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24-04-14 网友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8.05

∙【字 号】秀山府办发〔2021〕65号

∙【施行日期】2021.08.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十四届县委常委会第 166次会议、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 100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5日

  

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二〇二一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概述 1

  第一节 规划背景 1

  第二节 规划期限 2

  第三节 规划范围 2

  第四节 规划依据 3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发展基础 4

  第一节 面临形势 4

  第二节 发展机遇 6

  第三节 发展基础 10

  第四节 面临挑战 14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发展战略 18

  第三节 产业定位 18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8

  第五节 空间布局 20

  第四章 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 23

  第一节 医药健康产业 23

  第二节 电子信息产业 27

  第三节 新材料产业 29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31

  第五章 重点任务 35

  第一节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招商 35

  第二节 加强要素资源高效利用 36

  第三节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37

  第四节 重点搭建创新平台 39

  第五节 大力集聚创新人才 41

  第六节 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43

  第七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44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7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7

  第二节 促进体制创新 48

  第三节 统筹安全环保 49

  第四节 强化监督考核 50

  

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第一章 规划概述

  

第一节 规划背景

  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重庆市东南门户,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其中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秀山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是成渝经济圈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周边有铜仁凤凰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3个机场,境内渝怀铁路、秀松高速纵贯南北,渝湘高速横穿东西,国道319线、326线在县城交汇,渝怀铁路二线即将开通,渝湘高铁动工建设。是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中国花灯歌舞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

  2020年,秀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3亿元,占全市比重由 2016 年的 0.9%提高到 1.2%,总量继续领跑渝东南,经济总量居武陵山区 71 个区市县前列和渝东南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6 万元,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工业经济加快转型,现代中医药、食品工业集群基本成型,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配件等产业加速集聚,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达 94%。

  “十四五”期间,秀山高新区聚力培育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集群,已入驻企业46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户。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产出强度达45亿元/平方公里。先后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市级特色产业(中医药)基地、市级特色产业(休闲食品)基地等称号。

  秀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带领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强化发展“千亿工业”的格局和担当,聚焦打造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汇聚能量上下功夫,打造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创建市级、国家级高新区。

  

第二节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三节 规划范围

  重庆秀山高新区按“一区两园一组团”规划布局,一区即秀山高新区,两园即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一组团即龙池组团,并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规模合理、布局集中。

  

第四节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和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工业园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其他国家、重庆市和秀山县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发展基础

  

第一节 面临形势

  一、国际形势与科技革命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局面”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国际科技水平竞争异常激烈,技术壁垒的增高将阻碍全球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我国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调动广大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发展,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

  放眼全球正处于科技革命快速发展时期,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影响着地区产业的发展。继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特别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近几年不断发展,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中国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从工业规模及门类来看,中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从技术实力方面来看,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产业转移和消费习惯重塑为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升北降”的特点。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体现在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和大迁移上。

  现阶段将是中国经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将不断涌现,对于新消费需求激活新经济形势应该科学预判有序引领。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消费习惯的悄然改变也催生了新需求、新机遇。只有精准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全面提升科技、产业、品牌、人才、企业等核心竞争力,切实变先发优势为竞争优势,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当前我国已经从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迈入到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工业化后半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迎来重大机遇。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将为重庆秀山高新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兼具承东启西、接转南北的优势,为重庆制造业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更好参与国际循环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大数据智能化的成功实践为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有效路径。通过持续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我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高度契合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有力助推了我市传统制造业加速向先进制造业迈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庆制造业加快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促进两地产业链协同、产业政策协同、公共平台协同,实现“1+1>2”的效果,将有力促进两地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二节 发展机遇

  一、后疫情时代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面对这一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全球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美国等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新冠病毒持续蔓延,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企业纷纷停产、关闭,导致全球市场供给不足。后疫情时代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失序”的同时,而我国经济持续向好,2021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38.7%。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成优势,我国产业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新一轮历史机遇。

  重庆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兼具承东启西、接转南北的优势,在制造业发展上具有重要优势。后疫情时代,市级层面正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寻找新兴增长点。重庆秀山高新区作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承载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布局,做好加快渝湘黔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建设,全力打造渝东南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二、科技革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血液

  近年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信息、材料、能源、生物等领域技术出现群体性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入演进。

  重庆秀山高新区拥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具有较大的短板,本地制造类生产型企业多,研发创新机构少,高端研发人才不足。重庆秀山高新区应抓住本轮科技革命浪潮,深入贯彻国家战略,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线,主动探索智能化转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双循环”发展格局催生新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将形成新的国际市场机遇,国内国际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拉动力。同时,我国经济将持续向好,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国内市场需求的规模持续扩大与需求层次的提升将会形成显著的本土市场优势,有力带动国内新需求。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国产替代越发凸显出重要的意义。

  在双循环格局下,重庆已构建起成熟完整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全市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优厚的发展环境。重庆秀山高新区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充分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大局,以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抢占国内国际市场,为重庆秀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四、“腾笼换鸟”为西部地区带来新契机

  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加之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包括重庆秀山高新区在内的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不断显现,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条件日渐成熟,产业发展空间大、增长快、后劲足,这给重庆秀山高新区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重庆秀山高新区在招商引资领域加大政策倾斜,狠抓落实,在重大项目引进上取得一定突破,赢得了良好口碑,进一步增加了对沿海优质企业的吸引力。

  五、战略叠加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1年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以这4个“极建设”面向世界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秀山则成为了“双核”之“重庆核”南翼重要节点城市,重庆秀山高新区势必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促进成渝两地产业链协同、产业政策协同、公共平台协同,实现“1+1>2”的效果。重庆秀山高新区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是重庆东南门户,处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通路,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上,应立足于现有产业优势,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周边地区资源向重庆秀山高新区聚集,把握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链深度融合。

  

第三节 发展基础

  秀山工业园区是2006年经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国家审核中国开发区公告目录(2018年版)园区代码为S509043,核准面积2.1153 平方公里。

  目前高新区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先后获得先后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市级特色产业(中医药)基地、市级休闲食品产业园等称号。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 亿元,占全市比重由 2016 年的 0.9%提高到 1.2%,经济总量居武陵山区 71 个区市县前列和渝东南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6 万元。工业经济加快转型,现代中医药、食品工业集群基本成型,电子信息等产业加速集聚,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达 94%。商贸物流提档升级,物流园区货物到发量、市场交易额分别是 2015 年的 2.74 倍、2.29 倍,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是 2015 年的 3.41 倍、3.37倍。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川河盖、洪安两大景区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3 个,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是 2015 年的 5.77 倍、7.88 倍。市场活力不断释放,金融存贷款余额达 571.3 亿元,市场主体突破 4.4 万户,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到2020年,秀山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3家,年产值102.04亿元。其中投产企业61家,在建企业19家。全年工业增加值实现91.78亿元,增长3.4%。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2.4%,同比增加6%。

  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3+1主导产业,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日趋显现。依托深圳海王生物、步长华涛药业、红日康仁堂、奇分享实业、奇秀食品、培君香熹,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依托迈思科、瓴海电子、平双电子等企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武陵锰业、天粒新材料等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园区引进了深圳海王、陕西步长、天津红日等上市医药企业建成投产,德康、唐人神等农业龙头企业成功落地,电解锰、工业硅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获批市级特色产业(中医药)基地、市级休闲食品产业园,特色鲜明、多业支撑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秀山自治县激励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秀山自治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议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人才引进培育、搭建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20年,科技型企业212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园区拥有市级、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研发机构10个,拥有市级孵化器、市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普基地、市级专家大院等科技服务机构7个,创新创业团队3个;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组建了1000万元的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10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21年有82家企业申请了17390万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合作银行累计为30家企业发放贷款4360万元。

  四、生产生活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相关配套,为增加园区有效容量提供保障。

  (一)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一是道路建设序时推进。实现秀北永安大道、黄杨大道、黄杨大道北段二期工程、园区二路、纵一路等竣工通车,累计已建成道路16.49公里,园区两纵两横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二是污水固废处理设施完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两个,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万立方米;建成危废处理中心一个;建成园区污水管网约23.5公里,雨污混接治理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修建廉租住房24.4万平米,其中租用800套用于企业职工住宿。自建周转房84套(建筑面积约6400平方米),保障企业高管住宿需要。建成拆迁安置小区2个(共计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空置房源113套17376.06平方米(评估总价值约5334万元),亟待市场化处置。目前有商业门面15751平方米,天桥商业街正快速推进中。同时,38万平方米的拆迁安置房源正在开发建设。园区范围内已建成幼儿园、小学各2所,初中、高中学校1所,医院2所、星级酒店2家,其他公共服务配套日趋完善。

  五、区位优势正在加速提升

  秀山地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城市的几何核心,一小时车程内有2座机场、已有1条高速公路,1条高速正在建设,未来将形成“2高1铁2空港”公铁空一体的立体开放通道体系,将会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度融入全国交通网络。自古以来,秀山就是四省边区物资集散地,东西部物资交流大通道,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辐射武陵山周边区县的特殊区位,使秀山成为我国东西部、南北方、成渝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相互联结的桥头堡,用地条件好、建设条件佳、可连片开发的高新区,而且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产业转移,区位条件正在成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正在成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市政府将秀山确定为辐射武陵山区腹地的边贸中心城市、旅游中转集散地。

  六、开放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秀山区创建高新区已纳入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人才引进培育、搭建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树立“开放包容、诚信法制、亲清友善、互利共赢”的理念,聚集“安商稳商”、“金融支持”、“减负惠企”、“强企优企”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深入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科技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改革措施。开展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开展领导常态走访服务企业、企业评价部门活动,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帮扶,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新区资源配置优先权,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化对外开放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承接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分享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广泛开展科研合作,卓有成效。

  

第四节 面临挑战

  一、产业层级不高

  现阶段重庆秀山高新区虽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园区相比,产业规模不大,园区竞争力相对较弱;区内产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等价值链低端环节,科技型企业较少,研发设计能力偏弱,区域影响力及辐射能力有待增强;新产业新动能还未培育壮大,支撑重庆秀山高新区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二、领军企业匮乏

  目前重庆秀山高新区拥有海王药业、华涛药业、迈思科电子、夏朗科技、奇秀食品、纳沙河包装等区域龙头企业,构成了目前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20年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拥有规上工业企业73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2.04亿元,同比增长4.3%。但整体上龙头企业数量不足,产值贡献度有限,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链不完善,未充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急需招引或培育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

  三、高端人才不足

  重庆秀山高新区存在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近年来随着重庆秀山高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方面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状况下,储备人才领域有一定滞后。本地院校培养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都前往主城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研发人才引不进、招不来、留不住,制约了重庆秀山高新区企业向研发型、技术型转型升级。

  四、资源优势减弱

  过去秀山在矿产业有着一定优势,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政策调整,现阶段本地天然气价格优势逐步丧失,天然气价格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幅下降。未来秀山高新区要在政策方面逐步探索,巩固现有资源优势,完善供给配套,在自然资源要素方面形成持续地区竞争力。

  五、环境承载受限

  随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环保因素也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在能源需求上升、能源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工业要素需求增长与能源资源制约矛盾日益加剧。由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秀山江高新区对产业选择也提出更高要求,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办法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路子不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和环境协调发展,这对于未来发展也是不小的挑战。

  六、配套不够完善

  过去秀山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系统性、前瞻性不足,部分土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的规划和未来发展。现阶段高新区内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略显不足,生活服务配套体系还有所欠缺,企业相对孤立,除县城组团以外,其他各组团在通勤、住宿、餐饮等方面颇为不便。未来重庆秀山高新区建设应以高标准完善相关配套,形成集教育、医疗、生活、娱乐等于一体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标杆作用,以创新发展模式、特色产业集群、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渝东南桥头堡城市作用,奋力建设具有创新驱动能力、符合区域发展特点和特色优势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承载地。

  

第二节 发展战略

  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打造新生态、构筑新动能”为主线,强化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高端链接和产城融合。着力推动高新区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引擎。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产城融合新城区,具有区域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

  

第三节 产业定位

  充分考虑地理区位、发展条件、承担功能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围绕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重要城市功能定位,打造以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物流主的“3+1”产业集群,建成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重点发展的核心区、渝东南桥头堡城市和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面向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前沿地,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以“以认促建”的方式,到2023年成功创建市级高新区,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方面。到2023年,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形成以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3+1”特色产业体系,到2025年,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培育1-2家上市企业。

  产业结构方面。到2023年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6%以上,年净利润达到4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6吨标准煤,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8.6%;2025年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0%以上,亩均投入强度350万元以上、产出强度500万元以上、税收10万元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达到20万元)。

  产业创新方面。到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科技型企业数量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拥有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80个以上(孵化服务总面积不少于50000平方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20%,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达到20件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以上,培育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科技实业家,打造“一产业一院士”团队。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达100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3%。

  专栏1:秀山高新区主要发展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高新区考核值

  2020年

  2025年

  产业基础

  二、三产业总产值(亿元)

  600

  301

  650

  工业增加值%

  16

  25

  25

  工业集中度

  85

  95

  90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

  0.6

  0.525

  0.6

  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8

  8.1

  8

  创新能力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

  0.3

  3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家)

  60

  7

  60

  科技型企业占园区企业的比重(%)

  50

  47

  50

  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个)

  60

  18

  60

  孵化服务总面积(平方米)

  50000

  20000

  50000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比重(%)

  20

  21.3

  21

  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件)

  20

  36

  30

  对外开放

  近3年年均实际使用外资额(美元)

  3000

  3000

  近3年年均实际使用内资额(亿元)

  50

  45.21

  50

  

第五节 空间布局

  按照“立足现有基础、统筹整合资源、互相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一区两园一聚集区”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结合园区产业现状、用地规模、基础设施情况、环境容量、交通物流等因素,明确园区各空间主体功能,做到各园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一、总体布局

  秀山高新区总体规划建设规模为15.3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国家公告目录核准面积2.115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7.3平方公里;物流园区目前建成面积5.3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园一聚集区”进行空间布局:一区,即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园,即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一聚集区,即龙池工业集聚区。(拓展区2.7平方公里范围未明确)

  具体布局: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国家公告目录核准面积2.1153平方公里,是市级特色工业园区,重点布局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

  现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县政府批准面积4.149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龙池工业集聚区:位于秀山龙池镇,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以发展硅基新材料、锰硅新材料、锰新材料产业、锰渣超细微粉高分子材料、无孔微晶石高端装饰材料、锂电极正极材料等项目。通过引入高附加值产品和相关新材料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全县材料产业发展。

  

第四章 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医药健康产业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道地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深入推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发展特色食品产业,依托相关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动产业链关键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国内医药健康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提升发展现有医药健康水平。到2021年,医药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建设成为中医药全产业链特色发展示范基地、区域最大多品类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和渝东南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

  二、产业发展重点

  (一)中医药

  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等,大力发展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栓剂系列以及抗感冒类、抗病毒颗粒类中成药等产品,拓展中医药覆盖链条。

  (二)生物药

  布局制备生物药的培养基,并逐步向无血清培养基等“卡脖子”原材料拓展。着力发展重组胰岛素生物药品,中远期择机布局胰岛素制剂和抗体药CDMO。布局采用生物酶催化等先进工艺技术制备的酶类、软骨素类、肽类、肌酐类、肝素钠类等生物药品。在新型药用辅料领域,重点发展高端新型药用辅料,以及微晶纤维素、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羟丙甲纤维素、交联聚维酮、聚丙烯酸树脂等常用新型药用辅料。在高端药用包材领域,大力发展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包材、COP/COC药用包材、聚丙烯共混输液袋以及其他化学稳定性好、可降解、具有高阻隔性的功能性材料包材。

  (三)医疗器械

  积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推动特色医美器械和医用电子元器件发展。特色医美器械方面,布局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胶原蛋白修复贴、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积极发展含有中草药和天然动植物成分的护肤品,具有美白、保湿修复、抗衰老等功能的药妆产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护肤品。医用电子元器件方面,大力发展血氧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脑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医用传感器,大力发展符合DICOM标准的医用显示器,大力发展电容、电阻、电感、连接器等标准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大力发展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模拟芯片等模拟集成电路产品。

  (四)特色食品

  大力发展罐装饮料、食品加工、肉类加工等产品;大力发展果蔬、坚果、烘焙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本地粮油制品、调味制品、茶油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品。

  三、发展策略

  (一)壮大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围绕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和医美器械产业园,建成武陵山重要的中药材产品加工基地,推动中医药产业基地化、集约化、链条化发展。开展道地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产品初加工到药材贸易全链条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升药材产业链附加值,打造全国道地药材标准。做大做强重庆海王、重庆红日康仁堂、重庆华涛等重点医药企业,全力支持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实现集群发展。积极推动中国中药、国泰康宁、东泰制药、华润三九等企业医药项目落地,加快合作项目建设。强化医药流通企业培育和引进,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国内知名医药产业县市合作对接,实现联动互补。申请设立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快形成中药材集散中心,构建秀山中药材电商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贸易。

  (二)加强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加快中药育苗技术研发,加强药食同源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各类中药健康品的研发和创新,拓展经典名方和中药制剂,探索中药创新药研制。建设具备糕点、膨化食品、果冻、糖果等几十种产品,上百个参数的检测能力的食品质检研发中心;围绕中医药研发创新,构建现代中药研发及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平台;建立中药检验检测中心;鼓励中医药和食品龙头企业成立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机构在秀设立分支机构,提升现代医药企业服务能力。推动大数据、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发展中医药智能诊疗设备,构建名医馆、智慧中药房、互联网中医院等中医药健康服务设施。

  (三)提升特色食品产业品牌效应。积极争取引进汇源集团、娃哈哈、康师傅、盼盼食品、回头客等知名品牌食品企业,形成综合性食品饮料产业基地和休闲食品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本地及武陵山区农特产品资源优势,协调推动食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着力提升食品加工转换率和附加值,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食品加工企业。加强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打造,利用电商平台、武陵山区域性营销联盟和“西洽会”等各类推介会、展销会,扩大“秀山造”的销售半径和市场占有率。强化绿色产品质量认证、监督检测、标准推广等质量体系建设,确保原料基地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

  专栏2:医药健康产业项目

  1.国家级中药特色产业园:加大对秀山及武陵山区道地药材产品开发力度,加快秀山中药产业武陵药都品牌的打造,争取获批国家级中药特色产业园称号。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中医药企业。完善企业订单种植模式,优化“企业+院所+农户(合作社)”合作机制,支持园区药企在县内共建“订制药园“,加大药材本地采购力度,同时,大力推进中药文化传播,将种植基地打造成为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

  2.华涛中药健康产业园:该项目计划占地约500亩,建设各类休息食品厂房、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展厅、宿舍等,购置生产设备,配套建设厂区道路、景观绿化、综合管网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3.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项目:依托园区中医药生产等企业,建设集原材料种植、企业生产、成果展示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

  4.中药材物流电商平台建设:设立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快形成中药材集散中心,构建秀山中药材电商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贸易。支持发展医疗服务民生工程,筹建国医馆和中医药,打造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问诊,线下就医,线上开方,线下配送等功能。

  5.中医药产业孵化园:总用地面积96884.26平方米,计划建设标准厂房约193000平方米。

  6.中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加工区建设项目:占地约398亩,新建保健药品制化厂房等基础设施。

  7.中医药产业园中药材精加工定制化标准厂房项目:占地约188亩,新建中药材精加工定制化厂房等基础设施。

  8.中医药产业园保健饮片加工区项目:新建中药配方颗粒定制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占地约120亩;中药饮片定制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占地118亩;中医药康养定制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占地153亩;中医药产业园保健药品定制化标准厂房,占地398亩。

  9.休闲食品产业园:计划占地约2000亩,建设各类休息食品厂房、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展厅、宿舍等,购置生产设备,配套建设厂区道路、景观绿化、综合管网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10.特色产业(休闲食品)建设基地项目:通过引进食品生产企业,建设各类休闲食品生产线,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建设标准厂房、基地基础设施、加工生产线等。

  11.海王中药材产业园二期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约400亩,计划新建植物提取物、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医药康养产品、中药制剂生产厂房、科研办公楼、展厅、宿舍等,购置生产设备,配套建设厂区道路、景观绿化、综合管网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12.年产30万吨动物营养生物饲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年产30万吨动物营养生物饲料生产线、综合办公大楼、研发中心等具备研产销一体化能力的生产、生活设施。

  13.食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要开展食品风险因子非定向筛查、快速检测核心试剂高效筛选、风险因子体外替代毒性测试、真实性溯源、致病生物全基因溯源、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原理和工艺、监管和应急处置、食源性疾病归因与疾病负担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

  14.医药健康产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快武陵山区科技创新中心、中国(重庆)山银花研发中心、武陵山(秀山)中药资源产业化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平台建设。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加强与成渝地区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加快秀山黄精中药材产学研联合体、秀山木本油料产学研融合示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协同创新联盟。

  

第二节 电子信息产业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抓好与IT全产业链制造商的衔接、联系,围绕电子器件和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等重点方向,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二、三级配套企业带动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造电子信息配套产业集群,支持本地龙头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发展壮大,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到 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00 亿元。

  二、产业发展重点

  (一)电子器件

  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手机主板、外壳、电池、充电器、耳机、键盘、鼠标等产业;大力发展医用电子元器件。

  (二)电子信息配套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材料、软件外包、动漫游戏等配套产业。

  三、发展策略

  (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园。主动对接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发达地区,深化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及时掌握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动态,重点引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电子产业项目落户电子信息产业园。支持迈思科、欣为科技、夏朗等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壮大,推进重庆平双新型电子器原件、诺美斯电子功能性薄膜等项目建设。

  (二)以医疗电子元器件为切入口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依托秀山医药健康产业优势,协助对接重庆本地医疗器械设备企业需求,鼓励现有电子企业转型升级,生产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以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为切入口,鼓励企业逐步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加强医用电子元器件企业引进,优先引入知名国内外医用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引入迈品斯、科达嘉等优质中小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落户,形成集聚梯次发展。

  专栏3:电子信息产业项目

  1.电子信息产业园:

  2.重庆平双新型电子器原件项目:

  3.诺美斯电子功能性薄膜项目:建设诺美斯电子功能性薄膜生产线。

  4.迈思科电子项目:

  5.威斯普电子项目:

  6.海宁众鑫电子项目:

  7.电子信息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立智能制造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为“数字化装备普及”、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建立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8.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遴选2-5家重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两化融合”、数字化装备普及计划,建立数字化生产线5条。

  

第三节 新材料产业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立足现有资源,优化电解锰、工业硅产品供给,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推动工业硅冶炼、硅基新材料、锰硅新材料产品研究和开发。全力支持东星高温产业链条延伸,优化升级石墨碳素材料。积极发展锂电极正极材料等新型材料,引进锰渣超细微粉高分子材料、无孔微晶石高端装饰材料等项目,带动县域材料产业发展。到 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00 亿元。

  二、产业发展重点

  (一)锰新材料产业

  重点打造锰新材料产业,突出引进和培育补链、强链的项目,打造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模式,推动资源比较优势向产品竞争优势转化,建成具有特色的循环型锰矿产业示范基地。

  (二)硅产业

  重点向电子级硅材料和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及硅材料及光伏产业配套生产设备装备制造产业链转型升级。

  (三)其他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锑、镁、钒等系列新材料,重点发展碳素、石墨烯、陶瓷等新材料,积极发展锂电极正极材料、锰渣超细微粉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三、发展策略

  (一)鼓励新材料产业与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将新型医用材料和膜材料应用于医疗器械开发,新型玻璃材料应用于高端药用包材生产,促进新材料、医疗器械、高端医药原材料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加强对高性能锰硅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锰矿开采与冶炼技术开发研究,以电解金属锰、高纯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锰酸锂、锰锌铁氧体、烧结砖等生产线为基本意向,培育下游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对石墨烯材料研究。加强对石墨烯材料生产制备,以及石墨烯材料在电池电极、电容、薄膜晶体管、触控屏、传感器、半导体器件、涂料、导热材料等符合材料方面的制备。

  专栏4:新材料产业项目

  1.材料产业园: 建设无孔微晶石高端装饰材料生产线30条及配套设备,年产无孔微晶石装饰材料3000万平方米。

  2.锰渣超细微粉高分子材料项目:占地100亩,建设150万吨/年(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年产50万吨锰渣超细微粉;二期年产100万吨锰渣超细微粉。

  3.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加大电解锰系列产品绿色生产、现代中医药加工、食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争取研发成果秀山产业化,全面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4.德鲁克斯铝型材户外产品加工项目:建设铝型材铝艺户外、铝艺建材、铝合金门窗、阳光房等生产线。

  5.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专项: 积极推进电解金属锰、工业硅两大特色电矿产业提质增效,扎实化解过剩产能,稳定产业规模。制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构建上下游企业战略联盟,补强产业链条,推进精深加工,全面释放矿产潜能,高端引进锰、硅、锑、镁、钒等系列新材料产业,发力打造有机硅新材料研发基地、国家锰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领域1:高性能锰硅材料:主要研究内容:锰矿开采与冶炼技术开发研究,以电解金属锰、高纯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锰酸锂、锰锌铁氧体、烧结砖等生产线为基本意向,培育下游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重点领域2:石墨烯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加强对石墨烯材料生产制备,以及石墨烯材料在电池电极、电容、薄膜晶体管、触控屏、传感器、半导体器件、涂料、导热材料等符合材料方面的制备。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围绕秀山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到2021年,基本建成新型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服务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

  二、产业发展重点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经济平台。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动漫创意、游戏、产业电商、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服务产业。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发展股权基金、消费贷款、金融租赁等新兴金融服务业,推进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发展。

  (二)电子商务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特色电商、跨境电商,大力发展网红直播经济,大力发展创意设计、融资租赁、包装流通、广告展销等电商服务体系,大力推动“电商+特色效益农业”“电商+特色加工业”“电商+文化旅游”等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现代物流

  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加快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四)数字经济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等产业以及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出行、在线金融等新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产业。鼓励开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无人机、智能家居等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智能化场景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园区。

  三、发展策略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逐步推动现代金融、软件及信息技术、专业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服务制造业能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积极争取引进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服务等成长型企业,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加强中介服务与制造业有机融合,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商务咨询、法律咨询等一批中介服务品牌。推进会展服务与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育。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育,充分发挥秀山电商学院、电商孵化园等基地作用,大力引进电子商务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创业愿望足的现代服务业本土人才,充实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

  (三)大力培育电商特色产品。培育和引进一批特色电商龙头企业、产品和品牌,打造休闲食品电商基地、日用品电商基地、跨境电商基地等专业电商基地。加大“两品一标”“名特优新”产品申报力度,打造一批本地农产品电商“爆款”,提升电商产品附加值。培育和引进一批电商销售和加工企业,促进电商销售、电商加工、电商服务集群发展,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红直播电商基地。

  (四)大力完善物流快递体系。依托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拓展园区复合功能,建设特色资源加工区,组建武陵山区(重庆)综合保税区。以中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支柱产业专业化物流;聚焦生鲜农产品、医药冷链物流等需求,创新供应链管理,探索发展冷链物流。完善物流快递体系,优化“T+1”“1+T”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提升武陵生活馆运营效益,加强云智速递、村哥货的与社会快递和农村电商镇村网点的对接融合,打通农村物流“神经末梢”。

  (五)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一是优化大数据产业布局。依托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布局和应用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园区建立数据储存和数据分析中心,加快数字示范平台建设,建设园区产业大数据中台。二是加速培育大数据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加工务、数据标示、数据可视化和数据资源流通等服务。三是加强数据基础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园区的5G基站站址保障体系,实现5G园区全覆盖;大力开展政务数据治理,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四是发展特色行业大数据。积极发展文旅、电商、医疗健康、教育、物流等行业大数据。五是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支持重点企业牵头设立大数据工程实验室、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产业创新平台,重点研发大数据应用产品和大数据服务模式、机制创新,促进大数据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研发创新合力。

  专栏5:现代服务业项目

  1.秀山武陵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成为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配套完成房屋建设、水电、综合管网、广场、室外景观、绿化等。总用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2.智慧园区建设:通过建设园区公共安全联防联控体系、生产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全域全要素生态监控体系、数字城管平台及工业制造智能化控制体系,实现智慧园区智能化管理系统。

  3.智能化改造项目:在医药、食品加工等有条件、制造流程较复杂、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企业,推动开展智能车间示范项目,建设2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商贸、物流、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4.园区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现有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平台,建设园区大数据平台,深化大数据共享,持续推动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不断完善数据资源建设机制,提升数据资源集聚和管理水平。围绕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和数据创新应用,加快构建各类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探索建立园区企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提供计算资源、软件资源等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化、高附加值的数据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进工艺、技术、产品创新。

  5.数据清洗加工服务平台建设:在秀山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引入数据清洗加工服务平台,客户可通过平台提交数据清洗加工的原始需求,数据专家评估数据清洗加工的需求,制定数据清洗加工方案,清洗加工团队实施数据清洗加工操作,形成标准化数据输出,最后客户对可用数据进行验收,完成数据清洗加工交付。

  6.精准营销平台建设:基于秀山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数据标识中小微企业,利用大量的数据集训练提高算法精准度。引入精准营销企业,建设精准营销平台,将用户浏览过得物品与用户进行直接关联,再通过精准画像,与画像人群进行关联,积累和挖掘行业消费者档案数据,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趋向,对用户提供更多得增值服务与精准推送,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能力。

  7.智慧物流项目: 新建无人仓3个,自动化物流设备替代人工完成仓库内所有作业;购置无人重卡10个,可在秀山物流园区、农业园区等封闭和可控场景探索应用无人驾驶卡车应用;购置无人机50台,无人配送车1个。

  8.智能物流配送项目:项目计划占地约150亩,新建15万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并配套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

  9.武陵物流静脉示范园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静态产业园科技馆;二手汽车、报废汽车功能区;纸品及包装功能区;钢材及有色金属功能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97.35亩,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

  10.土鸡和山羊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1)新建冷库1座,其中冷库面积3000平米(含排酸库、速冻库、冷冻库、配电室等),货物装卸区600平米,制冷机房150平米,总库容4000吨。 (2)建设分割加工和包装车间350平米。(3)购置制冷、智能化温控系统等设施设备等。(4)购置冷链运输车辆5台。

  11.城乡配送智能化仓库项目:项目总用地200亩,建成10万平米的智能配送储仓,包括冷链高底温库储存、奶制品储存及智能分解、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建成后为创建农产品三级体系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招商

  重庆秀山高新区重点产业快速提质增效需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持续发力,应重点围绕“3+1”特色产业体系精准发力,快速补齐产业短板。

  一、大力开展科技招商

  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长沙、武汉、成都等创新创业高地,引进科技创业企业、配套型小企业、“专精特新”类企业到高新区发展壮大。吸引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引进中试熟化科技项目到高新区产业化,实现市场、资本、技术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

  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链研究,精准把握产业链优势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地,关键缺失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产品企业,加速现有产业的链化延伸、补缺,做大规模、做优配套,逐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

  三、不断完善招商政策

  优化财政扶持政策,对高新区引进的重点落户项目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由高新区管委会给予扶持倾斜。明确招商工作小组机制,完善现有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对招商引资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充分发挥企业家、招商能人、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成功引进优质产业项目的机构或个人,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建立多种招商模式,通过深入研究“走出去、请进来”,主动接触、实用有效的方式,采取“小团队、点对点”灵活机动的举措,进行差异化招商。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相关文档: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01-10

秀山新峰锰业买卖合同02-06

秀山中学诚信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经验介绍02-24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04-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