理上有了某些疾病,也可以调动体内各种积极因素,协同治疗,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心身的健康非常重要。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科学用脑,睡眠充足,饮食合理,不暴饮暴食,保持一定的体重,劳逸结合,加强适合自己的锻炼、节制嗜烟、嗜酒等不良嗜好。
(三)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保健方法
也许很多人会说,谁都愿意自己有一个好心情.可是生活中让人烦心的事太多,怎么可能总是保持好心情?
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许多会使人心烦意乱的事,但我们面对问题时,不仅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解释,能够看得淡,而且能全力以赴,有效地去解决问题。所以,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问题,而在于我们有没有保持良好心情,会去怎么看。我国古代有“养生五难”的说法。这“五难”是: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生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除为四难;精神虚散为五难。它说明名利地位、情绪、色欲、贪婪、精神空虚等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人的情绪好不好,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或外在环境,痛苦也好,欢乐也好,都是自己找来的。所以说“心底无私天地宽”;“退一步海阔天空”,个人的欲望多了,私利多了,心里的痛苦就多,反之,坦坦荡荡,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心里挂得住,痛苦就少。在心理健康上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1、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1)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观的估价,认识自己的性格、优点、缺点、兴趣、气质等。要正视自己,“人无完人,金不赤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及不足,要善于看到自己的优势,悦纳自己,以欣赏的态度接纳自己,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敢于承认,敢于面对,俗话说,人最大的心魔是自己,就是不敢承认和面对自己的缺点、
不足、劣势。只有承认了,才能正确面对,并努力弥补。在肯定自己的前提下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克服不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正确地评价自己,不容易给自己心理上造成很大的伤害,不论别人评价你好或不好,早在你自己的评价之中,或者别人不实事求是的评价,抵不住自己的“贵有自知之明”。
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的,常常是当局者迷。不少人对自己缺乏准确的了解,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人对评价太高,非常自负,想入非非,妄自尊大,这种人经很不起别人的批评,经不起挫折,一有挫折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有的人把自己评价得太低,则过分自卑怯懦、丧失信心,妄自菲薄。使自己常常处于低落的情绪中,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自己总对自己不满,总苛求自己。在事业上也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评价自己,接受自己,防止过高或过低地错估自己。并且明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基础。
2)塑造完善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个性的缺陷是心理异常的个性基础,一般来说,极端的懦弱、自私、冷漠、孤僻、狭隘、死板、胆怯、多疑、固执、虚荣、依赖、刻薄、浮夸均属个性缺陷。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达到个性的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努力追求尽可能完善的个性。如坚定、勇敢、顽强、乐观、自信、愉快、灵活、宽容、无私、热情、开朗、向上等。
3)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需要,心理上的很多矛盾都是需要和满足之间的矛盾。心里的需要少,欲望少,心理障碍就少。有很多需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违背道德基础上),要学会用各种方式处理自己的需要。有人压抑自己的需要,比如恋爱等。又不会去正确认识和疏导,结果导致它在某一天以爆发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人以不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结果陷入更大的困境。健康的方式是用那种能使自已进入良性循环的方式去满足并引导自己的需要。
2、学会与人相处
善与人处讲的是人要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即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误解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
与人相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既是社会学,也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的内容。人是社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每天的生活、工作都要与人打交道,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如果人际关系不和谐,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如何与人相处?
1)乐于与人交往,积极交往的态度应该多于消极态度。即有稳定、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已朋友;这样不会孤僻,即使有心理问题也容易排解。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2)要意识到人与人在性格上、思维方法上等方面是不一样的,不要强求别人的思维和你一样,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客观评价别人,发掘他人的长
处,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对人谦让,不苛求他人;能容忍别人的弱点,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者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缺乏空气,它会难受枯萎。"
3)要学会换位思考,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你也许不理解,反感
甚至是气愤,但如果你换位去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有很多问题你会想得通,就能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误解与敌对情绪。
4)与人相处作到不卑不亢,尺度合适。与人交往有八句话:
尊重别人,但不降低自己的人格;
体贴别人,但不姑息原则上错误;
关心别人,但不要使人感到不安;
帮助别人,但决不附加一根绳索;
相信别人,但绝不上当受骗;
喜欢别人,但不要热烈的使人受不了;
赞美别人,但决不虚情假意;
批评别人,但不要恶意中伤。
3、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群体中。人是社会人,没有世外桃园,现实客观存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往往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处的人,我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是按照我们的喜怒哀乐、好恶而存在,这就给我们凭添了不少的烦恼。人的情绪也就由此而生。
面对客观现实所存在矛盾,有的人选择了逃避,终日沉溺在空想和幻想之中,实际上逃避是逃避不了的,这种人往往一有点冲突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困扰,或者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有的人不顾客观,不顾后果,明明做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做,带来的后果往往造成心理障碍;有的人是经验不足,处理不当,违背了规律,违背了现实,困扰也就随之而来。
究其原因,有的人自幼娇生惯养,受到过分保护;有的人一帆风顺,有求即应,这些人受挫的经验不足,耐挫折力不强,心理承受力太差,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造成心理苦恼,感到无法接受。有的人是扭曲的人格,以扭曲的心理和眼光去看待现实社会。
如何才能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1)首先要认识到,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很多都不是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能改变的,逃避和不遵守客观规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应该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而不应从自己的喜怒哀乐、好恶出发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学会驾驭环境
2)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
能否客观认识现实,是一个人能否有效应付现实的前提。如同样是与领导矛盾,甲实事求是地评价为:我与领导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合。而乙知觉为:领导根本看不起我。两种不同的认识,就有两种处理结果,甲可能会想办法说服领导,乙却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对问题的看法力求客观外,还有必要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情绪的稳定,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客观地看待问题,还要认识到,无论什么事都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只得不失,因此,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权衡与取舍的过程,亦即选择的过程。选择一旦做出,就要同时准备承受其双重结果:好的与不那么好的。
3)面对挫折。我们要认识到:生活永远是变化的,各种问题的存在是不可能间断的,我们要不断的去适量现实生活和积极的态度地处理问题。可以承受的挫折,可以让我们不断的去学习解决的问题技巧,可以增强意志力;可以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有这种情况:当一个人突然遇到挫折之时,有时他的自我防御机制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各种环境因素,这样可以暂时缓解自己心理上的焦虑感。减轻自己的内疚与自责,但从长远看却会妨碍问题的根本解决有时还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难。因此,问题当前,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环境上,要对问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和积极的态度。比如,面临问题时,一题往往有多解,要尽可能多地想象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4)在正视现实中,适应社会中,学会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比如,做事要学会有自信心。如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躁,心理压力过大。有了心理障碍,及时排解(见后)。同时,经常做一些能使自己快乐的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以增加自己的情趣与活力,使生活充实,富有情趣。按照心理学上交互作用原理,两极情绪不可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同时既痛苦又快乐。所以,经常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会有效抑制负性情绪的发生。
5)正确处理衰竭
有些人精疲力尽了,却不知道休息;有些人有相当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有了心理问题;有些人长期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却不懂得应该释放和怎样释放。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总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生活与工作中体验到乐趣;心情郁闷;对自己不满,产生自我怀疑;对工作充满敌意,厌倦工作;对亲友的关心减少,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这一般称为衰竭。
人为什么会衰竭呢?原因很多,比如工作的目标太高,工作与生活压力太大,缺乏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太苛求自己,近来生活或工作中负性事件太多,工作或生活太单调,等等。
衰竭处理不好往往会成为心理障碍。那么,怎样有效地处理衰竭使自己
得以恢复呢?
①改变工作节奏,或者暂时休假。已经精疲力尽了。如果还要勉强自己按过去的节奏工作。受损害的就不仅仅是工作,还有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亲人。改变工作节奏,或者旅游,休假来放松自己。
②分析使自己产生衰竭的原因。一般来说,导致衰竭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目标不恰当以及我们自身的完美主义倾向。即使工作繁重,如果我们能量力而行并且知道适可而止,我们还是能处理好个人精力、能力与工作压力间的关系的。
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调整目标,改变完美主义倾向,向别人请教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向亲友和同事寻求帮助等。
④通过各种方式给自己充电。如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并且快乐的事,向心理学专业人员求助以掌握情绪调节法,读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再读一些与工作无关但能帮助你成长的书,如一些较好的心理学自助手册或文学名著等。
第二讲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有必要说明的是,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连续谱。如果说完全心理健康的人是白色的,精神病是黑色的,那么大部分人士出于灰色区域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也不可能100%的时间内都保持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这不现实。有85%的时间,我们能具有一种基本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良好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基本上是心理健康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或者事件,会出现短期的反应性情绪波动,会悲痛欲绝、抑郁泪流、愤怒狂暴等,这些都很自然,只要这些负性情绪不是延续太久,都可以算作正常范围。
如果这些负性情绪延续太久,就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影响身体,出现身体疾病。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两大类。
1、神经症
神经症有很多种,常见的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强迫症等。
焦虑症:没有明确危险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提心吊胆和恐惧,坐立不安,不由自主的发抖,出汗,胸闷,恶心,尿急。焦虑症是焦虑性神经症的简称,它不同于人们的正常焦虑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认为自己处在很重要或危险的情景中时,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有时一些情景虽已过去,如交通危险,当时来不及反应,但过后还能出现焦虑状态,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后怕”就是这种的短暂的焦虑反应。但是如果焦虑能自行控制或有意识控制,不伴随其它异常心理活动和相应的躯体变化,就属于正常焦虑。但是有些人却常处于说不出缘由也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时常莫名其妙地焦虑不安,这就可能是患了焦虑症了。
有一位中学生,从小智力过人,被人誉为数学神童。初中毕业后,他考入地区惟一的一所省重点中学。那里尖子生多,竞争激烈。开始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感到有一种
威胁,但很快赶上去了,挤进了前三名。一个从小在高期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一定精神非常紧张,时刻都提防着几个竞争对手,害怕自己会被他们她在后面。他经常熬夜,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晚上常用冷水刺激神经使自己兴奋。每到期末考试,便会心急火燎地盼望分数下来,焦急地等待老师改完卷子,甚至经常闯入老师家等着批卷,继而又紧张地查看几个对手的分数。一旦他高于他们,便轻松起来,一旦低于他们,又心急火燎地到别的老师家看分数,然后急急忙忙算平均分,看他是否获第一。
当时,他的这种追求简直太执着了,什么也不顾。有时,一旦他想知道什么真相,根本不能克制自己,他会心急火燎地想一下就知道真相,而在等待的日子里,心里一直像是绷紧了弦似的,无法安下心来做别的事,甚至坐卧不安。到了高二下学期,他感到焦虑、痛苦,觉得人生难测,有时竟伤心流泪,渐渐地,他得了焦虑症。
恐怖症:简单的说就是害怕。有聚会、社交、动物恐怖。恐怖症是恐怖性神经症的简称,是指对于某些事物或特殊情景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这种强烈的恐惧与引起恐惧的情景和事通常都很不相称,有的甚至让别人很难理解。如有的学生,对学校产生恐怖、自己难以上学,甚至想服药自杀;有的男教师患了恐女症,讲课时不敢抬头,工作难以坚持,也有的人一碰到别人的目光,便面红耳赤,冷汗淋漓等等。恐怖症患者虽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实际,不合理,但由于其难以自我控制,若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和克服自身的毛病,就会导致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甚至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实,恐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体验。在人的—生中,难免或迟或早,或多或少体验到这一情绪,婴幼儿时期的伯巨响、怕黑暗,成年后的怕失败、怕受到伤害都是自然的。有人认为惧怕是一种天然的自卫方法,是人类应对危险从而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另外,惧怕或许还是一种进步的动力,正是由于对于自然界事物的惧怕,人类才能不断地谋求各种方式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由此可以说,只要怕得有道理,怕得适可而止,那么怕就具有意义,从这一点说,我们倒不必担忧自已有“怕”这种情绪。
然而,也有一些人的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众人不怕惟独他怕,众人稍怕的事他可能怕得无以复加,且怕得无法制止,并且影响到一个人日常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这就是变态的怕了,换句话说,他们患了恐怖症。
在某综合大学,给经济系大一学生上课的老师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有一个女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的时候教室大,学生少,大多数学生都坐在前几排,惟有她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与大家离得很远。她很少提问,也很少抬头。她叫萧桐,刚入学的时候她还曾是班级文娱活动的骨干呢,可一次当众出丑使她渐离人群,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上大学不久,系里便组织演讲比赛,萧桐非常想起这个机会给班上同学、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她便报名参赛了。她准备得也相当认真,白天晚上写稿子、改稿子,还利用休息时间在学校人工湖边做了多次练习。比赛当天,当主持人念到她名字的时候,她心中有服说不出的紧张,站在讲台前,双腿有些发软,耀眼的灯光更增加了她的几分不安感。当地抬头看见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时,刹那间好保已经背得极熟练的讲稿一下子全忘了,汗珠从耳后流进脖领,她只得吞吞吐吐、极不流利地作完了演讲。当然的表现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从此,她见到同学心里就不是滋味,觉得他们在笑话自己。怕在人前说话,伯见人,勉强见了,也面红耳赤,极不自然,上课的时候也“离群独居”。孤身一人坐在最后一排。一次演讲“砸锅”的经历,对普通人而言,只是一次遗憾的经历而已,但若是因此而惊恐万分、觉得难以见人就是社交恐怖症了。
强迫症:病人自己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或想一些事(强迫思维、强迫动作),这不是病人的意愿,但无法控制,摆脱不了,如洁癖,不断洗手;不放心是否关好了门;数数;年轻人多见一些。千百次地自问一些明知不必去想而又不得不去想的问题确实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即强迫症的一种——强迫观念。强迫症的另外两种形式是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最为常见的。有的病人反复地思考某些并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动物为什么要分雌雄?”、“树为什么要向上生长?”等等。他们并非研究这些问题的专业人员,也无什么实际需要,但却为这些问题所长期困扰,这称为“强迫思维”。有的人则表现为对自己不放心,如怀疑书包是否装好、投出的信是否忘了贴邮票,是否锁好了门等等,这是“强迫怀疑”。有的人反复回忆以往的事情,如反复回忆已经核对无误的文稿是否其中某句话仍有不妥。这种回忆无法摆脱而又单调之极,称为“强迫回忆”。有的人当见到、听到某一事物时即会联想到可怕的、不愉快的情景,如有的人见到、听到抽烟就联想到可怕的火灾.这叫“强迫联想”。另外有些人见到“黑”则不由自主地想到“白”;见到“友好”则联想到“危险”,这是强迫性对立思维。
其实,不论是强迫观念,还是强迫意向,或者是强迫行为,它们同属于强迫症.虽然它们的表现有轻有重。不尽相同,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是相近的。强迫症的病因是很复杂的,一般地说与病人的强迫人格及一些社会因素有关。不过具体到强迫症患者个人各有不同。
艾华现在是某师范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她是由一所幼儿师范学校保送到这所大学来的。想起在幼师的学习和生活。艾华的自豪神情溢于言表。在幼师的时候,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健康的休质、多才多艺的表现,不论是基础知识课程还是一些艺术类课程,表现都相当突出。尤其是舞蹈和音乐,更是她的强项。她温和的个性、善良的品质更是得到了各科老师的喜爱。快毕业时,学校争取到了二个去师范大学深造的名额,凭着幼师三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绩,她战胜了许多竞争对手,被保送到大学继续深造。
进大学后,情况有了些变化。在大学里,原来她所擅长的文艺在这里很少有用武之地,而幼师里并不怎么强调的知识学习却提到了首位。艾华的学习还是很努力的,但是相对于一些经过高考独木桥杀入大学的同学而言,她的基础毕竟薄弱一些,尤其是外语,幼师三年来学而今从头学起更是感觉吃力。大学一年很快过去了,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大二上学期,艾华的学习更刻苦了,但是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她产生了害伯忘记学习过的知识的强迫思维。她总是不断地想:“我要是忘记了这个公式怎么办?”“要是忘记这些单词怎么办?”虽然自己已经记住了公式与单词,但仍控制不住地担心、害怕。她每遇到一件事情总要往坏处去想,明知那些担心是不必要的,但思想上反复斗争,越想摆脱就越要去想,反而摆脱不了,以至于什么事注意力都难以集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她苦恼
极了。
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有时简称抑郁症,是一种以待久的心情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并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上的障碍。一般认为,患抑郁症的女性要多于男性,而通常都是出于某些挫折而引起。面对挫折,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悲伤和消极情绪,这也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但有些人的这类情绪强烈、广泛而存在持久,并干扰了日常活动时,则是病态的了。抑郁症患者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或沮丧,十分难受,而又无法排遣。遇事老往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遇到亲友聚会或热闹场合,尽可能回避。常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自责,有内疚或感到精神疲惫,思维迟钝,进行日常活动很吃力;或认为无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无力自拔。因而更加悲观,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活着不如死去:甚至企图自杀以求解脱。
处于抑郁心境的同时,患者常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犹豫不决。以及失眠、食欲和性欲下降等症状。还有的患者表现出焦虑、易怒等情绪状态。
林晓雪刚来到达个寝室的时候,众姐妹无不惊叹:好一个端庄秀气的可人儿:晓雪生得白白净净、说话细声细语,行动起来也似弱不禁风。日子一久,姐妹们更加了解她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呢。时常的,人们见她课余时捧着一本小说或者诗集什么的,看着看着,还会流下几行清泪来。时间一长,姐妹们便把晓雪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比照起来,称地是师范学院里的“林妹妹”。林妹妹大一还未结束时,便“过早”地坠人了爱河,男朋友便是高她一级的阮刚。这一来,寝室里除了晚上休息时,便很难见到晓雪的身影了,而校园内却又多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图书馆里、林萌路上、人工湖边,都留下了这对有情人相依相偎的身影。令寝室众姐妹好生羡慕的是,阮刚对晓雪也是相当地好,几乎是无微不至地关怀,而晓雪,也乐得生活在他的羽翼庇护下,有时在梦中还呼唤“阮刚”的名字呢。可惜,好景维持了一年,晓雪和阮刚来到了热恋之后的磨合期。他们的争吵多了起来,寝室的姐妹也常见晓雪回寝室后一声不响,有时还会垂泪到天明。姐妹们逐渐发现,晓雪和阮刚不在一起吃饭了,不在一起学习了,后来周末也不在一起了,再后来,阮刚身边又有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而她却不是晓雪。晓雪失恋了,姐妹们的劝慰也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她总是蜷缩在自己的床上,整日茶饭不思,神情恍惚。甚至有了自杀的想法。在姐妹们的连哄带骗下,她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经诊断,晓雪得了抑郁性神经症。
疑病症: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过分的关心和敏感,不懂医学,但老把身体的一些现象和医学书对照,怀疑自己是这样病或者那样病,别人得了什么病,也怀疑自己得了这个病,反复就医,医生的检查和解释都不能打消他的疑虑。疑病症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组心,害怕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这类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身体功能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引起患者注意。而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思
了严重疾病的证据。在警觉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一般轻微的感觉也会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或严重不安,感到难以忍受,从而使患者确信自己思了某种严重庆病。尽管各种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患者的揣测,医生也耐心解释、再三保证患者没有严重庆病,患者往往对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医生的解释感到失望,仍坚持自己的疑病观念,继续到各医院反复要求检查和治疗。由于思者的注意力全部或大部集中了健康问题,使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经常受到明显影响。
疑病症与疑病倾向不同,疑病倾向在生活中是较常见的,每个人在生病时都会有一些疑病倾向,即把简单的疾病归类为严重的病症,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的疑神疑鬼,但这种倾向算不得疑病症。疑病症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持久而顽固的情绪,这种情绪已是一种脱离常态的病态的怀疑。
一对夫妻俩,丈夫总怀疑自己生了病,一会儿得这样病,一会儿得那种病,而每次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一天,他又觉得自己生了病,妻子便拿一本医书按一种病的症状来核对他的病症。“你是不是头有些痛?”妻子问。“对,对。”“还有些发烧?”“是,是。”……逐一对照完症状,丈夫觉得自己每一种都和自己一样。自己肯定得了这种病、妻子都摇头说不可能。丈夫不信,妻子把医书递给丈夫,他一看方知果真不可能,因为这些症状是一种妇科病的表现。
没病找病的人不仅笑话中有,而且生活中也有。有一位男大学生,虽然青春年少,但在他身上却丝毫看不到朝气。他说自己睡眠不足,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认为自己“脸变长、变歪、扁桃体炎、淋巴结核,血液血管有问题,大脑损伤”等等。常找医学杂志阅读,看后即联想自己,怀疑得了某种族病。曾在各种医院就诊多次,用去医药费800余元,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确实有病,只是医院检查不出来而已,还是在各类医院不停地反复检查着自己的“病情”。
心理障碍的现象,处处可见:
如有一个大学生他是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的,但考取的专业是他不喜欢的专业,就没有学习的劲头,由于平时不好好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就作弊,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他想不通,抑郁,心态没有得到调整,结果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患了幻听、幻视等严惩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
又如一个大学生是系学生会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女大学生,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系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下去了。
在普通的人群中,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疾病,重则走上轻生道路。这些说明,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面临着很多的压力,有着许多突发的生活事件,这些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
2、人格障碍
性格上的一种变态(是一种人格偏离和畸变,也即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发展适应缺陷),表现为行为缺乏弹性,常呈现出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方式的反应(认识绝对、偏激)。情绪不稳定,感情淡漠、易激惹。比如:①难于与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②行动常受偶然动机和本能支配,自制力差。③把自己遇到一些困难都归咎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毫无社会责任感。④对周围事物充满猜疑、敌视、嫉妒和偏颇的看法。⑤当其行为后果伤害、刺痛他人时,自己却泰然自若等。
形成源于生物(遗传)、心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障碍一般始于童年、少年期,是一种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格偏离和畸变,形成后一般不易改变,甚至持续终生。只有少数人到了中年后才有缓解。
如前一段时间,报纸上有一个报道,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因为偷了家里500元钱,被他父亲绑在家门口,面向大街上,身上贴着一张,写着:“我错了,我不该偷家里的钱”,使小孩心理上受到凌辱。象这样错误的教育,孩子长大以后,心理上是不会健康的。
人格障碍也有很多种,如偏执型、强迫症型等。是否心理障碍,确切诊断只能求助于医生。
七、如何纠正心理障碍?
当遇到情绪波动时,如何及时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纠正心理障碍?
一是向内的方法,即对自我的心理给以暗示、鼓励、安慰,这是通过理性的分析来实现的控制,适用于平时理智力量比较强的人;
二是向外的方法,即通过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所处外界环境的关系求得平衡,包括合理宣泄、活动转移、升华、补偿等方法。
三是及时看心理医生。
(一)向内的方法
即对自我的心理给以暗示、鼓励、安慰。
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头脑中会有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此时如果能够在大脑中建立起另外的兴奋中心,可以使原来的兴奋中心冲淡或抵销。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大脑建立起另外的兴奋灶。安慰能治病,自我安慰或他人安慰。(详见看心理医生)
(二)向外的方法
合理宣泄。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该加以合理的宣泄,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和不良情绪的困扰和压抑,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
1、学会倾诉
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诉说一通,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内心苦闷难忍时,畅快地哭一场,
3、学会恰当地表述情绪
我们因为某事而痛苦、悲伤、愤怒或者抑郁时,要能够寻找一种表达自身
情绪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妥善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情绪可以向亲友、向自己、向专业人员或者干脆向肇事者表达,但表达是有原则的:第一,对事不对人。例如,可以说“这件事让我很伤心(生气、心烦—一)”,而不说“你这个人让我伤心生气……”第二,对自己情绪的描述一定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辞,比如把“生气”说成“愤怒”。如果真的感觉愤怒,那也可以表达。
(三)转移注意力
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暂时回避不好的心态,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填平。比如说,去干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失恋中的青年人,可以把学习或工作的日程排得满一些,紧凑一些,使自己沉浸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之中,这便是活动转移。
转移注意力的原理是:可以使大脑建立起另外的兴奋灶,而抑制了原来的兴奋灶。
(四)升华
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情绪反应方式或欲望需求引向崇高的方向,使其成为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为升华,也算是对不良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积极的转移和宣泄,是将情绪的能量导向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方面去的转移和宣泄。安徒生、贝多芬等人,都曾以超越世俗的情操,在失恋之后以更加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使失恋的痛苦得到升华,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精美的传世作品,他们在战胜消极情绪的过程中,理解了远比恋情更瑰丽的人生意义。
(五)及时看心理医生
有了心理障碍,自己已经无法排解,就应该及时看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在欧美已是一种倍受人们重视的职业,从总统、著名人物,乃至寻常人物,一生都有其固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认为任何人的心理都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倾向,而心理治疗与咨询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他们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
在心理治疗中,有很多的治疗方法。首先你可以得到心理安慰
1、安慰能治病
医学新发现:安慰能治病,这叫安慰剂效应。
小孩子割破了手指,给他贴上一块胶布,他立即便觉得手指不那么痛了。但胶布其实没有止痛效用,甚至没有疗伤作用。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科学家称,“安慰剂效应”疗法将是医学界面对的下一个大挑战。到时,医生和药物在治病上都可能成为辅助性的配角,主角将是你、我和他。
《第一讲心理健康》相关文档:
最新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09-09
最新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09-09
2023年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篇09-11
2023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