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敏芳
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11期
余敏芳
(广东五邑大学文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通过对五邑大学MOOC通识课《中华诗词之美》试点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MOOC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探讨寻求传统文学类课程MOOC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提出创建MOOC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造传统文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114-03
2013年,五邑大学引进尔雅MOOC课程,作为校级通识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习。2013.9~2014.6,《中华诗词之美》MOOC课程进行试点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并通过试点教学探讨总结文学类课程MOOC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一、MOOC课程简介
1.主讲教师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2.课程内容:一共41集,每集20分钟,分为五个部分
(1)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的画眉簪花照镜传统,主要谈诗词之别以及词对于诗歌比兴寄托传统的借鉴;
(2)南唐冯李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主要讲述南唐词(冯延巳、李璟)与西蜀词(温庭筠、韦庄)创作的异同;
(3)王国维之时代与《人间词话》的主要内容,主要讲述王国维的学术思想及《人间词话》的“境界说”;(4)迦陵咏荷,主要是叶嘉莹原创荷花诗词欣赏;
(5)中华诗词之特美,主要是通过中西诗学比较,讲述诗词之特美在于声调音韵、赋比兴的情感形象。
3.开课方式
专题研讨课(实体课堂)+MOOC课程(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尔雅通识课http://tsk.erya100.com
(1)学生注册选课,自主完成视频观看、课程成考核。
(2)开放课程论坛,学生自由提问、留言,教师在线答疑,参与讨论。
实体课堂:授课教师文学院余敏芳每周二第5~6节(14:45~16:30)4周
授课内容:针对视频内容,围绕四个主题展开讨论式教学
(1)词借鉴诗歌比兴寄托的传统有何意义?
(2)西蜀与南唐:花间及其变异的背后
(3)《人间词话》的关键词“境界”与“词话”:西方诗学的借鉴与本土文化的固守
(4)诗词格律与创作实践
4.考核方式
作业考核,完成在线作业,60分以上合格。
二、MOOC课程教学总结
1.优势
1)名师授课,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的大学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她既有深厚的古文根基,又深受现代西方诗学影响,既擅长于古诗词创作,又深致于学术研究,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创作型学者。《中华诗词之美》课程使五邑大学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师的讲授,与名校学子一样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2)自由地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地点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的安排学习进度,更自主的学习方式。能通过MOOC技术平台随时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学生的在讨论区留言非常多,显示出对这门课程学习积极性很高。
3)及时反馈。MOOC平台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记录学习者参与讨论的活跃度、完成作业的时间、同伴互评的参与度以及期末考核的成绩等数据,便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全面的评价以及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4)实体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时间安排上,实体课堂教学在网络学习之后进行。通过前期的网络学习,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能够在内容上更深入。课堂讨论主题根据学生提问留言提炼,更有现实针对性,更易激发学生投入。
2.问题
MOOC是大型网络开放课程,是基于新媒体开创的新的可能性和新的观念、方法、技术,重新思考和改造课程,并按照按现代传播学的方法进行视频课程的设计和制作。《中华诗词之美》作为一门课程,显然并没有达到相关方面的要求。
1)缺少指定教材和授课大纲。《中华诗词之美》只提供了参考书目,并没有指定教材和授课大纲,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了解,也不知道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只能根据教学视频的题目大致了解教学内容。尤其是指定教材的缺乏,使得学生在先期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教学视频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至于一些在网络自主学习时就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在实体课堂中补充。
2)教学视频不具有课程针对性。MOOC教学视频应该是以知识单元、知识模块为组织形式的微课,每一个微课都包含着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知识点、能力点。而《中华诗词之美》只是把叶嘉莹教授不同主题的讲座视频进行剪辑、修改和补充,最后连缀到一起,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跳跃性很大。
3)考核方式单一。《中华诗词之美》的考核方式是在线随机课程作业,而且作业的内容全部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还是知识点的考核,方便计算机自动评分。从课程题目和教学视频内容来看,这门课程实际上是一门诗词欣赏课,教会学生从诗词创作的基本手法、批评理论、实际创作等方面欣赏、解读诗词,但是考核的内容、手段却和教学的目的大相径庭。
4)MOOC课程预期与效果的差异。《中华诗词之美》一次性选课人数200人左右,来自全校不同的院系,学生之间水平不一,基础各异,甚至对中华诗词的喜爱程度、兴趣点也不相同(有些学生为完成学分选修此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进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实体课堂教学中,以讨论和答疑为主的授课方式和效果和原来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实体课堂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在选课学员中随机抽取40人,但实际前来上课人数每次20人左右。有的学员已经全部看完,有的还未开始看。因为是非中文专业学生,课程没有指定教材,所以每次授课,都必须先补充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如什么是诗言志,词体的音乐属性,花间词、南唐词等。而问题的讨论也被弱化成为提问、回答,难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充分展开。所以,实体授课更像是在重新讲授一门课,原先设想的“随时建构”“共同创造”很难实现。
三、反思: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途径
《中华诗词之美》作为一门文学类MOOC课程,其教学实践也对于其他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
1.MOOC的适用范围。MOOC的基础是现代网络技术。课程的MOOC化实质就是按照网络技术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改造,所以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MOOC化。适合MOOC的课程有两类:一是可广泛传播的技术性、训练性、知识性内容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法律类课程等。二是以知识普及为目标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前者知识片段化比较容易,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能够进行较为精准的拆分,比较适应网络技术化特征;后者教学目标比较低,了解相关知识即可,不需要进一步知识内化,通过教学视频,依靠个人自主学习即可达到目的。MOOC课程《中华诗词之美》,如果课程性质是一般同时教育课,只为达到知识普及的目的,像前面所提到的不足之处,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2.课程MOOC化的必要性问题。MOOC课程借助互联网络技术作为课程载体,使得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传播性、规模性等优势和特点。但是面向在校学生的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专业课程没有必要进行全盘化MOOC化建设和改造,理由如下。
1)课程教学目的。MOOC课程是基于网络的,其课程的优势实际上源于互联网的优势,快捷、便利、自由、交流、共享、互动、广泛等。MOOC课程是一个为了在更大范围之内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工具,初衷和目的是为了让终身热爱学习但收到经济、地域、时间、年龄、机遇等各种条件限制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的机会。所以MOOC课程实际上是在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和替代性方法。大学传统实体课堂教学的精髓就在于当堂授课、小班讨论、个别答疑,教学的目的不止于“授业”,更在于“解惑”“传道”。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更是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特征。在同等教学条件下,课堂学习比网络学习的效率更高。而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美学》等课程,往往是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以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条件,在人力、物力,完全能够保证课堂实体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校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具备课堂学习的条件,所以没必要完全通过网络学习本校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程。
2)文学类课程性质不太适合网络教学。文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理论,既有文学史基本知识,也有作品的分析体悟,文学现象的认识评价,而尤以后者为重,属于“讲道理”类型的课程。所以,在讲授内容以中逻辑性的整体分析为主,很难作片段化的知识拆分。文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样的唐宋文学,不同的教师讲授的内容、重点会不一样。即使是讲同样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教师解读视角、思维方式甚至个人经历不一样,体悟和理解也会不同。因此,这一类课程的讲授,往往熔铸了教师个人的情感感受,是教师人生积淀和人格魅力的展示和衍化,是课程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课程全盘MOOC化改造,以资料、文献、大纲、视频代替教师课堂授课,文学史教学的教师个人创造性部分将会遗失殆尽。即使是教师本人录制的微课视频,也会因为现场感的缺失而使教师本人的教学感染力大打折扣。文学的本质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创造抒写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类课程的讲授不是对作品生物学式的理性剖析和客观展现,而是一个情感的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在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会有灵感突发式的新感悟、新思想。这些想法可能不太成熟和严密,但它使得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成为独特的“这一个”,都有新的收获。所以没有两节完全相同的文学课堂,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只能掌握它的方向,但永远无法预料期间会经历怎样的过程。这些正是文学课堂的魅力所在。MOOC课程则人为切断了文学课程师生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教师备课、授课在学生缺席的状态下发生,教师只能“对物空讲”,难以全情投入。同一节课的视频可以被重复观看,但却只能是千篇一律,难以常看常新。而且教师授课提前完成,不能根据学生反应做出及时回馈和调整。更重要的是,授课视频被反复观看,授课内容就必须更注重知识的严谨,感想、感悟的内容就不能随意进入视频,文学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最浅层次的知识学习了。这与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文学本身的性质也是背道而驰的。
四、文学类课程MOOC化途径
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绝不能采取单一的视频化、网络化的形式,而应该以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教学理念为核心,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基于新媒体开创的新的可能性和新的观念、方法、技术,重新思考和改造课程,并按照按现代传播学的方法进行视频课程的设计和制作。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传统文学课堂,从教学结构、教学机制上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线上自主学习。课前知识获得。将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转化为知识、能力模块,依托MOOC教学服务平台,建构、组织、发布、管理学习资源(视频、音频、电子教材等),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学生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个性化地自主学习课程;通过网络交流、探讨、检测自学结果,做好预习和准备,提高课内学习效率。此阶段主要是文学类课程基本知识的获得,锻炼、培养学生知识检索、信息分析、文献阅读等基本学习能力。
2.线下课堂讨论。课堂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主要集中解答课前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根据教学内容构建问题(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拓展学习深度。此阶段主要是课堂上以情境任务和教学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诸如作家艺术品性的解读,作品艺术内涵的深掘,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促进师生间思想激荡、观点交锋,实现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建构与拓展。
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word/media/image1.jpeg
MOOC学习平台以严谨的课程结构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体系、及时互动的在线交流从技术上保障了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的高效进行。基于翻转思想对传统实体课堂的改造,不仅从制度上促进、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定位,也使得传统课堂对面授课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发挥。翻转思想与MOOC技术的结合,是文学类课程在当代教育技术革命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翻转理念.MOOC技术·传统教学——MOOC课程《中华诗词之美》教学反思》相关文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二篇)09-04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09-04
中华美德演讲稿范文4篇09-12
中华美德比赛演讲稿5篇09-16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5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