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论文

时间:23-10-27 网友

2.2.3 创造教育学

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至今关于探讨创造教育的书籍近90种,在各种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创造教育的论文更是不可胜数,这些成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造教育的基本情况在下文还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国内已经涌现了一批这样的成果,虽然它们看上去是分散的,但是在各自的领域中却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各分支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发展之后将会形成全面的综合,并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创造学研究领域,从而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

2.2 创造学的学派化趋势

学派,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派别。在科学发展史上,几乎各学科都在不同的时期出现过诸多派别,这些派别极大地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我们认为,我国创造学学派已经初步形成,创造学学科已经呈现出学派化发展的趋势。

能称得上学派的科研组织,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杰出的领袖人物与学派精神;第二,相当数量的成员;第三,必要的资金来源与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

科学学研究表明,学派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我们认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学学派必定是我国创造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多方努力,促进更多更具特色的创造学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以推动我国创造学学科发展。

2.3 创造学理论框架的建构

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认为较为合理的理论框架。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创造学的发展情况,建构创造学理论体系为时尚早。但是,我们认为,理论框架对具体的研究起指导、评价作用,而具体研究则体现理论框架,任何一门日趋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体系。创造学的研究亦是如此。另一方面,中国的创造学研究者在探索创造学的理

论框架中,也显示出其研究不断走向成熟,对于在中国发展时间如此短的新兴学科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比较分析以上几种框架体系,结合其他学科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建构创造学理论框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3.1 学科体系的建构应该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不应拘泥于一种范式

一方面,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处于开放和不断变化之中;另一方面,各个研究者从各自研究的重点出发,对理论体系中的某一或某几个部分较为重视,成果相对丰富,其他部分则相对薄弱,就可能导致各自的理论体系各具特色。

因此,在构建理论框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同形式的框架体系,这是正常的,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有利的。

2.3.2 创造学体系的建构应该体现中国特色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是以探索一般规律为己任的,因而应是无国界的,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研究创造学,而不是脱离科学发展轨迹另建所谓“中国创造学”。不可否认,科学的发展的确有其客观规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创造学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它本身有着很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色彩。众所周知,中西方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创造学,促使我们在研究创造学的“共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个性”的成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创造学研究推向深入。

2.3.3 我国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适应世界创造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80年代的大翻译运动对我国的创造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后我国学者自行撰写的著作大量涌现,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片面,即不大关注世界创造学发展的动态,对国外的著作评介和引进的力度大大降低了。因此,当前我国创造学界必须加大对国外创造学最新著作引进的力度,对国外的最新创造学理论体系有较全面、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3 创造学的推广与应用

3.1 创造学在教育界的影响

3.1.1 创造学与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的创造学研究者较早积极主动地把创造学理论与高校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高校创造教育方面作出了初步探索,并通过各种机会相互交流经验。1993年中国发明协会与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联合召开“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及创造学研讨会”。两年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并正式成立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该分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创造学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中创造教育开展得较早并且较具影响力的有中国矿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2001年并入中南大学)、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等。许多媒体对这些学校创造教育的发展过程均有所报道,在此不再赘述。从各高校创造教育实践经历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出我国高校成功实施创造教育的几点经验:

第一,以成立学生创造发明组织为载体,以开设创造学选修课为先导,以开展各种创造发明活动为手段,在全校学生中倡导发明创造的氛围;

第二,提升创造学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如把创造学课程列入本科必修课程和研究生课程,进一步扩大创造学在学生、教师中的影响;

第三,及时总结创造教育的经验,形成理论成果,并招收创造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使创造教育理论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3.1.2 创造学与中小学教育

全国大多数省市和自治区已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开展了创造教育工作,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长沙九中、株洲二中、北京161中、浙江省新昌中学以及上海和田路小学等。尽管开展创造教育的学校还是少数,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但中小学的创造教育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它已引起国家教委的重视。1994年4月12日,国家教委在回复中国发明协会“关于协商促进建立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委员会”的信函中指出:“培养创造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同年10月,国家教委又特派代表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

3.2 创造学在企事业单位的推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赢得市场、提高效益,都想方设法在科技、管理、生产、经营及人才培养上,不断提出创新方案,并进行实验和推广。而创新需要在创造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于是,伴随着创造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普及创造学与创造技法的运动在全国的企事业单位也陆续开展起来。比如,早在1985年,中国机械冶金工会机械系统群众进步工作委员会就做出“推广运用创造学的决议”,第二年便在上海、大连正式开办了培训班,1987年至1990年在全国24个城市50多个企业开办培训班或讲座,培训了5000多名推广和运用创造学的骨干。推广创造学与实施创造力开发的显著效果就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创造学的理论尚未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和接受,创造学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局限于创造技法的实施,局限于小发明、小创造的推出,创新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们的头脑。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几点较为关键:3.2.1不同存在方式的城市公共空间

3.2.1 我国国民的平均科学素养水平低,创造能力开发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尽管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与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尽管科学知识对个人的创新能力并不直接起决定作用,但一定的科学知识毕竟还是进行创造发明活动的基础。所以,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在很长时期内仍是限制创造学深入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

3.2.2 当前我国尚没有形成一个崇尚发明创造的氛围,国家制定的一些人才制度也不利于创造型人才发挥其创造才能

与一些发达国家多年来形成的政府积极倡导、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创新氛围相比,从整体上看,我国还没有形成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崇尚发明创造的环境。另外,我们不时从各种媒体看到,某某发明人利用为数不多的个人财产努力搞出多少发明,拥有多少项专利,结果却得不到家人或单位的理解与支持,生活贫困潦倒。尽管成功的发明人士也大有人在,但我们的某些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限制了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3.2.3 我国大陆地区对创造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展较为缓慢

理论研究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先导,但是我国创造学的术语表达、内部结构等方面较为混乱,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误解,也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创造学理论体系,导致不能对当前的创造发明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4 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创造和创新有稍许差异。创造是人们从事的一种新颖性的活动;创新最初只是指技术创新,是经济学领域的名词,后来虽不断得以扩充,但创新都强调商业利益或市场价值。创造并不全都是创新,比如,90%的专利都没有实现商业价值。但是,任何范畴的创新,都应该具有“新颖性”含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与创造的含义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

现在,人们越来越广泛地把创新一词引伸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提出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概念。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得知,1994年至1998年,全国发表的论文题目中含有“创新”二字的不到1万篇,而1999年至2004年则猛增到8万多篇,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变化之大。

我们认为,创新运动的开展必须依赖创造学理论的引导。从1999年开始,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也是创造学普遍推广开来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也看到了创造学在中国的光明前景,这不能不使创造学研究者感到振奋。今后,创造学在我国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帮助人们实现思想的转变与创新方面。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创新观念与创新的重要关系,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几件专利的申请和创造技法的应用。我们坚信,人们也会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全面掌握创造学理论的重要性,创造学也将以不同的形式走进各个领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3] 袁张度.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傅世侠.创造学究竟是什么[J].科学学研究, 2003 (5)。

《创造学论文》相关文档:

国际货运代理论文09-19

市场营销论文总结范文五篇10-16

货物学论文10-22

绿色发展论文(热门推荐8篇)-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10-26

求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论文10-28

论文结束语范文5篇10-29

论文结束语(精选30篇)10-29

论文结束语(精选30篇)10-29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11-29

论文撰写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12-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