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练习六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
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
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3.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
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B.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等地。
C.他第一个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但不是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
D.由于斯诺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力,使他写出的这部著作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埃德加·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如周恩来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
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C.《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
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
D.埃德加·斯诺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二、填空题
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
版方便,曾易名《 》。
6.《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
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三、简答题
7.斯诺在写到毛泽东时,有一段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
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从这里,你读出了毛泽东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8.《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又名《西行漫记》?
9.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
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请你用书中
有关“红小鬼”的一个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四、阅读题
10.名著阅读。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知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1)这段文字节选自《 》,本书的作者是 国的 。该书是一部文笔
优美、 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这部书的中文译名为《 》。
(2)文中第二段中的A是 (人物姓名)。
(3)请根据选段中的描写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康。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背过许多伤兵。在未加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喜欢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喜欢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抢去,他追击敌人,终于把那匹马夺了回来!
(1)上面的语段出自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 》。
(2)语段中的他是 (人名)。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了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戴上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疸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 》,(2分)具体的情节是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狂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1)选段记述的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 事件,“红星”是指 。
(2)请选择文段中的语句画上横线,并在文段右边作批注(至少两处)。
1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啊!
邓发泄漏了他的身份,快乐得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压制他的兴奋;他,这个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影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
(B)不过我急于把它找回来的直觉,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第二天蒋委员长突然到西安来了,这天的早晨街上完全断绝了交通,通到城里的所有道路,都排列着宪兵和军队,沿路的农民都被从家里赶了出去,有几家看不上眼的小屋也完全被拆毁。那时我们的汽车要通过那条路到渭水,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条道路接近高度警戒着的飞机场。
委员长的到临与仍旧新鲜地留在我的脑子里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等在红色中国的街上闲庭信步,形成一种不易忘掉的对照。委员长并没有被悬赏通缉,这生动地表明谁怕百姓,谁相信百姓。但是即使在西安为了保护委员长的生命而布置的一切戒备,仍被证明并不充分,因为在保卫他的这一军队内部,也已有他的很多敌人。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选文A中的邓发见“我”的任务是 ;选文B中的“它”指的是 。
2.原著具有鲜明的态度,请从选文A、选文B中各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联系原著,概括作者阐明的主要见解。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埃德加·斯诺(斯诺) 西行漫记
6.白求恩
7.将生死置之度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8.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本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9.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
示例二: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
示例三: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
示例四:几个少先队员执勤,拦住了彭德怀,坚决遵守没有路条不放行的原则,直到彭德怀打了路条才放行。这样有原则的孩子不正是中国的希望吗?
10. ( 1)红星照耀中国 美 埃德加·斯诺(斯诺) 纪实性 西行漫记
(2)周恩来
(3)面容清瘦、温和文雅、学识渊博。
11. (1)美 红星照耀中国
(2)贺龙
12.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去延安见毛泽东的路上。
13. (1)飞夺泸定桥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批注有理有据,分析得当即可。
14.⑴他要护送“我”到红区去。
⑵我的包,在那个包里,有我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还有好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
2.选文A中,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快乐得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压制他的兴奋;他,这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营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鲜明地展现了作者的观点,红军是正义的,更受人民爱戴,并且不惧怕刺杀与牺牲。
选文B中,委员长的到临与仍旧新鲜地留在我的脑子里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等在红色中国的街道上闲庭信步,形成不一种不易忘掉的对照。委员长并没有被悬赏通缉,这生动地表明谁怕百姓,谁相信百姓,鲜明的展现了作者的观点,红军更受百姓的爱戴。(仅供参考,言之成理即可)
3.本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品质,以及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作者认为红军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有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这是这样的红军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仅供参考,言之成理即可)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练习六(含答案)》相关文档: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10-14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10-14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10-14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10-14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篇10-14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精选15篇10-14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通用15篇10-14
红星照耀中国1-6章练习汇编(含答案)10-15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共9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