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

时间:25-03-21 网友

细胞学说:①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②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代谢功能;③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由细胞机能市场引起。

酶: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的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酶的作用特点:1、  高效性2、  专一性3、  不稳定性4、  可调节性

酶灵活性的灵活调节:1、  共价调节2、  非共价调节(竞争性抑制和变构调节

协助扩散: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基因转移:这是细胞消耗能量对抗浓度梯度将某种物质主动吸收进来的另一种方式。(需要膜上的特异载体蛋白参与,需要胞內几种酶或蛋白质的参与)

密码子概念和特点

1.概念:由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mRNA基本编码单位。(有64种密码子,其中有61种氨基酸密码子(包括起始密码子)及3个终止密码子,由它们决定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的特异性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2.特点: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和摆动性

细胞信号分子

1、概念:细胞产生的能影响其他细胞或自身的化学物质

2、分类:亲脂性的信号分子和亲水性的信号分子

3、特点:特异性、高效性和被灭活性

受体

1、  概念: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2、  分类: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3、  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和高度得亲和力

细胞信息传递

1、  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

2、  胞内受体信号传递

葡萄糖:在活细胞代谢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六碳糖。以糖原(动物)或淀粉(植物)聚合物形式贮存在细胞中。

免疫应答:免疫活性细胞因识别并结合抗原而活化,增值,分化,最终产生各种免疫反应。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2、繁殖、遗传和进化 3、细胞4、新陈代谢5、应激性6、化学成分的统一性7、严整有序的结构8、稳态9、适应

8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

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有2对或3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

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糖和多糖)的共性

1、在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相应的生物小分子之间的互变,通常通过脱水缩合,或加水分解

2、蛋白质连(或称肽链)、核苷酸连和糖链都具有方向性,尽管方向性的体现各不相同

3、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子都有各具特征的高级结构,正确的高级结构是生物大分子执行其生物功能的必要前提

4、在活细胞内,3类生物大分子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生命过程,甚至很多情况下形成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复合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

各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细胞器

结构特点

主要功能

线粒体

双层膜,形状为椭球形,有少量DNA和RNA,能相对独立遗传。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蛔虫等厌氧菌除外)。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叶绿体

双层膜,形状为扁平椭球形或球形。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由两种膜结构即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液泡组成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溶酶体

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微小颗粒

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光合作用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实质

光能→ 化学能,释放O2

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较缓慢

条件

需色素、光、ADP、和酶

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场所

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物质转化

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ADP+Pi→ATP(在光、酶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
C3+【H】→(CH2O)+ C5
(在酶和ATP的催化下)

能量转化

叶绿素把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性事件

时期

特征

前期

核膜消失,染色体逐渐形成,纺锤体显现

中期

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的赤道板上,着丝粒逐渐分为两个。

后期

姐妹染色体分开,分别被拉向细胞的两极。与此同时,连在两侧的纺锤体极上的另一套微管使细胞被拉长

末期

两组姐妹染色体逐渐回复到染色质状态,核膜重新形成,可以看到两个细胞核和核内的核仁。

DNA的复制

1.  方式: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2、  过程:(1)原料: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

(2)引物:可以和模板DNA的5’端配对的一小端RNA,新加上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加在引物上,使引物链由5’向3’方向延伸

(3)模板:一条DNA单链

(4)酶:DNA聚合酶

细胞衰老

1.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呈现内折,染色质凝集程度增加

(2)线粒体体积膨胀,数量减少

(3)细胞膜结构从液晶变为凝胶状或固体状,膜的渗透增加,胞内其他生物膜系统也发生变化

(4)细胞骨架系统改变

(5)蛋白质合成改变

2、细胞衰老的原因:(1)细胞核的遗传控制在细胞衰老中起决定性作用

(2)自由基损害的积累导致细胞衰老

(3)端粒DNA序列的缩短可能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

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坏死:因微生物传染,或有毒物质侵染,或辐射、高温等物理因素伤害,导致一部分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因整体生长发育或存活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序地死亡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脱分化2、无限增殖3、失去接触抑制4、对生长因子的需要降低5、 细胞骨架紊乱6。细胞表面和黏附性质变化

真原核基因组特点

真核基因组特点:(1)基因组大,一般具有多个DNA复制起点

(2)多个染色体,DNA与组蛋白结合为核小体,高度紧缩

(3)单基因mRNA

(4)具内含子,不连续(断裂基因),多重复序列

(5)编码序列(编码蛋白质的DNA小于百分之五),调控序列(非编码区)多

原核基因组特点:(1)基因组小,一般具有单一DNA复制起点

(2)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DNA裸露

(3)存在操纵元结构,多基因mRNA(重叠基因)

(4)基因基本无内含子结构,少重复序列

(5)调控序列少,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多

基因工程概念、载体特点、基本操作

概念:按照人类的意愿,对DNA分子进行体外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通过改变遗传物质的结构来改变后者的遗传特性

载体特点:(1)在宿主细胞中能独立自主的复制

(2)携带易于筛选的选择标记

(3)含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序列

(4)除必要的序列外,载体要尽可能小,便便于导入细胞和进行繁殖

(5)使用安全

基本操作:(1)获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在体外连接(重组)

(3)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合适的宿主细胞

(4)选择、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克隆

(5)培养、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基因组的概念和提出

概念:个体或细胞所含的全套基因的总和。在原核生物中即一个连锁群中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

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方面是美国能源部主持的学术会议提出,联系对环境中低剂量放射线导致突变作用的监测研究,有必要获得人类完整的基因组序列作为可靠参照物。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主持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为深入探索基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有必要获得人类基因组的完整DNA序列。

三大系统(激素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联系

1、一种细胞或组织兼有多种功能

2、一些信号分子既是激素,也是神经递质或是免疫调节分子

3、三个系统彼此间存在作用和反作用

细菌和真菌的异同点

异:①细菌不具有真正意义的细胞核,没有用于执行某些代谢活动的细胞器,ATP的产生和其他复杂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膜上,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细菌以二分裂法繁殖。真菌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②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几丁质。

③细菌没有染色体,真菌细胞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

④细胞质中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菌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同: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都属于微生物。

《细胞学说-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细胞学说》相关文档:

五行学说的产生来源01-11

关于对同学说的话02-02

想对同学说的话简短03-02

对同学说的话07-24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09-20

细胞学说03-21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