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公示
一、总则(一)规划目的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和省市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和矿地建设的协调,并有效落实上位规划,指导濉溪县域城乡建设有序、持续、科学发展,对《濉溪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进行修编。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
2、区域协调、市县融合原则
3、城乡一体、矿地统筹原则
4、资源节约、发展集约原则
(三)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2013-2020;远期:2021-2030;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四)规划范围1、县域濉溪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981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濉溪镇、刘桥镇和百善镇北部的徐楼地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北至县行政边界,南至老巴河,西至规划利民路,东至县行政边界,东南至规划荷花路,总面积平方公里。
二、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一)发展定位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与煤化工产业基地;皖北地区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宿淮区域一体发展的战略腹地。
(二)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县域总人口2020年县域常住总人口在12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63万人;2030年县域常住总人口在13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80万。
2、县域城镇化水平规划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53%;2030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62%。
(三)空间管制分区县域空间管制分四区:现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word/media/image1.jpeg
(四)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县域内构建“一区两群、两轴两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区:以濉溪县城、刘桥镇和共建产业园区组成的规划区作为淮北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产业、交通和设施一体化,百善纳入城市规划区的一体化发展区,四铺、铁佛定位为远景一体化发展区。
两群:以临涣镇区与浍河新城为中心构建城镇组群,临涣镇区作为宜居新城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浍河新城作为产业新城以生产服务功能为主,二者共同构成市域副中心,远期结合周边的镇区和集中居住社区形成网络化的城镇组群,成为皖北中部强核心之一;以南坪为中心构建轴带带动的城镇组群,包括双堆集镇,加强与宿州的空间整合与协调,借力发展。
两轴两带:强化发展沿202省道、303省道城镇发展轴,并逐步培育沿濉刘公路、沿浍河两条城镇发展带。
word/media/image2.jpeg
(五)城镇等级结构在“一区两群,两轴两带”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形成“1124”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
1、规划区(淮北副城):由濉溪主城、刘桥镇和百善镇北部(不含镇区)组成的中心城区规划区。
2、副中心:由临涣宜居新城和临涣产业新城组成的市域副中心。
3、中心镇:包括百善、南坪两个新市镇。
4、一般镇:铁佛、双堆、五沟三个镇和四铺乡集镇组成。
(六)城镇规模结构1、规划县城规划区(含现刘桥镇)近期人口达到36万人,远期人口达到43万人。其中中心城区近期人口达到34万,远期人口达到40万人。
2、规划临涣副中心近期人口达到6万人,远期人口达到8万人。其中浍河新城近期人口达到3万人,远期人口达到4万人。
3、规划中心镇近期人口达到万人,远期达到3-5万人。
4、规划一般镇近期人口达到万人,远期达到万人。
p
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级规模结构预测表个数
等级
名称
2020总人口
2030总人口
1
规划区
(淮北副城)
中心城区
34
40
刘桥
2
3
1
副中心
临涣镇区
3
4
浍河新城
3
4
其中
新城组团
3
韩村组团
孙疃组团
工业园区组团
2
新市镇
百善
3
南坪
3
4
一般镇
铁佛
2
四铺
1
双堆
1
五沟
2
城镇人口合计
37+13(淮北市户籍的矿区人口)
50+14(淮北市户籍的矿区人口)
17
集中居住社区
祁集、小湖、韩村、海孜、杨柳、孙疃村、柳孜、任集、朱口、岳集、五铺、三铺、白沙、陈集、罗集、三和、槽坊
92
中心村
-
农村人口合计
57
50
此外,为满足全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需要,规划2030年预留濉芜共建产业园区产业人口9万,临涣产业基地产业人口7万,这些单列的人口容量指标视两大省级产业区建设情况弹性控制,其人口指标通过相关产业园区发展的人口和土地支持政策逐步解决,不占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指标。
(七)城镇职能结构1、中心城区为皖北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淮北都市区生态宜居城市、濉溪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临涣副中心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淮北市南部副中心、未来皖北中部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增长极。
3、新市镇是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县域核心型城镇,是临近都市区的卫星城镇和服务于周边乡镇、农村地区的中心城镇。其中:
百善新市镇是淮北市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商贸物资集散中心,是淮北都市区南部的交通门户和近郊卫星城镇。
南坪新市镇为宿淮一体化发展的门户地区,县域南部以发展商贸、工业、居住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城镇。
4、一般镇的职能分为农贸型、综合型、工贸服务型三大类型。其中铁佛和四铺为农贸型城镇,双堆集为综合型城镇、五沟为工贸型城镇。
word/media/image3.jpeg
(八)村庄体系结构分为集中居住社区和中心村两级。规划集中居住社区17个、中心村94个。
乡村地区聚落发展一览表等级
乡镇
名称
集中居住社区
(17)
临涣(6)
祁集、小湖、海孜、韩村,杨柳、孙疃
百善(1)
柳孜
南坪(2)
任集、朱口
铁佛(1)
岳集
四铺(2)
五铺、三铺
五沟(1)
白沙
双堆(4)
陈集、罗集、三和、槽坊
中心村
(94)
主城(8)
陈圩、干庄、杨庄、留古、蒙村,龙北、龙沱、龙桥
临涣(20)
徐楼、姚湖、刘油坊、徐庙、夹河、湖沟、石集、梁庙、张楼、高皇、双沟、马桃园、大庄、大李、大殷、胜利,楼坊、燕头、王楼、尤沟
百善(11)
苇菠、丁楼、郭屯、黄新庄、宋庙、桥头、前营、张庄、鲁店、青卫、叶刘湖
南坪(11)
葛圩、半铺、耿庙、太平、蒋湖、坪西、桃花、大王、庙台、钱铺、黄沟
铁佛(16)
刘楼、北张楼、周圩、店孜、和谐、张黄庄、梁楼、古城、孟楼、朱庙、七口、崔楼、邹楼、梁庄、油榨、南张楼村
四铺(12)
北陈、颜道口、五里铺、界洪、谢岭、梁圩、张圩、八里、洪南、新风、新庄、新建
五沟(4)
大陈、曹坊、北湖南、界沟
双堆(12)
沈湖、张圩、邹圩、施刘、吴井、李圩、魏圩、祝庙、高家、谢店、大桥、刘楼
(九)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铁路交通规划(1)城际铁路
规划宁宿淮徐淮阜两条城际铁路线。宁宿淮城际铁路走向为淮北-濉溪-宿州-蚌埠-明光-滁州-南京。规划从淮北市区进入濉溪县,与符夹铁路共用通道,在县城白杨路与烈山路交叉口附近增加设置站点。出站后于东南进入宿州境内,县域内线路长度约公里。
徐淮阜城际铁路为徐州-段园-淮北-濉溪-涡阳-阜阳走向,从淮北市区进入濉溪县,与青阜铁路共用通道,出濉溪县城区后,向西南经百善镇、临涣镇进入涡阳县境内,县域内线路长度约公里。
宁宿淮城际铁路在濉溪县城设濉溪站;徐淮阜城际铁路在濉溪县城设濉溪站、在百善设百善站。
(2)干线铁路
符夹铁路从濉溪县城区穿过,规划为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煤运铁路,规划对既有线路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并在中心城区原濉溪站位置设置货运站。
青阜铁路:东起淮北青龙山站、西至阜阳,东西向穿越濉溪县域,是淮北地区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规划对既有线路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沿线保留设置徐楼、百善、海孜、临涣站货运站点。
临涣铁路:位于濉溪县南部的临涣、宿县矿区,线路穿越涡阳、濉溪、宿州二县一市。规划建议对既有线路提升改造,增加其承担矿区内通勤客流运输功能。
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通道:西起三门峡,东至洋口港。建议该线路规划选择 “海孜站接线方案”,即由西侧进入县域,经过临涣后,与青阜铁路在海孜站合并,并与青阜铁路并线东行。分别增加设立临涣站、海孜站两个铁路站点。
2、公路交通规划(1)高速公路
规划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一横三纵二联”的布局结构。“一横”为泗许高速,“三纵”分别为合徐高速、徐淮阜高速、济宁至祁门高速,“两联”为合徐高速南坪连接线、合徐高速双堆集连接线。
规划5个高速公路枢纽型互通和4个高速公路服务型互通。高速公路枢纽型互通包括泗许高速与济祁高速、徐淮阜高速、合徐高速的互通,合徐高速与合徐高速南坪连接线、合徐高速双堆集连接线的互通。服务型互通包括泗许高速与淮北-岳集公路(岳集出口)、S202(百善出口)、濉刘路(四铺)的互通,徐淮阜高速与白杨路(濉溪城区出口)的互通。
(2)干线公路
规划形成“八横七纵一联”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八横”分别为濉永路、S303泗永路、古饶-百善公路、X014/X015韩村-宿州公路、东岳路、X016宿涡路、X017芦五路、S305宿阜路。“七纵”分别为淮北-岳集公路、X022铁白路、S202萧濉路、S203淮六路、X010濉漆路、X009濉刘路、煤化产业基地快速通道,“一联”为S101路改线。其中S303泗永路、X016宿涡路、S305宿阜路、淮北-岳集公路、S202萧濉路、S203淮六路、X009濉刘路、煤化产业基地快速通道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余干线公路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3、城乡公交规划构建区域对外公交、县域城乡公交、中心城区公交3级城乡公共交通网络,构建区域对外公交与内部公交一体化,县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城区公交网络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
区域对外公交组织,在濉溪与周边城市间实现以城际轨道为骨干,以城际公交为补充的公交模式;县域范围内,以重要城镇节点为基础组织公交网络,建立以城际交通和城乡干线公交为骨干、乡镇公交为补充的公交体系;中心城区内,建立以枢纽组织网络,以快速公交为主体、优质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公交模式,形成濉溪县域范围内一体化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
(1)区域对外公交
宁宿淮城际、徐淮阜城际铁路是濉溪对外与宿州、徐州、阜阳轨道联系的重要方式。
城际公交是指以公交化模式运营的城际道路客运,是介于公路客运和城市公交之间的一种客运服务方式。规划5条城际公交线路。近期3条分别为濉溪—萧县、徐州、濉溪—百善—四铺—宿州市、濉溪—永城城际公交线。远期增加2条城际公交线,分别为濉溪—百善—临涣—涡阳及濉溪—百善—韩村—五沟—蒙城2条城际公交线。
城际公交线路从濉溪中心城区的公路客运换乘中心出发,经过省道或国道等干线公路,但同时避免在高速公路运行,根据需要灵活设置镇区公交中途站。以期增设站点,加强对沿线村镇辐射。
(2)县域城乡公交
规划5条城镇公交主干线,分别为濉溪-临涣工业园,濉溪-韩村,南坪-双堆集,南坪-岳集,铁佛-四铺,里程共计204公里。规划5条城镇公交次干线,分别为五里郢-南坪,濉溪-岳集,百善-五沟,濉溪-临涣、濉溪-临涣产业新城,里程共计215公里。城镇公交支线则以重要乡镇为中心,辐射到邻近的乡镇和村落。规划8个城镇公交支线服务片区,实现公交支线对其服务片区里的中心村全覆盖,包括铁佛镇片区、百善镇片区、临涣镇片区、韩村片区、五沟镇片区、四铺乡片区、临涣产业新城片区、南坪镇及双堆集片区。
城乡公交线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公交中途站,首末站点可结合用地可结合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客运枢纽、公交停保场等灵活安排。
4、水运交通规划(1)内河港口
濉溪县港口规划形成“三港区五作业区”的总体格局。韩村港区为淮北市煤炭出口主港区,兼顾黄砂、危险品、件杂货及粮食等货物,规划建设为濉溪县最大的综合性港区;包括岳集作业区、韩村作业区和孙疃作业区。南坪港区出港货物以煤炭为主,在建设煤码头的同时兼顾化学危险品码头,将担任楼矿和双堆矿及南坪煤气化项目的出口运输任务;青龙山港区:青龙山港区内的四铺作业区主要以散货运输为主。
(2)作业区集输运系统
岳集作业区集疏运主要通过泗许高速高速公路、淮北-岳集快速通道、古饶-百善公路、东岳路、矿区铁路;韩村作业区集疏运主要通过省道S203、韩村-宿州(县道X014/X015)公路、东岳路、矿区铁路、煤化产业基地快速通道等;孙疃作业区集疏运主要通过宿涡路(县道X016)、濉刘路(县道X009)、东岳路、矿区铁路;南坪作业区集疏运主要通过濉刘路(县道X009)、省道S305、东岳路、矿区铁路,四铺作业区集疏运主要通过泗许高速公路、濉刘路(县道X009)、省道303。
(3)内河航道
规划以南沱河和浍河天然水系为基础分别建设两条内河航道,提高浍河航道为4级,提高南沱河航道为5级。
5、综合客运枢纽(1)对外客运交通枢纽
以区域交通联系为主,规划对外交通枢纽2处,即城际铁路濉溪站和濉溪公路客运站。城际铁路濉溪站位于中心城区淝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附近,规划占地3ha。濉溪公路客运站位于淝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的东南角,与城际铁路客运枢纽毗邻,规划占地面积3ha。在对外交通枢纽周边规划配备大量的始发城市公交线路,设置过境公交线路站点和快速公交站点,出租车场地和公共停车场。
(2)县域内客运交通枢纽
以县域范围内中心城区与乡镇之间的联系为主,包括各乡镇客运站,是城乡公交客流集散点、村镇公交首末站汇集点。规划县域内交通枢纽8处,分别为百善客运站、临涣客运站、南坪客运站、韩村客运站、铁佛客运站、临涣产业新城客运站、四铺客运站、双堆集客运站。枢纽周边规划配备一定数量的城乡公交车站、出租车场地和公共停车场。
6、货运物流规划(1)物流园区
规划建立物流园区4处。临涣物流中心位于临近临涣煤化工基地;濉溪物流园区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附近;百善物流中心临近百善农产品市场及铁路货运站;南坪物流园区临近南坪粮食交易市场。
(2)物流通道
临涣物流中心集疏运公路主要通过202省道、东岳路、铁白路、泗许高速,铁路主要通过青阜铁路线,航运主要通过浍河航道;濉溪物流园区集疏运公路主要通过202省道、101省道、濉永路,铁路主要通过青阜铁路线、符夹铁路线;百善物流中心集疏运公路主要通过202省道、203省道、古饶-百善公路、泗许高速,铁路主要通过青阜铁路线;南坪物流园区集疏运公路主要通过305省道、东岳路、濉刘路,矿区铁路专用线,航运主要通过浍河航道。
(3)货运站
规划保留设置濉溪、徐楼、百善、海孜、临涣站货运站点,通过上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货运站的规划,在濉溪县紧密圈层内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7、区域交通衔接(1)区域枢纽衔接
充分利用高等级公路和城际铁路站点,加强濉溪与外部重要交通枢纽的联系;衔接的具体方式与通道为:至徐州观音机场公路通道为S202—连霍高速—徐淮阜高速,轨道交通为徐淮阜城际;至徐州东高铁站公路通道为S202—连霍高速—徐淮阜高速,轨道交通为徐淮阜城际;至宿州东高铁站公路通道为S101—合徐高速—泗许高速或S101—S302,轨道交通为宁宿淮城际;至淮北火车站可利用城市淮海路、孟山路等主要干道系统。
(2)周边地区衔接
规划形成以濉溪县为核心的四条对外衔接综合运输通道,分别为濉溪至徐州的濉徐综合运输通道、至阜阳的濉阜综合运输通道,至蚌埠的濉蚌综合运输通道以及至商丘的濉商综合运输通道,以增强濉溪快速融入华中、华东主干交通网络的运输能力。
word/media/image4.jpeg
(十)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濉溪县旅游空间布局采用核带式、网络状的复合布局模式。其空间布局的结构为:一心、一湖、一带、两镇。
1、一心充分强化濉溪县中心城区的旅游核心区地位,加强对中心城区现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老城石板街与乾隆湖自然风景区,应以保护为基础,充分引进多元化的旅游元素,强化中心城区的县域旅游核心。
2、一个塌陷湖生态休闲旅游区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刘桥塌陷湖景区,可结合影视、会议、度假、主题公园等多项元素,丰富旅游区功能。
3、一条古文化旅游带以古运河码头遗址、临涣古城文化和双堆集红色历史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景观走廊,这是濉溪县极富特色的空间延伸式景观功能区。
4、两镇以双堆集镇、临涣镇为主要活动区域的现代军事文化旅游区。
三、规划区布局规划(一)范围与定位1、规划区(含现刘桥镇)范围包括濉溪镇、刘桥镇、百善镇北部的徐楼地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2、规划区(含现刘桥镇)定位中心城区规划区(含现刘桥镇)是濉溪县城市化的核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是淮北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空间管制规划规划区(含现刘桥镇)空间管制分四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已建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占规划区(含现刘桥镇)总用地的%。适建区面积平方公里,占规划区(含现刘桥镇)总用地的%。限建区面积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禁建区面积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
濉溪县规划区(含现刘桥镇)空间管制分区管制要求分区
用地类型
管制要求
已建区
城乡建设用地
结合本规划,加强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及土地再开发
工矿用地
区内已开采矿区实施保护性开采,对弃置矿区实施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
各级文保单位
保护范围内禁止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注重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塌陷区
地基沉陷不稳定的塌陷区及断裂带附近应根据规范进行保护控制和调整,尽量避免新建或扩建建设项目
适建区
城镇建设用地
依据城市增长边界,城镇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开展;
村庄建设用地
不宜继续扩张,逐步推进村庄集中布局或进入城镇居住
重大基础设施用地
对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超前预控,预留发展空间,禁止其他建设占用
远期拓展建设用地
基础设施先行,控制开发强度
限建区
三级以下河道水面
加强河道堤防和河岸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在不影响河道行洪、水质和生态系统前提下,可结合水体特点进行景观营造和环境整治
一般农田
以农业生产为主,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数量上遵循“占补平衡”原则,同时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
林地
保护林地生态环境,除必要的林业设施和旅游设施外,其他建设项目和设施应尽量避免占用林地
生态隔离防护绿地
包括水域周边绿化防护用地、重大基础设施防护走廊和功能性生态隔离绿地等,严格控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
矿产资源分布区
弃置矿区实施生态治理,已探明未开采矿区,尽量避免开发建设与占用
地质灾害易发区
城镇建设应尽可能避开区内几条主要断裂带,确需占用的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安全评估,保障建筑安全
远景规划用地
控制预留发展备用地的开发建设,规划期内未进行规划调整或修编前不得随意安排建设项目
禁建区
湖泊水面和三级以上河道
除规划许可的水面和滨水景观设施外,禁止新建或扩建与防洪和改善水环境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任何破坏水域的建设活动
饮用水源保护区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和其他活动
基本农田保护区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保护控制要求执行,禁止非法占用
塌陷区
在现状和预测塌陷区的地基沉陷基本稳定之前,严格禁止各类开发活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在塌陷湖泊湿地周围划定生态缓冲区,维护生态平衡
基础设施防控区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划定大型基础设施控制范围,包括高速公路、铁路、高压廊道等
历史文化资源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相关法规、保护规划的要求加以保护,禁止非保护性开发建设
word/media/image5.jpeg
(三)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形成“一城两区,三轴三心,一湖五廊”的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
“一城”指濉溪中心城区,用地范围北至县行政边界,南至老巴河,西至规划利民路,东至县行政边界,东南至规划荷花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两区”指刘桥镇区和濉芜共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三轴”分别为沱河路城市发展轴、淮海路城镇发展轴及海棠路-向阳路产业发展轴。“三心”分别为主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刘桥镇区中心和共建产业园区产业服务中心。“一湖”指依托刘桥塌陷湖面及湿地资源优势形成刘桥塌陷湖生态涵养区。“五廊”指沿老濉河、新濉河、王引河、老巴河及南沱河的五条生态景观廊道。
word/media/image6.jpeg
(四)生态网络规划在规划区(含现刘桥镇)范围内加强保护饮用水源、塌陷湖生态涵养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河流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构建“两斑块、八廊道、多控制点”的规划区(含现刘桥镇)整体生态网络空间结构。“两斑块”指两个塌陷湖生态斑块,包括刘桥塌陷湖生态斑块和乾隆湖塌陷湖生态斑块。“八廊道”包括五条河流生态廊道和三条交通生态廊道,共同形成三横五纵的廊道网络结构。五条河流生态廊道分别为沿老濉河、新濉河、王引河、老巴河和南沱河的生态廊道。三条交通生态廊道,分别是沿符夹铁路(及规划的宁宿淮城际铁路)、青阜铁路(及规划的徐淮阜城际铁路)和刘桥专用线的重要交通生态廊道。“多控制点”指一些对生态功能流的输送、接受和传输影响较大的关键斑块,如河流交汇点、河流拐点及各生态廊道交汇处等。
word/media/image7.jpeg
四、中心城区发展与总体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与规模1、城市性质濉溪县域中心城市;相濉同城发展的核心板块;淮北市区的重要组团。
2、人口规模统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和矿区人口。预测中心城区城镇总人口2020年为34万,2030年为40万。
3、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与指标(1)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8平方米
(2)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5平方米。
(二)总体布局规划1、城市空间协调策略濉溪中心城区在都市区内对接淮北市区的城市发展策略为:
北融:向北跨越刘桥铁路专用线拓展至中心城区规划北外环,与淮北凤凰山工业园区及其生活配套区融合发展,以完善的新型居住区建设为主。
南进:随着规划徐淮及淮宁城际铁路的建设,以商务、商业、物流为主的城铁新区将成为濉溪中心城区提升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引擎。城区空间将向南推进至老巴河,并跨越老巴河与濉芜共建产业园衔接,以南沱河及规划西、南外环作为城镇空间发展边界,是濉溪中心城区产业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濉芜共建产业园,并积极推进园区配建生活区建设。
东联:向东与淮北市区空间结构全面对接,重点提升各级道路网的衔接,构建整体生态开放网络,联合规划建设沿湖绿色生态走廊及休闲服务设施。此外,中心城区的东部也有非常丰富的景观资源,包括淮北市区内的烈山公园、南湖公园,以及烈山、卧牛山、青龙山等,向东与淮北市区空间的联接有利于整合乾隆湖绿心和淮北的生态绿核,最终实现市县生态景观的一体化发展。
西扩:延续目前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建设商务新区,带动并引导城市宜居空间的西扩。至城区发展边界的利民路,将全面与刘桥中心镇区空间相融合,共同形成兼具现代生活、休闲服务和新型就业空间的城市综合新区。
中优:中部城区在空间建设质量上进行全面的提升与优化。
2、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方向为“西南双向并举”,近期重点向西发展,适当向南拓展。远期整体以向南发展为主。
3、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北至县行政边界,南至老巴河,西至规划利民路,东至县行政边界,东南至规划荷花路,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边界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远景规划用地由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向西北延伸至新202省道,向东南扩展至县行政边界。
4、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规划城区的空间结构为“三心、四轴、三片区”。
(1)三心:指老城综合商业服务城市主中心、商务新区商务文体城市主中心、张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主中心。
(2)四轴:指沱河路商业发展轴线、淮海路-濉临路综合发展轴线、海棠路产业发展轴线、白杨路综合发展轴线。
(3)三片区:指老城区、商务新区、经济开发区。
word/media/image8.jpeg
(三)建成区更新与提升策略1、建成区范围濉溪县中心城区建成区包括符夹铁路以东老城区、符夹铁路以西旧城区和开发区一期地段,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2.更新与提升目标以城市结构升级和功能调整为总体原则,建成区更新与提升的目标是提升功能、优化结构、美化环境、完善配套。
3、老城区更新与提升策略符夹铁路以东老城地区以物质性更新为主,结合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石板街地段实施保护性更新和功能提升。乾隆湖工业集中区整体外迁,提升乾隆湖景区的空间环境品质。
4、旧城区更新与提升策略符夹铁路以西旧城地区的更新与提升重点是优化调整土地、空间资源配置,推进工业企业用地的逐步外迁和功能更新,提升与优化旧城区公共设施功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旧城空间环境。
加强旧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确保旧城地区的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需求,对已经老旧损坏的市政公用设施,需要做到整体维护与更新。增强旧城消防工程建设,以满足城市消防的发展需求。确保环卫设施的数量,美化城市环境,提高旧城地区的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5、开发区一期地段更新与提升策略开发区一期地段的更新与提升重点是优化土地使用功能,增强土地利用强度。积极更新外迁工业企业用地功能,对部分环境污染较大工业企业更新提升为都市型产业,促进开发区一期地段从工业集中区向城市综合新区转变。
(四)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远期濉溪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总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平方米。
规划形成“居住片区—居住社区—居住小区”三个层级的社区组织体系,划分为4个居住片区,14个居住社区,各居住社区人口规模一般为3-5万人。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远期(2030年)濉溪中心城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用地平方米。
新建文化娱乐设施的布点按照分级设置,形成“城市级—居住片区级—居住社区级—居住小区级”四级体系。规划体育设施按“城市级-居住片区级-居住社区级”三级体系配套。建立“县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门类齐全的专科医院体系。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中心体系分为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规划城市级商业服务业中心1处,即老城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片区级商业服务业中心4处,分别是老城城铁站商业功能区、商务新区商业功能区、张庄商业功能区和城北商业功能区,片区级商业服务业设施根据各个片区的功能定位,设定其服务档次的高低。社区级商业服务业设施结合居住社区中心布置,规划按照每3-5万人布置一处,服务半径约500米。
重点打造淮海路商业街、沱河路商业街、海棠路商业街。改造县二中步行街,建设小商品一条街;改造烈山路,建设家电、电动车、摩托车等特色一条街;推进老城石板街特色旅游商业街的复古建设。
扩建原有位于南环城路以南的1处专业市场,新规划3处相对集中的专业市场,分别位于老城区内的白杨路以南、经济开发区内的玉兰大道以南、白杨西路以北附近。
4、工业用地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北新区北部,共有4个产业组团,包括经济开发区内以红枫路、海棠路为界划分的3个产业组团,以及城北新区内1个产业组团。
5、物流仓储用地按照接近工业用地和对外交通沿线、分片集中布置原则,在主城区规划布局4处仓储用地,其中只有烈山路仓储用地位于中心城区内。
中心城区用地平衡表用地
代码
城市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
(㎡)
R
居住用地
%
其
一类居住用地
%
中
二类居住用地
%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
文化设施用地
%
教育设施用地
%
其中
高等院校用地
%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
中小学用地
%
体育用地
%
医疗卫生用地
%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
文物古迹用地
%
宗教设施用地
%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其中
商业用地
%
商务用地
%
娱乐康体用地
%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M
工业用地
%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
二类工业用地
%
W
物流仓储用地
%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其中
城市道路用地
%
交通枢纽用地
%
交通场站用地
26
%
U
公用设施用地
%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666
%
其中
公园绿地
%
防护绿地
%
广场用地
%
H11
城市建设用地
%
word/media/image9.jpeg
(五)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1)铁路衔接
中心城区对外铁路衔接将增加宁宿淮城际、徐淮阜城际两条铁路线,城区段走向与符夹铁路共用通道,并在淝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附近设置濉溪城际铁路站,预留用地3公顷。
规划增加碱河路、北环城路、白杨路下穿铁路通道,以减少铁路对濉溪东西向分隔。
(2)公路衔接
中心城区对外公路衔接路为:“一环绕城、四联高速、四通乡镇”。
一环绕城:将改线后的省道101与淮北市的北外环、东外环组合形成快速环路网。
四联高速:通过新S202向北连接连霍高速,通过白杨路的东西两端分别连接合徐高速、徐淮阜高速,通过新S202西南向连接泗许高速。
四通乡镇:从中心城区延伸四条通道通往其他乡镇。利用濉永路向西可到达铁佛;利用淮北-岳集公路可到达铁佛;向东南利用202省道可到达百善、临涣;向西南利用濉刘路可到达四铺、南坪等乡镇。
规划在淝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东南角设置濉溪公路客运站,与城际铁路客运枢纽毗邻, 占地面积3ha。
(3)市县一体衔接
构建“濉淮一体化”路网结构,与淮北市去对接的路网拓展调整为:构建“濉淮一体化”路网结构,与淮北市对接的干线路网拓展调整为:“一环五横五纵”。一环:外环路(S101—淮北市北外环- -淮北市东外环)。五横:南黎路,闸河路、沱河路、刘桥路-浍河路-南环城路、白杨路。五纵:海棠路、合欢路、濉临路(原202省道)、淮海路、孟山路。
2、城市道路规划(1)道路等级
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个等级。
(2)路网结构
规划道路网为方格网布局,形成“六横六纵”的主路网骨架,组团内部以方格网为主的道路布局形式。
六横:由北至南依次为南黎路、闸河路、沱河路、刘桥路-浍河路、玉兰大道-珍珠路、白杨路;
六纵:由西至东依次为:红枫路、海棠路、合欢路-王引河东路、濉临路(原202省道)、淮海路、孟山路。
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序号
道路名称
起点
终点
道路长度(m)
红线宽度(m)
断面形式
等级
现状宽度
(m)
1
南黎路
新101省道
濉临路(原202省道)
4540
45
E-E
主干路
无
2
闸河路
红枫路
孟山路
6210
40
F-F
主干路
20
3
沱河路
利民路
相山南路
8340
50
C-C
主干路
35
4
浍河路
利民路
符夹铁路
3800
45
E-E
主干路
30
5
南环城路
符夹铁路
相山南路
2420
45
E-E
主干路
25
6
刘桥路
利民路
海棠路
1650
45
E-E
主干路
无
7
玉兰大道(东段)
杨楼路
新濉河
3700
60
B-B
主干路
60
8
玉兰大道(西段)
利民路
杨楼路
1080
48
D-D
主干路
48
9
珍珠路
新濉河
淮海路
640
45
E-E
主干路
10
10
白杨路
利民路
榕树路
7530
60
B-B
主干路
60
11
红枫路(北段)
人民路
老巴河
8770
48
D-D
主干路
48
12
云集路
合欢路
红枫路
2000
45
E-E
主干路
无
13
海棠路(北段)
人民路
老巴河
8580
60
B-B
主干路
60
14
合欢路
人民路
白杨路
6870
50
B-B
主干路
60
15
王引河东路
白杨路
荷花路
3350
50
B-B
主干路
12
16
濉临路(原202省道)
人民路
老巴河
8230
50
C-C
主干路
20
17
淮海路
刘桥铁路
孟山路
8030
45
E-E
主干路
45
18
荷花路
淮海路
紫藤路
2300
45
E-E
主干路
无
19
孟山路
沱河路
南环城路
1220
45
E-E
主干路
45
20
银杏路(西段)
红枫路
王引河
1340
35
G-G
次干路
35
21
银杏路(东段)
王引河
濉临路(原202省道)
2430
30
H-H
次干路
30
22
碱河路
紫薇路
榕树路
3900
30
H-H
次干路
30
23
濉河路
海棠路
烈山路
4130
40
F-F
次干路
40
24
金桂路
利民路
濉临路(原202省道)
4960
45
E-E
次干路
45
25
樱花路(西段)
利民路
杨楼路
1200
35
G-G
次干路
35
26
樱花路(东段)
杨楼路
荷花路
7710
45
E-E
次干路
45
27
利民路
铁路南路
巴河北路
4030
24
I-I
次干路
24
28
洋槐路
银杏路
巴河北路
2750
40
F-F
次干路
40
29
山楂路
金桂路
巴河北路
2070
45
E-E
次干路
45
30
香樟路
女贞路
巴河北路
1150
45
E-E
次干路
45
31
紫薇路
人民路
白杨路
6880
35
G-G
次干路
35
32
国槐路
碱河路
荷花路
6940
45
E-E
次干路
45
33
鸢尾路
淮海路
王引河东路
2320
30
H-H
次干路
无
34
虎山路
刘桥铁路
珍珠路
3760
30
H-H
次干路
30
35
烈山路
碱河路
白杨路
5480
30
H-H
次干路
25
36
龙脊山路
十北街
南环城路
2870
30
H-H
次干路
30
37
乾隆湖路
南环城路
老濉河
3490
30
H-H
次干路
30
38
榕树路
碱河路
淮海路
6460
35
G-G
次干路
35
word/media/image10.jpeg
word/media/image11.jpeg
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1)公共交通服务分区
公共交通分区分别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协调发展区、小汽车自由发展区和小汽车限制发展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区包括石板街历史风貌区、公交走廊核心区、城际铁路枢纽地区等,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协调发展区包括公交走廊边缘区与工业集中区。小汽车自由发展区为物流园区、货运站点地区附近。小汽车限制发展区为乾隆湖风景区。
中心城区交通分区划分表交通分区
子分区
区域范围及交通发展策略
路网密度km/km2
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km/km2
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 %
停车设施供给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区(A)
石板街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区域(A1)
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发展公共交通、边缘换乘等方式,重视慢行交通环境,加强交通稳静化
4-6
2-3
90
限制供给,调控系数取~。
公共交通走廊核心区(A2)
该区域范围主要是中心城区内大运量公共交通走廊300米覆盖范围。站点周边用地应采用高强度开发的策略,加强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适当限制停车设施的供给以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6-8
3-5
100
适度限制供给,调控系数取~。
交通枢纽地区(A3)
该区域范围主要是中心城区内城际铁路枢纽及其周边区域。采用高强度开发,同时建设高密度路网体系,扩大停车设施供给,鼓励停车换乘,公共交通最为发达,慢行系统充分满足客流集散要求。
6-8
3-5
100
扩大供给,调控系数取~。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协调发展区(B)
公交走廊边缘区(B1)
该区域范围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300-600米覆盖半径以内,除走廊核心区以外的区域需通过公交与小汽车协同发展,加强与主要枢纽的衔接,
5-7
2-4
75
平衡供给,调控系数取~。
工业集中区(B2)
提高路网密度,适当发展小汽车交通,加强公交接驳线的设置,适当扩大停车设施供给。
4-6
1-2
50
适度供给,调控系数取~。
小汽车自由发展区(C)
中心城区范围其他区域
-
3-4
不做要求
不做要求
扩大供给,调控系数取~。
小汽车限制发展区(D)
景区、环境保护区域
该范围应通过限制相关的交通设施供给,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3-5
不做要求
不做要求
在核心区不供给或少供给,外围适度供给。
(2)公交线路规划
采用有轨电车与重轨铁路相结合的改造模式,积极推进符夹国铁、矿区铁路专用线的货运改造,转为服务于客运的有轨电车中运量公共交通,建立串联淮北、濉溪各个城市组团的环状轨道交通系统。
地面公交预控中心城区沿淮海路、海棠路、沱河路、白杨路的快速公交BRT专用道网络。中心城区规划 “二纵二横”的快速公交走廊,“二纵”分别为南北联系淮北—濉溪老城主轴的淮海路以及濉溪开发区内连接刘桥—共建产业园中心的南北轴海棠路。“二横”分别为连接刘桥—行政中心—濉溪老城—淮北相山组团的沱河路,以及东西向连接新S101-城际铁路站—合徐高速出入口的交通性干路白杨路。在“两横两纵”快速公交走廊内灵活布置快速公交线路,并建立干线和支线多层次的常规公交系统。
(3)公交枢纽及场站
濉溪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公交枢纽分为对外交通服务的换乘枢纽及城市内部公交换乘枢纽两类,占地共计。规划对外换乘公交枢纽1处,位于濉溪城际铁路站、公路客运站附近。城市内部公交枢纽2处,分别位于中心城区淮海路和浍河路交叉口、沱河路行政中心附近等。
公交首末站:中心城区规划公交首末站用地2~3公顷。根据分区内的线路设置安排公交首末站。公交首末站用地可结合居住区、商业区、客运枢纽、公交停保场等灵活安排。
公交停保场:中心城区规划3处综合性停车保养场,其中旧城区1处,开发区2处,占地7ha。
中心城区公交场站规划一览表序号
位置
属性
规模(公顷)
1
巴河北路与淮海路交叉口西北侧
公交停保场
2
刘桥路与利民路交叉口东南侧
公交停保场
3
烈山路南侧
公交首末站、公交停保场
4
碱河路与龙脊山路交叉口东北侧
公交首末站
11
杨柳西路与合欢路交叉口东南侧
公交首末站
12
海棠路与濉河路交叉口东南侧
公交首末站
14
沱河西路与利民路交叉口东北侧
公交首末站
14
沱河西路与紫薇路交叉口西南侧
公交枢纽
浍河路与淮海路交叉口东北侧
公交枢纽
6
淝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西南侧
公交枢纽
濉临路与女贞路交叉口交叉口东北侧
公交首末站
鸢尾路南端
公交首末站
4、停车系统规划(1)公共停车
规划布局主要社会停车场刚性停车设施22处,提供泊位数4390个,占公共停车需求的25%。
(2)配件停车
遵循“用地大类+建筑小类”的分类指导模式合理制定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 在参照淮北市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基础上,可按照交通分区分别设置停车设施调控系数。
(3)加油(气)站
结合原加油站现状和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加油站按服务半径-公里左右控制,远期总体布局8座加油(气)站,总面积公顷。
规划加油气站一览表序号
位置
规模(公顷)
1
碱河路与淮河路交叉口东南侧
2
濉河路与淮海路交叉口西北侧
3
濉河西路与濉临路(原202省道)交叉口西北侧
4
沱河西路与杨楼路交叉口西南角
5
浍河路与淮海路交叉口东南侧
6
玉兰大道与紫薇路交叉口西南侧
7
白杨路与海棠路交叉口西南侧
8
淮海路南端
合计
5、慢行系统规划(1)步行交通
滨水地带步道:主城区规划形成沿乾隆湖、老濉河、萧濉新河、小溪河、老巴河、王引河、西流河滨水地带步道,成为居民生活休闲的重要活动场所。
历史风貌区步行系统:优先发展石板街历史风貌区步行交通,并与老濉河打通形成宜人的步行轴线。
交通枢纽地区步行系统:着力优化濉溪城际铁路枢纽地区的交通组织设计,打造枢纽地区的立体化交通,通过优化步行交通带动周边的商业发展。
商业街步行设施:规划在淮海路商业区、沱河路商业区适当设置商业步行街,并建设空中连廊和地下步行空间,降低地面交通设施压力。
(2)非机动车交通规划
在小溪河、萧濉新河等景观廊道上设置文体游憩非机动车通道;重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建设,建议老城区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服务半径不超过300米;其它外围地区控制在300~500 米。
(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1、绿地指标规划期末绿地与广场用地达到6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人均绿地平方米/人。其中,公共绿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防护绿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广场用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
2、公共绿地布置(1)城市公园
规划结合淮北南湖公园综合打造乾隆湖风景公园。对乾隆湖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实行整体迁出的措施,并引进现代商业与服务业,提升乾隆湖公园的整体空间品质。对于县城及周边地区的塌陷湖,未来可发展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兼具观光、休憩等多种功能。结合城市功能分区,规划于中心城区设置九个城市公园,从而形成濉溪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系统。
濉溪县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名录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公顷)
1
乾隆湖公园
乾隆湖周边地区
2
新濉河公园
新濉河与沱河路交界处
3
溪河公园
小溪河与合欢路交界处
4
杨楼沟公园
王引河与杨楼大沟交汇处
5
玉兰公园
杨楼大沟与玉兰大道交界处东北角
6
刘桥公园
育才路与玉兰大道交叉口东北角
7
开发区公园
樱花路与杨楼大沟交汇处
8
龙池公园
国槐路与金桂路交叉口南侧
9
濉临公园
濉临路与国槐路交叉口北侧
10
河口公园
王引河东路与樱花路交叉口东南角
11
共建公园
向阳路与杜鹃路交叉口处
(2)滨水绿地
规划利用现状水系特点,打造新濉河、老濉河、王引河、南沱河、老巴河枝状滨河绿化骨架,贯通水系,将主要滨水绿带串连,形成联系紧密的滨水绿带系统。滨水绿地控制宽度20-30米。
依照用地情况,设置宽窄不一的滨河公园绿地,形成自然的亲水空间,对滨河绿地的设计强调移步换景,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观特征和优质的生态环境。
(3)街头绿地
在沱河路、淮海路等城市道路、重要街道不同地段结合用地实际,设置街头绿地。所设街头绿地应注意与周围建筑形成围合空间。设计要注意景观效果,并配置座椅、园灯、雕塑等设施,为行人营造亲切宜人的日常活动场所。
3、主要林荫道布置沿沱河路、虎山路、岱河路等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生活性支路两侧人行道应设置林荫道,所设林荫道应满足城市居民步行通过、散步以及短暂休息等需求。其中,沿城市主干道林荫道宽度为6-8米,沿城市次干道林荫道宽度为4-6米,生活性支路两侧林荫道宽度不应低于米。
4、防护绿地选择利用塌陷区设置城区园林苗圃、花圃等生产绿地。规划在城北工业用地与周围居住组团之间设置20米绿化隔离带;沿铁路两边分设40米防护林带;沿老濉河、新濉河及王引河两岸设置20-30米防护林带,城市快速路两侧设置50米防护林带;沿高压线设置40-60米高压走廊控制带。
5、广场用地规划在濉溪旧城沿淮海路街区新增若干广场用地,主要满足旧城内部以及整个中心城区居民对休憩、娱乐等功能的场所需求。新濉河以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城市用地新拓展地区,广场用地的数量和规模都应比旧城与老城多,并应满足服务半径800米。
濉溪县中心城区主要城市广场名录序号
位置
类型
面积(公顷)
1
南黎路与紫薇路交叉口西南角
娱乐休闲广场
2
濉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交通广场
3
碱河路与龙脊山路交叉口西南角
娱乐休闲广场
4
濉河路与虎山路交叉口西南角
商业广场
5
沱河路与虎山路交叉口东北角
商业广场
6
淮海路与溪河路交叉口西北角
交通广场
7
南环城路乾隆湖段南侧
娱乐休闲广场
8
沱河路行政中心段两侧
市政广场
9
濉临路城北段西侧
商业广场
10
玉兰大道与濉临路路交叉口西南角
商业广场
11
烈山路与淝河路交叉口南侧
交通广场
12
南环城路与相山南路交叉口西南角
娱乐休闲广场
13
浍河路与淮海路交叉口东北角
交通广场
14
白杨路与海棠路交叉口东北角
市政广场
6、生态绿地规划于巴河生态走廊、刘桥塌陷湖湿地设置一定规模生态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衔接。对生态绿地实行全面保护,严禁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的介入。生态绿地范围内禁止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行为,保障生态绿地的生态保育、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功能。
7、城市绿线管理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划定城市绿线。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word/media/image12.jpeg
(七)城市景观风貌规划1、景观空间结构依据濉溪县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特征,规划塑造濉溪“皖北水乡、品质绿都”的城市特色景观形象,形成“三区、两廊、三点”的景观空间结构。包括生态景观区、现代建筑景观区、历史风貌景观区三大空间景观区,城市道路景观廊道、河流水系景观廊道二类空间景观廊道,自然生态景观节点、历史风貌景观节点现代风貌景观节点三大空间景观节点。
2、风貌分区(1)城市风貌分区
根据濉溪城市风貌结构,中心城区共分为5个大的风貌区和2个风貌带,分别为:传统风貌整合区、现代风貌整合区、自然景观风貌区、现代产业空间风貌整合区、生态休闲风貌区、新濉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和老巴河生态景观风貌带。
(2)重点风貌片区
在城市风貌分区的基础上,重点对4个核心片区进行风貌控制:
老城传统风貌保护片区:以濉溪老城石板街为核心,包括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街区,对石板街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进行保护与优化。
现代综合风貌片区:该片区为濉溪旧城的中心地段,集合商业、商务、文娱等多种城市功能,另有新濉河公园、濉溪体育场等多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良好的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基础。
现代办公风貌片区:主要为政务新区核心办公区,作为濉溪未来行政办公的集聚地,不仅要侧重内部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形态,体现现代城市行政办公风貌,同时也要注意与周边地区的风貌协调,以及与滨水公共空间的场所互动关系。
现代产业风貌片区:位于濉溪县产业共建区核心地段,作为濉溪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新中心,要以现代公共服务功能为基础,从城市风貌、建筑风格等层面对其进行统一的控制与引导。
(八)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发展期限与规模近期规划期限:2013年至2020年。
人口规模:总人口34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8平方米。
2、近期发展方向近期濉溪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重点向西发展,优化老城、旧城片区,建设商务新区、张庄新区的启动区,同时做好经济开发区与刘桥镇区建设的对接与整合。
3、近期建设分区(1)重点建设区
规划确定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为商务新区。
(2)优化提升区
规划确定近期优化提升地区为符夹铁路以东的老城区。
(3)控制引导区
规划确定近期控制引导地区为张庄新区、城北新区。
(4)完善发展区
规划确定近期完善发展地区为经济开发区。
(5)生态培育区
规划确定近期生态培育地区为乾隆湖周边、新濉河、王引河、老巴河两侧绿廊。
附言:本文件按照《安徽省城市规划公示暂行办法》中的第七、八、九条,进行内容的组织。
《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公示》相关文档:
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公示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