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教程(1-6章)

时间:24-04-09 网友

临床药理学教程

第二版

(1-6章)

第一章 概论

1. 临床药理学研究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在基础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广泛,涉及临床用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安全性研究等。

2. 临床药理学有哪些任务?

①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②新药研究与评价;

③上市药物再评价;

④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⑤教学、培训与社会服务。

第二章 临床药效学基础

1. 药物的治疗作用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也称治本。如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菌治疗各种感染。

2)对症治疗:能改善疾病症状,但不消除病因,也称治标。如镇痛、退热、平喘、降压等都属对症治疗。

2. 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病痛或危害的反应。

3.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哪些方面?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

4. 什么是药物的最大效应(效能)?

效能:当效应增加到最大限度后,即使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也不再继续增强,药理效应的这一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

5. 什么是药物的效价强度?

效价强度:作用性质相同药物在达到相同水平的效应时,比较各药所需的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这种达到相同水平效应时所需剂量,又称为等效剂量。

6. 比较呋塞米和氢氯噻嗪的排钠利尿的效能大小,以及吗啡和哌替啶(杜冷丁)的效价强度大小?

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应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后者的效能大于前者,氢氯噻嗪和呋塞米的等效剂量分别为30mg和90mg,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呋塞米的最大效应大于氢氯噻嗪;

哌替啶镇痛作用弱于吗啡,其效价强度为吗啡的1/7~1/10,作用持续时间短于吗啡,为2~4h,镇静、致欣快、呼吸抑制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

7. 药物作用的机制一般涉及药物与机体细胞的作用靶点,试述包括哪些靶点?

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8. 临床药效的延迟是指什么?

事实上。药物与其药理作用靶部位相互作用,到产生临床效应往往延迟。

9. 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哪些方面的因素而影响临床疗效?

产生的原因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剂型

  1.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

  2.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3.生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

  4.缓释制剂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

  5.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⑴吸收

  ⑵血浆蛋白结合。

  ⑶肝脏生物转化。

  ⑷肾排泄。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⑴生理性拮抗或协同。

  ⑵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

  ⑶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异常

  1.特异体质药物反应多数已从遗传异常表型获得解释,已形成独立的药理学分支——遗传药理学。

  2.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可分为快代谢型(EM)及慢代谢型(PM)。前者使药物快速灭活,后者使药物灭活较缓慢,因此影响药物血浆浓度及效应强弱久暂。

  3.遗传异常只有在受到药物激发时出现异常,故不是遗传性疾病。

  四、病理情况

  1.疾病的严重度固然与药效有关,同存其他疾病也会影响药效。

  2.肝肾功能不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

  3.意潜在性疾病的影响。

  五、心理因素

  1.安慰剂是不具药理活性的剂型(如含乳糖或淀粉的片剂或含盐水的注射剂),对于头痛、心绞痛、手术后痛、感冒咳嗽、神经官能症等能获得30%~50%的疗效就是通过心理因素取得的。

  2.安慰剂对心理因素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较大,如血压、心率、胃分泌、呕吐、性功能等。

  3.安慰剂在新药临床研究时双盲对照中极其重要,可用以排除假阳性疗效或假阳性不良反应。

  4.医生的任何医疗活动,包括一言一行等服务态度都可能发挥安慰剂作用,要充分利用这一效应。

  5.对于情绪不佳的病人尤应多加注意,氯丙嗪,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一些中枢抑制性药物在抑郁病人可能引发悲观厌世倾向,用药时应慎重。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改变:

  1.致敏反应产生变态反应已如前述。

  2.快速耐受性 药物在短时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静注麻黄碱三四次后升压反应渐失。

  3.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

  4.依赖性(习惯性,成瘾性)是指无病情根据的大量长期的自我用药(精神上想再用)。吗啡、可卡因、大麻及其同类药是麻醉药品,滥用危害用药者和社会。苯丙胺类、苯二氮卓类等精神药品。

  5.耐药性 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第三章 临床药动学基础

1. 药物代谢动力学定义

简称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在体内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阐明其体内量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2. 药动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将药动学的原理应用于病人疾病的治疗控制,使药物治疗个体化,以达到优化药物治疗的目的。

3.药物转运、生物转化、消除、处置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转运:药物在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化学结构没有改变而只有部位改变。

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内代谢过程中,化学结构发生改变。

消除:代谢和排泄过程反映药物从循环中的消失。

处置: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统称为处置过程。

4.什么叫药物的首过效应?

有些药物经口服给药后,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或肝脏被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吗啡、阿司匹林等有明显的首关消除。舌下或直肠给药不经过门静脉,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

5.简述一级动力学过程特征。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 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多数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t1/2 = 0.693/k,t1/2与浓度无关,为恒定值。

1、毒物在任何时间的消除速率与毒物该时间在体内的量成正比;

2、血浆浓度的对数值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

3、毒物的半减期恒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因染毒剂量高低而变化;

4、血浆和其他组织的毒物浓度以单位时间某恒定分值(消除速率常数)减少,即恒比衰减。

6.半衰期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定义: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药量(或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t1/2为常数。

意义:

①肝肾功能降低时常伴有消除速率下降,若不调整用药方案,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毒。

②重复给药时由于某些药物可能诱导肝药酶或激发肾转运机制,导致与单次给药后的半衰期不同。

③缓释制剂使药物吸收延长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表观半衰期,药物消除速率并未改变。

④由于某些组织储存药物或产生活性代谢物,药物的效应物半衰期可能明显长于药代动力学的消除半衰期。

7.简述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

定义:是体内药量(或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间的一个比例常数为表观分布容积,它并不真正反映任何一种体液的容积或一个生理空间。表观分布容积表示按所知血药浓度均匀分布全部药量所需的容积。

8. 简述总清除率的概念。

定义:指单位时间内从机体清除的表观分布容积数,用血浆容积表示,单位是ml/min。

9.生物利用度是什么?有哪两种?

定义:指总的给药剂量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中的分数。生物利用度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相对量(AUC)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峰浓度(Cmax)及达峰时间(Tmax)表示吸收速度。

分类:

绝对生物利用度:被试口服制剂与其静脉注射剂的曲线下面积之比

相对生物利用度:被试药制剂与其参比制剂口服后的曲线下面积之比

10. 动学原理在临床用药中有哪些应用?

一、确定给药剂量

二、维持治疗血药浓度

三、根据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1. 广义和狭义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如何定义?

广义的药物不良反应: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者痛苦的反应。

狭义的药物不良反应:上市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2. 药源性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障碍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3. 什么是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病人或临床受试验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严重不良事件: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4. 简述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原则。

①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不良反应出现,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

②可疑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③可疑不良反应能否以和用药的作用、病人的临床情况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④停药或减量后,可疑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

⑤再次接触同样药品后,同样的不良反应是否重新出现。

5. 简述甲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由药物本生或由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是药物固有药理作用的增强和延续,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均属此类。特点: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来预防

6. 简述乙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主要与药物变态反应或病人的高敏体质有关。特点: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

7. 简述丙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指药物引起的基因突变、癌症、畸胎等。特点:致突变、致癌、致畸三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互交错的关系。

8. 预防药源性疾病需要掌握哪些原则?

1)选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2)要有明确的联合用药

3)根据所选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4)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尽快查明原因,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 药物临床试验

1. 药物临床试验的概念是什么?

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

2. 简述Ⅰ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及其目的。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其目的是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3. Ⅰ期临床试验包括(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 ),(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 ),( 药代动力学 )。

4. 简述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及其目的。

我国1999年5月1日实施《药品审批办法》将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确定适应症,探索用法用量,为Ⅲ期方案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提供充分的依据;

5. Ⅲ期临床试验是药物治疗作用确定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和( 安全性 ),评价效益和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应有足够样本量,一般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充分的证据包括(临床意义 ),(统计意义 ),(稳定性 ),和(可重复性 )。

6. (新药 )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在我国分为( 中药 )、(化学药品 )和( 生物制品 )三大类。

7. 为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并为之提供公众保证,参加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应成立( 伦理委员会 ),试验方案及修改需经其审议同意并签署批准意见后方能实施;研究者必须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如受试者自愿参加试验,应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 )。

8. 临床试验中采用的主要和次要观察指标分别时什么?

主要观察指标一般为疗效指标有时也可用作安全性指标

次要观察指标指与试验主要目的有关的附加支持指标,也可以是与试验次要目的有关的指标

9. 简述双盲临床试验的概念。

指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研究者,参与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医务人员、检查员,数据管理人员、统计分析人员都不知道治疗分配程序,即哪一个病例分人哪一个组别

10. 简述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是为双盲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接受何种药物,随机遇而作出安排,不掺杂人为干扰因素,为以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能提供客观的依据。

意义:随机化和双盲法同时使用,使选择受试者和分组时,可避免因处理分配不当而导致偏倚。

第六章 治疗药物监测

1.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治疗药物监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利用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使药物治疗个体化,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毒性的目的;同时,也为药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药物的治疗范围是指血浆药物的(平均最低有效浓度 )和(平均最低中毒浓度 )之间的浓度范围。

3.TDM-的前提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1)血药浓度能代表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

2)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明显超过与剂量的相关性

3)药物的疗效和毒性无法用直接或间接指标来判断

4)药物的药理作用能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5)药物有明显的治疗浓度范围

6)已有明确、灵明和特异并且快速简便的方法用于血药浓度测定

4. 下列哪些属于TDM的适应症?( ACDE )

A 使用治疗指数小、治疗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B 使用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 使用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

D 患者有心、肝、肾和胃肠道等脏器疾病,可以明显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

E 用于疾病预防,需要长期服药,而药物本身又易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

5. 下列哪些药物需要进行常规监测?( ABCDE )

A庆大霉素B地高辛C苯妥英钠D阿米替林E奎尼丁

6. 如何评估TDM对病人治疗的影响?

TDM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其比较准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药物浓度测定结果,直接评估药物在病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由此制订出适合该病人的给药方案。

《临床药理学教程(1-6章)》相关文档:

临床药理学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01-18

临床药理学教程(1-6章)04-09

【精品】药理学讲稿08-23

临床药理学重点(完整版)12-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