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通用10篇)

时间:24-11-29 网友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通用10篇)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通用10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说教材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体裁是现代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本文是诗歌,语言优美、简练;结构清晰,总分总,且首尾呼应。教学时切忌横讲解竖分析,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好诗歌,在读中体会、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朗读诗歌,品悟诗歌,把握思想感情,我特制定以下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创作一首诗。

其中,目标3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有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但是作为老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扫除障碍。比如,课文第一小节有帕米尔高原、北国、南疆及东海,学生对这些词语不理解,如果单从词的本身来理解,学生还是不能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这时,我以课件的形式演示中国版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北国、南疆等词语,学生就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无需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还有就是,学习这篇诗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还是让学生提前预习,上网搜索资料,这样学起来,就会轻松一些。在教学时,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适当地展示出祖国山河、风景优美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使心灵深处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四说教法

针对以上情况,本课教学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读悟结合法,读写结合,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悟文本中走进文本,升华主题。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第一段,初步感受祖国的伟大之处。下面我重点谈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感知全诗内容,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了防止学生遗忘,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题目: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评析诗歌,全面感悟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2

一、说大纲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唱歌课程》是一门专业技巧课程,是为训练学生能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艺术歌曲、幼儿歌曲为目的,基本上围绕着了解一些声乐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学习一定数量的幼儿歌曲(30——40首)这三个方面进行训练,重在教师的指导、示范,学生的实践和练习。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如下要求: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歌唱的表情,歌唱的队形,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歌曲的演唱和对歌唱的态度。掌握学习声乐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对作品的内容、风格,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处理不同歌曲时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从而培养出学生自己在今后的岗位中独立进行教学的能力。

二、说教材

《中外声乐曲选集》胡郁青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声乐演唱技巧,一部分是声乐演唱曲目。

为了贯彻《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方针政策,探索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教师突出专业特点、少讲多练、并体现专业水准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合作式教学的教学形式,特别选择了九级曲目《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作为公开课的主题。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对学生的演唱水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能够做到自如地、有控制地运用气息进行演唱,通过共鸣获得高位置,学会使用混合声上高音,在音量的控制、音色的变化及歌曲的处理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

三、说学生

1.因为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歌唱理论知识和发声技巧,有能力进行高难度、高技巧的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唱,所以我选择了《我爱你中国》进行教学,因为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完成这个作品。

2、学前1012班的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早自习的时候经常练习学过的歌曲,达到了课上学习的知识能够快速的消化。所以到从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到第四个学期为止,我和学生们共同进行过总结:这四个学期我们一共学过的歌曲分为六个部分幼儿歌曲部分——我们学了45首,草原歌曲部分——我们学了12首,地方民歌部分——我们学了8首,涉及到的民族唱法的歌曲部分——我们学了15首,美声唱法的歌曲部分——我们学了5首,流行唱法的歌曲部分——我们学了30首,共学习歌曲115首。

3、这样的学习现象,学习风气,学习形式很可贵,是我们任何前几届幼师班都没有过的,这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是非常好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个经验在学前专业的各个班级中可以进行推广。

4、在演唱的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声时的声音状态和演唱时的声音状态有时不能完全统一。就是发声时的声音都很好,一到唱歌的时候声音状态就变了。针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多想,多听,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就好了。

四、说设计

1、根据毕业班的实际情况,我专门对课程的开始部分进行了情景设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个目的性。

2、对于歌曲《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要想唱的很好,除了对气息、声音有要求之外,还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词作家、曲作家的基本情况有相关的了解,所以在教唱歌曲之前进行了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3、学习歌曲《我爱你中国》之后,遵循少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训练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创新的能力。教师在旁边仔细观察,走进组内对小组排练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有三大类:直观类、语言类、实践类

为了贯彻教学具有启发型的特点我选用了欣赏法和示范法。

为了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我选用了讲解法。

为了贯彻教学突出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我选用了练习法、游戏法。

总之对于声乐课的上法很多,这些只是我的一点探索,在教学当中还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真心的希望各位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本人一定会虚心听取,谢谢大家!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的第一课时,此单元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彩色的中国》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地理图册开始,对祖国河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引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首歌曲创作于1983年,作者采用大调式、四分之三的创作手法,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歌曲为两段体曲式结构。这首歌曲中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旋律增加了流动感。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真正的学习过音乐知识,所以出现了学生与课本教材脱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基础学习,循序渐进的来学习音乐。在适当的简化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表述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学习的,这种上课方法改变了他们对以往上音乐课的误区。

三、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符。

2、过程与方法:视唱、感受、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首歌曲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在于:

重点:用轻巧活波、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运用声断气不断的方法演唱有休止符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

1、教学习方法,因为基础乐理其实也是理论知识,所以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只要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出道路,再由老师引导指正。

2、范唱法,教唱法;通过教师的范唱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对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句子进行教唱。

3、画拍、画旋律线:用画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拍,把歌曲唱的富有节奏感。用画旋律线方法使学生比较容易正确的学唱歌曲旋律。

六、学习方法

1、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这是他们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本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听唱法进行教学。

2、反复练习。如节奏,音准,发声,需要长时间训练方可融会贯通。

3、小组合作表演:通过小组间的比赛提高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并能及时发现歌唱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1)纠正学生的坐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背打直,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

(2)通过引用柯达伊的一句话“你的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色就比任何乐器的音色都要美”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歌唱。

(3)呼吸练习

要求学生把左手的食指放在鼻前,因为这样有利于他们明显感受到气息从外到内的过程,从而有助于他们把气吸到他们的腹部以下的位置。

(4)发声练习

要求学生注意声音的连贯和气息的平稳。

通过组织教学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氛围,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歌唱的准备。

2、导入

假如你是坐在宇宙飞船上的成员,你在飞船上遥望地球,当你看到我们中国的版块会是一个什么景象?从而引导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然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国家充满了色彩,最后引出课题《彩色的中国》。

这个环节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聆听和感受音乐

这个环节我会结合前面一个环节的内容让学们听一听作曲家是怎么样用音乐来描写彩色的中国的?并且让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聆听音乐:歌曲是几拍子?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画拍?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歌曲的各种特点,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4、学唱歌曲

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分段分句和模唱教学法

(1)模唱节奏

这首歌曲的节奏复杂,把节奏单独提出来学习,需要处理四个难点:附点、休止符、弱起和夸小节音符。附点、休止符、弱起和夸小节音符在这首歌曲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必须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让学生用画拍子的方法来数拍子,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给予他们提示。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解决这节课的几个节奏上的难点,从而让后边学唱的难度变得低了一些。

(2)模唱旋律

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正处于变声期,音域大多数也不能高于C2或D2这个音高,为了保护他们的声带,和学习歌唱的兴趣,把原调降低。这个环节我先要求学生用“嗯”来哼唱第一乐段,用“啦”来哼唱第二乐段,这样能够对他们的旋律学习降低一些难度。在这个环节要解决一个知识点就是反复跳跃记号的'演唱。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为后边学唱歌词做好了准备。

(3)学唱歌词

首先让同学们一起朗诵歌词,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寻找声音的高位置,客服学生唱歌大喊的坏习惯。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就算学会了这首歌曲,从而为本堂课的难点理解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做好准备。

5、理解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这个环节我会和同学们一起逐句分析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比如第一句:“轻轻打开地图册”,我会问他们假如你们在打开地图册的时候是会轻还是重呢?那么应该唱轻一点还是重一点?然后“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我会问他们当你们打开地图册时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会是怎样一种心情?然后引导他们明白这一句的力度应该渐强,情绪应该开始激动或兴奋起来。

6、课堂小结

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这堂课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并鼓励同学们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彩色的中国。比如: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

八、板书设计

彩色的中国

速度:中速

拍号:反复记号

演唱形式:齐唱、合唱四分休止符

曲式结构:A+B八分休止符

九、教学评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学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适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用自己具有魅力的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当学生唱节奏、旋律唱正确时及时表扬;当歌唱的声音处理比较理想时,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当出现错误时,不是批评指责,而是换一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学习。

十、教学反思: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相对较为复杂的歌曲,要想在一节课内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有一定难度,在细节上不能抠得太多,应该从整体上感受歌曲。难点的解决上,采用画旋律线的方法,将歌曲的主要部分用线条表示出来,通过画旋律线,使学生熟悉音调。解决歌曲的主要部分,在感情和力度上稍作提示。

用朗诵歌词的方法让学生寻找声音的高位置,客服学生唱歌大喊的坏习惯。课堂中加入了歌唱的基本要求和歌唱的基本姿势讲解和训练,以及假声的运用,重塑学生唱歌的概念。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上的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共分四节,大致是并列关系。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要认识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和居民状况。本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方面的基本国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出发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以下知识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邻海和邻国。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轮廓。

3、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政策

4、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各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通过读行政区划图、人口和民族分布图等,提高学生读图、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形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政区、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分布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民族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3、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4、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分布特点。

难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四、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我校的无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点拨提升——巩固训练。

1、目标导学: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并且参照历年中考考试的趋向,编制学习目标和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问题形式制成学案,上课时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问题自主学习。自学之前做到“三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要求。在自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感到困惑和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以备小组交流。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并将所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能起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已掌握的,哪些是知识点是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尤其是对中下游的同学来说更为有利,把考点内容题型化避免了这部分同学盲目看教材,或看了教材后仍旧是一头雾水,不知该复习哪些知识点,以及复习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已经掌握了教材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其在整节课中都以高度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2、合作交流。学习自学后,把记录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组长记录下来,在大组之间进一步交流探究。通过组内、组间合作交流活动,彼此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学困生理解基础知识,优生增强运用能力,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3、反馈、点拨。我针对合作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主要强调了三个知识点:

①本章中有关数据的问题;

②易混淆和易出错的知识点;

③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半岛、岛屿、海峡,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通过提问、精讲,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纵向归类、横向对比,理清知识结构,掌握规律和方法。

4、巩固训练。在这节课中我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中考趋向,主要设计了三类问题:考查基础知识(材料日记)、考查能力(选择题2——9)、考查读图、绘图能力(10和11小题),这些问题都具有前展性和中考预测性,力求做到“做会一道题,把握一类题。”使广大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了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的一种复习思路、复习模式。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交流探寻出一种让学生在快乐求知中取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复习思路、复习模式。

我的说课完毕。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别了,我爱的中国》描述了作者郑振铎离开祖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了驱逐帝国主义、创建新中国的决心。

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将要离开祖国时,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向祖国和亲友告别。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第三段(第5—9自然段),写“我”出国的目的以及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战斗的决心。

借助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上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本课中心句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一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分别统领和归结了全文的三段内容。第一段的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起笔所作的抒情,他把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和对亲友的惜别之情,自然而巧妙地统一起来了,读后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际感。第二段在写了沿途所见之后,以中心句作结,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第三段又以中心句作结,集中地反映了“我”要驱逐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反复出现的中心句与作者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紧密联系起来,使三段的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入,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较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分析

这一篇文章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现在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身处那个年代的作者的心情。那段历史,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是太遥远了,这就有碍于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二,我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不是很强,让他们深入课本描写的情境,把体会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出来,就更难了

三、设计意图

基于教材理解、对学生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潜心会文,琢磨重点词句,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心。

2、有感情朗读课文。那如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呢?我决定在这课时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情感的包围下,在体验情感中完成本课书的学习。

1、品析词句,学语知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要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抓几个重点词句进行品析,如这一句: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还有作者的誓言等。

2、以情发声,以声传情

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达情感的媒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的学生,使他们听懂,愿意听是一个起码的条件,还需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因而在本课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我的语言,对一些导语、过渡语,我都是充满激情地在述说。

3、反复朗读,读中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中心点句开展教学,在学生层层深入体会作者感情时,引导他们一次次朗读这一句中心句,营造了一唱三叹的氛围,使学生所感悟到的爱国情在一次次的朗读声中得到升华。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6

一、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迅猛发展。从家庭四大件的变迁,到深圳从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从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到现代汽车工业发展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我国依靠进口到自行制造的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这无不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正以全新面貌登上世界舞台。20多年以来,我国对原有的工业基地进行了扩建并形成了一批新的、现代化的工业基地,生产出了越来越先进的产品。请同学们看《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图》,看看我国原有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吗?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我们以小组抢答的形式来回答。

二、识图探究,抢答开始:

1)我国原有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呢?你知道它们在哪些中心城市吗?

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中心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区。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

(津京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山东的烟台等又合称为环渤海工业带)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区(也就是常说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东莞。)

2)请同学们看图,说说辽中南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手抄报展示活动体验:

1)新建成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呢?中国制造了哪些工业产品?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呢?我知道很多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做成了手抄报,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可向他们发问。

2)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工业基地,制造了越来越先进的工业产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既丰富又方便。可在以前,我们国家生产技术落后,处处依靠进口产品,以追求进口货为时尚。然而今天,情况还是如此吗?请用简洁的话告诉我,你们家的用品特别是家电哪些是进口的,哪些是国产的?短短20年间,人们的消费观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你们说,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四、认识中国制造的产品远销国外:

1)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要,还远销国外市场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看看70页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后全班交流。

2)以前许多到外国旅游的中国人回国时都会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购买几样外国制造的洋玩意作为礼物,可是近几年,很多外出旅游的中国人在国外的市场上惊喜地发现很多标有“makeinchina”的商品。(播放课件)据你所知,中国制造的哪些产品已远销国外?大量印有“中国制造”标志、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中国产品已遍布世界市场。

3)远销国外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世界市场的呢?(播放有关交易会的图片资料)

4)外国朋友是如何评价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呢?请你谈谈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五、观看“嫦娥一号”奔月,提升民族自豪感。

(更让我们激动的是就在上个月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在学生观看完后,老师继续说,,嫦娥一号卫星现已进入近月点200公里的椭圆环月轨道,正式投入月球环抱,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同学们,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完完全全的“MadeinChina”(中国制造)而研制团队成员平均不到30岁。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本章的开头相呼应,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目标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学习气候的地区差异,以学生活动为主,既复习旧知又引入新内容。巩固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对降水柱状图的识读,并将二者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气候特点。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这部分是教材的难点。本着从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顺序和过程进行教学。首先,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纬度位置,二者一个在分析气温和降水部分市都涉及到,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较易理解;对同一纬度来说,最不同的是海陆位置,关于这一点,在前两节也分析得较充分,所以一教师提示,学生活动为主,共同归纳总结出表格。但是,对全球的降水来说有重大影响。在陆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区,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关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已经学过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

但对地形雨的成因分布不了解,所以设计动画演示山地迎风坡降雨,背风坡干燥的过程,而随着高度降温是高山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总之,这部分教学步步深入,对学生了解影响气候因素和形成思维的方法有很大帮助。

对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想起,气候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四、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获取新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通过设疑,观察,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创设学生发问讨化,研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给学生表达思维的机会,初步形成个体意境场。

活动三:分析因素,加深认识。

录像:观看资料:

⑴气温、降水量图;

⑵实例。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作用,探究发问,然后小组讨论汇报,归纳总结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四:实例分析,巩固提高。

学生在以上探究活动和实例的讨论中初步形成个体意向场,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1、气候的地区差异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纬度位置

⑵海陆位置

⑶地形地势。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1.本堂课不是传统的40分钟的上课,而是有上课前准备活动。学生为了上好这堂课要收集的有关气候问题的资料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课后还有相关知识的开放题。

2.教学过程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深层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这堂课的教学不落俗套,是教学方式的大胆创新,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8

教学设想

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创造非凡,为祖国赢得荣誉”“积极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捍卫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三方面内容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继续结合生活实际,撷取生活中典型的现象,从中了解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的看法,来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

二、《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提倡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陋习,能够摒除陋习做文明的小学生。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抵制假冒产品做守法中国人。

3.了解平时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愿意从小事做起,做热情友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中国人。

4.学做“啄木鸟”,寻找并改正影响国家形象的行为或生活中的陋习。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教材从三方面指导我们树立良好形象

(1)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

(2)坦诚相助,做热情的中国人;

(3)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教材之所以安排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因为小学生还不能了解该从哪些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其中“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离学生的生活最近,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被疏忽,成为影响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把“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教材还安排了“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了解遵守法律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形象重要因素,然而学生在理解“什么是假冒名牌?怎样抵制假冒名牌?”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抵制假冒名牌,做文明中国人”确定为本节教学难点。整节课以小明一家参观上海世博会为载体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社会生活情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呈现具有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

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名人为国家争光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名人的行为就是为中国人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他们很了不起,同学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然后引入主题: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该怎样树立良好形象为国争光呢?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小明一家也格外激动,他们准备到世博园区参观参观,我们也一起去看看,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一环节通过情景设置,把急于树立良好形象的学生引入到世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探究,自主交流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道德认识,养成行为习惯。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具体分两层,四个活动进行。

第一层:抓住重点——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

活动一:自主探究,了解生活中的陋习,树立正确意识,争做文明小学生首先,话陋习,找陋习。

以小明一家参观世博会的生活事件为引线,展示小明一家的一系列行为,让学生辨析、讨论,明确:随地吐痰,乘坐公交车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行为都属于陋习,它破坏了我们的形象。主动热情地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宽容地对待别人等行为能够赢得人们的赞美,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心中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了解到一个人的行为影响着他的形象,从而形成改掉陋习,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在驱动力。

活动二:比较探究,寻找陋习,改掉陋习,争做文明中国人

教师讲述:有些人到国外旅游时,把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带到国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自然能想到这些人的行为严重损坏了中国人的形象,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师继续深入讲述:这样做确实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某些国外的旅游景点专门用中文写了警告牌,警告到此的所有中国人要讲文明。这样便会形成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人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教师顺水推舟:为了维护中国形象和尊严,我们必须摒除陋习,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陋习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陋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列出反映生活陋习的文字和图片影像,总结生活中的陋习。并追问,日常生活中你有这样的陋习吗?你是怎能改正或者你打算怎样改正呢?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进而进行活动三。

活动三:合作探究

指导行为经过这样的一段旅途经历,小明一家决心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可是他们还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你能帮帮他们吗?用学生喜欢的你来问,我来答的形式,多媒体出示有关于文明观博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做坦诚热情的中国人。所有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答案。在指导小明一家文明观博的同时也学生也明确了自己该怎样文明观博,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

第二层:理解难点——抵制假冒品牌,做守法的中国人

活动四:创设情境,化难为易教师针对假冒品牌提出开放式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准备小明一家终于可以信心十足的参观世博会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调皮的小明被路边小贩贩卖的仿制海宝吸引,央求爸爸妈妈给他买一个海宝做纪念。爸爸妈妈争论起来,爸爸说应该到卖世博专用产品的商店去买,妈妈说,商店里的海宝太贵了,应该买仿制的海宝,爸爸则坚持买真正的品牌海宝。你能帮小明想想该怎么办吗?他应该买哪一种呢?为什么?此处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情感升华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可以从海宝造价方面进行对比并引出盗版行为对企业、社会、甚至国家形象的影响。从对比中对假冒名牌有所了解,知道危害,从而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正版,维护国民形象和国家尊严。

三、知、情、行分层评价,拓展思维这组练习以2010年世博会为主题,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设计为主线,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们学到基本的道理。小明一家在世博会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懂得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你呢?来检测一下吧。

第一层:基本评价根据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反省自己是否找到自身陋习。

第二层:情感评价明确陋习对个人形象及国家尊严的影响。

第三层:指导行为如何改正自身陋习,并提出改正计划。

四、小结

(1)屏幕上显示本节内容的知识要点。

(2)巩固教学效果,从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布置作业:生活中看到陋习是否能主动提出,能够引导身边人树立良好形象,做文明中国人。

本课教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

1.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辨析,观察探究,开拓思路,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2.注重合作交流,给学生充足的动嘴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提高认识的喜悦与成功。“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在这美丽的春天,生活的意义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9

说教材:

《开放的中国》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走向世界”的最后一课。本课根据《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交流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旨在教育学生认识祖国与世界的关系,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热爱祖国。

说学情:

我班学生已经在第六课《春天的故事》中知道了改革开放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变化,这也是这节课很好的铺垫。他们对于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还是能够理解的,因为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各个领域与国际进行的交流对于学生的生活还是远了些,他们平时也不会经常关注,即使关注也只是比较热门的那些事件,这也反映了学生在课外对于时事政治不够关心。

说目标:

根据本教材以,以及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其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新气象。

(2)运用纵向比较、课前调查和自主探究等方法,观察分析中国在各领域与国际交流的成果。

(3)初步体验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说实施:

一、利用歌曲、视频、图表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品德与社会》学科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关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开放我利用了图表、视频和图片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原本很枯燥、乏味的“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开放”。首先,图表的多次利用,引导学生在一张图表中,从不同的角度能够观察出不同的信息,再思考原因。这样设计,也做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在理解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时,我运用了视频的手段,让学生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让他们初步体会到中国能够加入WTO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高兴的事,并且没有中国入世的成功,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的进一步开放。最后,在介绍中外品牌的时候,我既运用了视频又运用了图片,因为有些品牌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比如回力品牌,中国的老牌子,许多学生都不知道,所以用视频的手段介绍这个牌子,而且还让他们看到许多外国人也穿着我们的国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五年级的学生,我希望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了一项任务:用过各种途径,自己查找近1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与国际交流的事例。通过这项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用什么方法去查找更有效,并且得到资料以后还要自我整理和归纳,这也需要在查找时就要仔细留心,不是复制黏贴就可以了。这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和归纳自己所需资料的能力。

三、环环紧扣,精心设计各个环节。

本节课的各个环节都是紧紧相连的。活动一,从歌曲引入,回顾第六课,为本课做好铺垫,也让学生知道教材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活动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活动三,从图表入手,最后再回到图表,让学生知道开放的各个领域中,经济是领头羊,并且在环节中用视频的手段介绍了中国加入WTO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如果这个环节大谈经济,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就从生活找起,让学生从出口的中国品牌和进口的外国品牌上体会到开放使得中国与国际在经济上交流很频繁,在介绍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时候,适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活动四,有了经济基础,中国其他领域的开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上先是小组交流自己整理归纳的资料,再全班交流,层层递进。最后,回顾整节课上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加深印象。

总之,本课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体会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课通过一首歌曲让学生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惩恶扬善,更重要的是强身健体。根据四年级学生爱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武术中的一招一式都包含着一种精神所在。

2)教学目标:

1、由于本学段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所以本课应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音乐有整体感受。

2、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使其发扬光大。

3)重点:通过对中国功夫的了解,让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国功夫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说学法:

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动模仿强的特点,可以边唱边自编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以增加对武术的深层理解。

三、说教法:

由于学生对这首歌很感兴趣,可采用引导法跟音乐做一些武术律动,增加课堂气氛。

四、说教学过程:

1、由河南的名胜少林寺引出中国武术,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有关少林寺和武术的小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作一些武术动作。

2、出示关于少林武术的幻灯片和音乐《少林,少林》来了解中国的工夫。

3、出示外国人练中国武术的图片和音乐《男儿当自强》,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功夫在国外的影响力。

4、通过课本32页来进一步了解歌曲《中国功夫》的每一句歌词的意义。并强调第三段的说唱,要有节奏、有力度。

5、听音乐对歌曲有一个整体感受,还可以引导学生按歌中所唱的做一些武术动作,跟着音乐作律动,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功夫的真切认识。

6、问题设计:

这首各采用的是中国那一种曲艺的素材?

练习中国武术的目的是什么?

7、利用学生熟知的明星成龙,李连杰所演的动作电影,来说明中国功夫在世界上是大受欢迎的。

8、让学生跟伴奏来富有激情的演唱一遍《中国功夫》

五、小结:

中国功夫—-少林—-河南——中国——世界—-每一个人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通用10篇)》相关文档:

《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课稿(通用10篇)11-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