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传统工艺秀
作者:史宇凡 谢杰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现代性面前,传统工艺的传播有了新的契机,秀传统工艺的这一行为,可以说是将远离人日常生活的传统工艺得以重现的一种方式。《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出了匠人们的精神与日常,引发了年轻人文化认同的审美与思考,使其社会价值得以发挥,在此之中获得对于传统工艺这一类型的“秀”正确性和宣传性间寻求既符合道德又吸引更多注意力的传播范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秀”;我在故宫修文物;匠人精神;正确性;宣传性
一、引言
面对当代社会新媒体的到来,国内兴起了文化产业的热潮,给予了传播传统工艺的多种新机遇。笔者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篇作为一场真人秀的观点出发,来寻找文化类的秀正确性和宣传性的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没有以正确性和宣传性之间寻求既符合道德又吸引更多注意力的传播范式,那么很容易走向媚与俗。《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展示故宫文物修复师日常的纪录片,里面向受众展现了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还有书画的修复技艺,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今天社会的每一种现实都被包容到“代码”、“仿真”的超现实之中。大众传媒参照的并非某些真实的物品、某个真实的世界或某个参照物,而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1]鉴于此,一切在传媒的世界都是真假难辨的符号,是受众的真实与不真实的体验。
二、“秀”中的传播个体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相关的秀“扎堆”出现,《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僅因为叙事的独特性,地理与文化位置的优越性,更在于它从匠人们的日常出发,贴近人的生活从而引发共鸣。故宫中的修复师(匠人)就是这片文化里的园丁,某种程度上,他们与其种植的树一样具有了观看的价值,也正是在这种看与被看的视觉关系中,通过文物修复的方式,满足了其精神上的舒展。这也是在“秀”与现实中的匠人所固有的身份的真实性,是中国的匠人身上所具有的内在特性,不仅在于匠人手艺,也是精神,这种精神性让人在现在社会中得以深思。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王津老师参加展览,某台湾收藏家尤其兴奋的介绍那块金表上刻著的伊丽莎白,相比较而言王老师略显淡定,这种所谓意义的手表和在他的手下经历的千秋万代巧夺天工的表相比,不但没有可比性,而且精神性也是两个世界。王老师在乎的是在他手的钟表能通过他的手艺而使其能够向受众展现,发挥工艺的价值,也能够表现手艺的价值。因此在面对自己修复的钟表只能静静的呆在故宫的展柜中,王老师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可见在“被看”的这个过程他希望这个工艺品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展现,不仅在技术层面还有精神层面。
《我在故宫修文物:传统工艺秀》相关文档: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精选4篇】10-26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1-05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12-02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范文多篇01-20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范文五篇02-07
我在故宫修文物:传统工艺秀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