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献石油》

时间:24-04-01 网友
《我为祖国献石油》

作者:张小芳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6期

张小芳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身披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滚滚流,我如心里乐开了花。

《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表现石油工人斗志昂扬、战天斗地的歌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薛柱国最早是玉门油田文工团的曲艺演员,转战到大庆油田做了一名外线电工。他1958年在玉门油田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发表在大庆石油指挥部一本宣传册上,秦咏诚偶然看到后,喜在心头,越看越喜欢,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在招待所的饭堂里,20分钟就为这首词谱了曲。是什么地方让秦咏诚眼睛一亮,触动了他作为音乐家呼之欲出的感觉呢?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新中国,全面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中国石油工业还戴着缺油、贫油的帽子,石油又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这样就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当此时,喜讯传来,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东北大庆勘探出了石油,以“铁人”王进喜为首的大庆工人发出了铮铮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就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音乐家秦咏诚和李劫夫来到“铁人”王进喜的钻井队体验生活,想写一首歌颂工人阶级的歌曲。

在王进喜的钻井队,他们看到工人住在大庆特有的一排排低矮“干打垒”里;吃饭人多,锅碗不够,就把马槽子洗干净盛饭;在零下摄氏30度的东北,没有装卸机,工人们就靠肩扛背驮硬是把30吨的设备5天时间安装起来。房东王大娘一边心疼得叹息,一边又叨叨着想让他们打第二口油井。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连裤子都穿不上,拄着个拐杖,怎么劝也不休息,医院也顾不上去。一天,突然出现了井喷,王进喜用水泥代替压井用的重晶粉,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一时之间搅拌不开,他就甩掉拐杖,喊了一声“跳”,第一个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用身体在井里滚搅,足足三个小时啊,王进喜累得爬都爬不起来了。面对着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些人因为害怕困难,就当了逃兵。秦咏诚、李劫夫和王莘来到井场时,正好赶上一个工人逃跑了,“铁人”王进喜非常生气,马上召开了“批评会”。会议开得非常热烈,批评了逃跑思想,统一了认识,队里的同志们再三表示,不建成大油田决不回家。在场的他们三人默默无言。“铁人”在送他们的车上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说,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顶上都有一个包,就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得他心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劫夫说:“全国除了北京,其他城市也一样,没有大油田不行啊。”“铁人”又说了一句话:“我们再苦再累也要采出石油,让别人看看,我就不信,哪有我们中国人干不了的事!”

一切的不可能在这里成为可能。工人离乡背井就是为了给新中国创造一个奇迹,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石油王国。秦咏诚脑海里不时出现了“铁人”井队工作、生活的情景,他们离妻别子、转战南北不就是为了给祖国献石油吗?就是它了,一定要把这首歌写好:歌曲应是列车奔驰的勇往直前的快速节奏,旋律应是石油工人豪迈、有力的情绪。

1964年1月,北京传来喜讯:毛主席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随着“工业学大庆”响彻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高潮。

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回顾这首昂扬着中国工人阶级满怀豪情建设祖国的劳动之歌,尤其让我们感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首赞歌表达的“劳动”“坚强”与“奉献”应该始终是中国工人永不褪色的价值标志!

(摘自《一歌一世界:红色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张小芳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我为祖国献石油》》相关文档:

我为县庆做贡献,美德少年我挣当的演讲稿09-01

履职尽责谋发展 我为税务做贡献心得体会09-03

履职尽责谋发展 我为税务做贡献心得体会09-02

读书、啃书,我为书狂1200字以上作文09-09

我为公司建言献策范文09-16

我为公司建言献策范文_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_写作指导_09-16

我为公司建言献策09-16

我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09-16

【我为公司献良策范文】我为公司发展献良策09-16

我为公司建言献策范文_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09-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