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弘扬河洛文化
作者:***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2年第08期
word/media/image1.jpeg
word/media/image2.jpeg
word/media/image3.jpeg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对弘扬河洛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河洛文化的内涵
河洛文化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开封,西抵潼关华阴,南到汝州、禹州,北达济源、晋南这一广大区域。
河洛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包含河洛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三皇五帝文化、河图洛书、五大学说学派、制度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文物典籍及其他等。特别是以文献传承、思想学说而占据文化传播的主导地位,一些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理念也产生于河洛地区。以建筑文化而论,洛阳长期为都,其都城规划、设计布局成为后世都城建设效法的典范。
二、河洛文化中的黄河故事选择
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河洛文化對认识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传播河洛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将其转变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搜集河洛文化内容加以整理,选择好黄河故事的脚本,使河洛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百姓。
其一,河洛文化中的典籍选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建都河洛地区的历代王朝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典籍,可将这些典籍中与河洛文化有关的故事整理出来。比如司马迁撰写《史记》就与洛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太史公司马谈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弥留之际,司马迁从蜀地返回,司马谈流泪告诫司马迁要继承太史之位完成他未完成的史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对此记述得颇为详细,如果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使人们通过司马迁父子对话,看出其继承父亲的遗志,甚至在遭遇腐刑之后,忍辱负重,最终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再如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撰写,在东魏迁都邺城之后,杨衒之目睹洛阳城被毁的残破景象,对北魏崇信佛教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痛心疾首,决心总结佛教兴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地理名著。
其二,对河洛地区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学术界对河洛地区的史学文献、文学文献、科技文献有较为详尽的梳理。为了便于读者接受,可对相关史书撰写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加以整理,使枯燥的史学资料变为有趣的内容。比如“超级神童”韦述10岁撰写《唐史》30卷。唐朝,民间出现了私人藏书热,韦述家的藏书达到了2万卷。因家里藏书多,酷爱读书的韦述10岁时已读了2000多卷古书,写起文章来挥笔而就,撰写了《唐史》30卷。后来,韦述撰著的《两京新记》,开了中国城市志编写体例的先河。
其三,对河洛地区的相关考古发现进行详尽的梳理。根据目前的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在河南省,洛阳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54项,三门峡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焦作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在山西省,运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3处,临汾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晋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背后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加以整理,将极大丰富黄河故事的内容。比如,近年来洛阳考古研究院在伊川县所发掘的徐阳墓地,是春秋时期被秦、晋两国从敦煌迁到河洛地区陆浑戎的遗址,而陆浑戎在洛阳周边的活动与春秋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活动以及少数民族最终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密切相关,对徐阳墓地的资料加以搜集整理,对认识陆浑戎的历史有着积极的作用。再如,在山西省芮城县的西侯度遗址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在山西襄汾县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发现的陶寺遗址是河洛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较大的一处。
关于考古发现,除了考古发掘报告需要进一步关注外,考古过程中也有许多趣事留存,《河南文史资料》十几年前曾经专门做过一期著名考古学家关于典型遗址发掘过程的回忆,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发掘过程。这一方面的资料搜集可以向考古人员进行约稿,请他们就相关考古发掘过程撰写回忆性的文章,这些资料既是相关考古的必要资料,也是从事口述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四,关注学者已有的通俗著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洛阳市相关学者已经做出过不少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于春斌先后出版《河洛古村行》《河洛人文探访录》等。周得京出版了《洛阳名桥记》《洛阳成语典故大全》《洛阳与丝绸之路史话》等。刘彦卿出版了《竹林七贤的洛阳往事》《洛阳夹河滩史话》《洛阳古井记》《天下洛阳》等。郭绍林主编的《洛阳都城史话》以故事(事件)的形式将洛阳都城史的历史串了起来,成为人们喜爱的读物。再如徐金星主编的《河洛史话》《洛阳十三朝》等系列读物,更是影响深远。在晋南临汾市有王国正的《临汾史话》,运城市有于波的《三晋史话(运城卷)》、柴继光的《河东盐池史话》。当然,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部分学者的成果,这些著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河洛文化,讲好黄河故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五,对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应予以关注。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等高等院校、文物部门以及相关文化单位,都有一批从事河洛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以专业素养见长,并且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专业性强,以严肃性而为学术界所称道。对这些学术著作可予以通俗化的处理,对于民众认识接受河洛文化,讲好黄河故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六,对河洛文化现代传承的故事加以搜集整理,丰富黄河故事的内容。可以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英模人物、科学家、著名学者,也可以选择一些与百姓日常生活贴近的典型事例,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邻里和谐等,使民众深切感受到河洛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文化,而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使民众以较高的热情接受河洛文化,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
其七,对传统民俗加以整理,使民众感受到河洛文化的丰富多彩,也能够感受到黄河文化的传承。比如洛阳水席、洛阳宫灯、河洛大鼓等,这些传统民俗都有相当丰富多彩的故事在内。再比如春节民俗、婚庆民俗、丧葬习俗等,都是河洛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俗,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与传统习俗相关的内容加以搜集整理,也能够使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传承。
三、讲好黄河故事的方式
深入挖掘河洛文化对讲好黄河故事具有积极的意义,讲好黄河故事使其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促使河洛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促进河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为了更好地讲述黄河故事,弘扬河洛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其一,组成专门的人员,将河洛文化中与黄河有关的内容加以梳理,使相关历史更加系统。在整理相关资料过程中,要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将具有积极意义的文献摘抄出来,精挑细选,去粗取精。然后,对精选出来的相关内容进行通俗化的文字处理,使相关故事变为大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故事。在这方面实施过程中,可以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招标,或进行委托的方式,签订协议,成立课题组,进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相关资料的筛选,然后成立审定小组,对筛选的资料进行把关。最后完成相关内容的撰写,并选定出版社出版黄河故事的图书,使更多的民众接触到鲜活的河洛文化。
其二,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助推黄河故事的传播。过去,故事的传播大多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今天,文化传播渠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传统的传播渠道需要继续加以利用,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上设置专门栏目,定期或不定期登载或播出黄河故事,使河洛文化的传播成为日常化的行为。还可以举行讲述黄河故事的大赛,通过众人参与,使黄河故事深入人心。亦可以学习中央电视台举办诗词大会的形式,通过众人的参与,举办讲述黄河故事大会,吸引民众了解和认识河洛文化。
其三,举办与河洛文化有关的公益讲座,将黄河故事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故事,使黄河故事能够快速普及。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讲述黄河故事的沙龙或读书會,通过定期公布时间、地点、选题,选定河洛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作为沙龙的主讲嘉宾,不仅能够就听众所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而且能够将最新、最全面的河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
其四,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传播黄河故事,使百姓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河洛文化的熏陶。抖音作为文化传播工具,应当引起文化传播者的重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够将内容快速传播出去,再加上抖音观看者众多,文化传播便捷,运用抖音传播黄河故事,必将吸引更多观看者,从而达到传播河洛文化的目的。还可以设立一些河洛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黄河故事,使河洛文化的传播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其五,为了使河洛文化持久传播,还应当重视河洛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可以通过编写教材,在中小学或大学中开设河洛文化的课程。目前在洛阳的高校中都开设有河洛文化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对青年学子了解河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河南科技大学还有专门研究河洛文化的“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洛阳市的中小学将河洛文化引入课堂,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得到河洛文化的沁润。
作为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河洛文化,其中所包含的黄河故事不胜枚举。深入挖掘河洛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每一个有担当的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工具传播河洛文化,使文化转变为软实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讲好“黄河故事”弘扬河洛文化》相关文档:
中学生以黄河为题的演讲稿5篇02-16
小学生黄河的演讲稿作文5篇02-16
黄山黄河开头的演讲稿02-16
一年级保护黄河演讲02-16
以黄河为题的演讲稿范文5篇02-16
以黄河为题的演讲稿02-16
以黄河为主题的演讲稿简短二年级02-16
关于黄河的演讲稿02-16
关于黄河的演讲稿02-16
黄河壶口瀑布作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