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定义:不合格品主要是指在与产品相关的原辅材料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规格和尺寸指标不能达到技术图纸和产品质量要求的产成品。
1、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
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在于生产制造过程,而非检验过程。因此,不合格品的控制重在预防,做到“预防为主,检验为辅”,将不合格品控制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为了预防不合格品产生,主要采取以下2个方面的措施。
(1)品质部制定和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应规定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评审、处理措施和记录的方法,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以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2、不合格品控制的措施
(1)明确检验员的职责和不合格品标识方法。
① 品质专员按产工艺文件的规定及检验标准检验产品,正确判别产品是否合格。
② 对不合格品做出识别标记,并填写产品拒收单及注明拒收原因。
(2)明确不合格品的隔离方法。
对不合格品做出明确的标记,将其存放在公司指定的隔离区,以避免与合格品混淆或被误用,并要有相应的隔离记录。
(3)明确不合格品评审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① 不合格品不一定都是废品。对不合格程度较轻或报废后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不合格品,应从技术性方面加以考证,以决定是否可以在不影响产品适用性或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或经返工、返修等补救措施后重新使用。这就需要对不合格品的适应性等级做出判断。
② 对产品质量的鉴别,涉及产品的符合性与适用性两种不同等级的判断。判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产品质量的甄别判断标准
标准类别
标准内容
符合性判断
品质部检验员依照公司的技术文件检验产品,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品质要求
适用性判断
品质部主管以上级别人员根据产品的不合格程度及对产成品品质的最终影响程度,确定产品的分级处理办法,并规定品质部、技术部、生产部、资材部、设备部、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参与程度和评审权限。
(4)分级处理程序的内容
① 分级评审与处理的范围和处理流程。
② 相关部门在分级评审中的责任与权限。
③ 不合格品最终处理决定结果的审批权限与责任。
④ 不合格品通知单的填写、审核、批准、归档规定。
(5)明确不合格品处置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根据不合格品的评审与批准意见,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及承办部门的责任与权限。相关部门按处置决定对不合格品实施搬运、储存、保管及后续加工,并由专人加以督办。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相关文档: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01-12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