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主要通过“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音叉的振动”三个活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本课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使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思考:为什么当我们用不同方式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并不都发出声音?第二部分则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找到发声物体的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发声与振动有关。最后通过观察音叉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也就消失了”。
2、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我们无时无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本节课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参与,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学生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在活动和体验中构建科学知识,在体验与获取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从而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
【设计理念】
1、挖掘学生前概念,围绕重点展开观察活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有的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原因产生了声音,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为此在设计时安排以下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拓展引申并发现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是使物体振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也就消失了”。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我们在进行第一、二个观察活动后就要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展开第三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二个活动是应重点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钹、音叉橡皮筋、尺子” 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这是扶的探究过程,接下来再让学生把习得的这一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对其它发声物体的观察之中,体现探究的层次性。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现的活动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共性归纳;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能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钢尺、橡皮筋、钹、烧杯、音叉、水槽、乒乓球、米粒、实验记录单等
【课前活动】(为学生理解振动做铺垫)
1、往返运动初体验
2、观察并描述乒乓球的运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1.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场“造”音和“静”音大赛,专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教师出示一样物体喊开始时,学生想办法让它产生一些声音。
3. 当老师喊停时,学生想办法让正在发声的物体立刻静音。
4. 师:我们不比谁制造的声音响,而是比哪个小组制造声音的方法多。
5 .教师先后出示钹、尺、橡皮筋、桌子,学生实践并汇报方法。
(二)探究新知
1. 师质疑:为什么敲、击打、弹、拨动……能使物体产生声音?
2.(用力拉扯橡皮筋或弯曲钢尺):用力就能使物体产生声音了吗?
3.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通过这些实验观察,看看能不能了解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1:观察比较发声的尺与不发声的尺。
实验2:观察比较发声的橡皮筋与不发声的橡皮筋。
实验3:观察比较发声时的桌子与不发声时的桌子。
实验4:观察比较发声时的钹与不发声时的钹。
2.实验指导:
①第一个实验做完后做第二个实验,然后做第三个实验,有序进行。
②观察员做好观察,操作员按要求规范操作,记录员做好记录。
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对比观察 第 组
发出声音时你看到
没发出声音时你看到
尺子
橡皮筋
桌子
钹
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学生实验操作,填写记录表。
4. 汇报交流:你是怎么观察到钹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
5.进一步确认:这些东西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能举例子说明吗?
6.看来同学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
那么之前同学们发现的像敲击、拨动、弹这些方法都会使物体产生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三)巩固应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1.观察音叉振动。
(1)认识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质疑:这音叉在振动吗?你怎么知道?有没有办法让大家看到它的振动?
(2)感受音叉的振动。
第一步:轻敲放耳边听听音量,然后用力敲听听音量;
第二步:轻敲音叉,让音叉小心触碰你的手或脸,看看有什么感受。
第三步:先轻敲放入水中,然后用力敲放入水中,分别看看有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并汇报:
1.振动的时间越( ),声音延续的时间就越( )
2.振动( )音量就( )。
3. 。
2.其实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四)小结:今天的科学课你有收获吗?
(五)拓展延伸(看不见的振动)
好了,现在相信很多同学对声音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的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在振动呢,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1)人能说话发出声音。
(2)流水发出的声音。
(3)音响发出声音。
(4)风吹的声音。
通过认真的实验和仔细的观察来了解、探索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反思】
和公开课可以不断磨课不同,优质课评比从确定思路到准备材料、备课、制作课件,能利用的时间太短太少。但正是这样一次难得的赛课经历,更容易暴露自己的一些问题,因此反思这节课,发现还有很多需要磨练的地方。
一、应注重课堂生成,提高课堂观察能力。
在备课时教师习惯按照自己想象中学生的反应来设计流程,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在引导“使物体发声”这一环节时,学生的反应和我预想中的不一样,而我又想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回到正轨上”,结果差点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在这个环节浪费了许多时间。其实后来让问题等一等,停一下,先不急着肯定或否定学生,在下一个环节学生慢慢自己会去总结和发现的。反思后,我发现自己应该注意:
1、熟读教材。备课时应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多思考、多设想、多应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脱离教材和学生,一切只是华而不实的设想,无法有效实施。
2、学会精设问题。学生是有自己思想的独立个体,看似不可控的行为其实是师生交流中的“顺势而为”。因此教师首先引导要到位,不能什么事情都“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其次问题要精炼,有指向性。最后实验记录单设计要合理。
3、提高课堂观察能力,多追问和反问。教师应提高课堂观察能力,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回答,寻找切入点进行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已设的教学目标,同时应注意对每个孩子的回答做出反馈。
二、适时发放实验材料。
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是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的,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如果一开始就将实验器材一股脑发给学生,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纪律也不好把控。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合理、适时发放实验器材,做到“有的放矢”。
三、整合活动,留足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总结。
年轻老师总是有个通病,为了追求科学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和饱满度,设置许多活动,一环紧接着一环,快马加鞭地 “赶场子”,不给自己喘气的机会,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均出现了疲倦感。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应当注意把多个活动整合并分主次,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探索的时间,将机会留给学生,不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同时给学生尽情表达的时间,互相补充,使实验方法更完美。这样即解决了问题,又可以通过交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素养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要从平常着手,从每一堂课开始。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教师可以及时表扬,树立榜样,表明态度。其次教师不要习惯性重复学生的语言,及时追问.另外要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干,而且做的是实事。
平常我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反馈,经常看见有学生举手就可以了,没有留意不懂的学生是否明白,当某个小组交流时,其他小组是否有认真听,有没有问题或补充赞,补充时是否重复观点浪费时间了等等。
通过这堂课,我更明确了今后要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在平时就以高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多总结经验,多做反思。在经历这个过程时,从茫然、不知所措到矛盾、摸索解决方式再到领悟、豁然开朗,一次次心理上的感受也正是自己专业成长中的进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档:
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合同是怎样的?09-12
租赁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怎样的09-27
期房买卖流程是怎样的10-17
合同订立的过程是怎样的10-17
婴儿依恋发展过程是怎样的11-24
民法典对格式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12-23
市场推广主管的岗位职责是怎样的12-26
新媒体运营经理的工作职责是怎样的01-08
工程质量保证金退还的规定是怎样的?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