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教材分析:
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
教具准备:钢琴 乐谱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
二、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出示课件)
2、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
二、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
生:“嫦娥一号”升空!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出示学习目标
轻声高位置齐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其要求有所了解,轻声高位置又使学生作了发声的练习。)
(三)节奏练习——“动动我们的手”
节奏练习利用节奏模与节奏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歌曲中的节奏进行练习。
(四)“幸运52”知识抢答——“动动我们的脑”
多媒体出示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
歌曲《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是谁?(作词乔羽 作曲徐沛东)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那个民族吗?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3000人左右)
二、激情参与(视唱):
1、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课件3:动画)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个美丽的小公主在干什么呀?(答:唱唱跳跳,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师:你们觉得缺了点什么吗?(答:音乐)
师:我们就看看配上什么音乐比较合适呢?(课件4:视唱谱+音乐+动画)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 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爱我中华》一歌
(1) 完整视唱旋律。
(2) 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
(3) 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请部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笛练习。
(5)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分声部完整演唱。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
(6)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赏歌曲
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热情” “ 奔放”“ 激昂”“欢快”“ 奋进”等等
2、第二遍欣赏歌曲 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
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二)读歌词(轻声高位置,再次让学生进行发声的练习)
读歌词时可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老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声的方法和读歌词的情绪,学生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读第三部分。
问题:1、关于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2、你认为能表达歌曲中心的歌词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三)作品分析
师:我们欣赏了歌曲的旋律,读了歌曲的歌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歌曲吸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乐的性质。
(四)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举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 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
(五)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
(六)歌曲的拓展
师:同学们,下面的时间我们休息一下嗓子,老师要问大家一个有点严肃的问题,你爱自己的祖国吗?为什么?
老师出示以下主题的图片:“美丽河山”“取消农业税”“两免一补”“嫦娥一号”“2008年奥运会”“四川抗震救灾”等
师:我们的祖国有美丽的河山,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中间的很多学生都受到国家政策受益者,“嫦娥一号”的发射“2008年奥运会”都让我们为祖国而自豪。“四川抗震救灾”的活动中,中华民族所表现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让祖国以她的儿女而骄傲。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让我们以热情、奔放、奋进的声音用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演唱形式,把这首歌曲再来演唱一遍。
在热情的氛围中,利用学生自己创编的演唱形式完成作品。教师进行小结。
(七)实践与创作
1、听歌曲《牧歌》、《向往神鹰》 ,听完后谈感想,你认为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为什么?
你听过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如:傣族、彝族、高山族等。
2、学生自由发言
3、作业:学生课下在网上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与歌曲
(八)、组织下课.教师总结: 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教学反思:
歌曲《爱我中华》是一首必唱歌曲。歌曲的正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聆听、感受、表现和创作为主线,让“热情”、“欢快”、“奔放”、“奋进”的情绪充满了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本节课剔除了繁杂的历史背景,剔除了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密切的多媒体短片,基本节奏练习和发声练习都在游戏和互动中悄悄的进行了,让学生尽情的唱,变换形式的唱,再创作的唱,从而突出了唱歌课的的特点,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效果良好。
《我的中国心》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歌词语言
2、体会爱国情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赏歌词
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情感熏陶法
五、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时光的车轮即将驶过2004年,让我们回首往事,今年我们国家发生的哪件事最令你难忘?
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夺取了32枚金牌,令全世界对我们中国刮目相看。
同学们,如果老师让你们看一张奥运健儿的照片,你最想看见谁?他是谁?你们佩服他吗?为什么?你们想不想看他夺冠的精彩场面。(播放刘翔夺冠的录像)
在奥运赛场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冉冉升起时,奥运健儿在领奖台上的身姿将永远定格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放国歌,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爱国,但是你们知道吗?每当这个时候,身在海外的那些华人、华侨更是激情满怀、热泪盈眶,这是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
(出示课题:我的中国心)
2、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3、过渡语: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读来震撼人心,让人刻骨难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
4、学法交流:
通过师生交流,明确学习这首歌词的方法,交流学习方案,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取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读歌词、赏歌词、联现实、唱歌曲
(二)读歌词
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学生自主感情朗读歌词
3、学生表演朗读
4、学生齐读
5、过渡语:通过朗读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这首歌词浓浓的爱国情 感,而这种情感又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歌词。
(三)赏歌词
1、析文本:
①指导语:赏歌词主要是品味语言,你认为这首歌词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等都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②学生讨论、探究、回答。教师相机评点。
③过渡语: 欣赏完这首歌词的语言,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首歌词配上形象的画面。请同学们任选一句歌词,发挥你的想象力,配上一到两幅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2、配画面
①范例引导:欣赏《公元1997》的画面配置。
②学生讨论,合作教学设计>设计,为《我的中国心》配置画面。
③学生发言。教师相机评点。
3、过渡语:《我的中国心》已经过去20年了,可是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仍然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香港和澳门已经相继回归,只有台湾还飘零在外,两岸的亲人隔海相望有说不尽的相思之苦,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写的《乡愁》。
(四)联现实
1、学生自主感情朗读余光中的诗《乡愁》。
2、教师范读《乡愁》。
3、过渡语:余光中的诗道出了无数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他们多么渴望早日回归大陆,与家乡亲人团聚!但是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弯当局不顾广大台湾同胞的心声,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作为期盼和平统一的中国人我们能不能答应?
(五)唱歌曲
1、过渡语: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香港回归了,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澳门回归了,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
2、师生起立,同唱《我的中国心》!
(六)、小结: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要明白哪些歌曲更值得我们去唱的(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
《我和我的祖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发声方法训练,使学生理解、掌握正确的歌唱习惯和方法,能正确的使用气息,咬字吐字准确。
2、通过歌唱实践,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集体训练,个别示范和才艺展示,引导学生自学和集体讨论,归纳总结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喜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2、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重点难点】
歌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导入新课:
播放三种不同唱法的歌曲,让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分辨歌曲各属于那种唱法,从而导出本节内容——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探究过程:
一、学习目标展示(2分钟)
1、了解、掌握呼吸和吐字的正确方法。2、自学《我和我的祖国》,分析歌曲结构。
二、引导自学(5分钟):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歌唱的动力是什么?怎样才能用好气? (气息)
2、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拍子特点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3、a、教师范唱第一段;b、学生自学这首歌。
三、讨论探究(7分钟):
1、正确的呼吸方法(正反对比)和发声吐字练习。
(1)、师讲述歌唱的动力----气息。
(2)、师教授学生练习气息:
a、吸气:深呼吸(闻花感觉、吃惊感觉);
b、呼气:叹气感觉(保持气息,发“丝”,拖长)
(3)、发声、吐字练习(活动与创编):
a、“来”字节奏练习:xxx xxx∣x 0 0.∣┃
要求:坐姿挺立,肩膀放松,喉咙支架立好,打开肚脐眼的小嘴,肚皮弹跳,声音咬下即放,干净饱满,不过分追求音量。
b、带旋律练习:5 4 3 2 1 - ||
来
要求:气息放在肚脐眼以下的小腹,腰板直,喉咙打开,声音连贯。
2、歌曲赏析:
1)分辨用三种不同唱法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
2)讨论各种唱法所表达的不同意境(试用颜色和人物形象来比喻):
美声唱法 → 海蓝 → 深沉慈爱的老者
民族唱法 → 草绿 → 轻歌曼舞的姑娘
通俗唱法 → 天蓝 → 含情脉脉的小伙
3)分析此曲的结构(二段式结构。第一乐段旋律流畅、施展优美、感情深切真挚;第二乐段在高音区回旋,抒发了人民同祖国休戚与共的深切之情,使音乐形象得到升华。整首曲子表达了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
3、再自学、唱这首歌。
四、学生汇报(12分钟):
1、学生阐述自己观点,互相提问、解答,教师注意引导及纠正错误,最后做出归纳总结。
2、歌曲演唱学习。
1)、生演唱此曲,师钢琴伴奏;
2)、师提要求并纠正指导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要求:
(1)气息通畅自然。
(2)喉咙打开,腹肌跳动,第一遍先用练声“来”把旋律哼出来,第二遍唱歌词。
(3)咬字吐字清晰干净,努力唱好每一个字。
(4)每一小节中的强拍要有圆舞曲的特点,使音乐流动起来。
(5)充满感情、真挚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把激情表现出来。
(6)、结束时气势洪大、磅礴。用饱满的情绪演唱全曲。
五、成果测试(10分钟):
1、个别学生演唱此曲和其他歌曲。
2、请学生谈谈在唱这首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呼吸,吐字,感情表达等)。
【课堂小结】(1分钟):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懂得了歌唱。我们要在不断的歌唱实践中,学会和掌握呼吸的方法,并运用到歌唱中。歌唱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我们在歌唱中要有感情的演唱,把歌曲的意境和感情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
《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整体感受歌曲能找到歌曲中强拍的位置,强调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作用。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小鸟小鸟》的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呵护生命。保护环境。激发学生对动物对环境对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感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小节,找到歌曲中的强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及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播放VCD欣赏电影<苗苗>主题曲(调动学生对本课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授: 这首歌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小鸟小鸟》
2、听歌曲范唱(录音机)
问题设计: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强拍的字(让学生自己找哪个字是强唱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标记歌曲中强拍的字请学生来标记(训练学生对音乐整体的听辩能力)
4、教师弹歌曲小鸟小鸟伴奏请学生唱哼鸣, 有会吹口哨的同学可以吹哨(熟悉歌曲旋律)
5、教师弹歌曲伴奏学生用la来歌唱(再次熟悉歌曲旋律)
6、教师弹歌曲伴奏请学生唱歌词(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已经能够达到唱这首歌曲的能力,听辨学生在歌唱中那个环节有问题及时纠正)
注:刚才同学们齐唱了小鸟小鸟这首歌曲,在歌唱中你感觉那句话唱的还没把握,有问题的请提出来。(平时上课这个环节也是我新授唱歌课的一个设计环节,觉得很实用)
7、问题设计:休止符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师示范)
分析歌曲:
弱起小节 二段体 AB 歌曲中力度记号 P F > <
8、注意歌曲的力度把握,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老师介绍打击乐的用法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和节奏感。(将学生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师生合作再次演唱歌曲小鸟小鸟.
10、歌词创编: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请同学们以热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小组演唱展示。
11、课堂拓展,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1、看环境污染片
小鸟们,多么向往那只有绿树、鲜花、清泉的好地方,(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课件),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愿意在那儿生活吗?这段录像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课件,让学生感到环保的重要性,感受美与丑。)
2、画理想中的家园
对人类说几句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画、写、说等一系列手段,训练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对爱护鸟类,进行环保的必要性有了深层的认识。)
12、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象是小鸟,是雏鹰,要腾空翱翔,就要现在学好文化知识,爱科学,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里我也衷心祝愿同学们的梦想都能成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歌曲小鸟,小鸟中结束)
《渴望春天》
教学理念
(1) 新课标基本理念第一条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课充分运用听赏、歌曲教学、创作体验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音乐。
(2)鼓励音乐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创造性的活动中,发挥想象,抒发对春天的喜爱。
(3)以音乐为主线,使音乐以美术、文学等学科艺术联系,多途径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感悟。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4、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明朗、愉快地情绪。2、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
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2、展开: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所作的。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3、复听《渴望春天》两遍。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作品的体裁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
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请全体学生参与思考,避免音乐课成为特长生的课堂的现象。
(二)、学习作品的风格
1、教师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弹奏《渴望春天》,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
2、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
(三)、深入了解作品
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学习作品的结构
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a+a1+b+a2
(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后,能模仿创作。)
(五)、介绍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为摆脱大主教的控制而斗争,悲惨的生活,乐观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美好的作品。
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
(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缅怀一代音乐大师。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并对这位坚强乐观的大师肃然起敬,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六)、拓展
尝试创作a+a1+b+a2结构的小短歌,巩固所学知识
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
要求注意:
1.词曲风格要统一。
2.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
3.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亦可学生哼唱,教师帮助记谱。完成后各组唱唱,共同评议,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通过创作实践打破了作曲的神秘感,巩固会用所学知识,同时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七)、总结、下课。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苗族音乐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民族特色音乐的兴趣,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通过反复聍听、模唱、对比等手法,体验《苗岭的早晨》乐曲的情绪变化,分辨乐曲的结构,每部分的音乐要素特点,感受苗族《飞歌》的音调特点。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苗岭的早晨》音乐特点,风格特点,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体会苗族飞歌的独特音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苗家儿童庆丰收》进教室。
谁记得我们进教室的歌曲唱的是哪个民族的歌?(苗族)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首歌曲。(随教师的钢琴伴奏演唱全曲)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苗族吗?(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苗族的资料)
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一下苗族的图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将我们带到了鸟儿争鸣、笛声飘飘、风光秀美的苗家山寨。仔细聆听,用心去感受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初听全曲)(学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这首乐曲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素材,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苗族歌舞和劳动节奏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快乐幸福生活的情景。这首乐曲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欣赏的《苗岭的早晨》。
二、完整欣赏
你听出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乐曲旋律的速度和节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根据这些变化为乐曲分段吗?让我们在聆听音乐中找到答案吧! (完整地欣赏全曲)
(学生回答是小提琴演奏的,教师介绍小提琴。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学生能清晰地分出三个段落。课件展示。)
三、分段欣赏
每段中乐曲旋律速度节奏怎样呢?让我们来细听各段落,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化和联系。
1、聆听第一段主题音乐
这段缓慢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的早晨是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
(师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我们用歌声来感受这一主题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2、聆听第二段主题音乐
在你们动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苗岭上美丽清新的早晨,在这美好的早晨里,苗族、同胞们在做什么呢?音乐速度和节奏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这段音乐表现了—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课件展示)
请你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跳起苗族舞蹈)
这里有打击乐器串铃,想想我们用什么节奏型来为这段音乐伴奏最合适。(教师引导学生用串铃表现音乐形象,为音乐伴奏,创造气氛)
3、聆听第三段主题音乐
我们接着往下听,仔细听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聆听并分辨出与第一段主题音乐的异同,课件展示)
那这一段如果没有了,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这一段起到尾声的作用,同时与第一段遥相呼应,使山寨的秀丽景色再次出现,突出主题)
通过我们大家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
(1)我们感受到苗家儿女的勤劳、热情、苗家山寨的秀丽。
(2)我们还发现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完整欣赏并表现音乐形象
让我们用我们优美的舞姿来展现这首乐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并真正地体验到苗岭的早晨和苗族人民的劳动喜悦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现全曲)
五、拓展延伸
秀美的风光、好听的乐曲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次乘着音乐的翅膀来到苗家山寨,去品味那苗族的音乐文化,去和那里的小朋友共同起舞吧!听听这次的演奏乐器还是小提琴吗?
(聆听口笛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课件介绍口笛)
这么美丽的山寨景色,可是有一些不道德的人恶意捕杀鸟类,乱砍乱伐树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办呢? (教师引导学生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的教育。)
六、课堂小结
欣赏完这首作品,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苗岭的早晨》。不仅展现给我们美丽的山寨风光,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丰富的音乐文化,初步了解了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的音乐,孩子们,爱我们的音乐,爱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地球家园,让它永远年青、美丽吧!
聆听《苗岭的早晨》。
《雨后彩虹》
一.学生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雨后彩虹》合唱曲,在感受音乐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了解歌曲或乐曲旋律进行的方式,让学生欣赏音乐,用自已的画笔把感受到的音乐色彩用线条或图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我设计自然音响,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4、掌握相关自然知识及音乐知识,增进学生文化素养,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二.本课体现内容标准:
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
领域三: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三.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分为三组:资料组、打击组、朗诵组。资料组在课前负责查阅彩虹形成的原因及相关知识;打击组探究如何运用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模拟下雨的声音;朗诵组排练在音乐中朗诵歌词。
四、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说明
一、组织
播放课前情景音乐《雨后彩虹》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创造良好的学习新课氛围。
二、导 入
用诗词导入课题《雨后彩虹》
彩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色彩。在天空中悬挂着七彩的彩虹是一幅漂亮的图画,可是彩虹的色彩不仅能用图画来表现,我们还可以用音乐表现彩虹绚丽多姿的色彩,现在就请你们用耳来倾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彩虹的色彩。
同学们曾经学过一首诗词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诗词中的“谁持彩练当空舞”中的“彩练”指的是什么?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彩虹呢?你所见过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描述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运用学生熟悉的诗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联系了文学,而且为引出新课做了铺垫。
三、授新课
(一).体验感受音乐,欣赏《雨后彩虹》合唱曲。
欣赏《雨后彩虹》合唱曲。
在这首合唱曲里同学们感受到彩虹的色彩了吗?歌曲里彩虹的色彩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歌曲音色与彩虹色彩的关系。
(二).了解乐曲结构。
1.看谱学唱合唱曲的主题旋律。
2.请同学们看看谱子,我们演唱的主题在谱子里出现几次?如果我们把这段主题称为A而中间一段旋律为B的话,那么合唱曲的结构是什么?(ABA)
通过演唱主题,让学生了解掌握分析歌曲结构方法。
(三).探究与创作实践:
按音乐发展顺序来细致分析这首合唱曲,感受不同的音乐要素与音乐色彩的关系。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图案组,这组同学画下你们所听到的旋律走向、音乐力度强弱变化及人声的变化;一组为图画组,请这组同学展开你们的想象,把每段彩虹的不同变化用你们的画笔画出来。
图案组思考的问题:(学生解释并把自已画的图案贴在黑板上)
A演唱方式(合唱、领唱、小组唱..)
B力度(强、弱..)
C速度(自由、快板、慢、快..)
D音乐感觉(活泼、舒展、轻快、富有节奏感..)
图画组思考的问题:(每段学生自由讨论,选取图画贴上黑板)
这段音乐表达的内容(彩虹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呈怎样的色彩?)怎样用图画表现出来?
让学生欣赏音乐,用自已的画笔把感受到的音乐色彩用线条或图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音乐要素与色彩自已去把握去感知,了解歌曲或乐曲旋律进行的方式,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播放A段
音乐分析:
领唱和合唱,合唱为伴唱性衬托,轻盈、开阔、优美,犹如天上行云,速度自由较慢,音乐舒展。力度较弱。
图画情况:
雨后清新的蓝天影现一道美丽的彩虹,环抱着初浴的田野群峰。
每一段音乐欣赏后都请两组学生上台分别展示自已的作品并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已对音乐的认识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B段
音乐分析:
小组唱和合唱,轻快活泼,小快板,富于节奏感,力度由弱到强,把歌曲层层推进而推向高潮。
图画情况:
蓝天上的彩虹色彩更加艳丽夺目。
播放A段
A段与前一A段旋律一样,为什么音乐感觉不一样呢?是什么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演唱形式由领唱到合唱)
音乐分析:
四部合唱到领唱,从高潮部分慢慢回复到开始,速度自由,较快到较慢,力度由强到弱,在憧憬和幻想中,意境一样的清新和美丽。
图画情况:
蓝天上的彩虹色彩由艳丽到弱慢慢在天空中消失。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总结
彩虹的色彩在音乐中有如此大的变化,同学们是通过音乐中的哪些要素听出来的呢?(节奏、人声变化、力度、速度)
使学生自由讨论总结概括出音乐的要素与音乐所要表现的色彩之间的关系。对音乐要素与色彩关系进一步了解。达到本课目的。
四、扩展阶段
(四).创作与合作:
请打击组的同学上台用打击乐器表现一段从下雨到彩虹出现的过程。
请朗诵组的同学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歌词。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我设计自然音响,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五).相关知识: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什么现在在我们城市中却很难再见到彩虹呢?
课前收集资料,请资料组的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既然是下雨过后,雨滴折射太阳光形成彩虹,这应该是一种平常的现象,可是为什么现在在我们城市中却很难再见到彩虹呢?(自由讨论)
让资料组的同学课前先查找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掌握相关自然知识及音乐知识,增进学生文化素养,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现在雨后还是会出现彩虹。但是城市里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废气使我们的空气变得浑浊,所以我们就见不到彩虹,如果同学们想要在城市里看到绚丽的彩虹,希望大家能够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城市里能够重新出现雨后的彩虹。
进行拓展,让学生在这堂课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懂得爱护自已生存的环境。
五.学生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这一节课中自已的表现。
请同学们完成发下去的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分别为(对音乐的情感反映、在本课中参与及体验的态度、参与合作的程度)
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已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
欣赏《良宵》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2)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准确度下,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和保护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知识与技能
A、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B、进一步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其形状及音色。
二、教学重点: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感受乐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二胡的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课本、琴、音响设备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今天我们将要了解的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塑像就屹立在我们的校园中,大家每天都会从他的身边走过。他每天看着我们读书、学习、游戏。你们知道是哪位吗?一起说:(刘天华)
3、简介刘天华
出示刘天华的照片挂图。
对,那大家又对刘天华先生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请大家说说吧。
(学生回答)
同学们不愧是长在天华故里的,对刘天华了解的真多!今天我们就和老师一起走近刘天华。
板书:走近刘天华
老师介绍:
刘天华:字寿椿,江阴城内西横街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是刘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在刘天华以前,二胡只出现在婚丧嫁娶的小乐队里,以及街头卖艺时。当时二胡被一些中国人和外国人所轻视,认为我国的民族乐器是没有前途的。而刘天华先生却立志要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舞台,要与西洋音乐并驾齐驱。为此,他奋发学习,到处求师拜友,艰苦的学习各种民乐。同时,他也学习西洋音乐理论,改革二胡及其演奏方法。他先后创作了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二首合奏曲等。并在高等学校开设了二胡专业课,将二胡搬上了独奏舞台。
4、欣赏《良宵》,体验情感
在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中,有一首曲子是他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下面就让我们班级的小演奏家王晴圆来为大家演奏这首乐曲:《良宵》。听后请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上台表演)
你们听了这首曲子,觉得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这首乐曲创作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下面就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施珊来给大家讲讲。(请一个学生上台讲故事)
听了故事,让我们再听听这首曲子,感受曲子给我们带来的轻松活泼的情绪。听完后请大家讨论一下,每组可以用一句话说说、或者演演创作那天的情景。并请大家进行评价。
5、介绍拉弦乐器----二胡
二胡在刘天华的改造下就成了现在这样:琴筒用木或竹制成,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琴弦,用琴弓拉奏。刚才听了二胡的音色,我们可以发现它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丰富,尤其擅长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性乐段以及模拟人声、鸟声、甚至打击乐器的声响。我们再来欣赏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另一首二胡曲:《光明行》。请大家说说听了以后的感受。(学生欣赏并说出感受)
6、用录音机放《良宵》,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良宵》在结构上分前后对称的两部分,为单二部曲式结构。乐曲以均匀从容的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作基础,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旋律,表现了一种抒情、清新、明快、怡然自得的情绪。乐曲的第一乐段情绪比较平稳,其中的某些旋律为第二乐段作了铺垫。乐曲为第二乐段的情绪逐渐紧凑、昂扬起来,给人以兴奋、愉快的感受。最后,又显得平静、安祥。
在创作手法上,作者使用了我国民间传统的以核心音调作贯穿的方法,也借鉴了西洋单二部曲式的结构方法。如在第二乐段中重复使用第一乐段旋律的方法。
7、总结、竞赛。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刘天华,了解了他的生平,听了两首他创作的二胡曲,还唱了《君永校歌》,下面我们就来举行知识竞赛,看哪个组学得最棒。请每个队说出你们的口号。(4个队喊口号)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形式:抢答。
第1题:刘天华是哪儿人?是什么家?
第2题:刘天华创作了几首二胡曲?几首琵琶曲?几首合奏曲?
第3题:什么乐曲是刘天华先生创作得最短的?
第4题:这首乐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第5题:请你说出刘天华创作的三首二胡曲。
第6题:请你说出刘天华创作的一首琵琶曲。
第7题:你还能说出刘天华的什么作品?
第8题:请你们组唱唱《君永校歌》。
第9题:二胡是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
第10题:请你说说“刘氏三兄弟”的名字。
《四季歌》
教学目标:
l、运用改变音符时值长短的方法改编短小的乐曲。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演奏、改编乐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教学重点:了解最基本的改编乐曲的方法,并试用竖笛演奏所改编的乐曲。
教学难点:准确书写并试奏所改编的乐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竖笛、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节奏对话:师生——生(复习常见的节奏型)
(1)师生对话:上节课我请大家去创编节奏并用竖笛演奏,你们练习了吗?我先给大家起个头:
师:我来问 ——(生)我来答
我用弱奏——(生)我用强奏
我用强奏——(生)我用弱奏(教师有目的地吹奏本节课要用的节奏,与学生进行对话。)
(2)生生对话:找2名学生利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大家进行“节奏对话”,并对大家提出要求。
(3)评议:由学生自己评议演奏与创编的哪里好,哪里不好。
2、师生对话:大家的“节奏对话”真不错,那么“音乐对话”怎么样呢?想一想:我们在演奏乐曲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手指——(生)要堵严 用气——(生)要舒缓 吐音——(生)用舌尖 长音——(生)用连奏 短音——(生)用断奏
教师吹奏问句,全体学生回答。
(2)生生对话:请2名学生和大家进行音乐对话。
(3)评议:由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办法。
5、复习《四季歌》(齐奏)。
师:用刚才的方法复习我们学过的《四季歌》,还记得我们的演奏形式吗?(多媒体出示歌片)
二、新授部分
l、学习乐曲改编的一般手法:
(1)聆听学生改编的《四季歌》……①
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四季歌》,我们看一看、听一听,比较与所学过的《四季歌》有何异同?(多媒体出示歌片和音响)
(2)聆听学生改编的《四季歌》……②
师:再来比较一下这首《四季歌》与所学过的《四季歌》和刚才听过的《四季歌》有何异同。(多媒体出示歌片和音响)
(3)小组交流
师:请各组组长打开桌上的信封,发给每个组员一份谱例,小组内讨论,看看哪组找得又快又准?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相同点:拍号、调号
不同点:节奏不同,所用音符不同。
2、小组合作改编《四季歌》。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方法,按要求去做。(大屏幕出示要求)
要求:
(1)采用改变音符时值的方法进行改编。
(2)注意所用节奏前后一致,首尾呼应。
(3)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部作品:注意聆听,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3、汇报并评价、修改。
(1)分组展示所改编的曲谱并用竖笛演奏。
各组把改编好的谱子按顺序分别放到实物投影上,看谱演奏。
(2)评价并修改。
大家一起帮助修改,组长负责改写。
(3)分组练习:各组按照修改好的谱子进行练习,比比哪组练得快、吹奏得好。
(4)汇报采用变奏曲式的方式进行演奏。
即:全体同学演奏《四季歌》原谱——第二组同学演奏自己改编的作品——全体演奏原谱——第二组演奏自己改编的作品……全体同学演奏原谱。
要求:一组同学吹奏时,其他同学注意聆听,比比哪组的改编和演奏最好。
(5)评选最佳小组:由学生民主评议。
三、欣赏
l、电子琴独奏《四季歌》
师:同样一首乐曲,经过我们的改编变得如此不同,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电子独奏《四季歌》,你们想听吗?边听边想有什么变化? (课件播放)
生:速度不同、调也发生了变化。
2、女声独唱《四季歌》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四季歌》,看看有哪些不同?并试着用你的体态语言表示出来。(课件播放)
生:这首《四季歌》是人演唱的;
师:对!是女声独唱
生:速度和调也不同。
师:那为什么有时你们拍手、有时拍腿呢?
生:那是因为强弱不同
3、同学的演奏
欣赏本校其他班级学生改编并演奏的《四季歌》。
师: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那么不同班级的同学所改编并吹奏的《四季歌》,给我们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播放本校其它班级学生的吹奏录像)
四、小结与作业
今天时间有限,我们每组只完成了一部作品,大家想不想独自改编一曲呢?那就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每人再去改编一首自己的《四季歌》吧!下节课我们进行汇报。
五、下课 (吹着竖笛走出教室)
《可爱的家》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二、 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 导入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 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
(七)、 熟悉歌曲
1. 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 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 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 表演
1. 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 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 教师作课堂总结。
《 念 故 乡 》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认识英国管,辨认其音色。
2、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3、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我国老一辈艺术家李叔同及其作品。
4、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有情绪变化的演唱《念故乡》。
5、能结合当代特点创作《念故乡》歌词。
教学分析
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歌词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填词,表现了遭受日本人侵略流落他乡的人民对家乡的思念,收复旧山河的决心。在教法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以情感为纽带设计课堂程序,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中。在学法上,学生通过体验、讨论、欣赏、演唱、创作、等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体会音乐情感,表达思乡的感情,了解名家名曲,增长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
2、有感情的演唱《念故乡》。
教学难点:变化音量和力度演唱歌曲,结合时代创作歌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及说明
课前
准备
播放童声合唱《念故乡》
听赏音乐
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入课堂音乐情绪。
导入
1.播放影片《城南旧事》中女主角表达思乡感情的独白片段。
2.提问:这是一位身在他乡年愈花甲老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她怎样的感情?
听赏,体会影片中女主角的内心情感。
说出非常思念故乡北京的感情。
创设情景,通过影片画面及朗诵,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进入意境。
3.谈话:是啊!对于他乡的游子来说,谁不想家,谁不思念故乡?我们班有些同学来自外地,有类似的感受吗?请几位同学谈谈。
外地学生谈谈他们的家乡及怎样想念老家。
从自身或同学身上感受思乡是一种自然的人间真情。
4.提问: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古今中外,人们用很多方式或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你能说出哪些?
学生各抒己见,分别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和一些艺术形式。如打电话,写信、看相片,唱歌、写诗等等。
联系生活,表达思乡的感情,激起内心情感。
展示多媒体图片,带领学生朗诵李白的〈静夜思,观赏图片,随图片总结“思念家乡的亲人,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观赏图片,随教师朗诵静夜思,“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过熟悉的古诗、图片,进一步感染学生,为欣赏音乐作好情感铺垫。
欣赏体验
讲授:有一位捷克作曲家,为了工作到美国生活时,非常想念祖国、故乡,同时有感于当时很多黑人在美国的遭遇,写了一部著名的交响乐,其中第二乐章主题音乐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
聆听〈新世纪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了解创作背景,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播放〈新世界交响乐第二乐章主题音乐。
提问:它的情绪怎样?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音乐的情绪跟主奏的乐器有关吗?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回答情绪优美、深沉、思念等等,乐器名不熟悉。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和感受,发挥想象力,锻炼分辨乐器音色的能力。
介绍英国管有关知识。
了解英国管的形状,音色特点。探讨英国管音色对表达音乐情绪的意义。
增长乐器知识。
带领学生用“lu”模唱主题旋律,提示模仿吹奏英国管的感觉,声音优美、柔和。主题高音部分是难点,教师通过示范及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唱好。
用听唱法和视唱法模唱主题。找出有困难的地方,特别是结尾模仿教师的感觉唱好。
通过听唱帮助学生熟悉旋律;用“lu”练习有利于变声期学生发音,统一音色,高音的地方避免喊叫;用吹管乐的感觉体会气息的支持。
歌唱表现
1、介绍:由于这段旋律非常富有歌唱性,德沃夏克的学生填上歌词,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结合我国的国情重新填词。
了解《念故乡》歌词的创作背景,看书上歌名,词曲作者。
明确歌曲词曲创作的背景,加深对歌曲的了解。
2、播放〈念故乡〉录音。
3、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你认为用什么音色来演唱?
跟着范唱演唱。
回答歌曲情绪思念,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
培养学生经过演唱实践,用自己的体会确立歌唱的情绪和音色的能力。
4.带领学生清唱歌曲。教师用声音、表情、指挥动作引导学生唱准音高、节奏、换气、乐句的音乐感等。
看歌谱模仿教师的声音轻轻唱歌词。
训练无伴奏歌唱的能力。
5.弹钢琴带领学生唱歌谱。提问旋律的结构怎样?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跟钢琴视唱歌谱。
回答结构为ABA补充。
培养学生唱谱能力。理论分析能力。
6.观察歌词,感情有什么变化?演唱时音色和力度应怎样变化?
通过讨论交流、朗诵歌词,认为感到第二段歌词前面部分忧伤,声音要深沉,后面部分力度加强,结尾表达“恢复旧山河”情绪要激动、饱满。
按照处理的要求单独练习第二段。
通过理解歌词内容,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的感情。
7.教师指挥学生合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检查学生歌唱情况,配合伴奏练习完整歌唱的能力。
谈话:大家觉得里李叔同的词和得沃夏克的曲配合得怎样?李叔同是一位怎样的艺术家?引导学生读幻灯片的有关介绍。
根据自己对《念故乡》的学习回答,感到歌词配的非常好。读李叔同的有关介绍。
引导学生分析词曲的结合,了解名家,增长音乐常识。
提问:学习了这首《念故乡》,你还熟悉哪些歌曲是表现思乡感情的?
声情并茂演唱歌曲《思乡曲》
这首歌曲表现谁的思乡感情?和《念故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感觉?
通过讨论,举例说出歌名或者哼唱片段,如《九月九的酒》等等。
欣赏教师演唱,体会不同时期的思乡曲。
回答表现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思念。都具有优美、抒情的情绪和淡淡的忧伤。
联系平时音乐的积累。开阔视野,师生互动表演。
比较不同的思乡曲。得出思乡曲的共性。
1.启发谈话:我们当代有哪些思乡者呢?东莞思乡的人多吗?东莞目前有几百万人的外地人口,东莞电视台有专门表现他们思乡感情的节目,是什么?学习了《念故乡》,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的体会或对当今他乡打工者的关注,模仿李叔同的格式重新填上现代版的《念故乡》?
2.播放《念故乡》伴奏做背景音乐,巡视指导学生填词。
3.请个别填好的同学视唱,评价鼓励。布置学生课后修改完整。
1.随着老师的问题思考回答,联想电视节目《乡音》等,2。尝试填写歌词。
3.欣赏评价个别同学的作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创作歌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小结
1.小结: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思乡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意识,希望大家通过更多的艺术形式体验乡音、乡情,表达自己的乡音、乡情。
2.放《念故乡》伴奏,师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总结本课内容。
完整演唱《念故乡》,巩固歌曲演唱。
引导复习巩固,总结。
脍炙人口的歌《Do Re Mi》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这首歌曲的情感,达到陶冶性情、拓宽想象的目的。
2、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如柯尔文手势,高音,旋律等,并应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教材分析:
《音乐之声》是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电影音乐故事片,剧情讲述了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成长的故事。
《Do Re Mi》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插曲。学唱这首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音阶的听、辨、唱、写和创的能力,通过律动等活动,体会,感受这首歌曲愉快、欢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复习英国歌曲《可爱的家》。
2、复习柯尔文手势(Do Re Mi Fa Sol La Si),用柯尔文手势打出《可爱的家》
3、在口风琴上弹出三个音,请大家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是哪三个音。(Do Re Mi)
二、 引入新课
1、介绍背景知识,欣赏电影片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Do Re Mi》(展示课件画面)
这首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画面上的这位美丽的女孩是剧中的一位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叫做玛丽亚。她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的成长。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老师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学习:“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七个音的.(欣赏电影片段)
2、学唱《Do Re Mi》简谱并填词
(1)聆听范唱,学习这首歌曲的简谱。(口风琴伴奏,一句一句的学唱简谱)。
(2)用柯尔文手势打出这首歌。
(3)填上歌词齐唱。
3、分组演唱
把全班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唱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音开头的七句歌曲。
三、参与、探索
1、聆听歌曲,找出歌曲特点。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这首歌有什么特点?(每一句比前一句升高一个音)
这种形式在音乐上叫做模进,这种模进的形式能使音乐产生一种向上的、令人感到愉快的感觉。
2、我们再来打一下这首歌曲的节奏(带领学生打节奏)
师: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感觉(轻快活泼)
2/4 ×.×∣×.×∣××∣×-∣×.×∣×× ××∣×-∣
这种节奏型在歌曲中多次出现
四、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之声》的主题曲《Do Re Mi》这首歌曲。也认识了这首歌曲的“模进”形式和它轻快的节奏。请同学在这首歌曲的启发下每人试着创作一句到两句旋律并在纸上写下来。
管弦乐欣赏《剪彩波尔卡》
一、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十分钟)
二、课型:欣赏综合课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对火车发展史的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剪彩波尔卡》的音乐特色;
2.欣赏《剪彩波尔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色;
3.体会音乐中的情绪变化,了解曲式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自己动手创造音乐氛围。
五、教学准备:
1、火车发展史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竖笛、塑料盆、刷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对交通工具的简单介绍,引入今天学习的主题:关于火车的音乐—《剪彩波尔卡》。
2、火车发展史简介:
通过学习火车的发展历程,理解时代的飞速发展。
蒸汽机车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动车组高速列车
3、音乐欣赏的引入:
欣赏第一A部分《剪彩波尔卡》音乐,引出音乐描写的主题:蒸汽机时代的火车启动时的声音。
(二)、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
①、《剪彩波尔卡》是1896年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纪念某铁路通车创作的具有描绘色彩的管弦乐曲。
②波尔卡: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轻快活泼,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这首《剪彩波尔卡》就是在交响作品中加入了波尔卡这种民间的民族音乐素材,使作品充满了地方民族色彩。
③管弦乐队组合:
木管组(短笛、长笛等)
铜管组(圆号、大号、大管、小号、长号等)
弦乐组(大提琴、小提琴、中音提琴、低音提琴等)
打击乐组(木琴、定音鼓、钹等)
2、完整欣赏乐曲
3、分段欣赏《剪彩波尔卡》:
曲式分析:A B A 三部曲式。
A部分主题:汽笛声;
B部分主题:明朗欢快的音乐,如同乘客哼唱着波尔卡的旋律。
A部分主题:再现前段汽笛声并接着一个简短明快的结尾。
4、 完整欣赏《剪彩波尔卡》:
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去体会如何用音乐模仿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声音,更加加深对《剪彩波尔卡》这首管弦乐曲的理解。
5、创作实践:
利用竖笛、塑料盆、刷子模拟火车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老师示范,学生配合。
七、小结:
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比较准确的模拟了火车启动时的声音,虽然我们还没有掌握专业的作曲知识,但是我们只要热爱音乐,大胆的进行创作,说不定未来的作曲家、音乐家就会在我们当中产生。
火车印象
教学目标:
1、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极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2、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3、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123》,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者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2、 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情景导入
1、谈话:我今年暑假去旅游,照了些相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我去了那?(播放多媒体——新疆图片)
2、引入感受新疆柯尔克孜族衬词:“噢依哟”部分。
(1)情景体会
(2)引入感受衬词:“噢依哟”。
二、学习歌曲《火车来了》
1.引入谈话。
2、聆听老师范唱。
3、出示课题歌谱、简介歌曲
4、师小结: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歌曲是由4/2拍和4/3拍组成的变拍子。
5、感受歌曲旋律:体会节拍。
(1)学生聆听感受。
(2)提问
6、再次感受歌曲旋律:体会韵律风格。
(1)跟音乐做律动。
7、完整的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完整的播放录音范唱)
8、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哼唱旋律。
(2)纠错,指导唱准确。
(3)完整的再唱一遍旋律。
(4)学习歌词。
(5)轻声演唱歌词第一段。
(6)指导有感情演唱第一段歌词。
(7)完整的有感情的再唱一遍第一段。
(8)指导全班有感情演唱二、三段歌词。
(9)老师小结:我从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中听出了火车开进新疆后,人们热烈、兴奋的心情。
9.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1)全班唱。
(2)指导歌曲情感和速度。
(3)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10.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对比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旋律特点。
(2)学生谈感受。
(3)跟琴声在心里默唱旋律。
(5)分小组自学歌词。
1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1)指导有感情的演唱第二部分(讲解表情记号)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12、讲解歌曲里所出现的表情记号及情感
13、完整的演唱全曲。(录音伴奏)。
14、有感情的表演唱全曲。
三、小结延伸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乐曲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巴西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
1、简介:
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2、欣赏乐曲,边听边想:
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3、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4、结合地图,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
5、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相关文档:
广州美丽花城作文3篇02-02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2-28
最新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工作计划06-15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工作计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