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田家炳精神 争做田中好少年》主题班会材料
通江县田家炳中学八年级(6班) 刘仕平
一、活动目的:
为纪念田家炳先生诞辰101周年,铭记田家炳先生爱国重教,大爱无疆的精神,增强学生报效国家和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
学习田家炳精神,弘扬爱国情怀
三、主题班会材料:
田家炳基金会是田家炳先生于1982年捐出十余亿元,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非牟利慈善机构,专事捐办慈善公益事业。基金会资金来源主要是田家炳先生个人及其家族公司之捐献,从不向外筹募。
(捐资项目统计至2006年2月止)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项目数百宗。在全国60余所高校捐资兴建教育书院、教学楼、师资培训中心和体育中心,另捐办专业学校9所、中学110余所、小学35所、幼儿园及幼儿园5所、医院29所。其他项目包括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北京市自然博物馆「田家炳生物标本馆」、南京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科学交流中心」及全国乡村学校图书室1150间。在田家炳先生祖籍梅州市辖属各市、县、区之医疗、教育、交通及其他有关民生公益二百余宗,受捐单位逾百。
1、十八岁创业
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出生于大埔县古野镇银滩村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希望家里唯一的男孩能“彪炳历代”,所以为他取名 “田家炳”。父亲田玉瑚,为人耿直刚正急公好义,秉性纯良敦厚诚实,闻名四乡八村。田家炳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学经史习诗文,知书达礼,克尽孝道,在校勤奋好学自强不息。1935年因父亲去世,他只读到初二就辍学了。但他好学多思勤奋进取,从而通经明史,见识渊博。他的古文根基尤为深厚,特别工于四言韵文。1937年,18岁的田家炳与几个同乡合伙组成了一个瓷土公司,大胆地把家乡的瓷土生意做到越南,成为赫赫有名的瓷土出口商。1939年日本侵略军入侵汕头,瓷土出口中断。田家炳只身出南洋,他先在印尼万隆附近的小镇经营土特产生意,后来迁到雅加达从事树胶工业,1956年他成功地创办了印尼第一家塑料薄膜厂,被誉为“一位成功的印尼华侨”。为了事业的更大发展,1958年田家炳将经营阵地转移到香港,投巨资填海造地,在老海滩上办工厂,决心开拓塑胶化工产业。
2、诚信造就人造革大王
香港地皮昂贵,许多人靠房地产迅速致富;而当时香港的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大家都认为在香港办实业不合算 。田家炳从逆向角度考虑,提出了自己的经营战略:“别树有花我不采,此树无花等花开。”他在元朗海边购买了30多万平方尺的海滩,移山填海兴建起了一座人造革制造厂,引进先进机器设备,训练职工并聘请英国技师,开始了他的人造革经营之路。他不与外国企业抢做大路货,而是专做拾遗补缺的冷门生意。他的工厂采取了投其所好急人所需的策略,制造了适应各种需要的1000多种不同花样的产品。几十年来田家炳的人造革企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狂风巨浪的冲击,许多公司倒下去了,但田家炳的公司却不断走在时代前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以“诚”、“信”为本,开拓创新日益发展。而又以其工厂规模宏大、产品竞争力强 誉满国际市场,被称为“香港人造革大王”。
3、自比清末戴瓜皮帽的怪人
田家炳发迹后,常以平常人自居,而且节俭得近乎“怪”。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饮料瓶,里面装着小半瓶白开水。瓶子是田家炳从香港带过来的。“我不舍得喝矿泉水。”田先生曾在四川广元中师的师生会上说:香港有700万人,如果每个人每天扔掉一个瓶子,就要扔700万个。“我看到一个瓶子,就好像看到这个瓶子后面有10个、20个人为这个瓶子劳动的身影。”这样的故事不少:田家炳出门自己带肥皂,不轻易用一张纸,出门搭公车……
田家炳自称“孤寒鬼”(吝啬鬼),对自己刻薄,舍不得花钱。“我就是清代戴瓜皮帽的那种老人家。”2001年,田家炳把住了37年的别墅卖了。他为这几千万港元的“收入”能建设几十所学校感到高兴。田家炳有五子四女,全家20余口,卖掉别墅后,他和老伴搬入了离别墅不超过100米的公寓楼,从此成了“租房”一族,而且每天坐公车出入。好在如今孙辈大多出国留学,家庭团聚时小公寓还可以勉强应付一下。
田家炳说:“80多岁了,连住家也没有,私家车也没有,每天坐公车,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基本上找不到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孩子有多么了不起。“如果有最自豪的事情,那就是用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
4、慈善不一定就是钱,是心
田家炳不仅是大企业家,还是大慈善家。1979年,他捐款到了家乡,修马路,建桥梁,建第一所田家炳中学。到现在,北至黑龙江省,西到西藏、新疆,除了北京市内,每个省份都星罗棋布着田家炳中学、小学、书院……
从小读书少,成为田先生最大的遗憾。他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他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学校,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是毕生最大的寄托。他不是内地或香港最有钱的人,也不是捐款最多的慈善家,但却是捐出财产比例最高的人。他捐出了自己名下的80%的资产。他认为做慈善不一定是钱的问题。他到大学演讲和同学们说:“你们爸爸妈妈给了你钱零花,你节省下来,当有同学发生困难了,你把1000块拿出来,帮他渡过难关,你这1000块要比我的1000万还要多,还要慷慨。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来自香港,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老人,比更多真正的内地公民更关心内地。而“教授、博士”这些彰显身份、学术成就的称号,放在他的身上,比卖弄学术、高高在上的一些“博士”、“教授”更恰如其分——他没有多少文化,却拥有众多“博士”、“教授”的名誉称号,因为他拥有成千上万、并越来越多的,在“田家炳大楼”里积累学识和智慧的学子们。
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人生道路上的逆境和挫折?
2、我们应该从田家炳先生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弘扬田家炳精神 争做田中好少年》主题班会材料》相关文档:
喜迎元旦班会主题教案(精选5篇)09-02
有关校园文明的主题班会09-06
养成文明习惯主题班会教案09-06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精选15篇)09-06
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9-06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内容(精选5篇)09-06
文明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7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