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支柱,两方面差距和三个努力方向
——参加市第九批农村中小学校长挂职学习汇报材料
(南乐县西邵乡中心校 陈乾松)
2011年4月1日至5月31日,是市第九批农村中小学校长到市直学校挂职学习时间。我有幸获得了到濮阳市第四中学挂职锻炼学习两个月的难得机会。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把自己作为市四中的一员,和四中的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全方位参加了四中的日常管理,参加了学校的行政例会、班主任会、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例会、教师集会、校本教研等,参与学校重大的教育教学活动,分别和学校领导、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和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交谈,查阅了学校的各种资料、档案,听课三十多节,参加了两场教育教学管理报告会(4月8号的中央教科所高效课堂课题组首席专家于春祥的《课堂上的三个缺失》,4月26号跨校研讨时岳彩波校长的《做时代呼唤的校长专题报告》)。在学习期间,我还在中学组长的组织下,参加了六次跨校交流研讨活动。先后在实验中学、市职业中专、市一中、市六中、市四中、市三中等市直学校学习交流。每到一处,我们都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听评课,与学校领导座谈,与教师座谈。通过跨校研讨,我亲身感受到濮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投入,给人一种全新的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办现代教育的恢弘气势,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我来自农村中学,对于农村中学的发展现状有着零距离的观察和思考,当把农村初中和市直初中放在一起对比以后,我发现了本质的区别,也可以说是根本的差距,就在学校的活力上。
启动于世纪之交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一场大潮,席卷全国,给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形成的教育格局以重新洗牌的机会。在这场竞赛中,凡能迅速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行为,不仅跑着,而且及时胜出的学校,勇立潮头,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示出迷人的风采。而反应稍迟钝的学校,由于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教研意识的滞后,在社会培养起来的日益挑剔、用脚投票的家长面前,不得不带领跑不满校园的二三百名学生、虚度时日的近百名教师,忍饥挨饿,靠扶持艰难度日。特别是近五年来的生源低谷,更加剧了学校的两极分化,市里进入良性循环的名校,班班爆满,竟容不下一把听课的椅子,而偏远的乡中,偌大的教学楼上,已经没有几个标准的班级。于是,我们看到在个别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满腹牢骚,怨声载道,(这是极端的例子,不代表主流,为说明问题用。)职业倦怠犹如一场瘟疫,迅速的蔓延开来,使学校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而在市直学校里,不管是基础设施尚在建设、建校时间不长的新校区,还是有着二十五六年历史的老学校,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相信每一位挂职的校长,在走进我们跨校交流研讨的市直学校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通过进一步深入的考察和思考,我认为支撑一所学校保持发展活力的支柱有四根,分别是校长、学校文化、校本教研和领导执行力,现汇报如下:
一 准确定位的校长——学校发展活力的原点
两个月来,我与市四中各位领导朝夕相处,生活上受到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同时从他们的学校管理层面学到不少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的实践经验。岳校长是位有30年工作经验、从农村中学到市直学校、从一线教师到中层领导再到一把手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校长。时至今日,在育才楼前,岳校长那“校长应抓大放小,以人为本,责任分解”、“班子和中层领导要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学校要形成特色,出精品,创品牌”、“有作为才会有座位”的声音仍在我耳边回荡。
岳校长倡导的治校理念:依法办校,民主治校,科研兴校,使我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对校长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感悟: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思想灵魂,他的领导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领导!也就是说,校长要在一所学校里真正起到领导作用,就必须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占领先地位。“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就必须加强学习,时时向最先进的理念,最先进的办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学习,这样才能够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
二 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
如果把学校文化比作是一个球体,其外层应是学校可视的物质景观,中层是规范行为的制度文本,内核则是基于教育信念形成的生活方式。学校文化其实就体现在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如何对待所处的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的学校里,师生懂得尊重自己——不苟且,所以有品位;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懂得尊重环境——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积淀生成的价值追求,理所应当应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涵养。
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四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成功的。成功在不仅仅是高悬于育才楼正面的“和谐、博爱、厚德、敏行”的校训,不仅仅是高悬于育才楼西侧的“从严从细,日新日高”的校风,不仅仅是校徽、校歌的制定,不仅仅是校报《四中报》和校刊《梧桐》的发行,甚至不仅仅是铭刻于过厅正上方的“启迪智慧、点化人生、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不仅仅是进入校门,就可看到的东侧的蕴含教育主题的中心花园“和谐园”,不仅仅是随处皆风景、移步即文化、墙壁会说话、草木能传情。而是成功在,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每一位四中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学习态度。教师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是认真的,从办公室伏案的身影和听评课研讨会上精彩激烈的发言是可以看出来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踏实刻苦的,从早晚自习良好的秩序,从饭后书香长廊和英语角的琅琅读书声,从一日两更新的地书的英语单词事可以看出来的;学习是件苦差事,学生学累了,用座右铭激励自己,他们说:当你感到学习很累很苦时,请你想一想你那在职场打拼的父母和你自己的未来!当你看到学生把这样的句子挂到墙上时,做为也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能不为孩子的刻苦和懂事而感动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既完成了学业,又磨炼了意志,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这不是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教育——文化育人吗?
所以我们说:文字的尽头是图画,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教育的尽头是文化。所以我们说:知识教学一阵子,文化育人一辈子。
三 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学校发展活力的动力
有人可能要说,这个题目语义重复了,校本教研的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哪有不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啊?可是,当参加了四中的常规和临时性教学研讨活动以后,我才明白,原来平时我们做的一些所谓的校本教研,其实是不能叫这个名字的。
以学校最常见的“备说做评”教研活动为例,一般都是一位老师上一节课,然后上课老师说课,然后听课人员围绕授课情况进行评课,说优缺点,然后结束,下一周或隔一周继续重复这样的活动。开始,大家听评课的积极性挺高,时间一长,连评课的热情也没有了,不免流于形式。这种教研方式“偶遇”的因素比较大,往往是听课时碰到什么教学情境就评什么,具体到每一节课或者某一段时间,我们通过研讨要解决哪一个问题的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有的学校提出某一段时间的研讨主题,也往往是说说而已,做起来又是一回事。
四中不这样。
今年九月份,全国中学“优质高效课堂”研讨会要在四中召开。4月8日,组委会派学科组首席专家于春祥先到四中调研,其实就是摸摸底,看看实际情况。于是四中安排了两位老师上随堂课,结果听了一节半,于专家不听了,说四中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三个缺失——“教学目标的缺失、师生评价的缺失、学生展示的缺失”。而后四中教师就在副校长宋闯军的安排下进行一轮听评课活动,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教研组集体评课。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为其两周的听评课,找到“三个缺失”的形成原因,现状及解决办法,并进一步深化“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力争提出在岳校长提出的“生态和谐教育”思想下的新的教学模式。
实际情况是,四中人通过努力真的做到了!
当这一轮听课结束时,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出了各学科各课型的教学模式!5月10日,所有挂职校长在四中进行跨校交流研讨活动,见证了这一事实,参与了数学组的研讨,听取了他们的研究报告。
就这种“提出问题、集体研讨、目标达成”的校本教研模式,我问宋校长,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宋校长很平淡的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这样,从开始的苏校长,到孙校长,再到现在的岳校长,一直这样。他说的不容我们不相信。宋校长一直在四中工作,除了中间在南乐县梁村乡支教一年以外,不曾离开过四中,他从一线教师到教务主任到负责业务的副校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四中从乡村到城市从村办到市直从生源不足道班班爆满的见证人,是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模式”从提出到发展到成熟到推广的见证人。目前,关于四中的生态和谐教育思想和“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模式”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什么的都有,可我要说,不管现在四中的校本教研的结果科学性如何,但他们通过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的开展,收获了一支勇于开拓,敢研究、会研究的教师队伍,使本校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和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最大的成功吗?
四 强大的管理执行力——学校发展活力的保障
从以上我列举的四中的学校管理的细节中,大家可以想象的到,四中必须有一支有强大的管理执行力的管理和教师队伍,不然不可能把校委会的管理思想落实的这么具体。我再举一个例子,进入四中的学生,六年级要参加军训,同时两周内将在班主任指导下成立四到六人的小组,这个小组既是课堂学习的小组,也是德育工作“对话、合作、自育”的小组,在学生的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这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需要和发展的情况,每学期进行一下调整。这个小组的情况,学校业务和政教方面是掌握的,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能够把工作做到这种地步的同行是可敬的,而同时也是可怕的,我们怎样才能追上他们的办学水平啊!
“精细化管理”提出者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常常反思,是我们没有完善的制度,是我们没有宏大美好的理想,还是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都不是。通过在市四中学习后,感觉可能我们更少一些将细节做到精妙之处的智慧,更少一些将细节做到细致之极的毅力。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宗旨、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是务实有效的,但我们没有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细节行为,没有内化为每一个领导和老师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没有养成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细作风。任何一个没能做到细节的方案、设想,都将只能是停留于纸面上的空谈而已。我们不妨换一个躬行者的角色,静心和精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或许收获会更多一些。
综上所述,所有的差距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经济层面的。一是思想意识上的,主要表现的工作精神面貌是:依赖思想严重,事事埋怨别人安排不周,不能体谅他人的难处;习惯性坐等机会,而不是寻找机会,很少能主动工作;遇事总喜欢给失败找理由,很少给成功找机会;教研氛围不够浓厚,公开课后研讨得不够深入。
鉴于以上思考,我挂职学习结束以后,回到学校的新想法新措施有以下三个努力方向:
一、 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整时机,深化校本教研,走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改新路子;
二、 适时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集中有限的资金,前瞻性的进行全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三、 乘全县教育系统进一步深化“管理质量年”活动、争创“四星级”和谐校园之东风,全面规范学校管理,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的建设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力争在三到五年之内,打造市级水平的农村初级中学,打造豫北名校。让农村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对经过多年积淀形成的四中教育特色我只是做了一个阶段性的表面的了解,因此是肤浅的和不全面的。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濮阳四中挂职校长陈乾松学习心得》相关文档:
濮阳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9-15
濮阳四中挂职校长陈乾松学习心得04-01
濮阳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