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机(标注版)

时间:23-05-30 网友
保护二手手机隐私须有章可循

近日,记者调查多家手机维修商户发现,多数二手手机在信息删除甚至恢复出厂设置后,也能实现电话簿、照片等隐私数据的恢复。网上也存在着不少网络软件销售商兜售数据恢复软件。“恢复数据不是难事,不到 1 小时就能搞定。”多年从事手机维修的林飞(化名) 称,“不排除有回收商为了牟利而导致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有收售二手手机的贩子在网上以一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信息。

二手手机隐私信息在删除后,却遭到非法恢复和泄露,这不仅给用户造成了隐私困扰,还会诱发电信诈骗、隐私数据非法倒卖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信息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不可不防。而二手手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更令广大消费者对二手手机的处理产生疑虑,不敢再放心交易二手手机,这无形中增加了回收交易麻烦,导致大量废弃手机被动闲置,无法实现循环利用,从而造成资源上的很巨大浪费。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信息安全防范环节,规范二手手机的数据处理程序,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促进二手手机回收产业发展。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从 2014 年至今的废旧手机存量累计约

18.3 亿台,预测 2018 年和 2019 年手机淘汰量将分别达到 4.61 亿台和 4.99 亿台。每年淘汰掉这么多手机,却仅有少量的手机进入二手市场。调研机构赛诺预估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手机市场中 C2B(不包括个体回收、用户私下交易)端回收的手机约为 3000 万台。调查显示, 近半用户担心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导致隐私泄露,不愿意将闲置手机卖


掉。显而易见,隐私信息安全问题不解决的话,二手手机的回收交易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二手手机只要没有物理损坏掉,隐私信息恢复难度并不大,通过专业软件即可办到,之所以如此简单,是智能手机系统在删除数据时, 并非直接抹除,而是先采取删除标记,等到新数据覆盖旧数据,才完成所谓的删除。这样就给数据恢复留下机会,只要手机数据没有被彻底抹掉或覆盖掉,就可通过软件重新识别、恢复出来。因此,要想让手机数据完全删除掉,就需要用专业的文件粉碎机软件,或者用大数据文件反复擦写、覆盖,才能保障旧数据被删除、覆盖掉,防范被非法恢复。

然而,绝大部分用户属于技术“小白”,并不掌握手机数据的完美删除技巧,如此高难度的操作,很多人无法做到,只好将手机闲置。因此,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角度看,有关部门应制定强制性标准,要求厂商通过内置软件或者售后服务的形式,免费提供数据删除服务, 在得到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数据彻底销毁掉,并确保隐私信息数据被删除后,不会再被软件恢复出来。

同时,要加强二手手机回收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严格的回收流程。要求回收商在处置用户二手手机时,先行彻底删除内部数据,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进行备份,不得将用户隐私信息非法倒卖,如有违规就要接受处罚。假若因隐私信息泄露给用户造成严重影响,则应依法追究回收商的法律责任。(via 人民网)


word/media/image1.jpeg


恢复二手手机已删信息,触犯刑法高压线

你把手机里的信息删除了,甚至恢复了出厂设置,当成二手手机卖出去。但是,电信诈骗分子却可能通过灰色途径,恢复你的数据, 得到你手机里的通讯录,并拿来实施犯罪。据新京报报道,有市民把旧手机卖给二手手机商后,没过几天,多个朋友就收到了以他名义借钱的诈骗短信。

原来,恢复手机里被删除的数据,并将其中的个人信息进行倒卖, 已经形成一个灰色产业链。记者以“数据信息商”的身份,加入多个二手手机维修交易群,就有从业人员报价倒卖公民的通讯信息“每条价格 1 毛钱,购买的话 1000 条起”。

据调查,80 元即可全部恢复被删除的隐私照片、通讯录,这已成了一些二手手机回收的“副业”。甚至有的二手手机维修者直言,看 到有姿色靓丽的女顾客来维修手机,就会把其中的隐私照片拷贝下来。

按现在的技术标准,为了避免反复读写对存储设备的磨损,系统内部对“删除”文件只作了删除标志,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在物理形态上消除,而通过相应的程序,还是能把这些数据还原。这个常识,很多用户其实并不知道。

我们以为全部删除的信息,只需要经过一个程序,就能全盘恢复, 将我们的隐私照片、金融数据、电话通讯录,被扒得一丝不挂。二手手机的灰色信息买卖,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犯罪渊薮,也是公民个人隐私泄露的一个重要源头。


调查结果显示,有 48.26%的人会在 1-2 年内里更换手机,平均 6 个月到一年就更换手机的人数达到 14.33%。这个天量的二手手机市场,以及每台手机里面海量的、真实的个人数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监管,将严重威胁公民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

要说明的是,从公民的二手手机里面恢复数据、窃取个人信息, 本身就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徒法不足以自行。恢复、倒卖二手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重要“副业”,甚至见怪不怪,这就需要司法机关及时亮剑,以个案来普法,才能惩奸罚恶、以儆效尤,终止破窗效应。

还要看到,二手货回收市场虽然一直是治安管理的重点监控领域, 不过之前的监管主要是为了防止销赃。但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信 息和隐私这些无形财产成了犯罪的对象,相关的监管就需要及时跟上。对于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二手手机维修、销售市场,应纳入特种 行业进行监管,实施严格的准入和行业规范。

二手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仍是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并没有随着财产权而转移。通过不法手段恢复、倒卖其中的信息本身,已经触犯了《网络安全法》《刑法》,对于这种行业黑幕绝对不能姑息,要亮出法律的高压线。(via 新华网)


word/media/image2.jpeg


word/media/image3.jpeg


粉笔视角:科技更新速度加快,手机淘汰频率增加,可如此大的淘汰量却撑不起二手手机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原因就在于信息安全无法保障。虽说在售卖之前,用户已经删除私密信息,甚至恢复出厂设置,但因为智能手机的特殊性,删除并不彻底,只需要通过软件就可以被重新识别、恢复。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非法恢复,甚至售卖用户的隐私信息,既造成了用户的困扰,还会触发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其行为本身更触犯了法律。因此对于这个这种行业黑幕绝对不能姑息,要划定法律的高压线。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强制性标准,要求厂商免费提供数据删除服务,彻底销毁隐私数据,同时加强二手手机回收处理规范化管理,对于违规的回收商严厉处罚并追求法律责任。

《二手手机(标注版)-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二手手机(标注版)》相关文档:

二手手机买卖合同协议范本04-08

二手手机买卖合同协议04-08

二手手机买卖合同书04-08

二手手机(标注版)05-30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