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人大代表黄细花认为:这条“中国史上最高的”法定结婚年龄,导致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不断增多。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进而惹了争议。
正方可能观点:
1、能够缓解当前年青一代人的剩男剩女现象。
2、有助于缓解一下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延缓老龄化的危害。
3、使生育提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高龄产妇妊娠危险。
4、保护一些偏远地区虚假结婚女孩的权利,使其合法化,有了法律保障。
一些没有达到法定婚龄而想结婚的人,为了早日结婚,采取用假身份证、虚报年龄的办法领取结婚证。有些人干脆就"未婚同居",造成事实婚姻,但法律不承认不保护这种婚姻,这无疑隐藏了诸多社会隐患。黄细花说,这种现象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由于法定婚龄的延迟,导致育龄不断延迟。目前,中国平均结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29岁之间,年龄推迟趋势非常明显,最终导致高危妊娠比例增加。因此,降低法定婚龄和生育年龄,有利于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优生优育。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部就班地从小学读到大学,然后先立业,再成家,自然,法定婚龄高些也没有事,但问题是,在农村有多少孩子能够这样安排?在农村不乏早婚者,年龄稍微大一些,不结婚,就很有可能被人看不起。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如果我们站在城市的角度看,现有的法定婚龄修改不修改关系不是很大。反正也不会这么早结婚。但如果站在农村的现实来看,从保护农村的一些弱者来说,显然是有意义的 ;一直以来,婚房市场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自住客户群中最具刚性需求特质的就是年轻人结婚购买婚房。一旦婚龄降低,结婚人群有望倍增,婚房市场想不火爆也难。 法定结婚年龄只是一个界限而并非指定,《婚姻法》划定结婚年龄自有其道理。其实,大家不必担心一旦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就一定会带来影响青少年学习、工作,乃至人才培养以及增加离婚概率的问题。这当中并没有太直接的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多大结婚是重要,结婚之后把日子过好更重要。
网友:提议很好,太多剩男剩女被这个规定年龄耽误了。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彼此承诺,是很美的一件事,这样减少成长后的物欲对两人爱情的冲击。
认为反对的理由实是误读
黄细花观点很明确,针对农村早婚现象,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就是婚姻法修改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并不意味着18岁就必须结婚,你有选择结婚的自由,人家保护的是“低龄事实婚姻”。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8岁法律上算是成年人了,为什么不给他们结婚的权力?
反对法定婚龄降低到18岁的人,通常持有类似“心理尚不成熟”、“还在学习”、“没有经济基础”、“容易造成弃婴、离婚”等等理由,种种质疑听上去不无道理,但实为对法定婚龄的误解。法定婚龄是合法注册的最低年龄,并非强制年龄。
法定年龄降低到18岁,并非反对晚婚晚育,也不是倡导早恋早婚--早恋现象早就是存在十余年的现状,已无需法律去“倡导”。实际上,对大部分人而言,法定婚龄降低无任何影响,却能保护一批过去不受保护的“非法同居”者。从法律应该保护所有公民基本权利角度出发,降低法定婚龄更为合理。试想一个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年轻男女,已经自力更生,且孤身在外,为什么不能允许他或她有个合法的伴侣?
18岁可以结婚,并不代表18岁必须结婚,只要男女青年心智成熟,对爱情的认识很明确,能够承担婚姻家庭中的责任,18岁结婚何尝不可。18岁不能结婚,也并不代表18岁就不能进行事实结婚。如果法律规定,18岁可以结婚了,那就意味着所有满了18岁的青年都得结婚吗?不想结婚的,不想生小孩的,法定婚龄降低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法定婚龄18岁不是强制,连推崇18岁结婚也称不上,只能说是承认并保护了18岁人们结婚的权利。因此,这不能解决所谓“剩男剩女”的社会问题,也不会因此而出现大批人早婚的现象,因为晚婚的人不会因为法定婚龄降低而提前找到对象。法定婚龄降至18岁,只是为了多保护一部分应该得到保护的人,让他们更健康、安全、美满地生活,这足以成为立法修改的理由,因为法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护弱者。
其实,在世界各国中除澳洲男21女18的规定稍微靠近我国以外,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早把法定婚龄标准定在18岁左右了,这说明它具有其符合人体生理健康的科学性,在身体成熟后预留三四年让心智成熟。在我国,法定婚龄降至18岁,不但有照顾到数亿农村劳动人口的权益,甚至能在一定程度降低性犯罪,从而有助于人民和社会双重的“健康”发展,且基本不会对计划生育和城市居民有太大影响。试想,现在连大学都已经允许结婚了,为什么法定婚龄不能降到18岁? ( 反驳:黄细花代表在提出这一提案时,无疑是前期做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并且具有国际化视野,因此她搬出的理论依据是:丹麦、芬兰、波兰是男21岁、女18岁;瑞士、越南是男20岁、女18岁;德国、意大利是男女均18岁;日本和韩国是男18岁女16岁;菲律宾是男16岁,女只有14岁。相比而言我国的法定婚龄是世界上最高的。看似我国已经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但是不知道黄主席如此横向对比有何意义,一句话足以噎死黄主席,看看除了越南之外,其他国家是否都基本是经济发达国家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本就与之不同步,如此崇洋媚外式盲目对比有何用。降低婚龄,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三个负担加重”会更加明显。一是加重学业负担。18岁正值求知奋进的黄金时节,如果过早地谈婚论嫁,势必会影响学业、耽误前程。二是加重生活负担。但毕竟18岁这个年龄的青年男女身心尚不成熟,经济尚未独立,幼稚的肩膀怎能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三是加重社会负担。降低婚龄势必会引发生育潮的提前到来,带来的后果恐怕会是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加重,老龄化加速等社会问题。婚龄是一道法律红线,降低婚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切不可小觑,因此必须审慎把握和抉择。 )
我方可从以下方面切入:
(1)在年龄方面,18周岁太小了,各方面还不成熟;
(2)在身份方面,18周岁应该还是在某所中学学校读书的学生;
(3)在经济方面,18周岁应该没什么经济能力【家里特别特别有钱的除外】,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生活【能养活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
(4)在社会方面,如果在18周岁已经结婚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后生活压力大,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容易引起社会违法犯罪的发生;
(5)在其它方面,许多18周岁的人根本不懂该如何教育儿女,因为他们本身就处于一个极需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只会生育,不懂教育!越不懂教育生越多,是造成当今人口素质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律首先是一道威慑和屏障,可以保护无力弱小者的权益,包括在其不知不觉中;同时法律也可彰显出一种意识的倡导,唤起某种普遍的公众意识。由于种种原因,那个女孩没能得到这种来自法律的保护和提醒。而现在又有此建议,因为建议者认为,“未婚同居”造成事实婚姻,但目前“晚婚”的法律不保护这种婚姻,这隐藏了诸多社会隐患。因此,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的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如此一来,削足适履,此类隐匿的违法问题倒是可以“合法化”了,但对类似这个女孩的权益的保护是否就更失去保护的可能了呢?
在法定最低结婚年龄为22、20周岁时,至少初、高中生恋爱还得不到大人的认可及支持,不敢那么光明正大,还会比较收敛和低调。如若放宽至18周岁,那么只会让原本还能有所顾虑的恋爱现象变得肆无忌惮,变得理所当然,变得“有法可依”,甚至还会导致恋爱年龄更加趋于低龄化,使得原来初中开始的恋爱现象提前到小学。
试想,7岁入学,受完12年高中之前的教育,平均年龄19岁。18岁结婚,意味着高二的学生都可以结婚,这岂能不让人纠结? 当然,修改法定结婚年龄,人大代表黄细花是有理由的。但将"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不断增多的原因,全部归于现行的法定结婚年龄,显然是不公允的。也就是说,黄细花代表的建议有点站不住脚。
现实中的结婚年龄推迟,"剩男剩女"、高龄产妇增多,与法定结婚年龄的关系并不大,如果一定要找原因,社会普遍观念认为,除了观念的转变之外,主因无疑是生活压力大。一些适婚青年为什么不尽快结婚,而成了"剩男剩女",做了高龄产妇呢?其原因并非法定结婚年龄所限,有一部分是不想结婚,但更多的人是生活压力和社会现实所迫,结不起婚,甚至不敢结婚。 比如如今的社会观念认为,结婚首先要有房,甚至有的还要求有车。在城市买一套房子自然价格不菲,在农村批宅基地建房也要不少花费。相对于青年人的创造财富能力、收入水平而言,备不足这些结婚的"硬件",结婚年龄自然就越推越大。
未婚同居现象在生活中确实有,但男22周岁,女20周岁以下的同居者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更多的未婚同居,依然是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年龄也超过了这个标准的人群。 退一万步说,婚姻不只是一种形式,结婚意味着组建家庭,意味着将要承担全部的家庭责任和更多的社会责任。而18岁虽然已经成年,身体发育也已经成熟,但心智的成熟度,承担责任的能力大小,性格的稳定性,工作与事业的定型度均是不确定的,此时结婚,显然有些不大适合。
另外,80后人群中,离婚现象的增多,也让我们忧心;18岁结婚,婚后的婚姻稳定性如何,会不会导致离婚率的进一步上升,引来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在我们说民生工程,婚姻显然也应该归于民生工程。也只有解决好了基本的民生问题,减轻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让房子不再贵,物价不再高,人人都能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不至于为了结婚"硬件"而奋斗终身,就算再提高法定结婚年龄两周岁,"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也不至于会增多。
为什么“剩男剩女”现象近几年出现并不断增多呢?关键是与个人认知、人生观、婚姻观有关,也与房价、物价有关,还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有关,怎么能归罪于“法定婚龄”呢?而所谓“高龄产妇”的年龄界限则是35岁,按照20周岁的“法定婚龄”,如果想生孩子,十多年的时间,如何会耽误?如果不想生孩子或者生不起孩子,别说“法定婚龄”放宽到18岁,哪怕是放宽到16岁,“高龄产妇”还会一样存在。“未婚同居”就更不用说了,看看“未婚同居”的群体中,有多少是未满“法定婚龄”的?
如果真从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角度,20周岁结婚的“法定婚龄”无疑是适宜的。“孩子成为妻子”、“孩子抱孩子”的惨痛,在解放前的“童养媳”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难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退回“童养媳”时代?再者,是否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黄代表在提出建议之前,有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调查?征求了多少女孩子的意见?走访了多少家长?没有广泛的民意支持,这样的代表建议或许只能代表自己的意思。
网友热评
结婚早离婚率就会增高。18岁结婚?搞错没有哦。才成年,其实还是少年,完全不懂事,怎么过日子哦。如果过不下去就离婚,岂不是又让婚姻不稳定了? 18岁、都还在读高中吧。都可以正大光明的领结婚证了。那么15、16岁谈恋爱就不算是早恋咯。还可以在学校举行婚礼,别说很浪漫,真是可笑。把学校当什么?谁还会有心思好好念书吗?将来中国的高素质、高人才还会很多吗?高中都可以结婚了,大着肚子去高考,不会是罕见的新闻吧。
在我国,18岁的男女一般刚高中毕业,正踏入大学校门(也有部分青年男女已经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既无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无社会经验,还必须依靠父母生活。试想,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还何谈结婚,喝西北风吗?同时,18岁就结婚,那感情基础从何而来,势必在高中期间就开始培养感情吗?如此一来,又会催生“更早”的“早恋”现象,造成更多的家庭矛盾、社会问题。再者,18岁的婚龄,会过早把轻年男女圈进婚姻的“围城”,草率地结婚很可能导致更高的离婚率。基于以上原因,在我国18岁的婚龄是弊大于利的。
18岁、就可以结婚。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提前了2年,算下来。不到20年。我们就多了一代人。中国的国情我们也很了解,政策都提倡少生、优生。将来还多了一代人。四代同堂很平常,五代同堂不无可能。以后人口肯定是一大问题。 18岁、女生的子宫都还没发育成熟,生下的宝宝,有可能会不健康。对大人小孩都有伤害。这又会给医院增加问题。谁都伤不起。
18岁、贫什么结婚?能养活自己吗?结婚得要钱吧。还不是父母出。结婚之后是继续读书呢?还是工作?很多人都知道,高中的知识在生活中是很少有用到。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负担。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过早的结婚未必是好事!
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日新月异,“裸婚”的青年男女大有人在,其结果也因现实的残酷,以离婚收场。如今,“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的现象,大多在于现代人自身观念形成的,不是仅仅依靠降低结婚年龄便可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虽小,也一样存在着离婚率飙升的趋势,不是吗?假如单靠修改结婚法定年龄缓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实在太离谱了!
有力佐证:
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这是符合青年男女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点的。但是,法定的结婚年龄并不是达到这个年龄就一定要结婚,适当的推迟一点结婚和生育年龄是于国于家于己都有利的事情。年轻女子一般在20到23岁左右身体发育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但心理发育情况却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进入成熟阶段后结婚生育比较适合。普查资料表明:20岁以前结婚者比20至25岁时结婚生育者得子宫癌的人数高3倍,比26岁后结婚生育者高7倍。
世界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如下 :
伊朗法定结婚年龄:9岁;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俄罗斯法定结婚年龄:14岁;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菲律宾法定结婚年龄:16岁;韩国法定结婚年龄:16岁;日本法定结婚年龄:男18岁、女16岁;巴西法定结婚年龄:16岁;中国香港法定结婚年龄:16岁;中国台湾法定结婚年龄:16岁。美国各州不一,部分州规定,如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须经父母同意方可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世界各国的法定结婚年龄都不相同,不过,中国目前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世界上最高的。那么,目前这个法定结婚年龄有没有必要进行调整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刘建民认为,现代教育体制导致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人们的结婚年龄在不断地往后推移,虽然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在16到18岁之间,但实际上,这些国家很少有年轻人会选择在这个年龄段结婚,法定结婚年龄的现实意义并不大。而我国相对偏高的法定结婚年龄,其实更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
我国史上婚姻状况:
唐、宋两朝都规定男15、女13,元朝是男女须满15岁,明、清是男16、女14,民国规定男18、女16。1950年中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 为什么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我国的适婚年龄越调越高?可见先今的婚姻法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有网友称:看来娃娃亲、童养媳……都将陆续恢复!18岁结婚在旧社会还可以,那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0来岁,可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
记者蓝桂强:我手上拿的是一份网上关于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的民意调查,我们可以看到56%的人选择了发对,觉得18岁心智尚未成熟,无法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31%的人选择了支持,认为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优生优育;还有12%的人选择了其他的看法,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反对的声音稍微多一些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刘建民:从法理上来说,18岁是成年,成年人是有一个婚姻权,但从我国目前人口结构来看,其实计划生育或者说少生育对我们国家整个经济运行,甚至未来它是有重要作用的。不论是从舆论导向作用,还是从社会现实作用来讲,其实我个人觉得既不需要去提高,也不需要去降低,保持稳定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
《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相关文档:
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