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团队合作小组策划书
团队合作小组策划书
小组名称:大手牵小手
导师:
工作员:
组员:待定
理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时代。现在人们总是在力求上进的,前面的阻碍越大就越有冲劲,因为人们都知道只要超越这次极限,就意味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他们只知道要竞争,不求有他人合作。这就需要当今社会里要加大做好合作与竞争激励机制,引用科学、民主的竞争机制,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让人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营造一种积极争取的氛围,以更好的看待合作与竞争这一问题,从而达到双赢。
但是有一些人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虽然一时会得到一些好处,可从长远来看,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论”。同样大小的一只木桶在正常情况下能装多少水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有一个好的桶底。我觉得我们的小组的团队建设理念与木桶理论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就拿我们小组来说,桶底就小组,我们有这样一个坚固的桶底,盛水流到这桶水,自然没有问题;木板就是我们每一个小组人,这要求我们正视“短板”问题,并在工作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弥补不足。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的水平,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更取决于团队成员与整个小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另一个重点问题——有个好的桶底,我们相信我们这一小组是会做好的。团队协作与配合,这是“木桶理论”给我们一个很好的道理。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我们,是要成立团队合作这一小组。我们也相信,处于环境中的人,是会深受环境影响的。我们会在这一个小组里,不断去挖潜成员的潜能,完善自己,去改变成员对团队合作的错误理解,让小组成员学会在团队中获得欢乐,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精神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工作员将会应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工作的方法,来更好的做好这一次小组工作的活动,从而让小组的成员学会到团队合作这一价值观。理论构架:
(1)社会化理论。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因为面对的群体由高中的较为单一、同质性较高的群体变为来自不同地区、异质性较高的群体,因此需要继续社会化,学会如何在大学中尤其是在团队中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2)互动理论。由于我们总是意识到自身行动对于他人的后果,所以几乎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以他人为导向的。在团队建设中,成员之间充分和良性的互动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在小组中,通过各种活动使成员了解如何有效互动,增强其沟通能力。
(3)社会学习理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习得的,所以通过小组活动,可以使小组成员学习和改进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4)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旨在研究团体的动力关系,勒温认为一个团体便是一个单位,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它并不是由个体简单形成的集合。所谓团体,不在于其成员相似或不相似,而着重于其成员之间的动力依存关系,意指每一成员的状况和行动都与其他成员的状况和行动密切相关。
(5)小组动力学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会受到来自小组的力量或变量的影响。因而,在小组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有利于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6)人际需要理论。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感情的需要。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的力量,激发和鼓励组员学习用积极和恰当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要。
目标:
1、增强整个小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各成员间的团结与合作。
2、提高各成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是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3、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大家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服务对象:漳州师范学院在校08级新生
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持续时间:20XX.11—20XX.12
3、规模和组合:8到10人
4、聚会的频率:共四次,每周一次
5、每次聚会的时间:约90—120分钟
招募方法:
1、在校道帖海报
2、于校道发传单
3、若人数不足,亲自邀请熟悉的同学参加
每节活动计划书
第一节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待定工作员:观察员:
第二节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待定工作员:观察员:
篇二:团队建设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背景
新乡学院社工协会是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理念与专业的方法和技巧而成立的,是长江大学首个社会工作专业社团。我们社团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来满足校内一些班级和同学以及社会上一些人士的需要。
经我们社团自我评估后发现,我们社团还很年轻,成员间的交流沟通还很缺乏,彼此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成员之间的信任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成员对本社团也不是很清楚,更缺乏一种归属感。这一切都导致我们社团的松散,更别说建立我们社团自身的文化了。
因此我们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对本社团进行建设。在小组中,个人得以建立支援网络,并可从组员间的相互支持中获得信心。这有利于将组员整合为一个有共识的集体,从而使组员不再陌生,而是彼此熟悉,能互相信任和帮助。并进而使大家对我们社团熟悉并认同,形成本社团的凝聚力和文化。
这个小组首先会让大家相互认识,然后通过大家共同参与活动来加深组员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之后会让大家认识我们社团,感受我们社团的实践过程,最后会让大家共同分享活动后的感受,这样在一种社会工作文化的熏陶下,使大家形成一个整体。
二、理论架构
小组动力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共同活动为中介可以增进小组的凝聚力。这是我们选择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为本次服务手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组工作是以组员之间的互动为其本质而存在的,组员通过小组这个平台,通过工作员设计的游戏的演练而完成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其实小组的游戏、角色扮演、讨论都是对真实生活的呈现和反思,通过活动为中介可以提升组员的交流能力,增强组员所在团体的凝聚力。当然活动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我们要通过活动达到组员凝聚力的增强的目的。
系统理论指出,在小组内部,组员之间存在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小组有以下四个作用:整合、适应、模式维持、目标实现。在小组活动时,工作人员要尽力将组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努力培养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做好组员之间的权力分配。特别要主要组员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动,让组员与组员、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小组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组员的决定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活动。工作人员以各种小组活动将组员团结在一起,保证小组实现小组目标。
“镜中自我”理论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分析认为,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交往趋向功利化,人际关系也呈现出新的情形,这种情形恰好可以用“镜中自我”理论来进行解释。“镜中自我”理论最经典的命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的态度”,而当前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呈现出单一化、功利化、短暂化、危机化的特点,从微观角度说,用“镜中自我”理论解释就是人们缺乏自省,不能以他人为镜,忽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能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使自己全面进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因此,要学会照镜子,用“镜中我”理论来指导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小组活动为组员提供了一个可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工作员的引导,让组员学会在镜中观察自我,认清自我,从而学会更好的人际交往。
三、目的及目标
目的:使社工协会的成员相互熟悉认识,同时建立联系并初步建立感情;使成员对本协会熟悉并初步建立归属感。
目标:1、使社团成员相互熟悉,加强沟通,彼此互信;
2、使社团成员认识本社团,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进一步巩固他们建立起来的联系;
4、让他们初步感受社工协会的实践过程,使他们初步融入进这种文化中。
四、服务对象及其特征
服务对象:社工协会所有会员和法言社部分成员。
特征:1、这些服务对象为本社团所有会员,正接受高等教育,有活力和创造力;2、这些会员彼此还不很熟悉,对本社团认同度还不很高,有为这个社团贡献力量,将这个社团建设好的愿望。
《团队合作小组计划书》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计划书(通用10篇)09-01
工作计划书范文7篇09-01
厨房周工作计划书(通用5篇)09-01
创业计划书20篇09-01
绿色食品创业计划书策划方案09-01
特产店创业计划书5篇09-01
蔬菜创业准备计划书范文创业计划书范文09-01
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09-02
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5篇09-02
2022创业计划书范文5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