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讲授内容

时间:24-02-24 网友
讲授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从地是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本讲座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三个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项目角度)。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战略角度)。

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创业角度)。

一、《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什么是农村?新农村?什么是“新农村建设”)

【提纲】1、农村是相对于城镇的地域,三农问题是农民、农业、农村。

2、新农村——新背景,新理念的新起点;农村新社会形态;现阶段为五新。

3、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新背景、新内涵、新特征、新定位。

【内容】

1、什么是农村(乡村)?

农村是相对于城镇的地域。农村是除城镇以外的广大地域;是农业经济地域;人口密度低、聚落规模小、形态分散的地域;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及景观与城镇差异显著的地域。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乡村(rural,有时又称country)。

农村包括农村、渔村、牧村、林业村等。

(2)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

(3)农村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农民、农业、农村。

2、什么是新农村?——新背景新理念的新起点;农村新社会形态;未来五新蓝图。

(1)新起点。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2)新的农村社会状态(形态)。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孙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是一种农村社会形态的创建,是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谋求共同富裕。这种统筹不仅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要求政策本身的创新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3)"新农村"应该包括6个方面,即新农业、新农民、新村落、新环境(设施)、新风尚、新体制。这六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农业即现代农业。新村落新房舍。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服务环境。新风尚即乡风文明。新体制管理民主。

3、什么是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新背景、新内涵、新特征、新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延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A、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讲话:“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1964年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B、改革开放以后,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C、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新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社会主义自身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各方面。

新农村建设有具体任务,不是空洞口号。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重点放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变为新村庄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

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

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

四是渐进特征。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不一样,必须通过科学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4)新定位。

第一,农业重点定位:农业是基础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这五大功能

第二,农村定位: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第三,农民定位:农民富则国家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重要论述】胡锦涛——“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二)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Key words】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挑战

1、重要性-

【Key words】基础的基础。战略思想。关键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任务、重大决策、战略举措、重要使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农业是基础的基础。经济是基础,农业是基础的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农民(9亿)。

【重要论述】胡锦涛战略思想,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农业是国民的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表1-1 城乡居民主要食物消费表

居民食物。

大米

小麦面粉

杂粮

薯类

豆腐

新鲜蔬菜

新鲜水果

98.9%

87.6%

59.9%

84.1%

88.8%

96.5%

93.4%

猪肉

牛羊肉

禽肉

蛋类

水产品

奶类

94.3%

61.1%

80.4%

92.2%

79.2%

39.2%

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工业原料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

【文件2009】“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第一,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转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是人民内部矛盾多发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善待农民,农村才能稳定,农村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第二,影响社会稳定。“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3)关键词:历史任务、重大决策、战略举措、重要使命。

【重要论述】温家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一,历史使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使命。

1927-1937年土地革命——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发展期,改革开发30年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成熟期。

第二,重大决策: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战略举措: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第四,重要使命: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事例:城乡差距】:有一位瑞士驻华大使,回国后描述了他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他说,中国有3亿多人口的城市和欧洲差不多,8亿多人口的农村和非洲差不多,欧洲和非洲相加就是中国。这从一侧面说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B) A、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C、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 D、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B

2、必要性

【Key words】“两个趋势”、战略机遇、城乡差距、扩大内需、社会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致富农民入手,率先推行农村改革,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这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部分地区先富,然后带动另部分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毋庸置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我们规划未来五年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路线图。

(1)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的必要。投资增长快于GDP,快于消费增长,工业品挤压、产业过剩,需要寻求市场。“三农”问题,到中国目前这个发展阶段,非常需要农村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重要论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例:发展阶段】表1-2 历年GDP、CPI增长对照表

年份   

GDP增长率 %

CPI数据%

财政收入年增长率%

财政占GDP比例%

趋势

1978

 基年

0.7

29.48

31.24

①79-2007年28年的平均CPI为5.89%。

②GDP增长率快于 CPI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

③财政收入年增长2004年都达到20%以上。GDP增长率10%以上。实力增强

④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

1979

7.6

2.00

1.25

28.39

1980   

 7.8

7.5

1.18

25.67

1985   

13.5 

9.3

22.03

22.36

1990   

3.8

3.1

10.21

15.84

1995   

10.9

17.1

19.63

10.67

2000   

8.4

0.4

17.05

14.97

2001   

8.3

0.7

22.33

16.84

2002   

9.1

-0.8

15.36

18.19

2003   

10.0

1.2

14.87

18.60

2004   

10.1

3.9

21.37

16.48

2005   

10.4

1.8

20.08

17.36

2006

11.1

1.5

24.40

18.80

2007

13.

4.8

30.30

20.80

2008

9.0

(初核)

5.9

(2)城乡关系变化——城乡差距的必要。第一,农业基础还不稳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地需要;第二,必须认真对待不在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

A、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例:农转非问题】重庆石桥铺征地农转非人员调查。年均3000元以下占54.6%,3000-8000元占34.7%,两项合计占农转非人员的89.3%。自2002年开始,人均城乡年收入比大于3倍,农村地区间不平衡呈现出上升趋势。

【城乡差距例:人均收入比】研究表明,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695.9 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1995 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8:1,到 2001 年已经上升为 3:1,2005年二者之比达到 3.22:1。有专家估计,如果算上城镇居民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二者比例估计已达到 6:1,

B、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差距。

【城乡差距例:公共服务】城乡差距中公共服务因素占到 30%~40%,这也成为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农村公共卫生为例。从公共卫生资源总量看,城市公共卫生资源占全国公共卫生资源的 60%以上,农村仅占到不足 40%,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 亿农村人口的近2 倍。从人均卫生费用看,2002 年城市为 932.9 元,农村为 268.6 元,二者之比为 3.47。据一则报道,200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622.2 元,而农民人均一次性住院费用 2236 元,也就是说,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收入,仅够一次住院的费用

C、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条件、生产装备。【城乡差距例:生产环境】

D、生活环境。农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城乡差距例:生活环境】

(3)经济实力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要。第一,财政实力增强;投资扩大的必要。第二,农业基础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胡锦涛【重要论述】

(【例:发展阶段】历年GDP、CPI增长对照表——见上)

(4)增长动力源——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能启动内需,解决工业品积压,成为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源。

我国是一个有着8亿多农民的大国,启动和激活农村市场,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较快增长,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内容。

【例:扩大内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蓝海涛说,如果农村的消费力不能有质的提升,那么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他说,“农村市场是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器。”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新农村建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占总人口72%的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5.7%,降至2005年的32.9%。仍然在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主要因素。目前,差距已达3.22:1。

(5)社会矛盾凸显——城镇化解决三农的需要。市场经济下,各利益集团和矛盾关系已经形成。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的深刻变化和公共产品的普遍匮乏、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群众集体上访;基层干群矛盾突出;《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因此,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走势,对于正确解决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社会各类矛盾中,解决三农十分迫切。

【例:社会矛盾】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康绍邦对记者说:“中国农村的安定和谐正面临一系列压力,不加以解决,就可能制约国家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能力。”

【例:社会矛盾】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种类——因宅基地、责任田引起的纠纷;因婚姻家庭关系引起的纠纷;因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引起的纠纷。农村"群体性事件"是新时期农村工作最辣手的问题。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模式"有:情绪宣泄、利益驱动、权力争夺、抗争维权等模式。

【例:社会矛盾】X地农村社会矛盾表现统计

3、可行性

【Key words】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观念成熟,经济技术能力强。

(1)历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1927-1937年土地革命经验。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0世纪第二次乡村建设努力,就是1950年代的合作化、集体化运动。

(2)30年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第三次探索。1979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例:】阶段改革成果

(3)理论观念上成熟。农业是基础的基础的观念;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确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例:】历年“三农”问题会议和文件。

(4)经济技术的合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的基础支撑。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装备、经济实力。

【例:】经济实力统计

(1)历史实践的经验。

20世纪1927-1937年土地革命经验。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世纪初起步于清朝末年(1904年)河北定县(现更名为定州市)翟城村乡绅主导的以教育、合作、治安联防等项目为主的村治改革。二十年代后期经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著名学者带领大批知识分子和实业家介入到四十年代曾经一度发展成为范围广、规模大的农村改良运动。

20世纪第二次乡村建设努力,就是1950年代的合作化、集体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发生变化。1949年-1952年,全国绝大部分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经济成为最主要的经济成分。第一次经验,1953年-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集体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制。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以及农村工业,商店、银行、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随之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次教训,1958年-197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由于“左”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受到了破坏,农村经济停滞。

(2)30年农村综合改革经验。

第三次探索。1979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有很大的变化。

(3)理论观念上成熟。农业是基础的基础的观念;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确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4)经济技术的合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的基础支撑。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装备、经济实力。

4、挑战依然存在

【Key words】传统惯性、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观念

新农村建设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新农村建设行为的竞争和发展地位受到削弱。

新世纪,我国农业已逐步步入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大环境。我国“三农”面对的三大挑战——如何实现中长期粮食供需平衡;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个世界级的大难题。

【十七大报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这个判断透视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一种自信,一种乐观。

(1)新农村建设挑战传统。改革第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挑战。第二,传统惯性管理:控制、干预、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很可能借机恢复和扩大控制农民个人、干预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由于新农村建设伴随着不少财政转移支付,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也很容易借机扩大权力。基层政府会强迫农民大拆大建,强制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第三,政府包办代替,不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第四,体制改革问题。第五,政策落实。

(2)新农村建设挑战人才。创新第一,创新、改革、建设需要人才。第二,人才基础薄弱,教育落后于城市,受教育水平偏低。第三,人才流失,“空巢”、“打工进城”。第四,人才匮乏。

(3)新农村建设挑战资金。建设需要资金。第一,建设需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第二,投资机制问题;第三,资金使用科学问题,监督、评估考核问题;

(4)新农村建设挑战科学。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科学观念指导。第一,短见意识,急于求成,不能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第二,片面意识,简单化,不能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内容。第三,陈旧意识,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真正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第四,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

(5)新农村建设挑战观念误区。

农民主动性方面——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自主建设的能力。农村经济实力还不强。农民文化素质还不高,存在着等、靠、要的想法,甚至对政府推进的一些工作进行抵制。农民家庭还不富,缺乏改善生存环境的基本能力。

政府推动方面——缺乏长效引导的机制和破难创新的办法。资金投入不够。组织引导力度不够。解决难题缺乏有效办法。

社会联动方面——社会力量支持不够。城镇带动不够。工贸带动不够。

【事例1】 猪圈、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深刻剖析和批评,催人警醒。

【事例2】当前存在的五大矛盾:即人口增长与农业资源锐减的矛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投入向高效益产业流动的矛盾、科技对农业产生的巨大作用与科技进步缓慢的矛盾、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全面实现小康与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以农业基础设施来说,不仅十分薄弱而且总投资下滑问题日益突出。

 

(三)成功的探索

2007年6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确定以GDP、就学率、就业率、犯罪率、绿化率、空气质量、人均寿命和幸福指数等8大指标,对全球1200个乡村进行评估论证,最终评出中国的滕头村、巴西的依哥中心村等10个村庄为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

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分三类:土生新农村、中西结合新农村、新生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例】小岗村的“大包干”。 【新农村建设例】华西村的股份制。

【新农村建设例】大寨的新生。 【新农村建设例】大邱庄的兴衰。禹作敏。

【新农村建设例】成都三圣乡。 【新农村建设例】滕头村的和谐。

【新农村建设例】南张楼的洋模式。“巴伐利亚试验”。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战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2006年一号文件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他认为可以概括为五个五,

我从战略的角度概括为六个方面:战略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内容、运行机制、运行动力(支撑力、发展力),实施步骤。

(一)战略思想。

【Key words】指导思想;两大方针;五大原则;

1、发展思路——围绕20字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2个方针、五个原则,协调五个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6思想】“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行动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文件2006】。

3、行动原则—五个必须坚持【文件2006】。

表2-1 新农村建设原则分析表

原则提炼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经济中心原则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改革创新原则

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以人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科学合理原则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共同行动原则

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农民-国家-社会)

(二)五大目标

【Key words】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字总目标;“旧农村”——“新农村”。

1、宏观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件十一五建议】【文件2006】

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生活宽裕: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要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它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物质基础

乡风文明: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村容整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

管理民主——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农村政治文明,是政治保证。

2、量化指标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如何量化?

表2-2 新农村建设目标量化指标

一级目标

具体指标【2006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状况报告】

生产发展

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粮食自给率大于95%,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大于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于60%,人均肉类拥有量大于80%。

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在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基础设施、农村金融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创业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或机制创新。

生活宽裕

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按小康标准计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至少达到6000元。农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小于40%,每百户拥有电话80部,彩电49台。在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上,70%的农户家庭有卫生厕所,80%农户室外有硬化路面。

村容整洁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按照国务院的意见指导,就是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 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还涉及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厕所等一系列民生指标

乡风文明

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

管理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报告》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培养新型农民。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当前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坚持“主权”在民,保障农民完整的民主权利;二是坚持“自由”在民,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坚持“学习”在民,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农民培训。

2007年1月23日,中央党校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的《2006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状况报告》

3、关系——轻重

首先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必须以坚持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五大内容

【Key words】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

1、完整、系统五大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重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文件2006】和“十六届五中全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某一方面的建设。从五中全会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有五句话,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

“生产发展”——经济——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激活劳动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生活宽裕”——经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自来水,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乡风文明”——文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

“村容整洁”——社会——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政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党的建设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3、2006文件具体工作五大建设方面:“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文件2006】2006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时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表2-3 新农村建设五大建设内容

内容

经济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社会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文化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政治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党的建设政权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五大具体工作推进内容:

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中心是农村经济建设。

(1)经济建设,使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逐步实现生活富裕。

(2)政治建设,使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科学民主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使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

(4)社会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医疗、社保、文化、保险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5)政权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支部)和基层政权(街道、乡镇)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量,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五大机制

【Key words】长效投入机制;整合机制(一体化经营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市场引导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

机制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组织构造、运行原理,以及在相同条件下将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综合称之为“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所谓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制度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

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从上到下形成严密的工作体系,建立责任明确的工作推进机制;(2)科学规划,3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规划编制任务;(3)加大投入,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4)整合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5)严格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广泛参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机制

体制-组织职能、责权调整

制度-法律法规、规章

1、长效投入机制——长效机制、长效投入机制、投入力度、农村投入、农业补贴。

作为政府的投入来说,要建立一个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一个长期的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机制,无论是财政的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一个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

【文件115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文件2006】“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文件2007】“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文件2008】“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件2009】“1.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2、整合(一体化)机制——统筹、整合、城乡一体化。

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居民一体化、城乡制度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区域化)。

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并且相互之间协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去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立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对各种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进行整合,以便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件115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文件200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再分配

“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文件2007】“”

【文件2008】“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

“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件2009】“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完善村党组织两推一选、村委会直选的制度和办法,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3、激励机制——鼓励、引导、支持、扶持、优惠

【文件十一五】“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文件2006】(32)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3)“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文件2007】 “(四)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各地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励补助制度。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

【文件2008】(三)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业和农村进行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营造强农惠农的浓厚社会氛围。

【文件2008】“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合力)工作机制。

经营管理机制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联产承包责任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运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这当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做到。

“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

“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市场引导机制——开拓、引导、调控、农村市场体系

【文件2006】“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文件2007】“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文件2008】“(五)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和生产发展。”“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吞吐调节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商业性储备。”

【文件2008】(五)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的政策。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文化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农产品期货品种。加快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省内外车辆无差别减免通行费政策。

【文件2009】“15.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落实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18.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文件2009】“27.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突破口,也是内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目前农民普遍反映消费生活“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农民“卖难”突出,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第三,农村信息化服务滞后,存在“三不”现象,即不知道市场需求,搞不清种什么;不知道卖给谁,不能扩大生产;不知道行情,卖不了好价钱。这些都延缓了农村市场化进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为此,商务部依据其自身职能,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全面拓展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5、可持续发展机制——循环农业(节约型新农村、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新农村。

生态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有机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新农村。

【文件2006】“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件2007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巩固成果。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快长江、黄河上中游和西南石灰岩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

【文件2009】“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村党组织两推一选、村委会直选的制度和办法,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注重质量安全,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展节水农业,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三电合一”( 电视、电话、电脑),搞好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

(五)五大动力

【Key words】创新、文化、城市化、工业化、改革、投资、政策、人才、科技等等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头。

【概念】动力是指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

政策影响力、资金推动力、载体支撑力,科学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府扶持力等组成合力,牵引着新农村创业列车在致富大道上奔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图2-1 新农村建设基本受力分析模型

word/media/image1.png

1、新农村建设现实三大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动力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系统内部的,也有来自系统外部的,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分析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来自农村的内在五动力:精神力、物质力、技能力、组织力、创新力。

(2)来自政府的推五动力:政府支持力、执行力(市场监管力)、政策支持力、法律法规保障力、规划计划指导力。

(3)来自社会组织的五大联动力:城乡统筹(含工农)联动力、产业和企业对接联动力、社会参与联动力、科技和产业创新力、市场引导力。

图2-2 新农村建设三大现实动力分析模型

word/media/image2.png

表2-4 新农村建设三大现实动力分析表

动力来源

动力内容

农村主体内动力(农民和农村组织)

精神力——以人为本,主观发展愿望;利益追求;主动参与

物质力——物质基础。农民收入;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程度;

创新力——主体素质;创业技能;信息分析运用。

组织力——农村进步的社会资本。社区管理;专业组织;互助合作;企农结合;

示范力——社区精英、成功者示范引导;市场引导;专业组织和协会指导。

政府推动力

政府支持力——通过行政执行力,履行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资金;

行政监管力——政府监管市场,引导农村市场化和履行经济调节职能。

政策支持力——政策改善发展和投资环境。

法律保障力——规范和保障新农村建设。

规划指导力——通过规划先导、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鼓励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集聚。

改革推动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社会联动力

城乡统筹联动力——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以城带乡程度;城市资源要素“非转农”普及程度;城市产业是与农村联合共生。

工农联动力,以工促农,工业与农业的协作程度;工业反哺农业程度;

市场引导力——市场引导农产品商业化程度;产供销一体化程度等。

科技、产业创新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直接、关键动力。

社会联动力——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

2、后发五动力说

外——制度变迁、政府引导与支持、科技投入。

内——文化内聚力:农民发展欲望和利益需求(动力源)、农民主动参与(动力源)、社区精英的示范与引导(原动力)、社区互助合作(整合力)。

图2-3 新农村建设内外动力分析图

word/media/image3.jpeg

3、综合五动力说

表2-5 新农村建设综合动力分析表

综合动力

政府支持力

政府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之一。党的支持(政策)政府扶持(投入)加强领导的行政力;新农村建设政策保障,政策优惠、激励、保障力;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管理协调力。

资金催动力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人才创造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改革开放的发展活力”。人才是生产力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培养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和永续的动力源。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首先要动员农民,调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推进农村的建设。

社会联动力

社会系统整合、联合协作。整个社会(政府、社会组织-经济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如果有可能,也多动员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科技贡献力

科技是生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政府支持力——政府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之一。党的支持(政策)政府扶持(投入)加强领导的行政力;新农村建设政策保障,政策优惠、激励、保障力;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管理协调力。【文件2006】

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专家论】“这些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城市法治,而有关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尚不到位。”长期研究农村法治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指出,目前相对完备的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立法,但是农村法治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农民权益的维护、农村社会转型等等,要宽广得多,而这些方面尚需改进。

资金催动力——【文件2007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文件200 6】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广辟资金渠道;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金融保障;新农村建设财政保障;盘活土地资产;

人才创造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人才培训。

【文件2006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改革开放的发展活力”。人才是生产力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培养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和永续的动力源。

【文件2008六】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文件200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社会联动力——【文件2006】社会系统整合、联合协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主要是三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当然首先要动员农民,调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推进农村的建设。二是财政实力增强了,国家要给予农民支持和帮助。三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如果有可能,也多动员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科技贡献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文件2007】;农业科技投入;现代化装备投入;教育投入。

《新农村建设讲授内容》相关文档:

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范本(2篇)09-25

新农村房屋买卖合同(6篇)10-16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11-01

2023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大全11-01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6篇)11-03

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范文(2篇)11-03

2023年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四篇)11-25

2023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11-26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经验汇报材料(精选多篇)11-29

新农村申报省级文明村标兵的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精品范文).doc12-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