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内容提要: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迅速发展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为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关注在什么阶段,哪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重要;在什么阶段,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最易造成伤害。本章将讨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预防某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或对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给予咨询与诊治,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节 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中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与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相矛盾,这一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心理冲突随之出现,这些心理冲突就构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取决于健全的脑功能,而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则是脑功能障碍的结果。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生物条件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或者在遗传上有严重的缺陷,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或阻碍,如:智力落后的往往有染色体异常;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其次,生物因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至于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水平如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活条件和学校教育。如果一个遗传素质健全的儿童,自幼失去了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尽管有着正常人的头脑,也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印度狼孩的事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就是生物的普遍现象——遗传。遗传是指生物性状的逐代传递,它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如机体的构造、形态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现在研究表明: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有一种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包括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遗传因素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其父母的某些遗传因素有直接联系。德国精神病学家卡尔曼的研究表明:父母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68.1%;有一方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16.4%;家庭无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率为0.85%。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与遗传素质有关,如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5.7%,异卵双生子为33.3%。
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受个体神经系统类型的特点的影响。例如,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的典型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冲动、暴躁、易怒等心理障碍;高级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的典型抑郁质的人,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临床观察发现,典型胆汁质和典型抑郁质的人易患精神病。
(二)胎内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受精卵一分二,二分四……而且在遗传信息的控制下,细胞在不断地分裂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人的各个器官和神经系统,最终完成胎儿的形成。然而胎儿发育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基础是在这段时间里打下的;而这段时间的发展又很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胎儿受到强烈的刺激或发展期发生差错,那么这个差错是很严重的,有些甚至是持久的。一些先天的缺陷往往是由于环境的危害和遗传的某些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胎内的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和出生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孕妇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怀孕时的营养、接触烟酒、毒品、放射、噪音及其他药物的情况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的发育,进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例如:母亲孕期保持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对胎儿正常发育是极为有利的。我国古代就讲究胎教,有孕期“清心养性,避免七情所伤”之说。
(三)分娩因素
母亲分娩是一个艰难多变的过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会影响到母子(女)双方的安全和健康,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早产、难产、窒息的异常情况的百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学生。例如,由于分娩过程异常而造成多动症的儿童约占7%~11.76%;缺氧会使脑细胞受到伤害,造成婴儿的言语运动机能受损,导致婴儿学习说话比较困难。
(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人体内有两种调节机构:神经系统调节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统一,主要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但是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若干内分泌腺构成,它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叫激素,它能直接渗入血管不仅可对机体代谢、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也可对不同的器官选择性地发挥作用,特别是人的情绪活动受刺激的影响最大。
脑垂体位于下丘脑之下,它本身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素、促性腺激素等,并能调节其它内分泌腺。脑垂体分泌生长素一般在入睡后才开始。由于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太多,再加上电视、网络的吸引,以致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幼年时,如果生长素分泌不足,身材矮小,日后将易形成自卑、烦恼和痛苦的心理。
甲状腺位于气管上端的两侧,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甲状腺机能不足的人,则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表现为身体矮小,智力低下,记忆和思维水平下降,疾病发生越早,对智力的影响越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神经系统兴奋性高,容易形成激动、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特征。
肾上腺有2个,分别位于左右两肾脏的上方。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受内脏神经的影响,平时分泌的激素很少,但是在应急状态下,如情绪激动、疼痛、肌肉运动、过冷过热时,分泌的激素可增至百倍左右,使血压、血糖、心率增加;当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表现出肌肉无力,精神萎靡。
另外,生理疾病、营养问题、睡眠状况和神经系统受损情况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或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体格过胖、过矮、过瘦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种种反映,并进一步影响到心理健康。研究还发现,神经组织受损越大,心理活动所受到的破坏性就越严重。酒精、麻醉药品及一些有害的物品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从而引起异常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内分泌系统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心理系统内部各个成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各种因素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不一致时,心理过程就会产生不协调;如性格自卑会左右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的发展还受到生物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心理发展水平与生理成熟的速度不协调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妥善地解决这些冲突,那么这些心理冲突将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有情绪、意志、需要、动机与性格等。
(一)情绪
情绪是人类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的好坏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英国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赛过一打医生。”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良好的情绪有益健康,不良的情绪有损健康。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情感发生、发展的规律知识,就容易不自觉地为情感冲动所支配,成为情感的奴隶;反之就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知识,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中小学生的身心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更应该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女生和男生将逐渐跨入青春期。此时,由于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失去了平衡,内心世界逐渐变得复杂,他们的情绪也逐渐由开放性、情境性和较大的可塑性转向波动性、两极性和反应强烈性。同时随着情绪活动丰富性的发展,导致学生情绪更加复杂化,表现为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特点。青春时代,既是多姿多彩的花期,也是多风多雨的季节。研究表明: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最容易受到刺激的影响,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可能因一句玩笑而动怒怄气,与人争吵……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只有导得当,才可提高学生自身的调控能力,化解内心的矛盾冲突,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有保障。否则,学生将很容易形成焦虑、紧张、烦恼、惧怕、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也易形成闭锁的心理,他们有了心理话却不愿意和老师、家长说。这样老师和家长就很难与学生正常沟通,对学生心理的异常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因此,教师要主动放下架子,深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尊重学生,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知心人,这样学生才能愿意袒露心扉,与老师沟通。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情感中的异常现象,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学生顺利走出情感的陷阱。可见,引导学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二)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人的意志力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而意志的品质在人的行动中具有主导方向、调控行动的作用,它在人行动中的作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制动器一样重要。如果说没有方向盘和制动器的车我们不敢开,那么,没有意志的人也就永远不会有幸福的人生。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儿童体验的是失败感,难以确立自信心。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追求,至于将来干什么,往往是迷惑的。或是考大学、当大官、赚大钱等,追求带有功利性的目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和主见,自我控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他们在挫折面前,不善于分析受挫的原因,以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往往表现为退缩、回避、幻想或者妥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受一些磨练也是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积累人生经验,磨练意志。学生如果能把困难与挫折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就能从小学会应付困难和挫折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做好征服困难、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但是,当学生缺乏克服困难与承受挫折的锻炼,长期不能有效地应付困难或挫折,不能缓解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时,就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三)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的反映,它是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也是产生情绪的基础。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肯定性的态度和体验,如喜悦、满意、振奋等积极的情绪。相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失望、悲伤、恐慌、痛苦等消极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新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青少年合理的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如果学校不能为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满足各种正当需要的条件,或者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需要的满足,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冲突,并由此带来很多心理问题。满足儿童合理的需要,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儿童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有时也会出现不合理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畸形发展或恶性的膨胀,将会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注意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纠正不当行为的决心和习惯。其次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学生需要的发展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不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四)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与需要是密切相联的,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又是需要的表现形式。由于社会生活及人的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导致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并由此产生心理冲突,最常见又最难以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动机冲突。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例如,当老师、家长要求不一致时;当教师对学生歧视、无理指责、以分数相恐吓、用体罚相威胁时都会引起动机冲突,如果这些冲突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便会使学生处于痛苦、恐惧和不安之中,当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体验中,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苦闷和绝望,严重时可导致心理异常。
(五)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人通过不断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它能影响着每个人为人处事的精神面貌。人的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有些性格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也有的是病态的、消极落后的。具有积极向上性格特征的人,表现出诚实、谦虚、热情、乐于助人的特点,体会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乐趣。消极落后性格往往表现为三种类型,即:①自私狭隘型;②自大自负型;③自卑怯懦型。这些人多有傲慢、懦弱、孤僻、冷漠的特点,他们人际适应状况不佳,体验到的多是苦恼和懊丧,或终日为了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甚至贪婪吝啬,把自己禁锢在个人主义小圈子里,长期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可见,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而消极落后的性格特点,有损于人的正常交往,往往造成学生的人格障碍和身心疾病的产生。
中小学生的性格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此时,性格尚未稳定成型,易于塑造,而且一旦形成良好的开端,会为其一生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已有的性格特点并不稳固,有较大的可塑性,个体的行为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很大。到了中学时期,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这时学生开始关注外部的世界,如交友、升学、就业等。同时他们也很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独立性的增强和交往范围的扩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学生身心变化加快、学习压力大、学生身上也容易出现性格的偏差。特别是那些令老师头痛的学生,他们身上的问题多是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深层次的,仅靠思想道德教育是很难解决的。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教育这些学生要从心理的角度入手,需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的和方面的,人生的每一步对他们都是考验,他们在诸多的考验中长大。面对考验,他们并不一定都能够跨过去,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这些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外在因素就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人生的第一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一个人从出生到走向社会,其间大约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素质、人际关系、父母期望、父母榜样的作用、教养的方式以及家庭中重要的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下岗、生病去世,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外界出现不良刺激时,就会构成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并进一步导致心理失调,引起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如烦恼、失望、忧虑、悲伤、恐惧以及绝望等。
(一)家长的素质
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是有差别的,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导致他们很多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使一些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贻害无穷。
1.文化素质
家长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我国心理工作者钱曼君调查了50名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家庭情况,发现93位家长中,文化程度属于文盲、半文盲、小学水平的共62人,占66.7.%。许多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业余时间多沉溺于聊天、打牌、打扮等无助于子女成长的活动上;或者本身不具备教育能力,与子女心理沟通较差;或者由于家务繁重,无暇管教孩子;或者由于对孩子态度变化无常,要求不一致,造成儿童无所适从;或者过于感情用事,错把宠爱当成父爱、母爱。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完善自己。
2.思想品德素质
家庭环境中,家长不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错误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会阻碍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孩子长期处于不良的道德气氛中,易使孩子是非不清,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与判断,不知应该遵守那些社会生活准则,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孩子会表现出与父母相同的品行。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少、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模仿性和可塑性,往往服从家长的权威。此时,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不健康的品行自然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三,孩子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父母不健康的心理常表现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懒惰、散漫、做事马虎、拖拉、缺少责任感等。由于家长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育人环境,不重视对孩子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导致孩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我调控的能力低下。所有这些,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326名中小学家长及其子女的研究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家长心理健康,其子女有心理问题的仅占11.67%,而家长有心理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高达60%。父母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子女的频繁接触,不自觉而又经常地对子女产生“污染”。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家长意志品质薄弱、个性品质不良、对待挫折的胆怯、退缩心理等,都会渗透在其言谈话语中,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家长情绪不好,常常会引起自己的心理波动,例如:晋级、调资、遇到特殊事情等。这时家长要有理智的反应,避免心理冲突。绝不能把不良的情绪和烦恼带回家,迁怒到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作为撒气的对象。情绪不好还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当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学会转移、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家长缺少爱心,对人冷漠、粗暴,会使孩子产生抑郁、孤独。
由此可见,家长必须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
(二)人际关系
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和睦谦让,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因此,作为晚辈的子女,尊重长辈、赡养父母是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作为长辈的父母,抚养、教育好子女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处理好夫妻关系,是保持家庭和睦的条件。夫妻关系和谐,孩子的安全感就高。反之,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攻击行为,还会使孩子产生怨恨、紧张、孤僻或敏感等消极情绪,父母矛盾冲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亲子关系融洽和谐,利于形成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气氛,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反之,如果让青春期的孩子碰上即将进入更年期的家长,难免撞出“火花”,此时,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没有了,也易形成互不尊重、说谎等不良的行为和孤僻、自卑、焦虑不安、烦闷及强烈的逆反心理。
团结、祥和、温馨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阴冷、紧张、恶劣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极大障碍。家庭和睦团结,孩子才能感到温暖,心情愉快,才能心情舒畅地学习。
(三)父母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也是家长们多年辛苦的精神寄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巨大动力,但也可能成为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这种高期望的影响下,父母会丧失理智标准,片面地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他们的情绪会随孩子考分的变化而变化,父母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自己的意向为孩子设计未来的发展,强行让孩子接受知识和技能。一些父母对“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成绩”深信不疑,效仿古人,让孩子尝试“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企图把孩子造就成“神童”。这样做法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增大,焦虑重重,不仅会抹杀孩子的创造性,使孩子丧失主动探索和创造的愿望,还会使孩子容易产生报喜不报忧、说谎等不良行为,有时会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不但会阻碍亲子之间的交流,也往往阻碍父母与孩子的正常沟通。父母应当清楚,当孩子没有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鼓励,如果家长否认孩子的努力,对孩子讽刺、批评、甚至惩罚,这会给本来就失望的孩子雪上加霜。因此,家长的期望应以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在理解、支持的前提下构筑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让他们感受到希望,才能给孩子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力量,父母的期望才有可能实现。
(四)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总是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和自己对孩子的期望,采用一定的教养方式去塑造孩子。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尤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家庭的教养方式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家长往往运用斥责、体罚、剥夺儿童权利的方法强迫孩子服从,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不满的情绪和逆反的心理,并形成自卑、敏感、退缩等个性的缺陷;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家长往往缺乏教育的信心和耐心,对孩子没有评价的标准,这将使孩子是非不清,对人无情,推卸责任,缺乏情绪控制,并有较强的攻击性;溺爱型的教养方式。父母把孩子视若掌上明珠,生活上父母包办一切,过分迁就和袒护他们,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到挫折和委屈,还认为这是出于一片“好心”,家长这种不正确的态度易使孩子形成任性、骄傲、自私、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特点;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性、协作性,孩子常表现出直爽、快乐和善于交往的特点。
家长对孩子态度和教育方式无论采取何种类型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当前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比较突出和严重。1983年,上海市黄浦区工读学校的一项调查表明,父母溺爱的占25%,父母经常粗暴打骂的占11%,放任不管的占22%,父母教育口径不一致的占7%,残缺家庭的占18%,父母作风不正派的占17%。由此可见,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是造成儿童品行缺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避免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家长就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并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用灵活的教养方式。
(五)家庭成员榜样的作用
人的一生首先要接触的环境是家庭,人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家长的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模仿能力强、受暗示性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文明的还是粗野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无穷力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示范、激励、调节和向导的作用。父母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增强口头教育的说服力,而且会时时刻刻地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这种影响是持久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它往往比老师的一堂课、一次谈话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深刻。反之,父母不能以身作则,那些不良的行为表现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如散漫、言行不一、以钱为重等。有的为了钱而失去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甚至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条件。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往往会产生怨恨、自卑、烦恼和孤僻的心理,同时还会使父母丧失威信,子女缺乏行为的自觉性。一些教育家十分重视父母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乌申斯基也说过:“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可见,教育学生,家长的表率作用太重要了,这一点做不好,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六)家庭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影响
生活在融洽、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在父母的爱护和关怀下,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乐观、活泼、无忧虑,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如果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婚、下岗、生病、去世等,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冲击与刺激,尤其是孩子尚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下面着重谈谈离婚和下岗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1.离婚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离婚虽然是夫妻之间的事,但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它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孩子都希望有个温暖而安宁的家,父母恩爱,也爱孩子,但父母感情一旦破裂,准备离婚,就会吵闹不停、打架、砸东西,有时还会拿孩子出气,闹的家无宁日,四邻不安;要不就是分居、冷战,家庭气氛冷漠而紧张,结果只能不欢而散。由于家庭缺损而带来家庭教育缺损,这将成为儿童终身教育的缺损。因此,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生活、身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我国心理工作者曾对23个省市自治区1564名一至五年级学生(其中离异家庭儿童729名,完整家庭儿童825名)的情绪情感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并同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性的发展。调查发现,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下:(1)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已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并由此形成悲伤、无奈、紧张的情绪体验与恐惧、焦虑的心理,这就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心不在焉神情恍惚,极不利于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2)孤独和自卑的心理。由于孩子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家庭结构的变故,他们心理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愿老师、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同学的嘲笑,担心被周围人歧视和议论,因为怕被人了解而自觉离开同学、离开集体,变的孤独、敏感、沉默寡言,逐步自我封闭,对一切事物心灰意冷。(3)冷漠、攻击的心理。家庭成员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孩子形成冷酷、压抑的情绪,这些情绪又往往难以自我调控,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会发泄,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由于攻击行为的出现,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和谐,这又反过来导致他们的孤独、不合群、自卑和焦虑心理加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父母下岗
当前,职工下岗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许多中小学生面临的问题。下岗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家长的心理压力大,如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主动调控自己,往往表现出心灰意冷、不求上进,容易形成烦恼、痛苦、自卑的心理,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极易导致夫妻争吵,或拿孩子出气,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孩子看来,父母下岗是一个不光彩的事,自己的零花钱自然少了,与同学相比觉得丢人,没面子,常常因担心同学瞧不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当儿童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后,学校就成为儿童最主要的学习、生活的场所,成为儿童接受社会化影响最集中、最丰富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健康的环境中,学生会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其良好的个性也会逐渐形成,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学校人际关系和学校环境等方面。
(一)教育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会对中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即使在智育中,也偏重于分数,而忽视能力;偏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忽视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随意延长学习时间,甚至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这种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做法,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在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下学生会产生厌学、焦虑、恐惧的心理,在终日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导致记忆减退、精神恍惚,这样不但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还可能诱发逃学、欺骗等不良行为。由此可见,学校一直没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心理脆弱,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适应是不利的。
(二)人际关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人,也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润滑剂,也是个人心情舒畅的兴奋剂,它是学校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1.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是在师生相互交往中实现的。任何成功的教育或失败的教育都可在师生关系中找到它演变的轨迹,师生关系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出现彼此否定、排斥和猜疑,使学生容易产生冷漠、逆反、畏惧和失望的心理,甚至造成学生对老师的终生怨恨,人际关系失调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受阻,心情抑郁,容易产生自卑、自傲、孤独和敌对等不良的心理,并危害其心理健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感情融洽,可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利于形成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样的气氛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交往需求,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毫不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疑问,并能随时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人格自由舒展、思维得到跨越、想象得到丰富。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从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出发,建立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看待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学生,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刻板地要求学生。教育中一些拔苗助长的偏向,用成人的标准刻板地要求学生,酿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应引以为戒。(2)全面了解学生。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3)真诚关心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打开学生心灵通道的前提。(4)积极影响学生。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典范,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2.同伴关系
儿童之间的交往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平等关系,这种交往多数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同伴交往不仅使学生学会交往的规则和技巧,学会服从权威、承担责任,还有利于儿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由此可见,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成人的劝说不一定奏效,学生往往会在同伴的支持、鼓励、互助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如果同伴关系是消极的、紧张的、甚至是对立的,儿童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如勾心斗角、相互挖苦、拆台、打架、偷窃、逃学等。因此,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和别人交往,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如当你胜利时,没有人欢迎;当你失败时,没有人为你鼓励。想想,这样的心情好受吗?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懂得,当交往中的气氛不和谐、不融洽,同学之间相互猜疑、嫉妒、敌对时,还能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吗?还能感受到团体的友谊吗?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三)学校环境
目前,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和研究,多数集中在各种专门措施上。例如,怎样开展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等工作。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对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仅仅考虑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得益于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教育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场所,因此,除在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外,还应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学校心理环境是多方面的,下面着重介绍入学适应和学校风气两个方面。
1.入学适应
入学适应不良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以小学儿童初入学时最为普遍、突出。儿童入学后,其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于他们来说,学校的物质环境、老师、同学、学校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都是陌生的,如遵守上课时间、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课后才能上厕所等等。这些看来极为简单的事情,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确实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经历很长时间和反复才能做到。因此,入学对儿童的心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如果儿童不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则会出现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遭遇严重困扰和障碍的原因,追根溯源,多数与在入学之初未能顺利完成对学校制度和学校规则的适应有关。如果我们能从这方面入手,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儿童在这样环境中会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其良好的个性也会随之逐渐形成,各种潜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学校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气息,它的形成要经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多姿多彩的艺术活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一片剪纸、一幅彩画、一首新歌都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校园充满生机、师生的心情舒畅;良好的校园文化像是无声的语言,能潜移默化地在儿童心灵上打下道德纯洁的烙印。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校园的精神文化也像空气一般,学生会时时接受着它的滋润。静静的滋润比反复的语言强调效果强一百倍。
校园文化内容很多,如学校风气、校园建筑、园林绿化、信息设备、人际环境等。下面以学校风气为例谈谈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风气简称校风。它是学校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员经过长期共同努力形成的稳定的校园心理气氛和风尚。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校风是多种心理因素综合构成的,是学校成员个性特色的反映,如集体舆论和有倾向性的群体行为举止。因而,校风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在良好的校风的感染下,学生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采取符合要求的从众行为方式,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会受到鼓舞、感到温暖,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友好,从而容易形成乐观、愉快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相反,校风差的学校,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不力,纪律涣散,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和道德面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上进心,容易形成消沉和厌恶的情绪,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风气、社区环境、学习生活环境以及网络传媒等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它各种客观因素往往是通过文化这一中间环节去影响学生的。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面对既定的文化环境。例如,在某些有重男轻女习俗的地方,婴儿就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男婴往往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抚养,而女婴生下来就遭到冷落或遗弃。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学习文化,参与文化,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文化中。由于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也有差异,文化对人的行为及其人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都要受到它的制约和牵动。所以,良好的文化背景使儿童健康发展,落后的文化背景则阻碍儿童健康发展。例如:在强调节制忍让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的心理容易受到压抑,精神生活沉闷、缺少生机;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率、快节奏的激烈竞争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都易使人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因此,良好的耐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并直接危害着心理健康的水平。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是空白。这些缺陷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难以承受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各种压力,难以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发生。
(二)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某一时期流行的思潮和生活方式,人们习惯把它比喻成“大气候”。它对儿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健康的社会风气可激励儿童奋发向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格不断完善,心灵获得升华。而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则会腐蚀人的灵魂,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会诱使一些学生走向犯罪。例如,社会不正之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诱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花钱代做作业、买东西要回扣、校园暴力等);暴力影视节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模仿等心理反应,导致攻击和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一些带有色情内容的网站、书刊和影视,则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摧残,成为他们走向堕落和产生暴力倾向的诱因。记者在对北京市未成年犯罪教管所的调查表明,教管所里在押的未成年服刑人员中,浏览色情网站导致直接犯罪的服刑人员占30%,而在犯罪类型上则偏重于暴力犯罪,其中单亲家庭的服刑人员占25%左右。因此,防范和抵制各种“精神污染”,消除有害社会因素,已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净化我们的社会的“大气侯”,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教育,积极引导,并妥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三)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者将乡村环境和城市环境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城市的自然物理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明显差于乡村,其中主要以噪音污染、视觉污染、“三废”和拥挤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甚。噪音,逆耳恶心,人人厌烦。现在都市生活,噪音成为一大公害。它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以下几点:损伤听力。长期在强噪音中工作、学习,听力会下降,甚至造成噪音性耳聋;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音的干扰时,就不能有效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诱发多种疾病。噪音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肠胃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紊乱等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噪音会使人情绪烦躁,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据美国杂志报道:洛杉矶机场每天560次的飞机起落。飞机的噪音给机场附近的居民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尤其肝硬化发病率比一般城市居民高140%,死亡率比非噪音地区高20%。视觉污染主要是指城市色彩不和谐,广告招牌杂乱无章,玻璃幕墙反光刺眼。研究表明:色彩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关系密切,绿色能缓和紧张、使人安静,利于消除视觉疲劳。浅蓝色、淡黄色、和橙色能使学生精神集中,情绪稳定,尤其是橙色,还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减少同学之间的对立情绪。在德国,对学校教室色彩的布置要求是:靠窗子的一侧用亮绿色,黑板一侧是白色,天花板是淡黄色,地面用褐色地毯,课桌用洁白塑料贴面。这些不同色彩的组合,对保护学生的视力、稳定学生情绪、保持课堂安静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人们长期处在不和谐的色彩环境中,心情会变得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废”对环境易造成极强的污染。如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使人产生疲劳、焦虑、自制力下降等现象。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国策,我们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吸烟、不乱丢果皮和纸屑,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经常保持室内的清洁等,自觉地保护身边的环境。
拥挤问题与城市人口密集和城市化建设有关。在我国,由于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区人口密度较大,将给每个家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长期在拥挤环境下生活的人们,由于高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失衡。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拥挤的车上火气大,常为一点小事而争吵,甚至动起手脚。其实这正是由于拥挤使人们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紊乱,易产生兴奋感的结果,若有不慎便一触即发。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都市里患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精神失常的比例显著高于相对宽松、平静和自然和谐的农村人群。研究结果还显示:青少年犯罪也与城市拥挤有关。
(四)网络媒体
信息网络、电视媒体为我们的教育展示了一方美好的乐园,当它们来到我们身边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时,中小学生首当其冲迈进了这个世界。他们在网络、电视文化中获得益处的同时,也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电视媒体,努力为他们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表明:网络、媒体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点:首先,影响中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伴随着网络、电视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来说,上网、看电视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电视媒体出于商业利润的考虑,难免不会出现各种色情、暴力的信息,特别是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大量的信息垃圾极大地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误导中小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正确判断,易使中小学生产生思想混乱,价值观冲突。我国的人大代表曾多次呼吁“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什么都不顾了。网络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毁的将是一代人。而一代人的正确理念和价值导向是用钱换不来的。”其次,影响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电视追求的多是通俗性、表面性的内容,甚至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也充斥其中,中小学生往往被那些生动形象的网络信息和精彩的画面吸引,他们在获取信息时,不需要对各种信息做出积极反应,也不需要像现实中那样去主动分析、概括,若学生长时间消极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就易养成思维迟钝、不善于思考的坏习惯。同时,网上信息量过大,往往会影响有用信息的搜集和运用。第三、削弱中小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中小学生正处在最敏感、最易接受影响的时期。因而,他们乐于从网络、电视中学习大量的在学校没有任何位置的流行的、不健康的文化;从体育明星、流行歌星到网上交友都是中小学生谈论的热点,而各种时髦的装束和广告中宣传的消费品,则成为中小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久而久之,他们的独立性、创造力、自信心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就会逐渐消退。面对网络、电视的强大影响,中小学生很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和自我塑造能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第二章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相关文档:
马原教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28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案10-28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0-28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28
《演讲与口才》教案--第二章12-14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磋商03-29
第二章合同的分类04-12
第二章 旅客运输(上) 书稿(4)04-26
保育员第二章教案(校模板)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