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铸就人生丰碑

时间:24-09-01 网友

雪域高原铸就人生丰碑

◇ 于福俊

西藏,对于没到过的人来讲永远充满了神奇与向往,对于到过的人来讲留下的却是无法磨灭的印迹与留恋。流传千年的古老神话,顶礼膜拜的神秘信仰,奇特壮美的自然风光,古朴善良的藏族同胞,当我们在歌曲中唱到“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的时候,似乎带给我们的只有探寻、追思与畅想。对于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基于情缘,给了我三年的时光,在高原上印下我的足迹,体验了不平凡的人生历练与磨砺,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岁月与时光。

2010年作为吉林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踏进了雪域高原,走上了这片海拔3000多米的神秘世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生涯。日喀则萨嘎县,这个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地方成为了一生注定缘结的地方,一个平均海拔4600米,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边境小县,说他的小只是人口规模,面积却有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

初到萨嘎是六月份,绿树成阴繁花似锦的六月,在这里见到是赤裸的山峰、枯黄的草场,看不到一丝绿意,见到却是无尽的苍凉,只有那一群群牛羊告诉我们这里也有生命的迹象。漫长的公路无限的延伸,时而油漆路,时而砂石路,几台越野车不知疲倦的奔驰,车中的我们早已是晕头胀脑了。剧烈的高原反映开始向我们袭来,头疼、呕吐、胸闷、嘴唇发绀、脚下无力,一切都象在虚无当中,轻飘飘的,没有着落。到了县里工作以后,才知道这些仅仅是高原生活的第一步。

面对恶劣的气候需要的是奉献

在西藏有一句话,叫“躺着都是奉献”,只有在西藏工作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于平均海拔4600多米的萨嘎县,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加的真实与深刻了。

萨嘎县,高寒缺氧,冷暖不定,风砂大,季节不分明。八月可以是艳阳高照,可以是风雪交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伴随着的是紫外线照射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夜里睡觉时不时的憋醒,辗转反彻的折腾,说不清楚的难受。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没有“躺着”,而是投身于当地工作当中。调查研究、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掌握政策、尊重民俗成了我们必修课程。随着工作的深入,也逐步的融入了这里的工作与生活,也了解了当地干部群众艰苦而卓越的工作。

对于我们来讲,在藏工作与生活有个期限,再艰苦的环境,再艰苦的生活与工作都有个盼头,而对于早已在藏的汉族干部却是把一生奉献给了雪域高原。县里的汉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弱一些,他们大多学校毕业以后就选择了进藏,有的二十多年,有的刚刚分到县里。在这里,他们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为高原的稳定与繁荣默默无闻的奉献。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了解到,初到高原时候他们还年轻,不知道苦,不知道累,那时候没有电,没有水,当内地歌舞声平的时候,他们在黑暗中度过无数个夜晚,承受着寂寞与煎熬。在这里工作的干部,大多都是两地分居,孩子出生便留在内地,一年甚至几年见上一面,过着夫妻劳燕分飞,父子不能相聚,老人面前不能尽孝的生活。但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报怨,没有看到放弃,看到的永远是坚定的目光,坚毅的身影。时不时的在想,和他们相比,我们所做的再多都不多,再苦都不苦。

萨嘎县毗邻尼泊尔,著名的尼泊尔木斯塘便紧紧的与萨嘎县的昌果乡相依,1999年叛逃的西藏第三大转世活佛噶玛巴活佛(十七世)就是从这里叛逃出境的。2004年,这里成立了由牧民自发组成的边境摩托巡逻队,协助边防派出所开展边境巡防任务。多年以来,他们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往返于海拔5000米的边境上,化解纠纷,打击偷渡人员,在105公里的边境线上形成了坚固的防线,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稳定。巡边的路,布满坎坷,融入了这些藏族牧民对祖国的忠诚;不图回报,默然坚守,彰显出藏族同胞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如果问奉献是什么,我想奉献是坚守,坚守着自己应该坚守的阵地;奉献是付出,付出常人没有付出的东西,虽然是那么平凡,却又那么的崇高。这些,在一辈又一辈的藏区干部群众身上似乎更加清晰,更加悠远。

面对孤苦的生活需要的是坚持

高原的生活是孤苦的,高原的生活是孤单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亲人的吵闹,听着高旷的雪域高歌,置身无垠的旷野蓝天,留在心底的感觉却是行单影孤。

在藏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随着时日的聚增,除了孤苦之外增添的却是恐惧。2010年进藏的时候,已完成任务的北京驻当雄的援友因脑溢血突发倒在了回家的途中;2011年初春入藏的时候,辽宁驻那曲的援友因急性高原反映牺牲在战斗的一线;2012年8月,陕西选派的噶尔县委书记因心脑血管疾病永远留在了高原;2013年5月即将完成任务的浙江两名援藏干部因车祸永远别离了亲人。看着生龙活虎入藏的战友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的却是珍重与坚持。每当夜幕降临,迟迟无法入睡的时候,却不知道睡着了明日是否醒来;当行走在险峻异常的盘山公路时,却不知道生命是否会终结于深山陕谷,在这些威胁面前,留给我们的却只有坚持。

萨嘎县城所在地加加镇,海拔4513米,刚到这里的时候,听当地的领导介绍,在这里住半月以上不知道什么是吃饱,不知道什么是睡好。当我们在县里连续住了二十多天的时候,真真实实的体验了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县城至日喀则有450公里的距离,这段距离由中国最长的国道318和海拔最高的国道219的一段组成,路途遥远而险峻,每每走过一趟,要翻越4700米以上的高山七座,六个多小时的路程不只是漫长的等待,也伴随着强烈的高原反映,恶心、呕吐,胸闷,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是每次行程所必须承受的苦楚。种种的这些困难,不仅仅是对肉体的折磨,更加是对精神对意志的一种特别考验。在这种考验面前我们唯有坚持,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尽到应尽的职责,用以来磨砺人生,锤炼品格。

如果问坚持为了什么,我想那是为了一种信念,为了一种理想,为了一种无悔的选择。

面对复杂的环境需要的是团结

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做为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对西藏来讲,这句至理真言更加显得重要。我们六名援藏干部进入西藏投入工作以来,深知团结的重要性,牢牢的以中央精神为指导,抱成团,集成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好援藏任务而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团结好当地干部群众。做为援藏干部,到了民族特色、民族信仰浓郁的地方,只有充分团结当地干部群众才是我们更好开展工作的基本。三年来,我们深入群众当中,走基层,入农户,看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分担百姓忧愁,帮助基层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启动家电家俱下乡项目,为牧民购买帐篷、拖拉机等实用工具,实施安居工程,解决贫困群众住户难的实际困难,建设新农村,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得到了萨嘎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在我们即将告别萨嘎的时候,有的群众自发赶到县里为我们送行,献上洁白的哈达,送上深深的祝福,令我们涕然泪下。

团结好自身队伍。援藏干部在工作中、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都集中反映着我们的形象与素质。打铁需要自身硬,只要我们团结成一块钢,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我们。三年里,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以团结为品牌,以团结为标志,行在一起,住在一块,有事共同分担,工作共同谋划,真正的形成了核力,为完成三年的援藏工作任务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以这种团结为基础,我们完成了县里的相关分管工作,完成了第四批援建萨嘎县的所有项目,合理使用了援藏资金,所有项目都保质保量的完成,受到了县域干部群众的褒奖,获得了最最沉重的口碑。

如果说团结是什么,就像歌中唱的,团结是力量,能够战胜自我,战胜恶劣的环境,战胜一切的力量!

三年的时光已化为人生的一段旅程,而营绕在脑海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必将是指引我航向的灯塔,铸就人生丰碑。

《雪域高原铸就人生丰碑》相关文档:

永远屹立的丰碑雷锋精神演讲稿10-18

丰碑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3-23

丰碑读后感600字作文03-23

丰碑观后感(精选20篇)03-23

《丰碑》读后感范文5篇03-23

关于丰碑优秀读后感(通用18篇)03-23

《丰碑》读后感15篇03-23

读《丰碑》有感(通用28篇)03-23

《丰碑》读后感03-23

读《丰碑》有感500字03-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