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中,“中锋”倍受书家推崇。如书法家白蕉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沈尹默说:“‘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必当遵守的笔法。”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流风所及,甚至略有书法基础的人都知道行笔要用“中锋”!
至于什么是“中锋”,说法则不一而足。有人认为是指尖锋位置,要“令笔尖在点画中行”;有人认为是使力方法,如书法家魏启厚说“骑自行车不倒就是中锋”;有人把“侧锋”也归入“中锋”,如梁三日认为“侧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
概括而言,将“中锋”理解为使力方法,要求处理好在点画中的发力及力的平衡等问题,涉及的控笔技巧较高。我们就先从简单一点的讲起,谈一谈许多人困惑的:怎样“令笔尖在点画中行”?要做到这一点,大致有五种方法:
一 捻管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捻管来调整尖锋位置。调锋时,笔尖位置不变,手指转动笔杆,调整笔锋走向,将尖锋调整至点画中央。
捻管有顺、逆捻管之分。具体来说,书写“横”“提”两种点画时,多逆时针转动笔杆;书写“竖”、“撇”两种点画时,多顺时针转动笔杆;“捺”画则不用转动。通过捻管,可以使使笔肚与行笔方向相同,使尖锋处于点画正中。以长横为例。起笔时先向右下顿笔切锋,再侧锋带笔稍行以避免破坏锋面,然后以切出的斜边做点,保持尖锋位置不变,然后逆时针捻动笔杆,锋面向右中锋行笔。
这种方法转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简单易行。由于转锋时,笔锋在纸张平面范畴内运笔,点画行笔所用锋面与起笔所的锋面相同,所以此法调整中锋时,“点、带、转”(切笔后侧锋带笔,然后转动笔杆走向想去的方向)三个动作即可完成,转换方便,容易掌握。缺点是笔法单一,影响运笔速度及笔力。
二 转腕
这种方法强调转腕调锋。调锋时,笔尖位置不变,腕部灵活转动,将笔锋向外或向内推送,调整成中锋走向。
具体来说,书写“横”“提”两种点画时,笔锋多向外(或上)推送;书写“竖、撇、捺”时,笔锋多向内(或下)推送,以不同的锋面中锋走笔。以横画为例。起笔先向右下顿笔切锋后,保持笔尖位置不变,然后向外(右上)推送笔锋,让笔肚回到笔画中间,促使笔锋自然向右。然后换面向右中锋行笔。
这种方法转锋,速度比捻管快,行笔也较为有力。由于它与捻管一样是在纸张的平面范畴内运笔,锋尖位置不变,不用提笔,所以难度也相对较低。不过,由于在行笔时要求略提笔之后,按着笔围着锋尖画圆,以利用手腕运动转向想去的方向,所以它在控笔上比捻管稍难一点。
三 立锋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立锋”来调锋。所谓“立锋”,就是保持笔锋弹性,让“笔锋时刻站立着行走”!也就是说,每次转换笔势和走向时,都通过“提、按、使、转”等笔法把笔锋提起,相对中正、垂直纸面,为下一个点画的中锋运笔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通过“立锋”,书写时可以“横”折向正右,“竖”折向正下,“撇”折向左下,“捺”折向右下。采用不同的锋面中锋走笔。以横画为例。起笔先右下顿笔切锋,再以切出斜边做点,笔尖位置不变,提笔(不离开点画)“立锋”,再折笔换面中锋行笔。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笔有力,八面出锋、转换迅速。缺点是对控笔的要求高,使笔锋由改变“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的状况恢复为“正锋”,才能使毛笔“八面出锋”,保持笔毫顺畅。由于笔锋要在纸张的空间范畴内运笔,所以提笔的程度难以把握,易出现笔头出尖或落肚等现象。
要想用好“立锋”,需要注意以下要求。第一,执笔要正。执笔时要求腕平掌竖,毛笔垂直于纸面,以利于行笔时八面出锋(笔锋向各方出发)。笔锋一旦落纸,产生行笔方向,这时等于已经放弃了其他七个方向,没有八面锋的选择权了。因此要保持“八面锋”,就得把笔锋提离纸面,且与其垂直。第二,提得笔起。笔管可反向倾斜于走笔方向“铺毫”,或者前倾拖笔“裹锋”,但笔杆和笔锋构成的纵向平面仍垂直纸面,以保持笔锋弹性,利用“提、按、使、转”等技巧,快速、短促、有力地转换行笔方向。唐太宗说:“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
三 衄锋
“衄锋”,指将笔锋上下、左右来回揉转。行笔过程中,笔锋可逆势上下而行,或左右轻挤,为点画转向做准备。具体来说,横画可用指关节灵活地使笔锋不断上下微微提按揉动,竖画让腕左右来回微微提按扭动,以便将尖锋调整至点画之内。这就类似骑自行车时,要骑得稳,总是要在左右微晃中行进。
五 分笔
分笔就是将较复杂的点画分笔来写,以便更好地转向中锋。比如“横折”可写完横后断笔,再写竖,分笔写成。这个方法被前人称为“笔笔断而后起”。“断”指分开、收笔,即前一笔收笔写完后,再起笔写下一笔。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把它变为几件简单的事情,就容易成功。
清人朱昂之曾指点包世臣笔法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朱和羮则强调无论行书、草书都要做到“笔笔断”,他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
书法家黄简说:“ 下笔不用力,不能力透纸背,这是‘飘’。不收笔就写下一笔,连绵不断,这是‘滑’。‘飘’和‘滑’都是书法大病。 现在的人性急,下笔要龙飞凤舞,快如闪电。写起来呼吸停顿,血压升高,这观念是错的。正确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笔笔交代清楚,不慌不忙。”
六 结论
书法创作时怎样做到“中锋”行笔?有五大方法!书法家沈尹默说:“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由此知道,‘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必当遵守的笔法。”
尽管有人强调侧锋“笔锋仍偏,但着纸的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被认为是成功的可取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学好中锋行笔,对于熟练掌握控笔技巧,为书法创作打好基础仍是必要的。所以,请在书法的起步阶段,最好还是不要跳过“中锋”的练习,最好将其练熟后,再讲究中锋、侧锋结合,做到“正锋取力,侧锋取妍”。
《练书法时,还在为不会“中锋”行笔而苦恼吗五大方法送给您!》相关文档:
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语录,白驹过隙,时过境迁,我还在02-11
只要希望还在作文(3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