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策略分析

时间:23-09-03 网友

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策略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思想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奠基人,不同的是斯密强调一国发展中的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而李嘉图则侧重于相对优势(tom—pauative advantage)。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如果各国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放弃自己不具优势产品的生产,进行交换,那么,彼此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绝对优势的好处,他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增进贸易参加国的利益,提高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李嘉图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继承并发展,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总之,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同样促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中,虽然制成品已达80%以上,但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粗加工产品比重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这些商品一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这些资源产品只要能赚钱,在许多地方是乱采乱伐,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

竭,草场沙化等。近年来,由于大量出口矿产品和畜产品,致使局部地区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矿物的土法选炼释放出大量有害和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石村的出口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等。近年来,我国的可再生资源性出口产品连年下降,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资源枯竭。

2、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容易受其经济变化和贸易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地区流向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美国、欧盟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而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不但是技术壁垒的发源地,而且大多数国家是“世贸组织与环境委员会”成员,这些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包括生产的全过程。我国许多出口产品由于达不到这些“绿色标准”而被挤出国际市场,不但原有出口市场难以巩固,而且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3、我国的加工技术落后,造成环境恶化,使出口产品大受影响。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像美国、欧盟、日本等将其进口产品与环境联系起来,在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体系。在我国由于加工工业比较落后,还不能实现这一目标,每年的环境污染损失高达十多亿美元。以纺织和染料行业为例,纺织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占重要位置。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盟,针对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印花、染色等工艺品使用化学物质的要求日益严格,我国正在使用的染料中有100多种属于欧盟禁用品种,若使用进口染料,则纺织品价格提高,从而影响纺织品的整体竞争力。另外,我国的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产

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长期以来,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能力。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国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就是强调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4.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首先 出口扩张难度增加: 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20 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四:我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 出口扩张难度增加 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 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国家的贸易额,如果仅靠数量的增长 显然是不容易达到的: 其次 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 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 同时 由于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 再加上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 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 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5.我国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 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 因此 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 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与此同时 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 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状况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 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 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 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 还会进一步低级化:

三、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

1、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便利用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令中国外贸出口额逐年增加并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转变中国的比较优势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改善中国外贸出口的结构迫在眉睫.并用“比较优势陷阱”等观点作为其理论支撑。中国的出口竞争优势仍旧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给出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避免跌人“比较利益陷阱”。我国在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谨防跌人“比较利益陷阱”。因为,发展中国家往往根据自身眼前的贸易结构特点,将出口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生产上,进13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贸易结构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发展中国家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由此很容易使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不难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比较低,但在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贸易交换时,并不占有竞争优势。反而会陷人效益递减,贸易条件恶化的困境,从而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避免陷人“比较利益陷阱”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这就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一方面要继续保持某些传统产品的竞争优势,如纺织品、服装等,另一方面还必须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大力调整、重组和优化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改变片面追求对外贸易规模与速度而完全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2、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能靠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们具有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就具有竞争优势。要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必须将我国劳动资源同外国劳动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改变我国出1:3商品量大、质低的局面,进而增强我国出1:3商品的竞争能力,如我国是世界上陶瓷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陶瓷出口总收入只排在世界第11位。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遭受的反倾销问题。因为随着商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商品的售价必然提高,卖价高了就能有效的遏制反倾销问题,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科学技术,降低消耗,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立法工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对外贸易的法律系统,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对已经颁布的有关涉外经济贸易法规调整和完善,全面体现对外贸易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有法可依,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才有根本保证。

总而言之,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是不断增加的.资本禀赋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增长的。H—o理论的预期,说明中国劳动资源是相对丰裕的。而资本禀赋是相对稀缺的。同时,通过观察每年的a值.可以看到其数值是不断上升的。这虽然说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也是上升的.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比较优势依然是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最大的基础和实际。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地追求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放弃中国的目前的比较优势,不能过分地夸大“比较优势陷阱”,应当按照上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3个阶段逐步升级,并且是循序渐进地升级。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不断保护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现阶段的必行之举,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壮大自己的必要之路。只有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积累到充分的资本和技术条件时,才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壮大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飞跃!

[1] 吴昊 当前中国比较优势—基于H-O理论的实证分析 ·经济观察●2009.02(上)

[2] 霍建国 运用比较优势获取竞争优势[ ] 国际贸易120031(10)I16-18

[3] 林建红1徐元康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 ] 国际贸易问题120031(10)I6-9

[4] 徐剑明 H出口导向H模式的有效周期缩短现象探析[ ] 国际贸易问题119991(5)I1-5

[5]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Ⅱ】.经济学,200(1).

[6]林毅夫,蔡防,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I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

[7]李雪峰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前沿》2005年第11期

国贸1004

李鹏

01

《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策略分析》相关文档:

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陷阱及规避09-03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是否应坚持比较优势原则09-03

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策略分析09-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