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文化惠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课题论文)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以XX县为例
课题组
摘要:XX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县坚持按照加大投入、完善网络、强化管理、提高服务、面向基层、惠及全民的思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得到迅猛发展,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XX为样本研究当前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益,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具有积极意义。调研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问、看、听、查、访等多种形式,分析和发现了XX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XX县;
文化惠民工程;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文化惠民”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近年来,万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惠民这项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有效缩小了城乡发展中的文化鸿沟,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良性发展难度巨大。为此,课题组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了解万年近年来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情况,研究和思考如何进一步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切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一、基本情况和文化发展情况;
XX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属滨湖地区。始建于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因县治于万年峰下而得名。幅员面积1142平方公里,人口41.32万人,下辖6乡6镇,农村人口33.56万,占总人口81.2%。20XX年,财政总收入9.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2元。
XX文化底蕴深厚。由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农业顾问马尼士和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考古发现XX孕育了人类文明“四个第一”的稻作文化,被国家评为上世纪最伟大100项发现之一,“XX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为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XX县大力弘扬稻作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化强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1、文化改革彻底有效。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文广局、广播电视台“局台分设”,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差转台“三台合一”,组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完成电影院、电影公司企业注册。同时,注销事业性质的万年县文工团,注册企业性质的万年县文艺院团。
2、文化品牌不断涌现。充分发挥稻作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在央视唱响了“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江西万年”和“国米·万年贡”品牌;
以万年乡村教师、“中国好人”何子策为人物原型的校园电影《万年烛光》成为第63届柏林电影节中国优秀影片推介片;
隆重举行四届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
3、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印务、文体培训、彩票发行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神农宫生态文化游、仙人洞吊桶环历史文化游、赣东北苏维埃旧址红色文化游等逐渐成长为知名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娱乐业快速发展,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百余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4、文化项目风生水起。总投资23亿元的全国最大爱情主题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致力打造成江西省最美婚纱摄影基地、江西省最美写生基地、全国知名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全国最大爱情文化公园等;
总投资59亿元的 “国米”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两馆两村,即稻作文化博物馆、稻作文化体验馆、稻作文化村及稻作度假村;
总投资10亿港元的国际珍珠城项目加速推进,打造集淡水珍珠加工、贸易、批发和零售为一体的综合商贸中心。
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
近年来,万年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基层,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文化惠民保障机制扎实有力。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会和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二是保障建设资金。县、乡(镇)财政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实现文体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同时设立了文化发展基金;
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全县各级公共文体阵地管理机制,制订完善服务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四是强化考评机制。实施基层文体建设年度考评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实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投资6200余万元建成融剧院、会展场馆、文物陈列、电视宣传、群众文化活动、图书阅览于一体的万年会展中心;
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全面完成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乡乡镇镇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其中上坊乡万年峰农家书屋被评为国家示范农家书屋。坚持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全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万年县文化馆新馆建筑面积达3516平米,全年365天正常开放,确保群众到馆就能参加各种活动。不断完善“送文化下乡”、“村村行”、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设了“街舞培训”、“广场舞培训”、“国画论坛”、“美术摄影讲习所”等一批新的文化服务栏目,突出了“公益性”、“普及性”和“服务性”,实现文化惠民;
县图书馆馆舍面积2682㎡,馆藏文献总量为8万册,全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
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投入188万余元,建筑面积5000余㎡,132个农家书屋平均面积达20㎡以上,共投入530余万元用于添置图书及服务配套设施;
县电影公司共有12支电影队,每年电影放映涉及到全县146个行政村、农村义务制学校208所、农林垦殖场11个;
县网络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新建有线电视光缆主干网1283.48公里、电缆干线2329.59公里,新建工作站494个,新建有线电视管理站12个,目前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38770户,覆盖农业人口14.4万人,覆盖率达到34.2%。
(四)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形成品牌。积极与企业合作,实施大型文体活动项目招商,增强发展活力。连续举办四届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极大提升了万年知名度、开放度和美誉度,稻作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品牌。特别是第四届稻作文化旅游节期间,该县了“同一首歌走进万年——稻香万年”主题晚会、稻米精品暨地方土特产博览交易会、游园活动、龙腾盛世·辉煌万年——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展、古代文物展、万人环城长跑比赛等,让四十一万万年人民体验了一个独具万年地方特色、饱含稻作文化芳香的文化盛宴。同时,引导群众组建了上千支腰鼓队、唢呐队、舞蹈队、书画协会等各类群众文艺团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三、建设文化惠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尽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种投入力度也在加大,但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着领导干部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干部和大部分群众认为“文化工作”就是搞文化活动,演演戏、跳跳舞等,狭隘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此外,各乡镇普遍存在群众文化观念滞后的现象。出现了认为跳健身舞只是妇女们做的事;
平时不好好挣钱,搞文化就是搞“闲片”的落后思想。致使群众不想参与文化活动,甚至抵触文化建设的现象。
2、资金投入上比例偏低。近年来,万年财政收入显著增长,但总量还是偏低,严重制约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如县文化馆缺少必需的灯光、服装、道具、乐器、流动舞台等设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随着图书借阅人数日益上升,导致现有的图书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影响了服务质量;
原有的体育中心拆除后,全县已没有一个标准化的体育中心。同时,各乡镇普遍存在财力支持不够、文化经费不足的现象,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器材更新和维护、人员经费均由各乡镇自行负责,致使大型文化活动无法开展,村级文化活动靠基层群众自己支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
3、设施管理上存在缺陷。重建设,轻管理”。对于建成后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所配发的文化设施设备,如何发挥其真正惠民的文化功能,缺少后续考虑。部分农家书屋长期关门闭屋,里面的书籍布满灰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适应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调动和激发其积极性、参与性缺乏研究,造成资源闲置或浪费。
4、队伍建设上略显滞后。近年来,虽然万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并不健全。目前,全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仅有230余人,其中在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的仅有20人,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众多文化站工作人员缺额且多为兼职,唱起了“空城计”。农家书屋的情况更不乐观。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基本上由村干部兼职代管。由于村级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繁重,工作一忙只好锁门走人,连正常的开放都保证不了。县图书馆至今没有一名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
5、文化传承上危机四伏。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基层文化队伍待遇普遍不高,大多数农村青年纷纷外出打工或经商。面对眼前的经济利益,农村青年很少参加基层文化活动,致使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得不到传承,部分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出现短板。苏桥矮脚龙灯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舞龙形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该乡能舞该灯的不到十人,且多为老者,面临着失传的局面。
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这可以进一步消除城乡发展中的文化鸿沟,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着力营造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认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于统筹城乡,保障和实现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列入重点民生工程,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来抓文化建设,像重视国民教育样来重视文化工作,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逐步提高其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让“不重视文化工作的领导就不是好领导”成为一种共识。
2、加大资金投入,全力强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资金保障。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经费支持是实现财政公共职能的重要途径。要明确各级政府是文化惠民工程的主办者、各级财政是保障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的角色定位。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经费和运营经费作为经常性项目(如参照科普经费标准,确定人均购书经费列入预算,作为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更新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把财政每年新增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提升它们的服务能力。同时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捐赠和参与城乡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城乡统筹。要将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作为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同步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辖区人口,考虑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建设规模和标准上适度超前。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要经济实用,讲究投入产出比,克服形式主义,杜绝花架子工程,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实现文化惠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正确处理分散与集中的关系,选址适中,方便群众。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也要有成本意识,要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改变政出多门和“各打各的锣、各敲各的鼓”的混乱状况,明确由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运作。原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资源,集中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规模效益,避免重复建设。
4、深化体制改革,倾力激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百分活力。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的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挥县城作为县域文化中心的作用,组建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枢纽、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支点、以村农家书屋为触角的覆盖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贯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管办分离,努力实现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的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实行政企剥离、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文化企业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生产者管理者创造条件,为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创造条件。
5、加快人才培育,大力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人才集聚。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现在一些已建成的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运转不正常、效益不佳,重要原因是队伍涣散,人才流失。出实招解决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要配齐专业人才,根据县级公共文化机构和乡镇规模大小,合理确定和增加县级公共文化机构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齐文化专业干部;
要大力培养人才。着力实施“文化精英工程”,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要注重激活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包括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扎根农村、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
《最新整理某县文化惠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课题论文)》相关文档:
党支部副书记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09-22
第一篇:-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09-22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09-22
2023年惠民政策落实自查报告_210-14
乡镇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10-31
创强惠民,兴教圆梦演讲稿12-24
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最新)12-25
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方案01-13
关于乡文化站送戏下乡惠民活动简报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