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原理与实务知识点

时间:23-01-18 网友

1、 刑事古典主义学派提岀的犯 罪人类型。贝卡利亚在《论犯罪 与刑罚》中讨论的犯罪,主要分 为三类,即害国家的犯罪、侵害 个人的犯罪、侵害社会秩序的犯 罪。

2、 刑事实证主义学派提岀的犯 罪人类型。龙勃罗梭将犯罪人根 据其生物特质与主管恶性分为 四种类型。加罗法洛提岀犯罪有 自然分类和法定分类两种, 他把 自然犯罪中心理和道德方面异

常的犯罪人分为四种,即谋杀犯、 暴力犯、财产犯、风俗犯。

3、 早起刑罚的特征:报复和威 吓思想主导着社会的刑罚观念 与方式,野蛮、残酷、恣意任性 成为刑罚制度的基本特征,死刑、 肉刑等身体刑在刑罚体系中占 据主导地位。

4、 报应论的三个阶段:1、同态 复仇的神意报应2、善恶因果的 道义报应3、罪刑均衡的法律报 应

5、 ( 1)道义报应论,德国著名 哲学家康德(2)法律报应论, 德国著名学家黑格尔

6、 矫正制度的三个阶段与三种 模式:(1)慈善主义一感化模式

(2)人道主义一处于模式(3) 累进模式一改造模式。

7、 慈善主义阶段的感化设施及 时间

(1)英国于1557年设立第一所 布莱德威尔感化院;(2)荷兰的 阿姆斯特丹设立了男子惩治监 和女子纺织所;(3) 1704年,教 皇克莱门将罗马圣.米歇尔教堂 的一部分改造为教养院。

8处遇模式的内涵

处遇模式在现代监狱制度形成 过程中,既包括改良监禁设施和 管理制度,也包括尝试矫正新模 式的实践,因此,这一阶段成为

矫正制度形成中的承前启后的

重要阶段。

9、 监禁处遇的原则与价值的早 期尝试:1、监禁处遇的首要原 则是隔离;2、监禁处遇的重要 价值是目标激励,就是如何调动 服刑人员的积极性。

10、 道义报应论揭示的三个问 题:1、惩罚正当性的根据问题

2、惩罚的公正标准问题 3、惩罚 关系的公共性问题

11、 感化模式的主要做法:1以 隔离监禁为基础,严明纪律、集 体劳动和精神感化,成为后期矫 正制度的雏形。

12、 独具制的管理理论: 理论基 础是宗教的忏悔和反省理念,有 助于体现隔离威慑和防止恶习 传播,但建筑成本太高,对服刑 人员精神折磨的副作用大。

13、 沉默制的主要做法:服刑人 员实行夜间分房,白天一起组织 劳动和活动,但严禁相互交谈, 保持沉默。

14、 处遇模式的目标激励:监禁

处遇的重要价值是目标激励, 就

是如何调动服刑人员的积极性。 管理中者重视奖励善行,给人以 改恶从善的希望。

15、 循证矫正:是指矫正工作者 在矫正罪犯时,依据罪犯的具体 情况,以获取的罪犯可以矫正的 证据为基础,结合可能实施的方 法和罪犯可能改变的情形,以获 取最佳结果来实施矫正的矫正 活动的总称。

16、 矫正理念的三个发展阶段 : 宗教影响下的改造与救赎, 实证 哲学影响下的治疗与康复,重返 社会理念影响下的循证矫正

仃、行政社会化的思想基础是 : 新社会防卫观,重返社会理念

18、“感化”内涵,从字义解释 是指用言行感动他人,使之转变。 在现代社会活动中,感化强调通 过有效的人际沟通,形成传递正 能量的情感体验。

19、 感化的作用方式:(1)感化 的核心价值与目标是以文化人

(2)感化的重要前提是道德的 影响力(3)感化的重要机制是 真情实感的人际互动

20、 违法犯罪者可改造的哲学基 础是:人具有可塑性

21、 奠定了现代心理学基础是: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22、 提岀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 学家斯金纳

23、 矫正要素包括:关系要素、 活动要素、条件要素

24、 矫正关系要素:关系要素是 构成矫正这一事物或现象的基 本形式要素,关系要素如同教育 要素中的教育组织、教师与学生 一样,涉及矫正组织、矫正工作 人员和矫正对象。

25、 矫正活动要素:活动要素包 括任何旨在促进犯罪人改变并

顺利回归社会的措施或影响方 式等要素,活动要素以影响人的 人格、行为、能力、态度价值观 等作为中介,涵盖了各种干预措 施或影响方式。

26、 矫正条件要素:条件要素包 括保障矫正活动顺利进行的各 种相关条件,既包括政策、法律 层面的制度条件,也包括设施, 组织资源、社会保障水平等条件。

27、 矫正对象:矫正对象是指在 矫正组织接受教育矫正的服刑 人员,既包括依法被执行剥夺自 由的刑罚处罚、正在狱内服刑的 罪犯,也包括被判决或裁定管制、 缓刑、假释以及监外执行的社区 矫正对象。

28、 社区矫正组织: 社区矫正组 织是国家为正确执行非监禁刑 罚、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而依法确定的组织体系。

29、 矫正项目:矫正项目的概念 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某类

或个体对象的矫正目标 (或一组 目标)而规划的矫正活动的综合 体。

30、 矫正计划:矫正计划是矫正 项目具体化、系列化的行动方案, 也是矫正方案具有内在逻辑性

的具体步骤和路线图。

31、 矫正计划包括: 矫正项目管 理计划、个案矫正方案计划。特 点:针对性、功能性、契约性。

32矫正流程:矫正流程是实现矫 正计划、实现矫正目标的动态过 程。矫正是一个目标化的认识和 实践体系,也是围绕矫正目标实 施的程序化控制的系统。

33、 狱内个别化处遇矫正模式的 流程:入监评估(危险与需求评 估)、分类处遇、针对犯因性差 异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矫正方 案实施、矫正效果评估、岀监或 假释评估(转入开放式社区矫正 阶段)

34、 现代矫正制度发展有哪些趋 势:法治化、科学化、个别化、 社会化。矫正社会化趋势的两个 阶段:倡导社会参与矫正工作阶 段、推行以社会为基础的矫正阶 段。矫正个别化趋势的三个类型: 刑罚个别化、处遇个别化、矫正 个别化

35、 矫治模式的七条原则:改造 原则、分类原则、调节原则、工 作原则、教育原则、专业监督原 则、辅助制度原则

36、 社区矫正的管理流程: 社区 矫正使用前的调查评估制度、管 理的接收环节、中间管理环节、 管理的终结环节。

37、 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的主要

内容:①调查人的个体状况,② 犯罪的起因等犯罪事实方面的 调查,犯罪前后的表现情况,其 所处的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 和社区的评价。

38、 解除矫正的程序: 做好解除 矫正前的准备工作,公开进行解 除宣告,依法办理解除矫正的法 律手续,通知有关部门。

39、 心理矫治者:指运用心理学 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 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 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 问题的专业人员。、

40、 矫正工作人员:指在监狱或 其他矫正机构履行法定职责的 各级各类工作人员。

41、矫正工作人员的职责特点 : 任务职能的法定性、多重角色的 复杂性、监管安全的风险性、工 作环境的腐蚀性。

42、 矫正专业的工作保密要求:

①矫正对象的隐私对相关人员

(其他人民警察、矫正对象家人、 其他罪犯及亲属等)保密②矫正 对象的档案要对相关人员保密 ③矫正过程中的记录, 要征询矫 正对象的许可。

43、 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 严禁殴打、体罚或者只是他人殴 打、体罚服刑人员;严禁违规使 用枪支、枪械、警车;严禁索要、 收受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的财务;

严禁为服刑人员传递、提供违禁 物品;严禁工作期间饮酒;严禁 参与赌博。

44、 机构分类:机构分类又称为 初步分类、最初分类、收容分类, 是指以监禁和管理服刑人员为 主要目的,依照服刑人员的性别、 年龄、犯罪性质、犯罪历史、犯 罪等级、精神状况,对服刑人员 进行归类。

45、 处遇分类:可以称为重新分 类或矫治分类,是根据服刑人员 在服刑期间的变化而进行的再

次分类。

46、 矫正教育项目:指为实现服 刑人员再社会化这一行刑目的

而设计、编织并实施的一系列综 合新的教育措施和计划。

47、 未成年犯的监禁矫正机构是 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管教 所工作人员具有法学、教育学心 理学等相关专业学历的应达到 40%;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 强政法工作的指示》提岀教育、 感化、挽救方针。

48、 未成年犯权利保障:①受教 育权的保障②劳动权利的保障

③民事权利的保障④诉讼权利 的保障⑤队未成年女犯的特别 保护

49、 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服刑人 员个案矫正,指基于个别化原则, 监狱和社区矫正机构根据不同 服刑人员的特点和问题, 采取有 针对性的治疗、调试、干预和教 育等技术,达到特定矫正目的的 专门活动。

问答题:

1、 矫正与改造的岀处及概念内 涵。

(1) “矫正” 一词源于医学,是 一个与惩戒相对应的概念,在刑 事司法领域最早关注矫正这一 范畴的是刑事人类学派,而系统 地贯彻矫正理念的则是刑事社

会学派。19世纪70年代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在刑事执行 系统使用矫正的概念, 其内涵包 括拯救、治疗、改善、纠正等。

(2 )改造一词,在我国古代文 献中多有改变、修复、更新等含 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 解释:(1)将原有的事物加以修 改或变更,使之适合需要; (2)

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过 程。

2、 劳动改造制度的创建及历程 新中国的劳动改造制度是在彻

底废除旧的监狱制度,以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罪犯改造 理论为指导,在全面总结解放区、 根据地监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的,是刑罚执行制度的创新。 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1)创建 阶段;(2)发展与调整阶段;(3) 改革创新阶段。

3、 龙勃罗梭遗传决定论的主要 观点

(1 )犯罪人通过许多体格和心 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

(2) 犯罪人中存在人种的变异 和退化现象;

(3) 犯罪人身上有比较典型的 返祖现象等生理特征;

(4) 犯罪人在一些行为类型上 有遗传性。

4、 霍华德改良监狱的主张

(1 )改善监狱设施,给罪犯人 道的待遇;(2)建立严格管理的 纪律和秩序,组织罪犯劳动,养 成勤勉的习惯;(3)对罪犯不仅 要强调监禁,更应重视教诲和感 化,并通过奖励制度促进其改恶 从善;(4)建立正规的管理人员 遴选与培训制度等。

5、 两大学派在刑罚观上的区别 刑事古典主义学派以意志自由

为道义责任的理性认识基础,以 行为社会危害性和客观法定主 义为刑罚前提,倡导报应威慑主 义的刑罚方式,主张通过罪刑均 衡的刑罚、体现理性与公正。

刑事实证主义学派以行为人受 生物、社会或心理因素影响导致 犯罪为认识前提,倡导功利主义 的刑罚方式,主张通过个别化的 刑罚、体现防卫社会和犯罪人矫 正的目的。

6、 实证学派犯罪研究的特点及 方法论意义

刑事实证主义学派用实证方法 从不同角度研究犯罪人及犯罪 原因,刑事实证主义学派改变了 犯罪学研究的方向,将犯罪研究 由行为转向行为人,开始研究导 致行为人犯罪的各种因素, 试图 通过揭示犯罪原因,选择相应的 刑罚和社会治理对策。这种实证 研究的视角和科学循环的方法 对犯罪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标志 着犯罪学研究视角与方法的转 变。

7、 报应理论的基本内涵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罪 恶,刑罚是社会惩治犯罪的必要 反应,报应的基础是犯罪人行为 引起的罪责,报应的本质是用刑 罚的惩戒措施衡平犯罪的恶害, 体现社会正义价值,增强社会的 伦理观念和守法意识,维护正当 的社会秩序。

8、 法律报应论的基本观点

(1)坚持了法律正义观,即惩 罚的首要正当性在于正义,犯罪 与惩罚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犯罪 是对法的正义的否定, 而惩罚则 是对犯罪带来的否定的否定,是 恢复正义的扬弃。

(2) 坚持了惩罚主义性的道德 基础是应得,即罪犯是人的意志 自由和理性的行为,犯罪人选择 了犯罪,也是理性地选择了应得, 因此,这种应得是惩罚正义性的 道德基础。

(3) 坚持了罪责的客观法定主 义,即刑罚的现实根据,是犯罪 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刑事责任,

这是法律报应的依据,也是决定 相应刑罚即“罪刑均衡”的标准。

(4) 坚持了国家作为刑罚权主 体的社会公共性,国家是社会正 义的主持者,刑罚所带来的惩罚 不是因果的必然,而是正义的必 然,满足并体现恢复社会正义的 需要。

9、 教育目的刑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应受刑罚惩罚的不是犯罪 行为而是犯罪人。

(2) 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在 行刑阶段,主要通过改善性处遇 和个别化教育措施实现。

(3) 行刑处遇的基础是消除犯 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应根据对犯 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特点和再 犯罪的可能性的调查,提岀分类 处遇的措施。

(4) 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不 能矫正则不使之为害。

10、 矫正理论与改造理论的区别

(1) 哲学基础不同,矫正的哲 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而改造 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2) 对客观对象认识的角度不 同,矫正的认识对象是个体,反 映的是个别现象和个案差异,而 改造的认识对象是群体,反映的 是普遍联系和规律性。

(3) 方法和手段不同,矫正注

重对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规 训、教化和矫治的技术,而改造 注重通过社会实践的多种手段 和组织,环境、文化的影响,感 化对象群体,使其思想意识与行 为方式发生改变。

11、 矫正与改造的内在联系

(1) 从本质上看,矫正和改造 都是刑罚文明的产物, 都促进了 刑罚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监狱制 度的改良,促进了对罪犯的矫正 教育。

(2) 从概念指代的内容看,在 相当常的历史时期,矫正被称作 矫正制度,改造被称作劳动改造 制度,所指代的内容都涵盖刑罚 执行的全过程。

(3 )从关注的目的看,无论是 矫正还是改造,都关注服刑人员 的再社会化、致力于促进其重返 社会。

12、 我国社区矫正的概念及特点 我国社区矫正是与监禁行刑相 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 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 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 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帮助 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 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与行为 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其 特点包括:(1)刑事司法性(2) 非监禁性(3)矫正性(4)开放 性

13、改革阶段的主要措施: (1) 举办教育改造罪犯的特殊学校。

(2)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依法 实行严格、规范、科学、文明管 理(3)根据罪犯的新情况,新 特点,实行分押、分管、分教,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4)及时进 行场所布局和经济政策调整,加 强监狱基础设施建设(5)大力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 正规化、专业化建设。

14、 教育改造罪犯的原则

1、 贯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 行文明管理的原则

2、 在刑罚执行中依法办事,保

障罪犯应有权利的原则

3、 坚持教育为主,致力于改造 人,造就人的原则

4、 组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劳动,

注重改造的原则

5、 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方面 因素,感化罪犯的原则

6、 综合治理,做好刑满释放人 员就业安置和教育保护的原则

15、 教育改造罪犯的历史经验

1、 坚持人事可以改造的基本理

念,以改造人为宗旨

2、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改 造目标与正确的政策、手段、方 法相结合

3、 坚持给岀路,调动罪犯的积 极性,让人在希望中改造

4、 坚持实行人道主义,尊重罪 犯人格,保障其合法权益

5、 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发挥多 种手段的改造作用

6、 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体现教 育改造的执行力、示范力与影响 力。

16、 新世纪教育改造罪犯的创新 实践

(1) 确立改造人在监狱工作中 的核心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改造 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 提供科学教育和矫治的新 理念,实行个别化、社会化、人 性化的教育改造新举措

(3) 通过加强监狱系统的心里

矫治工作,提高循环矫正的科学 性与实效性

(4) 建立新的体制机制,推行

科技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各项 保障措施。

17、矫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1) 该模式关于改变犯人的假设建 立在医学、心理学的单一分析基 础上,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治疗难 以为大多数低层次犯人所接受, 他们只想获释(2)该模式对人 类本性做岀了非常武断的判定, 并且过分相信或过高估计了专 家的能力(3)该模式忽视了监 禁的强制性与惩罚性特征,妄图 抹杀刑罚状态下的固有矛盾, 导 致目标的混乱(4)该模式过分 强调技术、方法的重要性,忽视 了环境,人际关系与文化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18、 行政社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方位的形式政策不是 把犯罪人排斥于社会之外,而应 尽一切可能将犯罪人重新纳入 社会,对其矫正并实现再社会化 的目标应面向社会或以社会为 基础。(2)充分重视犯罪人人格 形成的因素及其差异性特征,发 展针对其个体社会适应性需求 的评估,发展修复家庭关系、社 会联系、增强社会适应和促进就 业的矫正项目(3)改革刑罚执 行方式,大力推行开放性处遇和 非监禁的社区矫正。

19、行刑社会化理念影响下, 刑 罚执行领域有哪些显著变化 :(1) 改革了传统的监禁刑(2)发展 非监禁的社区矫正(3)完善重 返涉及理念指导下的循证矫正 模式。

20、改造理念的内涵:(1)它指 代一种观念,即通过刑罚执行活 动,转变罪犯的思想,矫治罪犯 的恶心,使之成为新人(2)它 指带一种行刑模式,在早起的欧 美监狱,采用将罪犯隔离与组织 劳动的行刑管理体制,改造成为 刑罚执行活动的基本职能和重 要价值目标。(3)它指代了行刑 中的矫正手段,在我国监狱系统 中包括对罪犯依法监管、 组织罪 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 想教育、文化教育、职业及时教 育等活动。

21、 监区管理存在冲突和矛盾:

(1 )监区功能多元化导致的目 标冲突问题(2)监区干警的角 色冲突问题(3)监禁与矫正手 段的冲突问题(4)教育正强化 功能与狱内亚文化影响的冲突 问题

22、如何加强监区组织建设:(1) 加强监区的分类规划与建设 (2) 加强监区矫正功能建设(3)加 强监区矫正基础建设(4)加强 监区矫正文化建设

23、 社区矫正组织概念的两侧 含义:1、国家刑事法治层面。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非监禁

刑罚执行活动,涉及公、检、法、 司各机构的严格执法、通力合作。 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是社 区矫正对象的决定机关。 公安机 关是社区矫正对象的协助执行 和重新违法犯罪的预防机关;人 民检察院是社区矫正执行与管 理的法律监督机关,司法局及所 属的基层司法所,是社区矫正执 行和矫正日常工作机关。 2、社

区矫正业务工作层面。司法行政 机关负责社区矫正的指导管理、 组织实施工作,具体由县级司法 局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对象进 行监督管理、教育帮助工作,基 层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的日常 工作。

24、完整的矫正计划内容: ①服 刑人员(个体)的背景与生活历 史②服刑人员的违法犯罪历史

与犯罪活动的动态变化③服刑 人员目前状况与心理健康史的 描述④服刑人员的类型与个体 差异性的评估信息⑤经过系统 筛选程序的矫治项目及任务目 标⑥矫正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 与办法

25、狱情分析制度:指监狱及监 区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定期(通 常为一周)对服刑人员情况进行 排摸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防范、 控制和教育矫治等一系列主动

措施的基本工作制度。狱情分析 是监狱正确执行刑罚、确保监管 安全、提高改造质量必须坚持的 重要工作制度。

26、狱内服刑人员档案: 狱内服 刑人员档案是指人民法院在审

判及交付执行过程中和监狱在 执行刑罚、实施改造措施过程中 形成的对国家及监狱具有保护 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 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9、 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内 容:①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 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 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 道德素质和悔罪自信意识。社区 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

间不少于8小时。②有劳动能力 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 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 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 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③对社区 服刑人员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 辅导④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职 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30、 监狱等矫正系统三种亚文化 现象:①安全和控制是矫正工作 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尽管矫正系 统可以不断地提供新的矫正或

再社会化目标,但如果在这个关 节点上岀了问题,一切就都完了。 ②矫正工作人员必须与罪犯保 持一定的“交往距离”,否则, 就随时可能落入“陷进”或者被 利用。③要防止少数罪犯制造

“麻烦”,就必须树立和强化自 己的威望,可以利用各种手段

(包括利用罪犯)。

31、 矫正专业人员如何才能处理 好与矫正对象的关系:①矫正工 作者不对矫正对象在性别、职业、 民族、年龄、国籍和宗教信仰等

任何方面给予歧视②矫正工作 者尊重矫正对象在矫治过程中 对其所使用方法、效果、结果的 知情权。③不得利用矫正对象对 自己的新人牟取私利,不得对异 性矫正对象有任何非礼行为。

32、 如何保障未成年犯的劳动权 利:①组织未成年犯劳动,应当 在工种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 方面严格进行执行国家有关规 定,不得安排未成年犯从事过重 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不得组织 未成年犯从事外役劳动②根据 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 不参加生产劳动③未成年犯的

劳动时间,每天不超过 4小时, 每周不超过24潇洒。

33、 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 正:1、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 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社区服

刑人员分开进行2、对未成年社 区服刑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 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 应当保密3、未成年社区服刑人 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 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4、针对 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 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 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 理措施。5、采用易为未成年人 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 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6、协调有 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 就学、就业提供帮助 7、督促未 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履 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 义务⑧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 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 融入正 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34、 未成年犯教育保障有哪些规 定:1、在师资保障方面,未成 年犯管教所应当配备符合国家 规定学历的人们警察担任教师, 教师数量按在押犯数 4%的比例 配备,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 度。2、在设施保障方面,未成 年犯管教所应当设立教学楼。实 验楼、图书馆、运动场馆等教学 措施,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 和文艺、体育器材,同时各管区 应当设立谈话室、阅览室、活动 室。3、在经费保障方面,所内 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费、生活费 应高于监狱成年犯 4、在时间保 障方面,对未成年犯进行思想、 文化、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 每周不少于20课时,每年不少 于1000课时,文化、技术教育 时间不低于总课时数 70%5、在 社会保障方面,将未成年犯的文 化教育列入当地教育发展的总 体规划,未成年犯管教所应与当 地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争取在教 育经费、师资培训、业务指导、 考试及颁发证书等方面得到支 持。

论述题:

1、如何理解改造理念认识的局 限性。

我们认为:改造是在基本理念、 反映普遍性、揭示规律性层次上 使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与方法论,从这一基本立场出 发,可以得出认识可以改造的基 本观点,以及人们的社会存在、 社会实践决定人们认识的方法 论,我们必须坚持。但是,在相 当长的历史时期,改造被当做政 治化、工具化的概念,成为行刑 实践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 这个 目标强调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以往的劳动 改造或监狱的一切活动,都是围 绕并实现这一目标,无疑,这一 标准过高。现实中,人们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人 生实践的全过程,人们“三观” 的确立与转变。是受社会现实存 在影响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化的 全部与反映形式。因此,以往在 具体的行星活动中,在具体的监 管组织及交往关系中,在个别化 的教育矫治实践中,使用改造概 念,常常会混淆主客体关系的常 识,岀现片面性和盲目性的去向, 误导人们的认识与实践。

改造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基本手段层面上使用的, 改造 是连接人们认识和实践过程的 中介,是认识的更高水平或再认 识的反映。在行刑与矫正领域, 改造成为一个表现综合性手段 的范畴。(1)改造是兼容多个目 标的手段系统,如监管改造、劳 动改造、教育改造、社会改造等。

(2)改造并没有以生理学、心 理学、社会学或教育学等某一学 科理论或假设为基础,因而在技 术层面缺乏生成条件(3)改造 被用于国家意识形态,在行刑阶 段,其手段常常以强制的形式加 以运用。

《矫正原理与实务知识点》相关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09-11

acm知识点09-12

2023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3篇)10-15

2023年高考生物必背的知识点及内容总结10-15

2023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3篇)10-15

2016司考民法知识点:《合同法》第53条的理解10-20

13个“五年计划”心得与知识点归纳11-10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微课精讲 知识点 课件教案习题12-23

新媒体写作知识点12-28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点01-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