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转变浅析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3期
摘 要: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通过其词创作展示出来的,历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界在分析李清照的词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南渡为界,把她的词创作分为了前后两期。前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多对贵族女性的闺阁生活进行描写,带着充满诗意的离愁别绪和自由快乐。而她的后期词作中,由于人生发生巨大变故,词的内容往往同孤苦漂泊、国破家亡有关,更多的体现出了凄婉悲怆的情绪。本文就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风格进行了阐述,并就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特点;转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2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每首词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以南渡前后为界限,词的风格截然不同。李清照感情敏感而细腻,她创作出的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1]
李清照(1084―1156),号易安居士,齐鲁人,被称为“千古才女第一人”,一人撑起古代文坛女子的半边天,她的一生跨越了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是宋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她著有词集《漱玉词》,她的作品《词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不朽名作。李清照的父亲李格菲当时担任礼部高官,如我们今天的文化部司长一职。她的母亲也是能文善诗,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李清照从小就显示了惊人的才华,李清照早期生活的环境是优裕开明的,因此创作出了简洁明丽,充满着愉悦情趣的作品,《如梦令》《怨王孙》《浣溪沙》等,词人的作品创作与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后又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和鸣,相濡以沫,她在这一阶段的生活也是比较幸福的。随着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难导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开始辗转漂泊于江南一带,国破家亡,丈夫的离去,给李清照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数十年收集起来的金石书画也几乎全部遗失,心血几近毁于一旦,这又给李清照的感情上雪上加霜,这一切都是造成她的词风的转变重要因素,或展露一代红颜的家国情怀,典型如铿锵《乌江》,“江山留于后人愁”《题八永楼》;或细述寂寞与哀愁,如《临江仙》,《忆秦娥》等等;或追忆梦中的失乐园,如《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她的性格也在这些艰难困苦锻炼出来,从一个天真明媚的闺阁少女成为富有家国情怀忧郁落寞的垂暮妇人,半喜半忧,却也是一个人完整一生最真实的概况,成就了她在填词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转变浅析》相关文档: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11-30
会计后期个人工作计划期望5篇12-03
后期客户维护03-26
后期维护承诺书03-26
后期物业管理方案03-26
房屋及相关设施零星维修项目服务方案及后期服务计划方案03-26
民宿项目后期的维护03-26
后期维护服务03-26
最新大学校园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后期(5篇)04-20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合同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