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

时间:24-04-24 网友

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

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篇1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2.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3.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4.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5.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6.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7.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8.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9.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10.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篇2

   为什么要吃炸元宵

   炸元宵是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元宵节食品。用针锥将买来的元宵扎孔若干,以防炸时爆锅溅油。锅内的油六七成熟时,将元宵分两次炸制。待元宵呈浅黄色时,用竹筷翻动,使之受热均匀,再炸至金黄时,表面开始有小泡泡出现,即捞出沥油装入盘中。在炸好的元宵上放适量白糖。

   炸元宵的正确做法

   1、熟花生仁和熟黑芝麻放入搅拌机中,打碎

   2、红豆沙里加入面粉,白糖搅拌均匀

   3、加入香油、植物油,拌匀

   4、再把红豆沙加入,搅拌均匀

   5、把馅料揉成大小均匀的小丸子

   6、取一圆形的盆,要有盖子,我用的是保鲜盒

   7、盒里放入糯米粉

   8、把做好的丸子放入笊篱里,在水里浸湿

   9、捞出倒入放有糯米粉的盒里

   10、盖上盖子,用双手晃动保鲜盒,使馅料滚上糯米粉

   11、取出,蘸上水,放入保鲜盒继续滚动

   12、如此重复数次,即成元宵

   13、元宵做好后,用牙签往元宵上扎些眼

   14、锅置火上,放入油,烧热

   15、放入元宵炸至金黄,表面出现小泡泡时,就可以捞出控油,装盘。

   烹饪技巧

   1、馅料要压实,不要松散,否则在滚动时容易散开。

   2、里面植物油要稍微多一些,这样馅料就比较粘,不散开。

   3、馅料在滚动之前必须蘸水,不要泡在水里。

   4、倒入盆里时,不要挤在一起,要散开,否则挤在一起,容易把滚上的糯米粉粘调。

   5、滚糯米粉的时候,要使劲均匀,动作要快,这样滚得比较均匀。

   6、在元宵上炸孔孔的步骤必不可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炸时爆锅溅油。

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篇3

   吃“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是由糯米粉经手工撮合而成,里面可以加馅,馅料一般是糖类,也可以加黑芝麻糊等等,如今的馅是各种各样的。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因为汤圆代表着团圆,让一家人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看花灯、挂灯笼

   所谓看花灯就是看灯会,里面全是由灯所组成的,以前有这么一个传说,天上的神仙想把下界烧了,由于善良的仙女将此消息给下界的人们说了,所以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利用灯笼,每家都挂上灯笼,这样天上的神仙就以为人间被烧了...所以就留下了看灯会和挂灯笼这么一个习俗。

   猜灯谜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所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代表着喜庆、红红火火。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每到元宵佳节,人们都会组织一群人来踩高跷表演,来增加节日的气氛。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迎紫姑

   迎紫姑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汉族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汉族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逐鼠:逐鼠是一项元宵活动,这项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2023元宵节的习俗总结》相关文档:

幼儿园元宵节猜灯谜创意活动方案09-02

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10篇09-03

幼儿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方案09-02

幼儿园开展庆祝元宵节活动游戏方案七篇09-02

大班幼儿元宵节活动方案7篇09-02

小学元宵节演讲稿09-09

2020快乐的元宵节演讲稿范文5篇09-09

关于元宵节的演讲稿600字5篇范文09-09

元宵节演讲稿作文2022年(5篇)09-09

小学生元宵节的演讲稿09-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