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时间:24-04-17 网友

窗体顶端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

(2)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句话是:“ , ”。

(3) ,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4)《〈老子〉四章》中“ , ”以树木生长现象设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老子》,又称《 》)

二、非选择类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

(2)《诗》可以兴……可以怨 ( )

(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

(4)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 )

(5)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 )

三、选择题组

3.按要求选择。

(1)学校举行篮球赛,小南作为班级篮球队的主力在出征前宣誓。他用诗句来表达自己做守门员的信心,你认为下列合适的一联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近期举行年级大会,小模要在云端向全体同学做一次关于学习方法介绍的演讲,以下表述不适合出现在演讲稿中的一项是( )

A.今天在线上和大家交流,我有些惶恐。

B.作为第一个线上交流的人,我抛砖引玉,谈谈我的学习方法。

C.我的学习方法未必对每位同学都有效,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尝试。

D.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交流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 , 。有人以“秤”来比喻和诠释“中”的内涵。称量东西时,秤砣不能固定在某个地方,而应该随物之轻重来回移动,这才是“中”,才能“中”。

①“中”的标准不固定,更不拘泥,它是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中”不是简单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折中”

③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

④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现代图书馆不再仅是一个存储和借阅不同图书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共享与互联的地方。 , , , ,具有自身的图书馆性。

①图书馆已是显示区域创新活力和城市美学的综合指征

②数字科技改变了图书的媒介和获取渠道

③成为提供展览、档案、科普、社交等服务的空间

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极大扩充

A.④③②①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文艺对现实负责,并非其本身定义下的必然使命,如果它必须负责,其责任也纯然是一个自然、自由的抉择,而非隶属于任何与它无关的理念。文艺创造仅仅是心灵世界真实再现,它可以拥有现实的影子,也可以没有,或者仅仅是对现实极模糊或远距离的把握。文艺并不承担批判、责备或赞美的使命,一句话:文艺无立场。比如荷马史诗,你能理出它的是非善恶么?还有莎士比亚剧作、泰戈尔诗以及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都是如此,历史文学作品更如此,比如《圣经》旧约、新约,中国的《史记》、《汉书》等。

②有人会立即反驳:《圣经》不正是传道的吗?不错,可同一部经书,历史上却扮过完全不同的角色,同一种信仰却生出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无怪费尔巴哈会说:《圣经》只有一部,只是人们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③一件文学艺术作品对读者的作用和产生该作品的动机全然不是一回事,同一作品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作用,这是人理解力差异造成的。正因如此,伟大的作品往往也是最富争议的。对于文学艺术作品产生迥然相异的社会效果,这不是作者能决定,也不是他可以负责的。作者关心的就是创造一种形式,把自己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与现实接近的作品似乎更易被人接受,作者有意或下意识取悦读者,这并非文学艺术创作原则,也非作品优劣判断的标准。作品符合现实的逻辑,它是被创造的新现实,人们可以通过这一新现实更深刻地把握自己面对的世界,产生深刻思想,这些都与文学艺术职能无关。文学艺术可以充当布道工具,那仅仅是工具而已,作为工具和它本身不是一回事。

④枪可以射杀人和动物,也可以被展示和观赏,它本身产生的目的是前者而非后者。文艺作品刚好相反,目的是被展示和观赏,它产生射杀人和动物效果,那不是作品创造的初衷。然而被观念燃烧的激情也可以为后一目的,促使作者创造伟大的作品,许多文艺巨匠都是由此被社会接受的。伟大作品对现实的作用促使更多人把结果视为目的,于是文艺评价功利化蔓延在文化活动的诸多方面。

(节选自叶剑波《文学艺术与现实责任》)

材料二:

①当代艺术家的“自我实现”,大多伴随着对“功成名就”的渴望与“艺术创新”的创作过程。好多人说“我们杀出来了”,“我要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符号”,“我的作品价位在拍卖会上又上涨了多少”,以此来界定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成功,这些价值观念的背后实际是商业利益与广告效应的驱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来不以创新作为界定优劣的标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不是变换花样的翻新,而是指道德的修持与学问的精进。中国传统的艺术品评也不以新旧、怪异作为品评标准。艺术作品的成功在于能否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理想与感情,能否使观者的心灵得到愉悦与净化。

②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古代,艺术是志道、据德、依仁之后的余事,是文人“穷则独善其身”时个人精神的陶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伦理功能和陶冶性情、移风易俗的力量。艺术创作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通过这个创作过程达到自身的完善,并且期望对当时与后世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古代艺术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他们与生俱来的禀赋加之苦心孤诣的修持精进,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国家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使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具有明显的伦理价值指向和文化承载意义。

③艺术具有精神导向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与知名度的艺术家,他们的绘画思想、绘画风格以及行为言论都会成为关注与模仿的对象,因此,他们的价值判断与艺术观念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并行不悖的。当代的艺术家,在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的失去了定力,出现了价值判断的混乱与模糊,从而导致艺术价值观念的扭曲。或重器轻道,尚智巧谋急用,以技术为创作的目的,忽略了作品的精神内涵;或积画以求售,尘交物蔽,缺失了艺术创作需要的虚静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空间,导致了艺术品质的下降;或以丑为美,追求狂怪、邪僻与色情,创造吸引眼球的噱头,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清明雅正越来越远,对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的误导却愈演愈烈。

(节选自徐桂香《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与责任担当》)

4.下列针对相关作品的表述最符合材料二中对艺术创作目的要求的一项是( )

A.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引发了英国社会对童工问题的关注。

B.鲁迅的《祝福》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阐明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C.闻一多的《红烛》有机融合中西方诗歌技巧探索新诗格律化。

D.李密的《陈情表》以情理打动皇帝实现辞不就职奉养祖母的目的。

5.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在论证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两则材料均认为艺术作品自身具有价值。

B.依据材料一,文艺作品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故价值无高下之分。

C.依据材料二,文艺作品评价应以社会效应为重点,突出责任担当。

D.两则材料均否定艺术作品的功利化追求。

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嘱 咐

孙 犁

(1)太阳平西的时候,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家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着许多事,父亲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病;还有自己的女人,一别八年,分别时她肚子里正有了孩子,是不是都活着?房子被烧了吗?

(2)他在院子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叫了一声:“你!”

(3)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抽抽打打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愣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

(4)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泪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5)水生说:“来!我抱抱。”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水生在黑影里问:“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女人转身插好门,对孩子说:“别告诉他,他不记的吗?”

(6)水生看着女人。离别了八年,她并没有老多少,头发虽然乱,脸孔苍白了一些,可那两只眼睛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

(7)女人歪在炕上,笑着问:“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起我吗?”

(8)“想过。”“怎么想法?”她逼着问。

(9)“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着那鱼,就想起了你。”

(10)“胡说。还有吗?”“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

(11)“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她突然支着身子坐起来,问:“你能在家住几天?”“就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你的。”“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

(12)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13)鸡叫三遍,女人就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以后回来再去,女人坚持要去。她说:“爹叫你出去打仗了,是他一个老人家照顾了全家。这是什么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的照顾,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夜里一有风声,他就把我们叫醒。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的痰喘咳嗽。这些个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14)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15)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的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衣服上立时变成银白色。她用一块长的黑布紧紧把头发包住,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她连撑几竿,然后直起身子来,向水生一笑。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过去了。

(16)水生提醒她说:“你慢一些,疯了?”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同志!我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

(17)“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不会。这是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面,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

(18)冰床在霜雾里飞行。“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队伍了。”

(19)女人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才说:“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很乱。八年才见到你,你只在家呆了不到多半夜的工夫。我为什么撑的这么块?为什么着急把你送到战场上去?我是想,快快打走敌人,你才能快快地回家。”

(20)冰床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日本人在这里,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路,我们就能活。你记着爹的话,不要为家里的事分心,好好打仗,我等你回来。”

(21)在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22)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吧你!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以画线句为例,为这篇小说写一段文学短评(100字左右)。

8.从“鸡叫三遍”到结束,小说随时间推移多次切换场景,赏析其构思之妙。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 夜

【唐】杜 甫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①战伐尘。

胡雏②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注释】①高堂:统指华屋;另一说,杜甫屋。②胡雏:叛乱的安禄山。

9.下列关于本诗体裁、题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 B.古体诗 C.怀古诗 D.边塞诗

10.下列关于本诗风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健苍劲 B.清新俊逸 C.沉郁顿挫 D.雄奇瑰丽

11.本诗是怎样表现家国情怀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破剧贼,追北数十里,自是贼不舍境,乡党赖之。贞观初,与程名振讨高丽,破之。

②从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贺鲁率二万骑来拒。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贼营,贼众大溃,杀千余人,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可计。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矫制收军不深入。于是马癯卒劳,无斗志。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

③擢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复征贺鲁。贺鲁率兵十万拒战,轻定方兵少,舒左右翼包之。定方令步卒据高,攒槊外向,亲引劲骑阵北原。贼三突步阵,不能入,定方因其乱击之,鏖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大奔。贺鲁率数百骑西走。令副将萧嗣业率杂虏兵追北,定方领新附兵绝其后。会大雪,吏请少休,定方曰:“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贺鲁走石国,弥射子元爽以兵与嗣业会,缚贺鲁以还。由是修亭障,列蹊隧,定强畛①,问疾收胔②,唐之州县极西海矣。出为神丘道大总管,率师讨百济,百济平。

④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帝悼之,责谓侍臣曰:“定方于国有功,当褒赠,若等不言,何邪?”乃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庄。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畛:界限。②胔:指尸体。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

(1)追北数十里( )

A.向北,往北 B.北方军队 C.背离者 D.败军

(2)矫制收军不深入( )

A.纠正 B.假托 C.勇武 D.举起

(3)当死,贷为民( )

A.面对 B.应该 C.判罪 D.适合

(4)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 )

A.迫近、逼近 B.停止,依附 C.减轻,减少 D.攻打

1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

14.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B.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C.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D.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15.根据第③段内容不能体现苏定方在军事方面的素养的一项是( )

A.善于因势利导,乘胜追击 B.善于身先士卒,英勇杀敌

C.善于治军严明,不侵吞叛军的财物 D.善于战备防御,善后安抚安定民心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孙正之序

王安石

①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

②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①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②,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③,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③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 ,予未之信也。 ,予亦未之信也。

④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注释】①诎:同“屈”。②杨、墨:杨: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墨:墨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③释、老:即佛教与道教。

16.下列与本文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 B.《琵琶行并序》

C.《送薛存义之任序》 D.《游侠列传序》

17.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之邪 B.也哉 C.矣乎 D.焉尔

18.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

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

C.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世俗

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

19.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请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A.第②段开头 B.第②段结尾 C.第③段结尾 D.第④段开头

20.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的两个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日得志于吾君 ②以正之之不已

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 ④而不至焉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21.作为赠序,本文有赞许义和勉励义,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议论色彩,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八、材料作文

22.一滴水珠作用有限,无数滴水珠汇聚成江河。同样地,有人说:“一件好事,往小了说,表达一个人的善意,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城市的温度。”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至而后意诚 礼记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道德真经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2. 停止 讽刺时政 使……整齐有序 伤害 赠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已,停止。句意:是直做到死才停止,不也是路途遥远吗?

(2)怨,讽刺时政。句意: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讽刺时政。

(3)齐,使……整齐有序。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4)贼,伤害。句意: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5)贻,赠送。句意: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

3.(1)A

(2)A

(3)B

(4)C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此句强调捍卫领土主权,不让敌人踏过阴山,与小南守门员,要守住自家球门,不让对手进球情景相符。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这里强调的打垮敌人,与守门员要守好自家球门,不让对手进球不相符。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与小南作为年级篮球队的守门员在出征前宣誓,表达自己做守门员,不让对手进球的信心不相符。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将竹子拟人化,表现竹子刚毅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与小南作为年级篮球队的守门员在出征前宣誓,表达自己做守门员,不让对手进球的信心不相符。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选项的意思不符合演讲稿书面语的特点,“惶恐”意为“惭愧、难为情,也表示谦虚恭敬的用语”,演讲者不能直接说有些谦虚恭敬,而要在演讲内容中传达类似的意思。

B.选项的意思符合演讲稿书面语的特点,“抛砖引玉”意为“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C.选项的意思符合演讲稿书面语的特点,表明所讲内容有局限性,希望他人可以为我所用,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尝试。

D.选项的意思符合演讲稿书面语的特点,最后对听众表示感谢,并传达自我谦虚的态度。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前文引用名言解释“中庸”,②紧承上文进一步解释“中”,①紧接之后阐述“中’的标准”。然后④是对①中的“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阐述。最后③得出结论“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故排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按照逻辑顺序,先是②数字科技改变了图书的媒介和获取渠道,然后才导致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极大扩充,再③具体说功能的改变,最后总结①,而且①也能够与尾句“具有自身的图书馆性”衔接。故整个排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C。

4.B5.引入虚拟论敌,针对上文“文艺无立场”观点所举例证《圣经》进行反驳,以此主动亮明论证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推动自我论证的深入,使论证更加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6.A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艺术创作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通过这个创作过程达到自身的完善、并且期望对当时与后世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可知,材料二中对艺术创作目的要求是创作过程达到自身的完善、并且期望对当时与后世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A.《大卫 科波菲尔》只是引发了英国社会对童工问题的关注,并没有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B.《祝福》阐明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让人们认清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启发人们为了反封建礼教而斗争,对当时与后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C.闻一多的《红烛》只是诗歌技巧方面的创新。

D.李密的《陈情表》只是达到的个人目的。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B.“文艺作品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错误,根据“文艺创造仅仅是内心心灵世界真实再现,它可以拥有现实的影子,也可以没有,或者仅仅是现实极模糊或远距离把握”可知,判断一个作品的优劣的标准是作品能否使“内心心灵世界真实再现”。

C.“文艺作品评价应以社会效应为重点,突出责任担当”错误,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与艺术观念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并行不悖的”可知,作者没有说以社会效应为重点,突出责任担当。

D.“均否定艺术作品的功利化追求”错误,材料一主张“文艺无立场”,否定了文艺的功利性,材料二“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并行不悖的”肯定了文艺的社会功利性。

7.画线句以“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抽抽打打地哭”,描写出女人一怔一笑一哭的瞬间变化的神态,透视出女人突然见到丈夫时惊讶、兴奋又委屈的复杂心情,刻画了深爱丈夫、吃苦耐劳的妻子形象。

8.出村时女人要求去爹的坟上看看并讲述了老人家对抗战的支持;冰床滑行时两人争吵“快慢”刻画了女人的能干和乐观;水生下冰床时再次嘱咐,展现女人的大义及必胜信念。三个场景顺时连贯且有层次地呈现了女人送丈夫上前线的情景,巧妙地呼应了标题且突显了主旨。

9.A10.C 11.①借助动作抒情。以“望北辰”的动作表达对长安的思念,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②直接抒情。“有愧”直接抒发自己只能在外漂泊却不能报效国家的愧疚之情。

③运用夸张抒情。“万里”表现了作者离开家乡空间上的遥远,表达了漂泊他乡的愁苦之情。“百年身”,表达作者年华逝去之愁。

④尾联以议论抒情,批评安禄山辜负了皇上的恩泽,表达了希望国家太平的愿望。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体裁的能力。

本诗描写的是现实,没有怀念古人古事,虽然有写战争,但并没有描写边塞的战争,不是边塞诗,排除CD。

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本诗符合律诗的特点,属于近体诗,排除B。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

本诗为五律,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12. D B C A 13.况且您身为(是)主将(大总管),军营内的事情(朝廷之外的、军事上的事、打仗的事)不能做主(专权、专断、专管、专治),反而副将竟然(却)能够专权,按道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皇帝的命令。 14.B 15.C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1)句意:追击了败军几十里。“北”:败军、败兵、败逃者、逃跑的人。

故选D。

(2)句意:假托朝廷命令停止进军,不要深入敌人腹地。“矫”:假托。

故选B。

(3)句意:应判死刑,实行宽大将他们削职为民。“当”:判罪。

故选C。

(4)句意: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薄”:靠近、迫近、逼近。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且”,况且;“阃”,军营;“专”,做主;“顾”,反而;“乃”,竟然,却;“理”, 按道理;“然”,这样;“胡”,为什么。

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军返回了,他们才投降,而且是贼人,不如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

“师还而降”和“为贼”的主语都是前文所说的“胡人”,“且”表示语意的递进,之前要断开,排除A;

“不如杀之”是提出的建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C.结合第②段“至怛笃城,有胡人降……及分财,定方一不取”可知“善于治军严明,不侵吞叛军的财物”是第②段体现的素养,不是第③段的内容。

故选C。

参考译文:

①苏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人。苏定方骁勇彪悍很有胆气,十五岁时,追随父亲作战,多次率先攻入敌阵,打败了势力强大的叛军,追击了败军几十里,从此叛军们不敢挨近州县边境,乡亲们都靠他保护。贞观初年,他和程名振征讨高丽,取得了胜利。

②苏定方跟随葱岭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贺鲁,到达鹰娑川,贺鲁率领两万骑兵来抵抗。苏定方刚让士兵休息,看到尘土扬起,他率领五百精锐骑兵,越过山岭骑马直捣敌营,敌军四方逃散,杀敌一千多人,敌军丢掉的铠甲武器牛马纵横交错地散布在山坡原野上无法统计。副总管王文度妒忌他的功劳,他又假托朝廷命令停止进军,不要深入敌人腹地。于是人困马乏,没有战斗意志。苏定方劝解程知节说:“天子下诏讨贼,现在反而自守,如何能立功呢?况且您是大将,统兵在外的事不能自己决断,却要看副将的脸色才能处理,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天子的命令呢?”程知节没有听从。到达怛笃城,有胡人投降,王文度轻率地说:“我军返回了,他们才投降,而且是贼人,不如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苏定方说:“这就是自己做贼了,怎能叫讨伐叛贼呢?”等分财物时,苏定方一无所取。高宗得知此事,等程知节等人返回,(把那些分财的人)都交法官审讯,应当判定死刑,宽恕他们为百姓。

③提拔苏定方担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度征讨贺鲁。贺鲁率领十万兵马迎战,他轻视苏定方的兵马少,张开左右翼包围了苏定方。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高处,用密集的长矛对着外面,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在背面原野上列阵。贼军三次冲击步兵阵地,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他们混乱时进攻,激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敌人全线溃逃。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率领各族士卒追击,他和任雅相带领新近归附的士卒截住他的退路。适逢天降大雪,部将请稍事休息,苏定方说:“虏人依仗降雪,才停下住宿,认为我军不能前进,如果放纵而让他们远逃,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率领军队到双河,同弥射、步真会师,距离贺鲁驻地百里处,下令结阵而行,逼近金牙山。当时贺鲁将要打猎,苏定方纵兵追击,打败他属下几万人。贺鲁逃往石国,弥射的儿子元爽带着人马同萧嗣业会合,将贺鲁捆回来了。从此筑堡垒,开隧道,定边界,慰问病人,收埋死者,唐朝的州县机构扩展到了西海。他离京任神丘道大总管,率领军队讨伐百济,百济平定。

④于高宗乾封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高宗悼念他,责备身边的朝臣说:“苏定方为国家立有功劳,应该表彰,你们都不说话,什么原因呢?”这才追认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16.C17.D 18.A 19.B 20.D 21.作为赠序,作者赞扬了孙正之的德才,同时勉励他持之以恒成就儒道,发挥儒效。文章将君子与众人、圣人之道与时俗好恶对照来写,并列举孟轲、韩愈的事例,引用越人望燕的比喻,联系孙正之的立身行事,由面到点,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述,阐明了真正的君子不随俗改变自己,并且会引领时俗走向圣人之道。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序:是一种文体,分二种:第一种送别赠言的文章,叫赠序,专用于赠别,内容多是表惜别、祝福、劝勉、毁扬之意,本篇文章是一篇赠序;另一种是写来评价著作的,叫书籍序。多见于作品或者诗歌前的说明性文字,即诗歌序。后又有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的序。

本文体裁是临别赠序,只有C项“《送薛存义之任序》”属于临别赠序。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意思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此处“在”后需要宾语,四个选项中,只有“焉尔”可以解释为“这里”“里面”,故排除ABC。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

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错误,选项强加因果,语段中无法看出孟子和韩愈成为君子是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且第二段中“学术修养深厚”是君子得到君主信任时可以改变世俗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的原因。

C.“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改变时俗”错误,文中说的是“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意思是“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时,就立即改变世俗而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并非是“穷困潦倒时”。

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错误,选项说法无中生有,文中说的是“使真正的儒家学说能够在当世盛行”,而不是使“君子”显露出来。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句意:唉!我看现在的世道,带着高高的圆顶帽子,穿着飘动的宽大衣裙,坐下来就谈论尧的语录,站起来就模仿舜的动作,却不把孟、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对那些“带着高高的圆顶帽子,穿着飘动的宽大衣裙,坐下来就谈论尧的语录,站起来就模仿舜的动作”的公卿贵族进行批评,与第二段所写的君子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孙正之的褒扬和勉励。所以放在第②段结尾最合适。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衔接排序的能力。

浏览第③段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说孙正之坚持孟韩的思想;分析四个句子,这四个句子是说孙正之求学和得志,按照逻辑顺序来看,应是先说求学,再说得志,即②在前,①在后,排除AB;

④“而不至焉”意思是“学不到孟、韩的学问”,与前面“苟不已,无不至”的类比连接,故放在前面,与②相连,说明孙正子求学不止,定会学到孟韩的学问;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意思是“真正的儒家学说不在当时盛行起来”,这是说孙正之得志后必然会推行儒家学说,故放在后面,与①相连,排除C。

参考译文:

时俗流行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这种人是普通人;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己见,这种人是君子。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

君子穷苦困窘的时候,却不愿意让自己屈从时俗,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认为时俗能胜过圣人之道。所以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时,就立即改变世俗而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这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学术修养很深,他们的志向非常坚定。时俗都崇尚杨朱、墨子的学说而自己认为这些学说不对的,只有孟轲;时俗都崇尚佛家及老庄学说,而自己认为这些学说不对的,只有韩愈。像孟、韩二人,可以算得上学术修养深而且志向坚定,不认为时俗能胜过圣人之道呵。可惜他们不被君主信任,使得真正的儒家学说(儒者的作用)不能够在当世盛行起来(显示出来),但是他们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杰出了。

我在扬州做官,交了个朋友叫孙正之。他奉行古人的学问,又擅长写古文,我知道他能够把孟、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而不动摇。越地的人看燕地,觉得那是绝远的地方,但是只要驾着马车向北出发,只要不停,肯定能走到。孟子、韩愈的学说和我们的距离,哪里有越地人看燕地的距离那么远呢?凭借孙正之的求学不止,如果学不到孟、韩的学问,我不相信。

孙正之的哥哥在温州做官,带着他们的母亲一起上任,正之也将要跟着去,动身前他先写了篇文章来激励我。我打算沉默,沉默得了吗?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相关文档:

上海市的房屋租赁合同范本5篇09-10

上海市商铺租赁合同标准范本(5篇)09-10

上海市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范本09-12

上海市港口局关于下发《关于加强上海港航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09-14

上海市房地产居间合同(4篇)10-11

上海市纯公积金贷款合同样本10-20

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2021版)10-21

上海市房地产委托合同10-21

上海市房屋租赁商品房预租合同样本10-21

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 2000版(商品房预租)10-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