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3篇)

时间:23-03-02 网友

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3篇)

城市工作会议上的 篇1

同志们: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城市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中央、全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全区下一步开展城市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党的xx大以来,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继20xx 年首次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去年年底又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提出了“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总要求。今年2 月25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建华同志立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省委对城市工作“十六字”工作要求和市委“二十字”总体任务,立足南昌市情实际和“六个南昌”的奋斗目标,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在抓城市工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郭安市长也提出了“五项原则,七项工作”。龚书记和郭市长的重要讲话,为我区未来城市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根据,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领会,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刚才,昌华、先国同志分别就今年城市建设、管理、创建、惠民便民利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京东镇、上海路街道、区城管委、区住建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城市工作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作,考验的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希望全区各级干部,尤其是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部门,要做好分内事,耕好责任田。同时,为了精简会议数量、提高工作效率,考虑到我们在年后已经先后召开了全区开放型经济会议和全区城市工作会议,基本涵盖了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的内容,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年不再召开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一并下发了项目推进、旧城改造、惠民便民利民工程、民生实事、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和表扬的文件,请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抓好贯彻落实。

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关键是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市委也提出实现“三个文明”“六个南昌”的目标。对照市委目标,青山湖区作为南昌市传统的产业大区强区,在助推南昌实现“三个文明”“六个南昌”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理应作出更大贡献,争取更大成绩。但由于客观原因,时至今日,我区依然处于半城半乡、亦城亦乡现状,城市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告别“老郊区时代”,城市化步伐不快、不均、不优,历史欠账多、群众意见大的问题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 一是城市化率不够高。 目前,我区的实际城市化率约70%,数字上看不算低,但结合我区主城区地位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特别是罗家镇60 平方公里的18 个村,还是带有浓厚的农村色彩,说明我区城市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二是城市经济转型慢。 镇村经济是构成青山湖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区经济结构中,“低小散”的村级产业依然比重不小,缺乏“高大上”的产业支柱和龙头企业,没有很好的把土地资源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影响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拖累了城市化步伐。 三是城市品味形象档次低。 尽管近几年我区在城市建管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度,通过旧改棚改、引进项目、惠民实事,使得城市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囿于管理粗放、民生实事推进不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等因素影响,城市整体的形象、品味、档次还不够高,与新城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

对此,区委、区政府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城市工作精神,把其作为加快实现我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率先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继续坚持“二产三产并举、双轮驱动,工业化城市化同步、两化提升”的发展定位,着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营,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下面,就贯彻落实好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推进城市工作,最首要的是突出城市定位特色

推进城市工作,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平台建设,多做还欠账、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把推进城市工作放到“十三五”规划中去谋划、去推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自身特色的城市化路子,把青山湖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因此,要按照城乡一体和宜居宜业的定位,以塑造特色、张扬个性为灵魂,努力在放大优势、差别发展中提高建设水准。 一要突出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是区域发展的灵魂,是构建城市特色的“基因”。青山湖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素有“南昌历史文化六个发源地”之美誉。我们要充分挖掘青山湖区文化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彩的表现手段,把文化延续于城市的文脉,熔铸于城市的精神,彰显于城市的形象,努力构筑青山湖区特有的文化特色,使城市文化在经营中增值,在经营中发展,在经营中升华,着力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宣传部、文广局、住建局等部门要组织专门班子、专门队伍,聘请专门的专家,来研究挖掘塑造青山湖区的城市文化特点,让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城区文化,让全省、全市人民感觉到青山湖区的突出点,让我们的干部群众对外有东西可去推介和宣传。全区上下务必要认识到城市工作是一项全区性、系统性工作,城市文化特色现在没打造起来不等于以后也打造不起来,关键是我们要去研究、去塑造、去挖掘、去宣传。 二要突出生态特色。围绕生态观光、水系风景、城市景观的开发,依托青山湖、天香园生态园林区、艾溪湖、瑶湖等生态系统,稳步提升城区生态功能,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青山湖样板”。要对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着力加快打造天香园5A 级旅游景区,加快启动幸福渠40 平方公里尤其是5 平方公里起步区的生态居住主题公园建设,建设城市鸟道和现代滨湖休闲带,凸显我区城市的生态特色。 三要突出亮点特色。 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展示城市特色。城市建设量大面广,要突出特色,就必须把握重点,照顾一般,特别是搞好总体构思,精心设计和建设好重点街区和形象项目。要抓好“点”的打造,重点加快建设万达商业广场、华润置地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将其打造成为拿得出手的精品工程,在城东地区迅速屹立起一批“高大上”的地标性建筑。要抓好“线”的提升,重点加强对上海路特色街区、何兴特色街区等一批特色性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帮助其改变形象,提升品味,活跃商机,带动人气。要抓好“面”的亮化,通过抓好路灯、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大树增绿、鲜花增韵、灯光增彩等绿化、美化、亮化效果,带动城区整体形象的档次提升,打造属于青山湖区的“黄金地带”和“不夜城”。 四要突出产业特色。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水平不仅要看外在形象的“面子”,也要看产业实力的“里子”。要紧盯我区产业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 针织服装创意、LED 光电、电子信息、电子商务几个方向,招大引强,走出一条与其他兄弟县区产业错位发展的特色道路。在城市产业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 ”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整合区域内村级产业大楼、旧厂房等丰富的平台载体资源,加速电商企业在我区“扎堆”。同时,要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升级发展,尤其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扎堆”青山湖区显得尤为重要,在短期内尽量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彰显我们的城市经济。

二、推进城市工作,最基础的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龚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城市工作要统筹兼顾好“十大关系”,这是我区未来城市建设必须牢牢对照的根本遵循。近几年来,通过人财物资源的持续投入,我区主城区的品味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但对比其他兄弟县区,出行难、停车难、教育不均衡、就医不均衡等民生短板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我区的大区地位极不相符。对此,我们要重点围绕这些短板、欠账问题,切实走出老郊区时代的传统思维束缚,进一步加大投入,对症下药,注重集约高效,统筹地上地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中心城区。 一是要以旧改棚改焕发城市新形象。 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20xx 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的目标,抢抓全市“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好南昌市旧城改造在拆迁安置、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有力政策,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步伐。当前,要确保迅速完成工人新村、火车站东广场南侧规划路、沈桥漆村、南镇村等去年启动项目的扫尾攻坚任务。同时,要对《青山湖区20xx 年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的辛家庵村、梁万村、京川村等16 个约107.17 万平方米的20xx 年旧改棚改项目超前谋划,积极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早启动、早完成,并提前做好安置房规划设计工作,对安置房项目优先供地、优先征迁、优先拨付资金,确保改一片、成一片,尽快扫除掉城市疮疤。 二是要以平台建设加速产城大融合。 科学利用好改造腾出的每一寸土地,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权限、资金支持,立足昌东罗家片区、临江商务区、幸福渠流域起步区、中心镇域区“四大平台”载体,落实招商引资“六个跟踪”,积极开展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在主城区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引进一批与城市业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贸综合体项目,提升区域的人气和商气。同时,坚持二产“不能丢”,要做大做强昌东工业园区,加快罗家产城融合新区打造,推进“五大园中园”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有利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从近期看,特别是要抓好区委常委会上确定的10 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依靠产业项目建设为城市建设强筋壮骨,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城市配套功能就延伸覆盖到哪里,构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目前,十大项目从总体推进情况看很不平衡,这里面有领导工作力量摆布的不平衡,有各地推进工作力度的不平衡,更有工作成效的不平衡,请各位分管领导、各地的主要领导认真研究,加速推进。三是要以功能配套增强聚合力。 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这也是青山湖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之一。要彻底根治“拉链马路”“城里看海”等“城市病”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把地上地下的建设综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民生实事工程统筹结合起来,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地上方面,重点是要加速推进罗家地区“两横三纵”、幸福渠流域起步区“四横七纵”及一批市管道路的新改扩建工程,分别启动义坊路、创业路、尤氨路、罗成路、谢佛路等5 条道路的综合改造和江大南路、御景城路、民富路、铁路八村中心路等4 条道路的综合提升工作,打通断头路,拉开城市框架格局,并重点抓好一批街道街景综合整治、绿地小游园、垃圾中转站、立体停车场项目的建设,围绕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15 分钟医疗服务圈的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好一批优质一流的学校、医院,进一步织密教育、医疗、文化等机构和设施的分布。地下方面,要坚持管线先行,配合市政职能部门,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推进水、电、气等管网设施的合理布局,并加大地下空间、人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能量充足、运转高效的配套设施体系。

三、推进城市工作,最关键的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尽管南昌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我区也荣获了“突出贡献奖”,但并不意味着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可以以此自足。龚书记反复指出,创建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那么到手的奖牌也会得而复失。从现状看,当前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城中村卫生环境“脏乱差”,群众文明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公众安全感形势长期严峻,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一个个坎,尤其是农村的卫生管理,我多次强调城市农村要统筹一体化,各个乡镇也在控规区域之内,没有理由不把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对此,必须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推动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市场化、法治化、社会化、一体化。 一是要推动城市管理的长效化。 要把长效机制作为抓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法宝,不断加以完善和巩固,要进一步发挥好区综管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我区城市管理提质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长效体制,持续加强城市主干道、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和其它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全力整治占道摊点、“六小”店面、垃圾广告、农贸市场、“五车六乱”、工地围挡等难点问题,重点抓好城乡插花地带和农村卫生管理。不断加大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全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成立工作队伍,落实管理基金,完善监督问责办法,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解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是要加速城市管理的市场化。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市民群众和社会单位参与的程度,由政府一家包揽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近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对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全区主次干道外包实现机械化清扫全覆盖,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未来还要进一步大胆运用服务外包手段,对绿化养护一体化管理、“牛皮癣”清理、摊点管理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企业和社会单位,要建立城市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在昌东工业园区、民营科技园尝试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步伐,变政府一家唱“独角戏”为多方力量参与的“大合唱”。 三是要坚持城市管理的法治化。 青山湖区作为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的城区,违章违法建设一直屡禁不止,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铁腕整治违章建筑虽然取得很好成效,但仍存在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弹的局面。前不久,罗家镇多个村庄趁春节特殊节点,出现大面积违章搭建,教训十分深刻。违章建筑屡禁不止,表现在下边、在群众,但根子在上边、在干部,特别是少数胆大妄为的村干部。区里将坚持按照文件规定,对顶风而上、拒不整改说明情况的,坚决立案调查,涉及干部的,触犯哪一条、按哪一条处理。今后要逐个区域、逐个类型清理整治在建和已建成的违法建筑。具体工作中,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全面部署、属地管理、区域突破的原则,对于村庄、个人建设的违法建筑,首先由村庄发动群众在限定时间内自行拆除,到期后不拆的,由所在镇、街道、园区负责整治;对影响较大,镇街园区组织拆除确有困难的,由区级组织大规模集中拆除。整治行动中,不管涉及哪个部门,不管事关什么“ 背景” 的人,都要敢于碰硬、严格执法,决不允许出现“ 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软不拆硬、拆明不拆暗” 的现象。 四是要提升城市管理的社会化。 近几年,随着青山湖区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大量村民、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逐步成为新的市民,但不可否认,部分人员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与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个提升、融合的过程。对此,要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用好用足“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载体,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的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标准教给群众,把公序良俗、邻里公约普及开来,让人人都是城市管理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市民有序参与到城市的共管共建中来,让其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带来的实际利好,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促使其自发培养起文明的习惯,逐步积蓄起文明的力量,让我区的城市环境更加文明、和谐、有序。 五是要推进城市管理的一体化。 前不久,龚书记再次对全市卫生环境进行了实地暗访,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城市管理工作的坚定决心。近段时期,我区主城区城市卫生环境大体得到了保持,但在部分农村地区却出现了局部反弹。为此,我们在抓城市管理工作过程中务必要把农村卫生环境治理一并纳入进来,大力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城乡统筹推进工作,特别是要把握好城市与农村管理侧重点和方式的不同,通过统筹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整治、垃圾清运整治,加大投入力度、问题整改力度、监管考核力度等,最终使城市与农村都能实现“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

四、推进城市工作,最迫切的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

要做好城市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化,必然遇到方方面面的瓶颈制约,必须靠改革创新解难题、破瓶颈、求突破,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保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持久动力。最核心的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多点发力,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区财政属“吃饭”财政,我们不能用挤占干部群众工资的做法去建设城市,但是城市建设又是重要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必须规划好、建设好,钱从哪来?在新常态下,要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钱不办事”的思维模式,综合运用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它经济要素,尽快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入机制,更要利用好市里近年对城区加大投入力度的有利机遇。 一方面要争取金融支持。 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棚户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各地也有不少利用国开行平台贷款的例子,去年,我们也利用了北京银行贷款进行路网建设。因此,要开动脑筋、积极争取,包装好项目,充分利用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做好城市建设开发工作。另一方面 要吸引社会投资。 探索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广州花城广场把“最贵”的地留出来做公园,上面做水景、下面掏空做商业空间和交通空间,形成20 多万平米地下商业区,既美化了市区环境,又增加了商业、交通设施。希望大家改变“不给钱不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路网建设等方面,灵活运用PPP 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来解决我区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来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二是多管齐下,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央、省、市明确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我区还有不少城中村,虽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纸面上的“市民”,但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做到安居乐业,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加快推进安置房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我区已建成安置社区周边配套布点不够健全,给农民带来诸如出行、教育、就业等衍生问题。为此,要通过完善社区生活配套功能和条件优势增强征地拆迁农民的归属感。 一方面,在安置房布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就业、教育等的便利性,完善安置小区内外的功能布点,实现安置点和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服务配套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安置社区服务,拓展并延伸安置、社区服务中心在健康医疗、居民养老、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的保障性、利民性、公益性水平。其次,要加快农民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方式转变。 城中村改造后,要通过大力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 发挥原村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等途径,逐步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把城中村居民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 三是要统筹兼顾,解决好“民生怎么办”的问题。 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终极目的。城市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过去一年,区委、区政府顺应群众要求,扎实推进115 个百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和10 大惠民实事,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不仅打造了南昌何兴特色街区和创业路街头绿地小游园等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品味,实现了“锦上添花”,而且通过实施立体停车场建设、背街小巷路灯亮化、集贸市场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解决了市民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收到了“雪中送炭”的良好效果。应该说,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人民群众都是充分肯定的。下一步要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做好民生工作,真正让城市发展惠及人民群众。总的来讲要做到四个要:在目标上要追求“大民生”。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民生”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充和丰富,如今的民生越来越“大”。一方面,妥善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平安青山湖建设的力度,全力打造广大市民都能感受到的宜居宜业的城区。在机制上要注重制度保障。无论是对民生工程的重视,还是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都要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我们今天下发的《青山湖区20xx 年十六件惠民实事工作实施方案》和惠民便民利民工程的征求意见稿,就是民生工作制度化的体现。在工作上要力争创品牌。我区很多民生工作不仅走在了全市而且走在了全省前列,比如我区是全省首批11 个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县(区)之一,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七年稳居全市榜首,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星级老年公寓等等。作为经济大区,今后民生工作更要高标准、创品牌,让人民群众真真实实感受到生活在青山湖区的美好和自豪。在覆盖上要实现城乡统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民生工程要进一步实现城乡全覆盖,最新的惠民政策要及时普惠到全区人民,使民生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城市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关键是事在人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作好城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担好责任、抓好工作。 要具备全局的观念。 切实走出“城市工作是少数几个部门的事”的误区,无论涉及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全力支持,高效服务,尽快办好。各地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对城市工作亲自抓、亲自管;分管领导要主动作为、具体落实,特别是位处城市建管工作一线的综管办、城管、住建、农水、城投、公安、规划、交通、执法局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做好建设项目立项、资金调度和用地供给等工作;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广泛宣传我区城市工作的经验成就,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等等。区领导也要对各自挂点片区和分管领域的工作开展定期调度,帮助指导部门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要具备专业的能力。 城市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往打招呼、“打擦边球”的人情手段、变通手段越来越难以奏效,按规矩、按专业办事的要求越来越严。打比方说,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旧改征迁,目前都有大量的基础性前期工作要做,程序复杂、周期冗长,如果没有专业懂行的人才进行操作,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务必要走出传统的思想窠臼,走出自己的老思维、老办法、老一套,主动适应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主动加强学习,积极拓宽视野,自觉创新探索,不断创新抓城市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做到懂行会干,勇谋善断,避免瞎指挥、胡折腾、打乱仗。 要具备实干的作风。 城市工作既有琐碎艰辛的一面,也有急难险重的一面,面临的问题不少、困难更大,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务必具备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要始终坚持与责任同行,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既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计得失,也要具备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善攻难关的先锋精神,在挑战面前有拼劲,在困难面前有钻劲,在挫折面前有韧劲,确保工作节奏再加快,时序意识再加强,推进措施再加码,事事领先,时时超前,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赢得快发展。

同志们,做好城市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众志成城,锐意进取,强势推进,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实现“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率先小康”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2

同志们: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城市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中央、全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全区下一步开展城市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党的xx大以来,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继20xx年首次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去年年底又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提出了“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总要求。今年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建华同志立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省委对城市工作“十六字”工作要求和市委“二十字”总体任务,立足南昌市情实际和“六个南昌”的奋斗目标,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在抓城市工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郭安市长也提出了“五项原则,七项工作”。龚书记和郭市长的重要讲话,为我区未来城市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根据,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领会,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刚才,昌华、先国同志分别就今年城市建设、管理、创建、惠民便民利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京东镇、上海路街道、区城管委、区住建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城市工作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作,考验的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希望全区各级干部,尤其是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部门,要做好分内事,耕好责任田。同时,为了精简会议数量、提高工作效率,考虑到我们在年后已经先后召开了全区开放型经济会议和全区城市工作会议,基本涵盖了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的内容,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年不再召开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一并下发了项目推进、旧城改造、惠民便民利民工程、民生实事、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和表扬的文件,请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抓好贯彻落实。

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关键是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市委也提出实现“三个文明”“六个南昌”的目标。对照市委目标,青山湖区作为南昌市传统的产业大区强区,在助推南昌实现“三个文明”“六个南昌”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理应作出更大贡献,争取更大成绩。但由于客观原因,时至今日,我区依然处于半城半乡、亦城亦乡现状,城市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告别“老郊区时代”,城市化步伐不快、不均、不优,历史欠账多、群众意见大的问题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一是城市化率不够高。目前,我区的实际城市化率约70%,数字上看不算低,但结合我区主城区地位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特别是罗家镇60平方公里的18个村,还是带有浓厚的农村色彩,说明我区城市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二是城市经济转型慢。镇村经济是构成青山湖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区经济结构中,“低小散”的村级产业依然比重不小,缺乏“高大上”的产业支柱和龙头企业,没有很好的把土地资源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影响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拖累了城市化步伐。三是城市品味形象档次低。尽管近几年我区在城市建管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度,通过旧改棚改、引进项目、惠民实事,使得城市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囿于管理粗放、民生实事推进不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等因素影响,城市整体的形象、品味、档次还不够高,与新城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

对此,区委、区政府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城市工作精神,把其作为加快实现我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率先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继续坚持“二产三产并举、双轮驱动,工业化城市化同步、两化提升”的发展定位,着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营,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下面,就贯彻落实好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推进城市工作,最首要的是突出城市定位特色

推进城市工作,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平台建设,多做还欠账、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把推进城市工作放到“十三五”规划中去谋划、去推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自身特色的城市化路子,把青山湖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因此,要按照城乡一体和宜居宜业的定位,以塑造特色、张扬个性为灵魂,努力在放大优势、差别发展中提高建设水准。一要突出文化特色。城市文化是区域发展的灵魂,是构建城市特色的“基因”。青山湖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素有“南昌历史文化六个发源地”之美誉。我们要充分挖掘青山湖区文化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彩的表现手段,把文化延续于城市的文脉,熔铸于城市的精神,彰显于城市的形象,努力构筑青山湖区特有的文化特色,使城市文化在经营中增值,在经营中发展,在经营中升华,着力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宣传部、文广局、住建局等部门要组织专门班子、专门队伍,聘请专门的专家,来研究挖掘塑造青山湖区的城市文化特点,让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城区文化,让全省、全市人民感觉到青山湖区的突出点,让我们的干部群众对外有东西可去推介和宣传。全区上下务必要认识到城市工作是一项全区性、系统性工作,城市文化特色现在没打造起来不等于以后也打造不起来,关键是我们要去研究、去塑造、去挖掘、去宣传。二要突出生态特色。围绕生态观光、水系风景、城市景观的开发,依托青山湖、天香园生态园林区、艾溪湖、瑶湖等生态系统,稳步提升城区生态功能,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青山湖样板”。要对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着力加快打造天香园5A级旅游景区,加快启动幸福渠40平方公里尤其是5平方公里起步区的生态居住主题公园建设,建设城市鸟道和现代滨湖休闲带,凸显我区城市的生态特色。三要突出亮点特色。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展示城市特色。城市建设量大面广,要突出特色,就必须把握重点,照顾一般,特别是搞好总体构思,精心设计和建设好重点街区和形象项目。要抓好“点”的打造,重点加快建设万达商业广场、华润置地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将其打造成为拿得出手的精品工程,在城东地区迅速屹立起一批“高大上”的地标性建筑。要抓好“线”的提升,重点加强对上海路特色街区、何兴特色街区等一批特色性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帮助其改变形象,提升品味,活跃商机,带动人气。要抓好“面”的亮化,通过抓好路灯、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大树增绿、鲜花增韵、灯光增彩等绿化、美化、亮化效果,带动城区整体形象的档次提升,打造属于青山湖区的“黄金地带”和“不夜城”。四要突出产业特色。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水平不仅要看外在形象的“面子”,也要看产业实力的“里子”。要紧盯我区产业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针织服装创意、LED光电、电子信息、电子商务几个方向,招大引强,走出一条与其他兄弟县区产业错位发展的特色道路。在城市产业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整合区域内村级产业大楼、旧厂房等丰富的平台载体资源,加速电商企业在我区“扎堆”。同时,要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升级发展,尤其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扎堆”青山湖区显得尤为重要,在短期内尽量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彰显我们的城市经济。

二、推进城市工作,最基础的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龚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城市工作要统筹兼顾好“十大关系”,这是我区未来城市建设必须牢牢对照的根本遵循。近几年来,通过人财物资源的持续投入,我区主城区的品味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但对比其他兄弟县区,出行难、停车难、教育不均衡、就医不均衡等民生短板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我区的大区地位极不相符。对此,我们要重点围绕这些短板、欠账问题,切实走出老郊区时代的传统思维束缚,进一步加大投入,对症下药,注重集约高效,统筹地上地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中心城区。一是要以旧改棚改焕发城市新形象。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20xx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的目标,抢抓全市“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好南昌市旧城改造在拆迁安置、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有力政策,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步伐。当前,要确保迅速完成工人新村、火车站东广场南侧规划路、沈桥漆村、南镇村等去年启动项目的扫尾攻坚任务。同时,要对《青山湖区20xx年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的辛家庵村、梁万村、京川村等16个约107.17万平方米的20xx年旧改棚改项目超前谋划,积极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早启动、早完成,并提前做好安置房规划设计工作,对安置房项目优先供地、优先征迁、优先拨付资金,确保改一片、成一片,尽快扫除掉城市疮疤。二是要以平台建设加速产城大融合。科学利用好改造腾出的每一寸土地,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权限、资金支持,立足昌东罗家片区、临江商务区、幸福渠流域起步区、中心镇域区“四大平台”载体,落实招商引资“六个跟踪”,积极开展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在主城区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引进一批与城市业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贸综合体项目,提升区域的人气和商气。同时,坚持二产“不能丢”,要做大做强昌东工业园区,加快罗家产城融合新区打造,推进“五大园中园”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有利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从近期看,特别是要抓好区委常委会上确定的10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依靠产业项目建设为城市建设强筋壮骨,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城市配套功能就延伸覆盖到哪里,构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目前,十大项目从总体推进情况看很不平衡,这里面有领导工作力量摆布的不平衡,有各地推进工作力度的不平衡,更有工作成效的不平衡,请各位分管领导、各地的主要领导认真研究,加速推进。三是要以功能配套增强聚合力。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这也是青山湖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之一。要彻底根治“拉链马路”“城里看海”等“城市病”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把地上地下的建设综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民生实事工程统筹结合起来,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地上方面,重点是要加速推进罗家地区“两横三纵”、幸福渠流域起步区“四横七纵”及一批市管道路的新改扩建工程,分别启动义坊路、创业路、尤氨路、罗成路、谢佛路等5条道路的综合改造和江大南路、御景城路、民富路、铁路八村中心路等4条道路的综合提升工作,打通断头路,拉开城市框架格局,并重点抓好一批街道街景综合整治、绿地小游园、垃圾中转站、立体停车场项目的建设,围绕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15分钟医疗服务圈的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好一批优质一流的学校、医院,进一步织密教育、医疗、文化等机构和设施的分布。地下方面,要坚持管线先行,配合市政职能部门,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推进水、电、气等管网设施的合理布局,并加大地下空间、人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能量充足、运转高效的配套设施体系。

三、推进城市工作,最关键的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尽管南昌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我区也荣获了“突出贡献奖”,但并不意味着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可以以此自足。龚书记反复指出,创建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那么到手的奖牌也会得而复失。从现状看,当前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城中村卫生环境“脏乱差”,群众文明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公众安全感形势长期严峻,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一个个坎,尤其是农村的卫生管理,我多次强调城市农村要统筹一体化,各个乡镇也在控规区域之内,没有理由不把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对此,必须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推动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市场化、法治化、社会化、一体化。一是要推动城市管理的长效化。要把长效机制作为抓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法宝,不断加以完善和巩固,要进一步发挥好区综管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我区城市管理提质升级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长效体制,持续加强城市主干道、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和其它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全力整治占道摊点、“六小”店面、垃圾广告、农贸市场、“五车六乱”、工地围挡等难点问题,重点抓好城乡插花地带和农村卫生管理。不断加大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全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成立工作队伍,落实管理基金,完善监督问责办法,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解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二是要加速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市民群众和社会单位参与的程度,由政府一家包揽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近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对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全区主次干道外包实现机械化清扫全覆盖,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未来还要进一步大胆运用服务外包手段,对绿化养护一体化管理、“牛皮癣”清理、摊点管理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企业和社会单位,要建立城市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在昌东工业园区、民营科技园尝试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管养市场化步伐,变政府一家唱“独角戏”为多方力量参与的“大合唱”。三是要坚持城市管理的法治化。青山湖区作为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的城区,违章违法建设一直屡禁不止,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铁腕整治违章建筑虽然取得很好成效,但仍存在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弹的局面。前不久,罗家镇多个村庄趁春节特殊节点,出现大面积违章搭建,教训十分深刻。违章建筑屡禁不止,表现在下边、在群众,但根子在上边、在干部,特别是少数胆大妄为的村干部。区里将坚持按照文件规定,对顶风而上、拒不整改说明情况的,坚决立案调查,涉及干部的,触犯哪一条、按哪一条处理。今后要逐个区域、逐个类型清理整治在建和已建成的违法建筑。具体工作中,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全面部署、属地管理、区域突破的原则,对于村庄、个人建设的违法建筑,首先由村庄发动群众在限定时间内自行拆除,到期后不拆的,由所在镇、街道、园区负责整治;对影响较大,镇街园区组织拆除确有困难的,由区级组织大规模集中拆除。整治行动中,不管涉及哪个部门,不管事关什么“背景”的人,都要敢于碰硬、严格执法,决不允许出现“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软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的现象。四是要提升城市管理的社会化。近几年,随着青山湖区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大量村民、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逐步成为新的市民,但不可否认,部分人员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与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个提升、融合的过程。对此,要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用好用足“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载体,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的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标准教给群众,把公序良俗、邻里公约普及开来,让人人都是城市管理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市民有序参与到城市的共管共建中来,让其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带来的实际利好,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促使其自发培养起文明的习惯,逐步积蓄起文明的力量,让我区的城市环境更加文明、和谐、有序。五是要推进城市管理的一体化。前不久,龚书记再次对全市卫生环境进行了实地暗访,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城市管理工作的坚定决心。近段时期,我区主城区城市卫生环境大体得到了保持,但在部分农村地区却出现了局部反弹。为此,我们在抓城市管理工作过程中务必要把农村卫生环境治理一并纳入进来,大力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城乡统筹推进工作,特别是要把握好城市与农村管理侧重点和方式的不同,通过统筹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整治、垃圾清运整治,加大投入力度、问题整改力度、监管考核力度等,最终使城市与农村都能实现“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

四、推进城市工作,最迫切的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

要做好城市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化,必然遇到方方面面的瓶颈制约,必须靠改革创新解难题、破瓶颈、求突破,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保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持久动力。最核心的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多点发力,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区财政属“吃饭”财政,我们不能用挤占干部群众工资的做法去建设城市,但是城市建设又是重要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必须规划好、建设好,钱从哪来?在新常态下,要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钱不办事”的思维模式,综合运用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它经济要素,尽快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入机制,更要利用好市里近年对城区加大投入力度的有利机遇。一方面要争取金融支持。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棚户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各地也有不少利用国开行平台贷款的例子,去年,我们也利用了北京银行贷款进行路网建设。因此,要开动脑筋、积极争取,包装好项目,充分利用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做好城市建设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要吸引社会投资。探索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广州花城广场把“最贵”的地留出来做公园,上面做水景、下面掏空做商业空间和交通空间,形成20多万平米地下商业区,既美化了市区环境,又增加了商业、交通设施。希望大家改变“不给钱不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路网建设等方面,灵活运用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来解决我区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来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二是多管齐下,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央、省、市明确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我区还有不少城中村,虽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纸面上的“市民”,但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做到安居乐业,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加快推进安置房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我区已建成安置社区周边配套布点不够健全,给农民带来诸如出行、教育、就业等衍生问题。为此,要通过完善社区生活配套功能和条件优势增强征地拆迁农民的归属感。一方面,在安置房布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就业、教育等的便利性,完善安置小区内外的功能布点,实现安置点和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服务配套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安置社区服务,拓展并延伸安置、社区服务中心在健康医疗、居民养老、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的保障性、利民性、公益性水平。其次,要加快农民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方式转变。城中村改造后,要通过大力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发挥原村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途径,逐步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把城中村居民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三是要统筹兼顾,解决好“民生怎么办”的问题。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终极目的。城市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过去一年,区委、区政府顺应群众要求,扎实推进115个百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和10大惠民实事,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不仅打造了南昌何兴特色街区和创业路街头绿地小游园等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品味,实现了“锦上添花”,而且通过实施立体停车场建设、背街小巷路灯亮化、集贸市场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解决了市民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收到了“雪中送炭”的良好效果。应该说,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人民群众都是充分肯定的。下一步要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做好民生工作,真正让城市发展惠及人民群众。总的来讲要做到四个要:在目标上要追求“大民生”。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民生”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充和丰富,如今的民生越来越“大”。一方面,妥善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平安青山湖建设的力度,全力打造广大市民都能感受到的宜居宜业的城区。在机制上要注重制度保障。无论是对民生工程的重视,还是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都要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我们今天下发的《青山湖区20xx年十六件惠民实事工作实施方案》和惠民便民利民工程的征求意见稿,就是民生工作制度化的体现。在工作上要力争创品牌。我区很多民生工作不仅走在了全市而且走在了全省前列,比如我区是全省首批11个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县(区)之一,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七年稳居全市榜首,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星级老年公寓等等。作为经济大区,今后民生工作更要高标准、创品牌,让人民群众真真实实感受到生活在青山湖区的美好和自豪。在覆盖上要实现城乡统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民生工程要进一步实现城乡全覆盖,最新的惠民政策要及时普惠到全区人民,使民生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城市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关键是事在人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作好城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担好责任、抓好工作。要具备全局的观念。切实走出“城市工作是少数几个部门的事”的误区,无论涉及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全力支持,高效服务,尽快办好。各地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对城市工作亲自抓、亲自管;分管领导要主动作为、具体落实,特别是位处城市建管工作一线的综管办、城管、住建、农水、城投、公安、规划、交通、执法局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做好建设项目立项、资金调度和用地供给等工作;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广泛宣传我区城市工作的经验成就,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等等。区领导也要对各自挂点片区和分管领域的工作开展定期调度,帮助指导部门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城市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往打招呼、“打擦边球”的人情手段、变通手段越来越难以奏效,按规矩、按专业办事的要求越来越严。打比方说,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旧改征迁,目前都有大量的基础性前期工作要做,程序复杂、周期冗长,如果没有专业懂行的人才进行操作,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务必要走出传统的思想窠臼,走出自己的老思维、老办法、老一套,主动适应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主动加强学习,积极拓宽视野,自觉创新探索,不断创新抓城市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做到懂行会干,勇谋善断,避免瞎指挥、胡折腾、打乱仗。要具备实干的作风。城市工作既有琐碎艰辛的一面,也有急难险重的一面,面临的问题不少、困难更大,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务必具备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要始终坚持与责任同行,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既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计得失,也要具备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善攻难关的先锋精神,在挑战面前有拼劲,在困难面前有钻劲,在挫折面前有韧劲,确保工作节奏再加快,时序意识再加强,推进措施再加码,事事领先,时时超前,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赢得快发展。

同志们,做好城市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众志成城,锐意进取,强势推进,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实现“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率先小康”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3

同志们:

前天市委召开会,听取了创建工作汇报。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创建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这次会议上,我们出台了三个配套文件,尹市长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禹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成员的通知》,张部长作了动员报告,大家要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就做好创建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

过去的五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助推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惠民生、以创建增优势、以创建聚合力,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提升、亮点纷呈,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创建工作硕果累累。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禹州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河南省园林城、河南省卫生城、河南省双拥模范城、河南省文明城市等一系列“金字招牌”。目前,我市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单位21个,许昌市级文明单位51个,许昌市级文明村镇、文明社区22个,禹州市级文明单位212个,禹州市级文明村、文明社区133个,神?镇荣获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充分展示了禹州创建工作的丰硕成果。

二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五年来,我们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禹州,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初步形成了从中心到组团、从总体到单项、从城镇到农村,层次分明、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始终坚持项目支撑,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城中村改造工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成了科技文化苑、图书馆、科技馆、钧官窑址博物馆、陶瓷学院、禹王大道、颍河景观带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正在建设的有文广大厦、体育馆、赛车城、汽车城、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强力推动神?古镇开发,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27%提高到36.9%,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始终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三是生态特色更加凸显。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目前全市已造林22.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7%,已通过省林业生态县市验收;着力打造市区园林景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新建公园、广场、游园、绿地等18处,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6%和39.4%,生态建设已经成为禹州的特色和亮点。

四是创建机制日臻完善。健全完善了目标责任、组织领导、属地管理、资金保障、考核奖惩创建工作机制,探索实行了督导、协作、问责三个办法,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尤其是在破解投融资瓶颈上,搭建有效平台,探索实行了BT、BOT等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靠机制创新促进了城乡发展。

“”期间的创建实践,为我们创建全省乃至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扎实基础,也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有三点尤为宝贵:一是始终坚持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全民创建,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始终坚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提升;三是始终坚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所有为创建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单位、社会各届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任务更加艰巨,务必提高认识

“”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禹州实现 “实力更强、基础更牢、生活更好、城乡更美”的奋斗目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再接再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乃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时期。市委会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今年要保持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末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首先,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时期,围绕实现“实力更强、基础更牢、生活更好、城乡更美”的总目标,市委、市政府把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的创建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安排来部署。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城市社会管理能力、经济竞争实力、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全国全省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地域扩张的过程,更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城市品位的过程;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不仅是空间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今年禹州市委把新型城镇化摆在“三化”协调发展的统领位置,确定并实施了“1396”工程,树立了全域规划理念,聘请同济大学对《禹州市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编制村镇体系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区域全覆盖、城乡一张图”,确立了110个城建项目,集中开展规划执法年活动。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迫切需要全社会文明素质同步提升、同步跟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办好为民实事、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这座城市里更加宜居,更加幸福。所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是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其三,创建文明城市,是提升创建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创建文明城市,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龙头工程,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各个单项创建,都包含在文明城市创建之中。我们在创建工作的起步、发展阶段,都是从单项创建抓起,重点突破。那么在创建工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要瞄准更高的目标,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各项创建工作,有利于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统筹兼顾,带动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创建成功

今年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考评年,省文明委将对创建城市进行不定期暗访,今年10月份,将对省级文明城市评选进行最后一次测评。对禹州而言,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中央文明委对全国包括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最新的《测评体系》有369个单项考评指标,标准更高、涵盖更广、要求更严,使创建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名额是有限的,门槛是很高的,截至目前全国仅有24个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河南没有一个。今年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也只有20个名额,河南有7个城市申报,郑州、洛阳、许昌已入围参加全国评选。河南省文明城市每两年评选一次,评上的两年一复查,四年届满重新申报,复查和新申报的标准一样。省级文明城市名额有12个,其中包括4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4个县城。省里要求符合条件的县级市都要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有些城市基础性工作比我们做得好,有些城市的市容市貌比我们好,文明程度比我们高,这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今年长葛也提出申报省级文明城市,所以竞争十分激烈;对照《测评体系》和许昌对我市的明察暗访情况,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市民文明素质需要提升,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三是社区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四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务求必胜、志在必得的决心,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以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的精神,一鼓作气,奋力攻坚,确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再次成功。

(一)抓根本,提高文明素质。在文明城市测评中,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评标准很高,占的分值比重较大,亟待提升。提高文明素质关键在于加强教育,要把加强文明素质教育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在全社会营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良好风尚,让文明成为干部群众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抓好学校学生、基层干部、个体商户和社区居民的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二是倡树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践行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扶危济困、社区服务和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市民在讲奉献、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追求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德境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

(二)抓载体,搭建创建平台。要注重把创建工作与我们正在开展的“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选准载体,注重实效,深入开展。一要广泛开展“三进”活动和“文明中原系列行动”。20xx年全市开展以“万名市民进课堂、万名志愿者进社区、万名学生文明礼仪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以来,对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创建。今年要把开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加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化建设。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细化、量化指标内容,科学制定“五小门店”、窗口服务行业、社区、广场游园、农贸市场等创建标准体系和实施细则,明确评价对象、标准规范、方法程序,把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优良环境与提供优质服务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全面达标。三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集市、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胞工程”。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

(三)抓基础,提升服务功能。创建文明城市,贵在对照标准,夯实基层,打牢基础。要深入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创文明城市、创文明社区、创文明景区”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三创”活动。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文化、体育、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加大城中村、老城区改造力度,积极发挥体育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功能,加快交通站点升级改造,提高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能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馆和乡村少年宫,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做好创建的基础性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把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两大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文明社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清洁家园行动”,从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抓起,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普及科教文化,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镇,筑牢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程。

(四)抓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最直接的体现。针对目前我们禹州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集中进行专项整治。一要在市容环境上治“脏”。要以街面、路面、铺面和墙面整治为突破口,以清除视觉污染、尘土污染、生活污染为着力点,继续做好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五小门店的整治工作,抓好街巷道路环境卫生,加强市容环境的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二要在公共秩序上治“乱”。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为重点,突出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加大对网吧、互联网有害信息、非法侵权盗版物治理的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政策,认真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积极探索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三要在窗口行业上治“差”。要以窗口行业、服务领域为重点,以规范的标准和严格的问责,切实解决态度差、形象差、效率差等突出问题,对各种影响城市形象的违章违规行为,职能部门要敢于碰硬、严格执法、及时纠正、公开曝光、问责惩处。

(五)抓特色,彰显创建优势。在全国、全省的创建大格局中,禹州要善于立足优势谋思路,围绕特色做文章,靠特色补弱项、创品牌、增亮点。一方面,要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的优势,实施文化旅游带动。要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培育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要深入挖掘禹州“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坚持文化与生态、旅游相融合,通过办好“钧瓷文化节”、“中药材交易大会”等活动,努力形成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丰富禹州的文化内涵。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防治,抓好颍河及其支流的污染治理,让河水常清、堤岸成景;要着力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和园林园艺水平,做到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不断增加街头游园、广场的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使禹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四、重在强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全民动员、全民动手、全民参与,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市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指挥部,由蔡书记和王市长挂帅,我任常务副指挥长,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张俊海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在全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要搞好宣传引导。要全面加强创建省文明城市宣传工作,新闻媒体都要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活动,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教育,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正面宣传引导与监督曝光相结合,对各类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适当曝光,引导群众知耻明理、从善如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要严格督查问责。创建办公室要抓紧制定细化分解方案,把创建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责任单位和人员,明确目标任务、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限,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两结合、两重在”的创建奖惩机制,把表彰奖励和过错惩处结合起来,重在实施过错惩处;把过程追究和结果追究结合起来,重在实行过程追究。对工作不力、整改不力、影响全市创建工作大局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问责。

同志们,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乃至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冲刺在即,大战在即,迎检在即。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一举成功,为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通用3篇)》相关文档:

在全镇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09-12

煤矿业矿长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5

总经理在集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讲话09-16

市委书记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6

信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市)09-16

在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3篇)09-18

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9-18

刘一平在州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8

书记在某煤矿下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8

在全镇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09-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