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报告3篇

时间:22-11-29 网友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报告3篇

【第1篇】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1、全镇辖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3个居委会、5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37户,总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全部村都已通大路,已被通讯掩盖。现有田土面积8.6万余亩,2023年粮食总产量35678吨,人均产粮月1400斤,2023年人均总收入10000余元,人均纯收入3893元。

2、生态资源基本状况。镇现有山林面积46万亩,其中芦头林场、连云林场、献钟森工林场、森工林场、献钟苗圃占25万亩。森林掩盖率为66.5,楠竹1200万多株,立木蓄积35万多立方米。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竹木储量充分,辜、徐、芦、灶四洞,绵延百里的等国有林场以及20多个村办林场的杉木林基地成为的绿色宝库,其中芦头林场是市最大的国有林场。同时,人民历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习俗,生态和环保意识较强,在生态建设和生态爱护方面历来相当重视。

二、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状况和思路措施

1、进展思路和特点。“生态立镇”是镇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也是促进其旅游业长足进展的必定途径。近年来,镇紧密围绕县委、政府“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进展思路,以“兴盛大旅游、推动大进展,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为战略目标,把爱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进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展。近几年相继开发了连云峡谷漂流、丽江漂流、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创立了“一镇三漂”的品牌,享誉省内外。2023年,镇荣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漂亮”的目标,要求全镇上下树立长远眼光,树立忧患意识,抓紧抓好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实际行动协作“全国生态县”的创建。。

2、生态文明有新共识。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亩以上;各村要把境内水泥路作村级主干大路看待,确保村道沿线有树有绿化,鼓舞村民在屋前屋后进行绿化。另一方面加强生态爱护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引导工矿企业走生态可持续进展之路,提倡机关部门单位各村大兴节能之风;严格落实采伐指标限额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阔叶林;森林防火要时时抓、人人抓,健全村级护林员制度,加大宣扬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组禁采麻石,对河道采砂加强监督管理;严峻打击乱采滥挖、乱砍乱伐、破坏耕地林地、放火烧山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3、环境卫生有新举措。走行政推动、全民参加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识。连续加大环境整治宣扬教育力度,实行宣扬车、广播、倡议书、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扬,各中学校校对同学进行宣扬教育,各厂矿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宣扬教育,以迅猛的舆论攻势,造就全民重视环境卫生的深厚氛围,提高群众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以制度促转变。各村要严格根据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组,组上要抓到户;各村要制订整治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提倡垃圾不出户、不出村,垃圾分户处理、分户解决;各村可依据各自实际状况,试行家户筹钱成立村级环卫基金,用以聘请特地保洁员和补贴垃圾回收专员。三是以考核强督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办,对各村环境卫生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一年一奖惩的制度,确保环境卫生每天抓、常常抓、不反弹、不放松;依据每月的考核结果对合格村插红旗,对不合格村插黄旗;依据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村干部将在大会上进行讲评;依据年度的考核总分,严格落实奖先进罚后进的制度;连续实施每位村干部负责一段路面卫生监管的方案,确保责任追究到人。

4、把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城镇开发方面:依靠生态资源优势进展旅游,依靠旅游经济的富强促进城镇富强,同时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功能的日益完善来提高旅游进展承载力量,合力打造特色旅游景观镇品牌。连续推动集镇的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管理,力争把大道沿线储备100亩土地列入规划。重点开发献钟集镇,全力打造旅游产品和游客集散中心。依据总体规划向西拓宽献钟集镇范围,大力引进各行各业商家到落户,力争以旅游流淌人口和过往商客促进商业富强,以商业富强促进第三产业进展,着力把献钟集镇建成住宿餐饮、休闲购物、消遣观光等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城乡规划方面:以科学可持续的战略眼光进行进展规划,提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总体形象。提高科学规划水平,促进村级合理规划进展,坚决禁止土地非法买卖,坚决遏制农村无规划建房、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村级大路改造严格根据交通部门的规划和程序实施,严格掌握,没有列入方案的一律不能开工,上级不予解决资金。

三、生态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大多数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导致植树造林缺乏必要的行为力量,从而影响了生态建设的力度。

二是少数群众和工矿企业在影响生态环保方面的一些陋俗做法短时间难以扭转。如少数群众利欲熏心,偷盗乱发森林资源或随便野外用火、乱丢垃圾。再如少数工矿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舍不得投入,从而造成生态破坏;或以牺牲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牟取利益。

三是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相对太少,用于进行大手笔生态建设的资金严峻缺乏,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度。如植树造林的成本,上级拨付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和规模。

四、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生态文明宣扬力度,让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的主流意识,做到生态创建人人知、人人乐观参加。

2、加大鼓舞引导的力度,实行资金嘉奖等实质方式鼓舞引导群众植树造林,提高造林的补贴。

3、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采伐方案,切实做到采伐迹地准时补种,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峻惩罚。严峻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峻打击失火烧山的事主。

4、加大生态环境工作的资金投入。绿色生态已成为国际经济社会进展的主潮流。应渐渐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和力度。

【第2篇】关于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西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董福科

一、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34万人口,18个乡镇,总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67万亩,林业用地251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16万亩),森林掩盖率达53.6%,林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全县共有三大水系,187条河流,较大河流64条、847.7公里长,有护堤407公里,石筑坝2530座,护岸林620公里,有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量为1300万立方米。

西丰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多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经济进展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致使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掩盖率逐年下降,山场砂化加剧,水土流失严峻,降水量逐年削减,水源涵养力量下降,河道消失干枯断流,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削减,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到2022年全县森林掩盖率仅达51%,与解放初期相比下降近30%,水土流失面积到2022年为1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3%,与解放初期相比增加了74.1万亩,增长57%,水土流失量2022年520.1万吨。严峻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不但恶化了生态环境,而且严峻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进展。仅94、95年大水和2000、2022年连续特大干旱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4亿元;工业生产和城市进展受到严峻制约,一些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不能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非常困难,如再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将难以实现。2022年初,中共西丰县委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进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在县十二届党代会上提出了“生态立县”的进展战略,将生态建设摆到了西丰经济和社会进展的首要位置,从而拉开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

二、主要措施

1、做出打算,编制规划和完善政策措施。县委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后,县人大常委会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要求,经过深化调查讨论,起草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打算》(以下简称《打算》)。《打算》共分五个部分、16条,对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都进行了明确界定和具体阐述,并于03年12月12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这个《打算》,对全面推动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爱护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县政府仔细贯彻落实《打算》精神,用一年多时间,仔细组织编制了《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于今年人大常委会其次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在全县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县政府从2022年就开头着手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与爱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西丰县封山育林的通告》、《关于做好全县“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西丰县鼓舞城乡居民植树造林政策规定的通知》和采伐迹地更新、加强整顿林木经营加工点及五小矿点等有关生态环境建设与爱护的十几个文件,并编制和完成了《西丰县2022--2022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人大常委会还从有利于全县生态建设与爱护动身,审议通过了《西丰县河道管理方法》,建议修改《西丰县柞蚕场管理方法》,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制定与不断完善,为加快西丰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供应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2、加强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形成氛围。为坚决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县政府于2022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农经委、水利、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林业局。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建立了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乡镇与各村之间都签订了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状,县委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到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目标考核责任制当中,实行一票拒绝。县人大加大了监督力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检查或视察活动,并且每年的人代会都要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报告,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深化开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县委、人大和政府乐观组织广泛宣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目的和重大意义。成立了由宣扬部、文明办、广播局、教委、林业、农业、畜牧、环保、共青团等部门参与的宣扬组织,在西丰有线电视台开办了专栏;县乡政府每年都印发了大量的有关封山林禁牧、严禁开荒种植等爱护生态的宣扬通告;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宣扬座谈会,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增同志在有线电视台做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题讲话,极大激发和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加强生态建设的士气和热忱,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当推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和仔细清理各类开荒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转变机制、落实各项林业进展政策、清理开荒种植,全县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乐观性逐年高涨,造林数量和质量连年攀升。三年来,全县植树造林达到18万亩,成活率平均达85%以上,其中退耕还林达12.7万亩,在册耕地就占5万亩。几年来,以恢复和治理为目的,克服以罚代治现象,全县共清理小开荒、假果园种植8万多亩,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全县个体造林进展迅猛,造林大户层出不穷,振兴镇农夫薛邦国承包河岸造林400多亩,西丰镇居民王景峰承包房木和乐善两条河岸造林40万株。三年来,全县个体造林为15.4万亩,占全县三年总造林面积的86%,涌现出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732个,这些造林大户将万亩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4、严格限制森林采伐,仔细清理各类林木加工点。面对西丰森林资源现状,县委、县政府制定措施,严格削减方案采伐限额,并主动取消特批指标。全县“十五”期间年均林木采伐限额5.5万立方米,与“九五”期间年均林木方案限额7.4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削减1.9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年均采伐8.36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削减了2.86万立方米,削减34.2%;而前三年实际林木采伐为13.8万立方米,年均4.6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采伐年均限额削减3.76万立方米,削减45%,与“九五”相比每年仅此一项相当于净增加森林蓄积量近4万立方米。为从生产加工环节和流通领域削减森林消耗,爱护生态环境,在全县范围内,用两年多时间仔细开展了“两清一打”工作,将原有145家木材经营加工点削减剩到58家,并重新核发了《木材经营许可证》,规范了经营行为;全县共关闭了以消耗自然 林为主的7家炭厂和1家地板生产企业;取缔了非生产性“五小矿点”及乱采乱控现象,使全县剩余的木材加工 生产企业能够规范、守法经营。同时,开展严峻打击乱砍盗伐林木的专项斗争,全县三年共查处各类破坏和盗伐林木大事1752起,涉及林木1940立方米,有力打击了破坏森林现象泛滥。

5、实施封山禁牧,狠抓蚕场生态建设。实施封山禁牧是爱护森林和地表植被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全县全部山地实行长期封育,全年禁牧,并大力推行牛羊的舍饲圈养,不准牛羊上山,严禁打柴、剥树皮、挖树根、开荒种植农作物、开砂、采石、挖砂、取土等破坏森林植被行为。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全县共划定公益林56461.2公顷,全县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聘任监管员80人,护林员527人,并明确职责、签订管护合同,落实了责任;为有效实行全年禁牧、实行牛羊舍饲圈养,乐观组织和引导农夫推行饲养方式转变和饮料改革。三年来,建畜牧小区个,种植牧草3.5万亩,建青贮窖1000多个,秸秆贮运9000万公斤,推广各种饲料机械3000多台套,目前,全县牛羊基本实现舍饲圈养。针对西丰柞蚕场比重较大,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0%多,且稀疏、砂化、退化蚕场占有相当比例的实际状况,将蚕场生态建设列为重点之一,近三年来从完善承包合同、延长蚕场承包期、推行中刈化管理、对稀疏进行蚕场柞树补植、严峻退化、砂化蚕场实行封育等多方面加强柞蚕场生态建设。全县共投入32万元补贴蚕农400户,植柞蚕场6.7万亩;封育柞蚕场19万亩,停蚕育林3万亩,3000多份蚕场承包合同进行了完善,柞蚕场生态功能提高。

6、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绿色产业开发步伐。农村能源建设是解决林柴冲突,削减林木资源消耗重要措施,全县建成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100户,被动式太阳能房4000平方米,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灶2000铺,中型沼气池2座。仅柏榆乡鹿鸣村生态园的50个集中连片“四位一体”大棚每年所供应的沼气能源可节约烧柴150多吨,全县每年可节约枝柴6942吨,相当于削减林木消耗近9000万立方米,获益200多万元。同时,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生产,不仅有利于食品平安和人民身体健康,还可大大削减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共完成全县土地环评261万亩;取得绿色标识7项,生产面积8.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项,8.9万亩,正在审无公害农产品6项,41.8万亩,届时西丰将有38万亩玉米是无公害生长。

7、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很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蓄水和植被水源涵养力量,有效防止或削减水土流失。2022年实施了“引宝入丰”工程,投资2800多万元,将宝兴水库水源引入西丰县城,并建净水场,使县城日供水力量比原来提高1万多吨;2022年正式开头进行诚信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估计1.6亿元,将建成总库容量达329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52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目前,该工程建设已进入移民动迁和坝基修筑阶段,建成后的诚信水库可爱护耕地20万亩,可提高西丰城区寇河段防洪力量达50年一遇标准。到2022年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263.5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2%;营造河道护岸林620公里,修橡胶坝2座,建城乡绿化加快,全县建绿色通道479公里,县城建起大型公园三处,县城建绿地33.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5.4平方米,中心镇植树46万株。

三、初步成效

通过调查比较看,三年来,通过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肯干,仔细贯彻落实县委“生态立县”进展战略,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打算》,不仅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开头渐渐得到恢复,而且还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健康进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是地表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掩盖率稳步提高。全县有林面积从2022年的208万亩,增加到216万亩,森林掩盖率由51.6%提高到53.6%,提高了2%;由于封山禁牧、牛羊舍饲圈养地表植被得到恢复,水涵养力量增加,草木丰富,野生动植物增加。二是水土流失削减,水土保持力量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30%;土壤侵蚀量每年308.31万吨,比三年前削减58%,土壤侵蚀基数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5000吨,比三年前下降30%。三是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河流水质进一步提高。2022年底,全县工业废气总排放量比“九五”期末削减200万吨,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天气255天;河水化学需氧量比“九五”期末年削减234吨,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比“九五”期末提高了二个级别。四是绿色产业进展增效。全县仅德兴艾清河牌甜瓜每年就可多增加收入100万元,全县几年来绿色产业开发可为农夫增收近亿元。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增加和开发利用,一些关停的用水量大的企业也开头启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较快进展,全县爱护地进展达到了20000亩,比三年前增加了8000亩,仅此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西丰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肯定成效,生态环境渐渐得到恢复,对促进经济健康进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开头显现,但是总体看还只是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一是退耕还林进度徘徊不前,进展缓慢。全县近30万亩退耕还林地块目前只退下12.7万亩,不到一半,且有些地方消失反弹和边退耕边开荒问题,清理种类开荒种地、责任田扩边伸沿蚕食林地问题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封山禁牧没有完全落实。偷牧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饲料改革和牧业小区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柞蚕场生态建设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严峻砂化、退化、稀化和地处 险坡山脊的蚕场,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蚕场等还没有得到封育和爱护,蚕场补植柞树和中刈率还较低,达不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四是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还进展缓慢,有的不能开展,跟不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节奏。

五、对策措施

1、完善政策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化。对生态建设总体规划要逐项分降落实,在对各项有利于生态建设政策、措施、方法完善基础上,重点对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蚕场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制定详细实施方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重点工作的完成。

2、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走多元化投入体制。要乐观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要制定优待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加生态环境建设;要调整和转变收费资金使用方向,将本区域内相关的林业、蚕业、水利、环保等规费收入真正用到生态建设当中去;政府要拿出肯定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系统化简单工程,涉及工业、农业各个领域,必需敬重科学、依靠科技,实现治理环境科学化,才能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恢复生态功能。在造林绿化上,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乐观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森林资源管护上,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逐年削减采伐限额,保持森林资源的连续性,提高森林净蓄积;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意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治理要以生物压柳为主要措施;要切实加快生态蚕场、优质饲料作物种植、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爱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4、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化。要成立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监督检查组织,健全队伍,对全县各部门和各乡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状况、工作作风、质量的好坏进行督查;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监督,对新建和扩建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严峻污染环境的企业项目坚决不批,对限期治理仍未达标老企坚决关停,严格监控各类污染企业的生产活动。要建立乡镇和县直包乡单位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责任区定期督查制度,划分几个重点区,由县级领导和部门及1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承包,并确定出详细的承包方法,由县生态建设小组会同县考评办、政府督查办共同进行考评。

【第3篇】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1、全镇辖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3个居委会、5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37户,总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全部村都已通大路,已被通讯掩盖。现有田土面积8.6万余亩,2022年粮食总产量35678吨,人均产粮月1400斤,2022年人均总收入10000余元,人均纯收入3893元。

2、生态资源基本状况。镇现有山林面积46万亩,其中芦头林场、连云林场、献钟森工林场、森工林场、献钟苗圃占25万亩。森林掩盖率为66.5,楠竹1200万多株,立木蓄积35万多立方米。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竹木储量充分,辜、徐、芦、灶四洞,绵延百里的等国有林场以及20多个村办林场的杉木林基地成为的绿色宝库,其中芦头林场是市最大的国有林场。同时,人民历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习俗,生态和环保意识较强,在生态建设和生态爱护方面历来相当重视。

二、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状况和思路措施

1、进展思路和特点。“生态立镇”是镇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也是促进其旅游业长足进展的必定途径。近年来,镇紧密围绕县委、政府“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进展思路,以“兴盛大旅游、推动大进展,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为战略目标,把爱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进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展。近几年相继开发了连云峡谷漂流、丽江漂流、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创立了“一镇三漂”的品牌,享誉省内外。2022年,镇荣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漂亮”的目标,要求全镇上下树立长远眼光,树立忧患意识,抓紧抓好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实际行动协作“全国生态县”的创建。。

2、生态文明有新共识。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亩以上;各村要把境内水泥路作村级主干大路看待,确保村道沿线有树有绿化,鼓舞村民在屋前屋后进行绿化。另一方面加强生态爱护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引导工矿企业走生态可持续进展之路,提倡机关部门单位各村大兴节能之风;严格落实采伐指标限额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阔叶林;森林防火要时时抓、人人抓,健全村级护林员制度,加大宣扬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组禁采麻石,对河道采砂加强监督管理;严峻打击乱采滥挖、乱砍乱伐、破坏耕地林地、放火烧山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3、环境卫生有新举措。走行政推动、全民参加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识。连续加大环境整治宣扬教育力度,实行宣扬车、广播、倡议书、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扬,各中学校校对同学进行宣扬教育,各厂矿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宣扬教育,以迅猛的舆论攻势,造就全民重视环境卫生的深厚氛围,提高群众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以制度促转变。各村要严格根据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组,组上要抓到户;各村要制订整治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提倡垃圾不出户、不出村,垃圾分户处理、分户解决;各村可依据各自实际状况,试行家户筹钱成立村级环卫基金,用以聘请特地保洁员和补贴垃圾回收专员。三是以考核强督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办,对各村环境卫生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一年一奖惩的制度,确保环境卫生每天抓、常常抓、不反弹、不放松;依据每月的考核结果对合格村插红旗,对不合格村插黄旗;依据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村干部将在大会上进行讲评;依据年度的考核总分,严格落实奖先进罚后进的制度;连续实施每位村干部负责一段路面卫生监管的方案,确保责任追究到人。

4、把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城镇开发方面:依靠生态资源优势进展旅游,依靠旅游经济的富强促进城镇富强,同时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功能的日益完善来提高旅游进展承载力量,合力打造特色旅游景观镇品牌。连续推动集镇的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管理,力争把大道沿线储备100亩土地列入规划。重点开发献钟集镇,全力打造旅游产品和游客集散中心。依据总体规划向西拓宽献钟集镇范围,大力引进各行各业商家到落户,力争以旅游流淌人口和过往商客促进商业富强,以商业富强促进第三产业进展,着力把献钟集镇建成住宿餐饮、休闲购物、消遣观光等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城乡规划方面:以科学可持续的战略眼光进行进展规划,提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总体形象。提高科学规划水平,促进村级合理规划进展,坚决禁止土地非法买卖,坚决遏制农村无规划建房、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村级大路改造严格根据交通部门的规划和程序实施,严格掌握,没有列入方案的一律不能开工,上级不予解决资金。

三、生态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大多数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导致植树造林缺乏必要的行为力量,从而影响了生态建设的力度。

二是少数群众和工矿企业在影响生态环保方面的一些陋俗做法短时间难以扭转。如少数群众利欲熏心,偷盗乱发森林资源或随便野外用火、乱丢垃圾。再如少数工矿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舍不得投入,从而造成生态破坏;或以牺牲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牟取利益。

三是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相对太少,用于进行大手笔生态建设的资金严峻缺乏,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度。如植树造林的成本,上级拨付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和规模。

四、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生态文明宣扬力度,让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的主流意识,做到生态创建人人知、人人乐观参加。

2、加大鼓舞引导的力度,实行资金嘉奖等实质方式鼓舞引导群众植树造林,提高造林的补贴。

3、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采伐方案,切实做到采伐迹地准时补种,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峻惩罚。严峻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峻打击失火烧山的事主。

4、加大生态环境工作的资金投入。绿色生态已成为国际经济社会进展的主潮流。应渐渐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和力度。

《2023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报告3篇》相关文档:

在2023年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动员会上的讲话材料10-01

生态环境局及各科室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编(3篇)10-19

安庆市城区发展生态环境制约及规划对策研究10-27

2023年度生态环境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简报三11-08

2023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报告3篇11-29

2023生态环境专项工作整改报告(7篇)11-29

某县生态环境局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2-06

2023年生态环境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方案(精选6篇)12-07

xx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方案12-07

大学生生态环境实习小结范本12-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