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常德市紧紧闱绕“能力建设、体系重构、治理创新、回归自治”的16字构架和以人为本、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本三化”的原则要求,着力推行社区网格化、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社会化服务,着力构建“天上一片云(信息化)、地上一张网(治理网络)、中间一个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完美社区建设,全市社区整体形象、治理水平、社区活力及居民获得感都得到大幅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获得中央综治委肯定,被全省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推介经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一、完美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三年来,市、县(区)两级累计投入近10亿,在全市305个城市社区中全面建成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1e)Go的“一站一园一场七室”(即社区工作站、幼儿园、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警务室、议事室、卫生计生健康服务室、文体活动室、档案室、网格员工作室、民情恳谈室),平均公共服务面积610平方米。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实现“基层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工作推动在网格、感情融洽在网格”的工作局面。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公共服务,能够实实在在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居民群众纷纷交口称赞。
二、完美社区建设面临资金缺口和运行经费困难
由于完美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还是后续工作的日常运转都需要•定的经费作保障。虽然市县(区)两级在完美社区建设初期集中投入了基础建设专项资金,但是部分经济基础薄弱和区划调整后的新建社区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有的负债几百万元,甚至面临日常工作难以维系运转,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给予专项扶持。
1、配套资金缺口较大社区无力解决
根据《常德市完美社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社区党建推进“3+N”社会治理模式的意见》,为了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职能,武陵区97个社区先行试点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探索“3+N”社会治理模式,要求社区办公楼面积必须在300Of以上,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及服务平台,且要打造1-2个专业化服务品牌。在完美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部分经济基础薄弱或区划调整后新成立的社区部分为了完成硬件设施的达标任务,已经负债累累,甚至已经对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市区两级为了解决这些特殊社区的困难,虽然分别拨付了80万、40万,共计120万元的完美社区建设资金,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无法自身解决建设债务。
以常德市武陵区沙河社区为例,该社区是区划调整后由农村居委会转为城市居委会的新建社区,为响应常德市委、市政府建设完美社区的号召,重新选址新建了一栋“集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综治维稳中心、网格员工作室、警务室、议事室、民情恳谈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于一体的1005平方米办公大楼,并于2016年6月已正式投入使用,征地、基建及社区建设资金达400万元。为了更加完善为民服务功能、打造无毒社区,2017年,沙河社区在省戒毒管理局和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利用新建的办公用房建立了全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示范站、全省网格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了全省无邪教示范社区、全省无上访社区、全市综治中心示范站及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书屋和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社区虽然多方自筹资金并用市、区两级完美社区建设配套资金解决了260万元债务,但仍有220万元的资金缺口无力解决。
2、“费随事转”机制不周造成财政负担
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各项工作都要求走进社区,从计划生育登记检查、维稳综治,到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社区居民文体活动开展,再到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健康档案建立、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便民服务、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等,社区承担着越来越繁琐、越来越艰巨的任务,。为完成各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社区工作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承受着巨大的经费负担。虽然当前政府对社区工作经费作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运行中,下拨的经费与社区承担的工作职能需求仍有一些差距。
三、解决完美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和运行经费的建议
为保障社区工作的开展正常运行,更好的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为社区减负增效。
1∙建议财政状况良好的单位联点负债较多的社区,通过“三联四大”活动由单位带动社区,帮助社区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2.全面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机制,按照“谁办事,谁用费”的原则,根据工作量向社区转入必要的人员及经费,做到责权利配套到位。
3.省、市、区政府特事特办,为经济基础薄弱、负债较重,日常工作受到影响的社区下拨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帮助解决完美社区债务问题及运行经费问题,帮助社区减负增效,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浅谈加强交警大队经费保障工作的建议现结合赣州交警开发区大队的经费保障现状,谈谈对经费保障工作的建议。
一、交警大队经费保障的现状
交警大队经费管理体制现状是“收支挂钩”的经费保障体制,“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属双重管理,自2007年始,交警部门陆续开始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预算管理上,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定编、定员、定额的管理模式,并根据行政政法单位预算编报要求,主要分为人员、公用、项目经费三大块°
经费双重管理,造成省财政管理车驾管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入,地方财政管理罚没收入的局面。地方财政只负担行政编民警的工资、津补贴,根据定编人数拨付定额的公用经费,而民警的服装、装备、政府性奖励,协警的工资、社保、医保、服装、隹费等费用,以及电脑、打印机、办公家具等办公设备,酒精检测仪、执法记录仪、电台等专用设备,执法执勤车辆、交通设施、社会购买服务等项目支出,都靠大队的规费和罚没返还解决,没有参照公安民警落实经费保障政策,也没有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
在交警大队的规费和罚没两项收入中,随着交管业务不断社会化,规费办证费下降,收费项目、标准取消或降低,例如2017年4月开始,全省取消机动车抵押收费业务项目,开发区大队规费收入至少减少200万元左右。规费收入大幅度降低,罚没自然成了交警大队的主要收入,成为保障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辖区环境、政策情况不一样,收入存在差异,规费、罚没收缴的越多,收入就越多,所以为了弥补开支,满足正常开支需要,部分基层交警大队不得不依靠“罚没款”来增加收入,受利益驱动,容易导致趋利执法。
二、经费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经费不足,辅警工资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在现行定编定额预算经费模式下,预算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一是民警保障方面,地方财政只负担行政编民警工资津贴,全部由交警大队自筹经费解决。就赣州中心城区直属和开发区大队为例,自2006年公务员考试以来,其中有64名交警属自收自支方式保障,每年市财政只给予适当补助,例如根据赣州市政府办公厅抄告单191号文件,就64名交警提到经费补助情况,2009年60万元,2010年100万元,2011年150万元,2012年-2017年每年预算只安排200万元,人均3.12万元,预算连这些民警的每月阳光工资都无法保障,而民警的服装、装备、政府性奖励等支出只能从规费、罚没返还中解决;二是辅警保障方面,辅警待遇普遍偏低,队伍流动性较大,辅警工资经费来源也是长期制约基层交警大队的困难点。例如开发区大队2017年216名辅警工资,每月至少需要60多万元,加社保、医保、服装、装备、餐费等支出,年预计需要经贽850万元左右,开发区财政只负担110人,每人1800元/月,每年共计237.6万元,而市财政没有将辅警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部要求在大队规费、罚没返还中承担和支付,辅警经费巨大的缺口,进•步加剧了经费紧张,收入根本无法支持正常运转,使得部分民辅警存在后顾之忧,影响了队伍的士气和稳定性。
(二)营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营房建设是公安交警部门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长远发展的保障。虽然基层交警大队在大、中队营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受土地划拨、资金来源等约束,导致大、中队营房建设难以建设推进,相对滞后。就开发区大队而言,大队没有独立营房,在支队车管所大楼办公,大队下设7个中队,目前仅二中队、事故中队有独立营房,由于2010年赣县一南康连接线(即赣南大道)项目建设工程中,拆除大队(旧称黄金大队)一中队办公营房,导致一中队一直在外租房办公,至今已七年有余。且一中队原有营房在高校园区内,营房的拆除极大地影响了对高校园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且中队辖区负责赣州西铁西站、新能源汽车城、赣州黄金机场的凤岗中队,由于没有中队营房,大队凤岗中队不得不租房进行办公,年租金5万元。这些中队由于没有营房,极大影响了日常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开展。
(H)信息大数据时代,科技投入不足
基层交警大队负责辖区日常交通秩序维护的具体工作,受经费收入限制,不仅每年要挪出大量资金负责民辅警的工资福利,还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交通设施建设维护更新等,更是挤出资金用于加强执法执勤车辆更新、装备购买。在基层交警大队财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信息大数据时代,需要在科技装备上投入经费,而这些科技投入都需要大队自筹经费,使得在科技投入方面,往往是有心无力,艰难前行。
三、加强经费保障工作的儿点建议
(-)健全明确经费的法律保障机制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由于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刚性约束和可实践性,目前交警大队的经费保障实行“收支挂钩、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机制。只有通过法律程序修改《人民警察法》,对公安交警经费投入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人员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由同级政府足额保障,特别是辅警所褥经费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纳入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保障范围;办公用房建设经费和维修经费由同级政府视财力情况给予支持,业务技术用房建设由发展改革部门纳入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实各地财政配套建设资金,办公和业务用房建设所需土地及相关规费由同级财政负担或减免。总之用法律和制度保障交警部门所需的必要经费,来弥补现行经费保障机制的缺陷。
(二)积极筹措资金,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现行经费保障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要解决经费不足的局面,不能只单单匏“罚没款”来自筹资金,财政拨款作为交警部门最重要的经费来源,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措资金,主要是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要积极主动向党和政府汇报交警大队各方面的建设,反映建设中的困难,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积极协调,争取理解.
(≡)工作管理要创新,加大科技资金投入
交警部门作为执法办案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信息大数据时代,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如城区智能交通建设、民警警务通蓝牙打印机开单、执法执勤巡逻车安装电子识别系统等,科技投入带来的不仅仅是执法工作的快捷、方便,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更多的警力,而工作理念的转变,工作管理方式的创新,往往能起事半功倍作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降低工作运行成本。
(四)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
交警大队作为“创收”单位,涉及大量的资金进出,自觉接受监督的同时,更要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学习贯彻“两个务必”精神,树立“节约就是增收”的理念,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力量办事,根据工作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好经费支出,减少不必要支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标准,充分发挥资金的绩效作用。
由此看来,争取资金、倡导节约、创新工作“三驾马车”对经费保障工作的协调拉动作用马力强劲,经费保障工作才能更好服务于公安交通管理事业。
关于社区工作经费配置与使用的建议“在职党员进社区”义务服务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意义的举措。近日,我支部在对中山区双合社区的服务调研中了解到,社区工作经费配置与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值得思考。
一、社区工作经费配置与使用情况的现状
(一)社区运行经费逐年提高,确保了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近年来,中山区结合全区社区工作实际,逐年提高了社区的工作经费,提高了社区工作经费最低保障标准。
(二)社区人员报酬不断提高,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确保社区队伍稳定。
(H)社区经费监管科学,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率。为确保社区工作经费的专款专用,各街道办事处均制定了社区办公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按照居民自治、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原则,健全了全区经费使用监管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社区经费运行存在以下的困难:社区事务繁重,经费开支大:服务对象日益复杂,运行成本高;工作体制不顺,预算外开支多;经费需求基数大,经费来源不广。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社区经费保障机制:
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居委会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社区的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由当地政府规定并拨付,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也是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这就决定了社区财政保障体系中,政府的财政拨款应是主体部分,而且保障制度至少要能够满足社区基本工作需要和社区干部的基本生活需求。
2、加大共驻共建帮扶经费支持。“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驻社区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业主,享受了社区提供的服务,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向社区提供力所能力的捐助。建议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强化相关单位的社区建设责任,积极推动驻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居民开放,为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3、完善社区经费管理办法,加大执行力度。办法中应明确社区经费的范围、管理原则,机构及人员配置。规范经费收支和拨付管理、加强专项经营挂历、统一会计软件、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加强社区资产管理、建立审计制度和建立财务报告、监督检查制度,街道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4、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财经知识培训制度的建立。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的配置趋于年轻化、知识化,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建议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财经知识培训,引导其增强预算管理意识,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5、增大社区财务公开的力度。要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知情权,让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加大社区财务公开的力度。财务公开的内容应重点关注社区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效果、社区创收的使用和管理等情况。社区干部离任时,应该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搞好财务交接。
(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加大社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社区熟悉辖区信息资源的优势,为有关部门执行具体工作时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如建设部门在审核审批新的业主管理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时,要把社区是否参与作为硬性条件进行严格把关。工商部门在审批或进行物
业管理公司年检时,也要把社区的参与和社区的书面意见作为硬性规定,从而保证社区对物业公司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落到实处,使介入物业管理既成为社区组织规范社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又称为社区组织稳定经费来源的可靠保证。
2、加大对老社区经费补助的倾斜力度。根据新老社区经费需求的差异,在公平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社区的资源占有情况,适当向部分资金困难较大、基础设施差的老社区倾斜。
3、建立专项协调机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区政府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建立专项协调机制,积极协调财政、民政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确保经费及时、顺利拨付。
(三)鼓励和支持社区拓展市场化服务
1、有步骤的盘活固定资产。建议有条件的社区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门而房、闲置地块等开展社区服务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开发商应为新开发社区无偿提供门面房,门面房的收入由政府统一安排,主要用于补助所属社区的经费,严连挪作它用。
2、拓宽社区服务范围。进•步坚持社区服务的社会福利性,为残疾人、老年人及“三无”民政对象提供无偿服务。同时要遵从市场规律,搞好对企业和有需要人的有偿服务,有偿服务也是社区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于解决完美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和运行经费保障的建议》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