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大公报》初创时期的社评探析
作者:周爐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8期
【摘 要】创刊百余年的《大公报》经历过众多历史阶段,曾分属不同报人或办报团体,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办的新记《大公报》将这张百年老报带向了辉煌。复刊初期的《大公报》以“敢言”著称,以张季鸾为核心人物,由胡政之、吴鼎昌组成社评团队,及至后来加入的王芸生、徐铸成、李纯青、曹谷冰等人,都是通过《大公报》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表达他们所代表的文人立场。本文拟从新记《大公报》在1926年9月至1928年9月期间的社评中,总结出该时期《大公报》的立论基础和写作特色,并折射出《大公报》一批文人所坚持的“文人论政”思想。
【关键词】《大公报》 四不方针 文人论政 张季鸾
20世纪30年代,天津人曾自豪地称“天津有三宝,永利、南开、《大公报》”①,《大公报》之所以能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天津三宝”之一,这与它在1926年复刊之后夯下的坚实基础是密不可分的。1926年9月1日,由吴鼎昌出资,胡政之负责经营与管理,张季鸾任总编辑负责言论,三人成立了“大公报社新记公司”,《大公报》以全新姿态复刊,而言论则成为新记《大公报》最引人瞩目的内容。
一、新记《大公报》社评的立论基础
在新记《大公报》复刊第一天,其总编辑张季鸾在报上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宣布《大公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为初创时期的报纸社评定下了基调,“四不方针”既是新记《大公报》社评的立论基础,也是社评的出发点和立场。在1926年到1928年的两年间,吴、胡、张三人确实如当初约定的一样“专心办报”,社评几乎由三人“承包”,张季鸾为其中最得力的人物。社评初称“社论”,1926年9月9日起改称“社评”,当年11月7日取消署名,社评即代表报社观点。
《新记《大公报》初创时期的社评探析》相关文档:
新记《大公报》初创时期的社评探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