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实话终结人民公社大食堂
作者:建琳
来源:《新天地》2010年第11期
近年来,有些饭店用了“人民公社大食堂”的招牌。这在年轻人看来是件新鲜事。然而,在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的记忆中,“公社食堂”留给他们的并不是甜蜜的回忆。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公社的公社食堂”是在所谓“大跃进”中产生和推广的一个“新生事物”。时过境迁,两年后中央又作出决策,“人民公社大食堂一风吹”。决策的领导人经历了从热情鼓吹到冷静对待再到作出正确新的决策的过程。
1960年冬,毛泽东乘火车前往杭州途中,把六个大区的书记及有关的省委书记叫到专列上,和他们研究有关农村工作的问题。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江渭清也在其中。
在这趟专列上,拥护办公共食堂的是多数,大家先后发言,历数公共食堂的好处,发表了很多意见。江渭清一直没有说话,因为不久前他到农村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但面对主席,说还是不说?
这时,毛泽东点他的名了:“渭清同志,他们都讲办食堂好,唯独你不讲话,这是什么道理?”江渭清回答:“我不好发言。”毛泽东鼓励说,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讲。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后来,有人把这话概括为“三不主义”,就是毛泽东在杭州到绍兴的专列上对着江渭清第一次提出来的。毛泽东既讲了“三不”,江渭清只好放开胆子讲了。江渭清说,大家都讲食堂怎么好。要我来讲,是怎么不好。毛泽东笑了,你是反对派嘛!就把你的“不好”讲给大家听嘛!
接着,江渭清具体讲了食堂几个“不好”。江渭清说:“食堂耗粮特别大。本来一家一户过日子,再穷也有个‘糠菜半年粮’。您老人家也曾讲,要‘平时吃稀,农忙吃干,老弱干轻活的吃稀,青壮年干重活的吃干’。大办食堂以后,不分老少,不管活轻活重,都在一个大锅里吃,一年吃了两年粮,全年口粮几个月就吃光了,吃不起。现在办公共食堂,不许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结果没有蛋吃,没有肉吃。现在食堂缺草烧,就到处砍树。农村的树木砍得差不多了!”
《大实话终结人民公社大食堂》相关文档:
谈谈人民公社初期的分配制度07-04
《人民公社好》歌词07-04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07-04
赞美人民公社的诗歌07-04
大实话终结人民公社大食堂07-04
【自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07-04
人民公社运动词解释近代史纲要07-04
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河北周家庄乡的现状07-04
中国早期“人民公社”七里营面临环境污染07-04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