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时间:23-08-08 网友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12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   

4、几个不宜运动的时间   

①进餐后。这时参加运动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还会引起餐后低血压。   

②阳光暴晒下。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较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被照射,易发生灼伤。   

二、锻炼多长时间为好   

1、要保证一定的时间   

①为了保证基本的锻炼效果,每天锻炼的时间应至少在1小时左右。   

②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运动时间。   

③如果每天锻炼不能保证1小时,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初次参加体育锻炼或身体机能较差者,亦可采用此办法。   

2、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不是说每次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锻炼时间的长短也要科学合理。 不管从事什么强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每次运动时间以多长为宜,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而定,不能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每天锻炼0.5~1小时效果为最好。   

3、锻炼要有合理的间歇   

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重复练习之间的合理休整是提高锻炼效果的有效方法。运动要消耗体力,运动后休息时才会补偿消耗并获得“超量恢复”。所以,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应该有间歇,但是间歇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间歇时间过长,运动后的“超量恢复”会变成“超量消耗”,同样难以取得应有的运动效果。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教后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短跑的动作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彩图详细介绍了短跑的动作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短跑的动作技术和锻炼方法,发展短跑能力。   

2、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短跑的动作技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博尔特图片和他打破男子一百米跑世界纪录的视频导入新课。   

二、短跑简介:   

短跑属于极限强度运动,短跑是在规定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并以最先跑到终点取胜的运动项目。   

短跑比赛包括100米、200米、400米。   

三、短跑的动作方法:   

1、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安装起跑器目的是使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用力姿势,有利于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1)各就位: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几次深呼吸,轻松地走或跑到起跑器前,屈体,两手撑地,有力腿在前,两脚依次蹬在起跑器上,后腿跪在地面上;后腿 膝盖和前脚足弓在一条线上,后腿膝盖和前脚足弓之间有10厘米的距离;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两手约与肩同宽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微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预备:   

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前腿大小腿夹角约为90度,后腿约为120度,后边支撑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但是后边腿要弯曲,不要伸直,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   

(3)鸣枪:   

当听到“枪声”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后腿以膝领先沿着地面迅速向前上方摆出,用前脚掌扒地,同时后腿要把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把身体向前送出。做到起跑时反应快、蹬摆快、第一步落地快。   

2、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开始的一个跑段,一般为30米左右,它的任务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   

腿蹬离起跑器后,身体处于较大前倾姿势,为了不使身体向前摔倒,继续加速,要积极加快腿与臂的摆动和蹬地动作,保持身体平衡。   

跨出第一步时,着地脚由前脚快速过渡到脚趾位置。保持身体前倾。恢复阶段,较低的一条腿与地面保持水平。每步的步长和频率都要增加。20-30米后,躯干逐渐抬起。   

3、途中跑   

途中跑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最高跑速,起跑后的加速跑结束即进入途中跑。一个单步由后蹬和前摆,腾空,着地和缓冲几个部分组成。   

(1)后蹬和前摆:后蹬是推动人体向前的重要的动作阶段。当身体重心移动支撑垂直面时,支撑腿开始积极有力后蹬。支撑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正确完成蹬摆技术,对身体上下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2)腾空:腾空是支撑腿结束后蹬离地面,进入无支撑状态。腾空期是从足尖离地后开始,支撑腿的大腿随着蹬地后的惯性,使膝关节折叠屈曲,同时,还伴随着另一条腿抬大腿的屈髋关节动作,形成前摆姿势。   

(3)着地和缓冲:腾空结束后,摆动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有弹性地着地。然后迅速屈膝屈踝缓冲,随着跑动的惯性,摆动腿大小腿折叠,迅速向前摆动并与支撑腿靠拢。   

4、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个阶段 ,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终点跑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在离终点线15~~20米时,尽力加快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当运动员离终点线前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双手后摆,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跑过终点逐渐减速。   

四、到运动场实地练习短跑。   

教后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田径运动概述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明确田径运动概念以及发展趋势,了解田径运动作用与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田径运动起源、发展已经锻炼功效,促进学生对田径活动兴趣。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促进学生自觉参与田径活动学习与锻炼。   

教学过程: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当时唯一的比赛项目是192.27米跑,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19世纪下半叶,田径项目传入我国。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是我国最早的一次田径比赛。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制”规定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1923年,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包括200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均把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二、田径运动的概念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国际业余田联将田径运动定义为: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三、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通过田径活动使人体获得大肌肉活动的体念,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内脏器官机能的完善和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发展。通过各项目练习,发展快速跑能力与有氧耐力,发展弹跳力和肌肉力量,提高抗疲劳能力。还能使知觉更加敏锐、准确,记忆力和判断力得到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活中的安全。   

2、促进心里健康发展   

通过田径活动,在活动与比赛中体念激烈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对待对待活动中的得与失,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胜与败,培养高尚的体育情操。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增加自信。培养顽强刻苦、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3、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是最能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合作跑、障碍跑、团体赛等都能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通过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遵守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协作、乐观、有责任感、自治自律的态度。   

四、田径知识拓展   

1、新中国田径   

新中国成立后,我过田径与世界田径的差距迅速缩小。1953年起,每年举行大规模田径比赛。1956年,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己保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徐永久以45'13"4的成绩创女子竞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田径运动员。90年代随着马家军的崛起,创造了一批女子中长跑世界纪录,王军霞还赢得了“亚洲神鹿”的称号。刘翔是中国新一代田径的代表。   

2、世界田径发展格局

美国是田径大国,欧美几乎独霸田径。但也出现多元化发展,个别国家也有占据一席之地,非洲地区中长跑与障碍跑有一定的希望。女子项目发展有男子化趋向。科学化训练与职业化特点国家突出。世界更加呼唤公平竞赛,大力打击田径比赛中使用兴奋剂行为。   

3、田径是运动之母   

古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田径是奥运会最大的体育竞赛项目。使得各个国家都很重视。都在大力发展田径运动。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更是最高荣誉的田径比赛。成为田径发展的主动力。   

4、田径是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内容之一   

田径是学校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也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我校已经举办25届),每年组织中长跑比赛(我校已经举办17届)。每年参加市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不错成绩。校田径成绩记录(略)。   5、我学校一直是市体育传统学校,2011年被评为市体育特色学校。发扬与推广田径运动,我们任重而道远。   

思考与练习   

一、中国田径对世界田径有哪些贡献?   

二、田径运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三、谈谈你本人对田径运动的看法?   

板书:   

一、田径运动   

1、起源   2、发展   

二、田径运动概念   田径运动   田赛   竞赛   全能运动   

三、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2、促进心里健康发展   

3、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四、知识拓展   

五、作业

教后感: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脚内侧踢、停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3’)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熟悉球性(5’)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脚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30’)   

一、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动作要求:直线助跑,脚尖正对出球方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方距球15cm左右,大腿外展,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同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击出。   

重点:支撑脚站位   

难点:脚型固定   

组织: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教法:   

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明确支撑脚站位。   

(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战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   

(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   

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踢球动作,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脚型、脚法要正确。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和眼视前方,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二、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   

动作要点: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接球腿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内侧迎球。   

组织: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两列横队,相距五米   

二、教法:   

1.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   

2.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队形相距五米,练习传球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用脚内侧传地滚球,另一人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用脚内侧传球,两人反复练习。   

三、教学比赛   

组织:分成两对进行比赛   

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进攻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以及运球假动作新式单个战术行动与提高传接球技术相结合。要求:无球队员跑动、接应要积极,防守队员要密切注意传球队员的行动,抢断、封堵要积极。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脚内侧踢、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配乐伸展放松操(3’)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2’)   

五、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20只,,录音机1台   

六、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教后感:

第六课时

体育足球课教案

学段

年级

教学内容

足球:1、个人技术 2、进攻战术:边路下底传中,中路包抄射门

教学目标

1、 积极参与活动和练习,能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在运动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2、 熟悉球性,巩固和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个人技术;了解下底传中的技术要求和动作要领,掌握包抄的时机,培养战术意识。利用室内课让学生观看足球技战术录像,使之建立正确的动作影像。 3、 发展足球专项身体素质,学习利用足球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与同伴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体验与探究

提示

1

热身练习

1.课堂常规 2.提出分组方案(同质分组) 3.监督与指导。

1. 分组 2. 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热身练习。

1.充分活动关节和肌肉,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2.探究热身练习的主要目的。

1. 活动范围:足球 2. 活动方式:分组进行热身练习。

2

复习个人技术

1.提供技术练习的菜单: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组合;踢定位球;运球射门组合(守门员) 2.组织练习并提供技术指导。

1.分组。 2.按照练习菜单进行练习并轮换。 3.组交流与讨论。

1.体验不同的脚法和踢球力量对球的影响。 2.探究制约自己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1.因人而异,因组而异,有所重点地练习某项技术或技术组合 2.重点:针对性强。

3

复习进攻战术:踢墙式二过一

1.提供练习方法:传球-跑位结合,接球-传球结 2.组织分组练习。 3. 组织讨论并讲解、示范

1.按教师提供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2。讨论、总结练习的效果。 3.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

1、 体验合理运用战术获得成功时的乐趣,在运动中增强自信心。 2. 探究如何提高与同伴间的默契配合

1.重点:传球准确,跑位及时到位。 2.难点:传跑配合默契,传球具有隐蔽性。

4

学习进攻战术:边路下低传中,中路包抄射门

1.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解、示范。 2.提供练习的方法和方案:四人一组进行练习。3. 提供技术指导并组织讨论和展示。

1.分组:四人一组。 2.边路下底传中(无防守);中路三人包抄抢点射门。 3. 相互交流,小组讨论、展示。

1.体验与同伴默契配合获得成功的感觉,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重点:传球的准确性与针对性;包抄跑位及时;对球的状态判断正确。 2. 难点:在运动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调整。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

1.提供器材与练习方法:介绍发展下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的若干练习。 2. 监督与指导。

1.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分组练习。2. 相互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

1.体验肌肉感觉,不同的练习方法和负荷对肌肉的刺激程度与效果。 2. 探究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1.下肢练习:各种连续跳跃和负重练习。 2. 腰腹肌练习:不同姿势的仰卧起坐练习。

6

放松练习

1.介绍放松练习的要领。 2。提供若干个放松练习的方法。 3. 利用放松练习时间小结本课。

1.了解放松练习的要领和作用。 2.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进行放松。 3.参与小结本课。

1.体验不同练习对身体放松的效果。 2. 探究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1、养成每次较大运动量的活动之后进行放松练习的习惯。

场地

足球场

器材

足球:20个

运动负荷

教后感:

第七课时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初中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运球行进间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也是中考篮球技能考核内容,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每班约有65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复习运球技术,并通过比赛形式加以巩固,同时学习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篮球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的学习,8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6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运球和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   

难点: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运球行进间上篮的节奏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游戏竞赛,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游戏竞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兴趣、热身导入;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身心恢复三个阶段。   

(一)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   

2、 复习:   

1运球   2传球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热身的目的。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1、运球模拟投篮:尝试行进间快速运球接投篮动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探究控球方法,提高控球能力。   

2、运球行进间上篮练习   

分四组练习运球行进间上篮,体会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为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   

教师示范运球行进间上篮   

小组练习运球行进间上篮   

1)近距离运一次球运球行进间上篮   

2)中线边线交点自己运球运球行进间上篮   

3)自我展示运球行进间上篮(小组推荐动作娴熟同学表演)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   

(三)身心恢复   

1、放松练习   

2、教师做课后小结   

3、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   

4、回收器材   

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教师做相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评价。   

教后感:

第八课时

 一、指导思想:   

本课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做到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通过篮球基础配合教学和合作互助式学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技战术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育情感。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是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也非常适合男生学练。传切配合教学单元设计为4课时,本课为第3次课,是在前两次课学习的基础上巩固一传一切配合,并学习空切配合。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战术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传切配合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不断增进学生技战术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摆脱对手、加速空切篮下   

本课难点:假动作的运用时机   

四、教学目标:   

1、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空切篮下,理解并体验“空切配合”的方法;能运用“一传一切”配合进行进攻实战演练。   

2、在自主练习和协作配合中增强变速变向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3、积极把握切入时机,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培养机智灵活、勇敢果断的品质。   

4、努力与同伴做好进攻、防守配合,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流程及策略:

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情况;教师讲解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课堂学练要求,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前的准备状态。   

准备部分,通过控球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体现学生运球能力,并达到热身的目的;借助篮球做准备操,熟悉球性并活动各关节;通过原地传接球练习,改进基本技能,为后续复习和学练传切配合作好准备。   

基本部分,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形式。首先以哨声、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复习有固定障碍的一传一切配合练习,通过提示、指挥来规范学生一传一切配合行为;指导学生进行四角传接球练习,提高跑动传接球能力;再复习有学生主动防守的一传一切配合。继而通过展板讲解、示范,学习空切配合,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层进行空切配合练习;通过设问、释疑,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强化配合技能;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展示、师生点评等方法,促进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小组教学比赛,尝试应用传切配合,巩固所学技战术,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辅助教材相应地安排了下肢力量练习。通过矮子篮球赛和“咬尾巴”练习,以竞赛和游戏的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节学生心理,发展下肢力量。   结束部分,通过学生自己谈课堂学习体会、练习感受的方法,自评互评学习情况和效果。同时通过语言诱导进行心理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尽恢复平静状态。     

六、安全保障和措施:

全课以篮球教学一以贯之,因而课堂上易发生身体碰撞、甚至混乱现象,所以,强化课堂组织过程,加强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课一开始,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进行了纪律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练要求,强化自律行为;要求学生注意动静结合,注意抬头观看,注意保持练习间距。教学比赛时,要求学生注意身体对抗技巧,跳起落地时注意缓冲;提醒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伤害事故。

教后感: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   

2、身体素质   

重点   

垫球要点:看手势快速、移动反应快、移动快速。   

难点: 垫球协调用力,插、压、蹬、送。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全班建立垫球技术表象,说出怎样移动的更快和了解排球的有关知识。   

2. 技能目标:

a 基本掌握垫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协调的自垫5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 提高快速移动的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教学内容   

一、开始   

1. 整队   

2. 导入   

3. 明确内容、目标   

4. 师生问好   

5. 情景:排球比赛"五连冠"   

6. 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7. 安排见习生   

体育委员整队、 快、静、齐 、 集中注意力 、 声音洪亮 、 见习生随堂看课。   

二、新课   

熟悉球   

1. 情景:现我国排球现状,积极健身。   

2. 介绍击球的几种方法   

3. 巡视指导、参与   

用排球玩"打猎"游戏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   

充分活动各关节   

启迪心智   

先密集站立,后男女分两组围成圆站立。4'   

三、模拟排球赛   

方法:不使球落地   

思考:如何控制好击球的方向   

1. 情景:苦练本领,立志再夺冠军   

2. 讲解方法   

3. 提示:采取哪些方法把球击出   

4. 巡视指导、参与   

学生自由发挥把球击起   

练中想   听哨声停止   

听口令抱团结合8人一组   

练习中探索   

8人一组围成圆形。4'   

四、归纳要领   

击球部位、移动、用力方向   

设疑:为什么控制不好球的方向、落点?怎样控制?   

1. 典型学生示范   

2. 反思归纳   

引入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教后感:

第十课时

一、指导思想: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自主选择、模仿尝试、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对象:八年级年级   

三、教学内容:软式排球下手发球、运球接力比赛   

四、教材分析:   

软式排球运动属于休闲体育,它具有趣味性强、易学的特点。软式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初中排球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垫、传、发球技术和比赛的基本战术,并在练习和比赛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对方。   

排球下手发球是在一定垫、传球基础上进行的,是练习、游戏到进行排球比赛的重要衔接。发球技术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解决好用力方向和击球部位是教学的关键。   

本课时为单元的新授课,学生初次接触发球,兴趣浓厚,教师充分利用这点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击球手法正确。教学难点:协调力量击球。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强,因此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   

2、运动技能基础:八年级年级学生有一定运动基础,能够较快的掌握运动技能,但学生普遍上肢力量差。   

六、设计思路: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通过音乐下球操热身,陶冶学生情操,表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用语言直接导入课题:发球。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尝试各种发球方法,起到活跃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为以下内容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因此围绕“设疑、探疑、解疑”的教学主线组织教学。

一、设疑。通过学生尝试发球出现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的疑问。

二、探疑、解疑。通过练习、游戏、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排球游戏方法,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渐掌握正确技术,在小组的合作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分层的教学中体验体育比赛带来得无限乐趣。   

稳定情绪、积极评价   

集体放松,相互帮助。通过自评、互评等评价手段,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七、教学目标:   

1、通过软式排球的学习和游戏,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下手发球的方法,并掌握软排游戏的一至两种方法,达到健身、娱乐作用。   

2、积极参与,通过先练后学,先学后教,边教边学的方法,教学和游戏的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对发球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学、认真好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八、学法指导:   

1、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   

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讨论学习法: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九、场地和器材   

1、排球场2块。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软式排球41个。   

十、安全措施: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课中注意巡视及时制止不安全动作,并提示学生引以为戒。

教后感: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相关文档:

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09-01

人教版小学语文9-寓言两则(说课稿)09-01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6篇)09-06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09-07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共5篇)09-07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春》说课稿(通用10篇)09-11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篇)09-12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梅承玥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09-12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09-1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09-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