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2篇
身心至和无忧无怖
万物无论刚柔强弱,为人所用而非所有,唯有身心至和,方可超越有限的肉身带来的怖、忧、惧。人的修行不仅在于器和技,更在于身心至和。
陶土、石头、良木、青铜、丝绸各有刚柔强弱,关键在于人心至和、才向往至高、至远。远古人类第一次触摸柔糯的陶土,后有了插花、赏玩的器皿。第一次打磨莹润的石块,后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第一次辨识山中良木,后有了屋宇栋梁,永固丹宸,也有了木假山等文玩清供和文人的心灵寄托,第一次锻造青铜器,后有了一言九鼎和铭刻在心,也有了文明对抗时间的烙印;第一次采桑、抽丝、织绣,后有了锦缎繁花、霓裳彩衣和永结同心。陶土、石块、良木、丝绸、青铜,这几种古人的手工艺材质,各有刚柔,却因人之身心至和,适得其用,有了工艺的至静、至精、至美。
若于纸上写意,有人用毛笔纸上行锋,笔为锡杖走川宇,屋漏痕里辨实虚,独留清气与瘦骨。也有人有钢笔疾书,留下了变革和激进的思想和情真意切的记忆,也有教书人用粉笔板书知识,登于讲学杏坛,入乎其里,出乎其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身心至和,让历代大贤巨擘在流放、分离、死亡面前表现得从容镇定、收敛克制和精粹衷心,面对强大且不可逆的苦难,毫无弱色,愈发坚定。
对世界的探求、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苦难的救赎,是人类终极话题。在此话题之上,人类只有一次次承认宇宙是理性的、和谐的、有序的,人是渺小的、柔弱的、无知的,才能从精神禁锢中解脱出来。如果认清了人的软弱,就会突破丑陋的外表看生命本质,不会嫌弃狮子嘴边流淌的唾沫和暮年老者嘴边的口水,他们是生命秩序的一部分。按照熵增定律看来,宇宙终将从有序走向无序,人类终将毁灭,人类何去何从?难道入虚空?反秩序?无道德吗?
不,还记得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么?米开朗琪罗将其卸下铠甲,用战斗前最饱满的精神与最健美的体格来表现人的自信与信念,而手中的石块随时准备投掷出去,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他似乎告诉人们,勇敢面对强大的困难本身就是胜利。最美的时刻就是精神高度专注,内心坚定自信,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时刻。人类要不断进行负熵活动,不断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创造、精进,在无常的世界里迅速找到新的秩序感和平衡感,这就是身心至和的过程。
人性的脆弱或强健非由肉身决定,也非外界的苦难决定。少林寺的禅武精神,“泰山崩于前无色变”,节制、内敛、后发制人,保家卫国,不得已之下才金刚怒目,力挽狂澜。北齐的佛像清秀简约、扬眉闭目,静穆温和,身心合一,放下一切赘余;玛哈泰寺的佛头裹挟于无花果树内几百年,最终竟然佛、树共生;敦煌的_往生像,于娑罗树下,寂然涅槃,他身心至和,面色安详;耶稣被钉于十字架,其肉体凡胎受苦受难,然而他身心至和,超越苦难,以道化为肉身,对抗邪恶,至于真理天国。古希腊的雕像中也总体现着强健的体魄、高贵的单纯,超越肉体的恐惧、痛苦,而表现出极致的和谐、平衡、节制和崇高。
万物皆为肉身,唯人有灵,无论是识器还是修身,不欺暗室,不违天道,不逞其强,不畏其弱,身心至和,终将超越生命的忧怖和死亡的虚空。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3篇
踔厉奋发,助力中华
五育并举,体育兴国,体育之效在强体魄,明耳目,可使弱者变强,增益其所不能。强弱因体育的奋发而改变,故我们应当踔厉奋发,慎始如终,冲破强弱之形,化弱为强。
何谓强也?是体魄强健,亦是傲雪凌霜,精神顽强。何谓弱也?是身体羸弱,亦是萎靡不振,精神低迷。弱者亟须勤加锻炼,强其体魄,踔厉奋发;强者切不可倚恃其强而滥用其强,仍需踔厉奋发方不至于弱。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跑进十秒成为亚洲飞人,他强健的体魄为观众所惊羡。可未曾见伤痛困扰之时,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坚持训练踔厉奋发,才成就自己的“强”。
孙子曾言:“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强弱只是形式,因此生而强者不可沾沾自喜,生而弱者不必悲怆。强弱皆在一念之间,觅一道光,坚持下去,强弱不辨自明。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小之力亦有万钩之势,明成祖朱元璋出身低下,白手起家乱世之中多少名门大将拥兵自重,而他何其弱小?但朱元璋踔厉奋发,乘乱世之便,力挫强敌,一举登上封建时代的权力顶峰,转弱为强。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唯有斗忘昂扬奋发向上,方能成就强者。
反观北宋末代皇帝赵恒,依万里中原沃土,仗千位爱国忠将,却不懂奋发前进,靖康之耻为国人之痛,中原之殇。纵使其拥有优于金兵的资源,可谓强者,但他却没有资格成为强者,踔厉奋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孰强孰弱,绝非定数,吾生而羸弱,但我亦可为强者。百年岁月峥嵘,百年初心如磐,从小小红船到时代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由只有13名代表成长为九千多万党员,由弱变强,是多少代人筚路蓝缕,奋进于时代之路,我党踵事增华,踔厉奋斗,强大了自我,用一百年完成了自我的蜕变。生为弱者我们未曾自怨自艾,吾可为强者。
百年征途,天诱我以至于强。多少次的挫折苦难,未曾打垮我党,反助其强大。从南昌起义到三湾改编,战略转移,会宁会师……这一路满是风雨,荆棘密布,但我们未曾退缩,觅着那束光,笃信强弱成形,未辨已明。再次踏上百年征途,我们心中有底眼里有光,脱贫攻坚大获全胜,现代化强国提上日程,民族复兴指日可待,未来我们还将更强。
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你我青年伴航时代巨轮,踔厉奋发,我们愿意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燃成的火炬将国家的前途照亮。青春之国,必不少青春之我,青春之辈须谨记初心奋发向上,助力中华复兴!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4篇
自强则胜
张君宝落魄流离,幸得郭襄相助,可暂住其家。二人分别之际,君宝突然豪气中生,男子汉大丈夫,何不自食其力,铸一己之长。仰天长啸,炼就一代奇侠。
不卑不亢,自强不息,方为弱者跃迁之道。
当嘹亮的汽笛带着晚清的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身后是大清王朝,山河破碎摇摇欲坠,眼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群体。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是来自心底最深的痛。可年轻的灵魂并未在差距的沟壑中沉沦。他们摆平心态,不卑不亢,终成群英。
然而自强不息并不是弱者的专有属性。祸福相生,状态均是暂时性存在,倘强者奉行躺平主义,或是骄矜自傲、故步自封,强弱倒置也只是时间问题。试看_,何其盛也,奈何鼠目寸光,不思进取,国门封锁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坎坷波折。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暂强者不恃才,暂弱者不颓唐,才能成为一棵俊挺的橡树,永葆铜枝铁干,尽览流岚虹霓。
生而为人,但求生命的意义,而自强不息恰是意义升华之举。“强者自渡”,内在的精气神是向上的姿态,灵魂因此满溢着鲜活生动的面貌,在泥沼里尚能畅然歌舞,于井底亦可仰望星空。当坚强的信念唱响寰宇,四处回环的,是自强者心中最美的韵律。
然而不服弱并不代表苦撑,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充其量只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不知轻重,无自知之明者不顾以卵碰石的后果,则很可能以子路式的悲剧告终。这就是大先生极端不建议徒手请愿之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是作为智者理性的体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适可而止的服软也是自我悦纳的表现,而这就要求过人的容忍能力。在渴望的愿景面前不焦躁无措,而是沉稳从容,既可金刚怒目,又不妨菩萨低眉。这其中不只是对自我的充分认识与对得失的客观权衡,更展示了大度辽远的格局、勇于负重的气魄、不卑不亢的尊严。灵活地进行自我提升,稳中求进,非但不是软弱与优柔,反而会以曲线之路走向山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身处时代旋流,吾侪当自强。无论环境如何风云莫测,所处都是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青年人要以青春的姿态,稳健前行,负芒披苇,不辞风雨日暮。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5篇
自我当修道,睇眄望天下
《新青年》有言“体育之效”,其以为“体育”可明目,可聪耳,更可健全人之思想,激我辈青年自我当修道,方可睇眄望天下。
自我当修道,修强健之体魄,可青云直上,扶摇而起。
青年何以强?青年自强离不开体魄之强。在体育强国目标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需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之女排精神为榜样。如此,身之弱者亦可强!
自我当修道,修强健之人格,可应浮华三千,清流自许。
青年何以强?青年自强离不开思想之强。人生而有异,或强或弱,此难改也。然虽无法选择出身,却可修思想之强,选择活法。君可见古希腊演讲家德摩西尼,患有先天口吃,却以不懈努力终成古希腊十大演讲家之首;君可见文学巨擘史铁生双腿残废,以笔为刃开辟文学殿堂。此弱者勤自锻炼以为强也。然亦有少年仲永不思进取挥霍天资,终泯然众人。此强者秉天赐之才而不勤终为弱也。
是故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倘若生之弱者如昏黄天色下的阴霾淫雨,那么人格之强就是驱散黑暗凄霖的霁虹日晞,可照昆仑。
自我当修道,修强健之国格,可应蒲草之身,衣絮天下。
然浮世矞皇,或有丧文化大行其道,明星网红被奉为圭臬,“躺平”一词走红,这背后是部分青年甘为平庸、碌碌无为的麻木。依愚肤见谫识,惟有向忘国遗家之疴痼开刀,修体魄之强,人格之强,国格之强,方可立时代浪头,传复兴炬火。我辈青年,晔晔如扶桑,纵道阻且长,何俱长路漫漫?
自我当修道,道深则万象皆深。吾侪幸生于华夏,必怀乾乾笃志,守灼灼之心。睇眄望天下,方可观凌云胜景,明烛天南,红日初生,其道大光。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6篇
体育之于青年,历练之于中国
小时候长得又高又胖,却被小学的体育组看中了。辗转操场,跳远,没有爆发力;跑步,速度上不去;实心球,骨骼太硬;最后被送去了女子三人篮球的训练场。
从第一次开始运球,第一次做全场往返跑,第一次三步上篮,篮球悄无声息的融入了我的生活。为了准备市里的比赛,每天放学后的一小时训练必不可少。从那个憨憨的小胖,逐渐磨练为球场上一跃而起争抢篮板的中锋。从那个绕操场一圈慢跑便喘不上气的运动废物,逐渐蜕变为球场上一小时不休息的小运动员。从那个身材自卑的小女孩,变成了运动短裤随身套的假小子。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连母亲也打趣道:“你现在虽然不瘦,但肌肉里都透着强壮和健康呢!”
南非前总统_写道:“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不仅仅会使一个小女孩自信而健康,它更可以团结人民、振奋人心。
所以我们看到:球王贝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尼日利亚带来和平;阿根廷球迷不离不弃,在篮球世界杯总决赛上呐喊;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承载着国人的热泪盈眶,谱写着中国的永不言弃…
同样,没有哪个强者可以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当长期的伏案作业,繁杂的学业使我失去了锻炼的时间,上了高中的我再次发福,三年狂增60斤,各种慢性病也不客气的找上门来。健康与运动齐飞,脂肪与试卷一色。父母也是无可奈何,高中一周回家休息四个小时,吃饭洗澡都要抓紧时间,哪儿来时间锻炼呢?人的身体就像齿轮,锻炼是给齿轮擦油,不锻炼的人也会逐渐停止,无法正常运转。
正如一个国家,不去锻炼就不会成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而中国,正是一个不断磨练、不断成长、勇于突破、积极创新的国家。1921年,嘉兴游船上唱响新的歌声;1949年,天安门前一番新气象,1992年,一位老人在春天开启了新的篇章…观今日之中国,不就是一位永不停息的赛跑着的巨人吗?
从先前的“丧文化”,到今天的“躺平”,我们反对内卷文化所带来的全社会压力,但也绝不可在韶华之际,拒绝锻炼,拒绝开出自己的生命之花。
钟声响起,我放下了笔,合上电脑,穿上球鞋,相球场走去。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7篇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朱小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史之上,何谓英雄?何谓强者?项羽力拔山兮气能盖世;周公瑾挥动羽扇火烧赤壁可使樯橹灰飞;王濬战船顺湍流直下,金陵王气便黯然失色;刘裕金戈铁马,势如虎气直吞万里。是为强者,然生为强者而自喜被尽数淘尽,其因如何?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隆中对》中这样评价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彼时生而为弱却不自悲,能火烧乌巢,釜底抽薪,天诱之以强,人谋不臧,而生而为强者的袁绍虽自喜于局势,最后也只能落荒而逃,故不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其因可见一斑。
故史书云云,生而为强者不能沾沾自喜,自乱分寸,自大自喜于“飞扬跋扈为谁雄”则会落得“会稽之耻”。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不听大夫范蠡之言,身为强国欲先发制人,轻佻战争,执意出兵,被困于会稽山,生死一线,为保国甘作人质,自此越国式微。强大一方的越王勾践落得“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禾……”的下场,兵挫地削,虽有卧薪尝胆之志,重张旗鼓之意,无横戈跃马之势,吴越的强弱此般不等关系,勾践一目了然,懊恼悲愤至极。在此强弱悬殊的关系之下流传有“越女剑”的典故,名为比剑,实为试探,吴王为窥探越国是否安分,派八名青衣女子持来把八柄宝剑,而越王则派出身着锦衫女子,为其试探吴国实力如何?于是明争暗斗的当天,范蠡道设神教,“尊天地,事鬼神”,为求谋事在于天,实则为越王“万里思助顺,一鼓气无前”。但是此时弱小的越国如“蚍蜉撼大树”,青衣剑客毫不费力击败了锦衫剑士。吴王夫差踏上黄琉璃瓦,心满意足地喝着美酒,越王勾践孤夜回于胆囊下,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以为强者而落得弱小的地步,谈何复国?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即便为弱小,“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商汤被夏桀囚禁于夏台,周文王被商纣软禁在羑里,晋文公亡命戎曜,齐桓公逃亡莒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如《东周列国志》所言“事在人为耳,彼朽骨何知?”虽为弱小,但是能够接受着心灵上的磨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韧性情,韬光养晦,便是自己一步步壮大向强者跨越的过程,在西风凋碧树之夜,能独上高楼,因此也能望尽天涯路。
苏子瞻在雨具先行之时道中突遇磅礴大雨,同行皆是狼狈,革带移孔的他只有一副竹杖芒鞋,而面对此种困境,亦能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性情来诱我以强,听穿林打叶之声也不自悲,徐徐而行,潇洒回首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正如夕阳下江渚之上的白发渔樵,是为强乎?为弱乎?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8篇
柔软心
倪万俐
我,又被欺负了。
一群男生把我围堵在小巷子里,朝我指指点点,口里齐声道:“小短腿,小板凳,假小子……”
我身上斜挎着书包,怀里抱着一张四条腿的小木凳,静静地站在他们中间。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次遇到了。每一次,我都是这副柔软的样子,不哭,也不骂回去。直到有大人经过,我才获救。
母亲怀我时,临近生产的那个月里,还在地里劳作。我出生时,难产,胳膊先出来。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母亲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生下我。因此,我天生体弱,三年级时,身高还像刚入小学时那般瘦弱矮小。
那时,上学需要自己带板凳。我个子小,板凳小,坐在教室第一排。体育课上,男同学们绕操场跑三五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我跑一圈后便眼前发黑,双腿发软,像瘫痪似的。校运动会的时候,班里男生组队完成体育项目,只有我落了单。因为他们觉得,我太弱,像个女生。所以,出现了小巷子里的情景。
每次遇到这种“恃强凌弱”的情景,我总是安静着。这不是示弱,而是内心有所坚守,有所承受,它使我的心慢慢积蓄能量,逐渐强大。
五年级时,在异乡打工的父亲被工地上的建筑材料砸断了腿,母亲哭了一整夜,撕心裂肺。我忽然看到母亲柔软的一面,这是往日里从未见到过的。那晚,狂风暴雨,窗外的黑夜一次次被闪电劈开,雷声轰隆。我怕得很,紧紧地蜷缩在母亲怀里,像一只受伤的刺猬。母亲搂着我,呜咽着说:“小乖乖,妈要去照顾你爸,往后的生活,你要靠自己。”我努力地点着头。
第二天清晨,当我醒来后,身旁没了母亲。我号啕大哭地跑向街镇的长途汽车站,却不见母亲踪影。
雨后的乡村,是一片新绿。我漫无目的地往回走,像失去了依靠的嫩草,轻轻一折,便粉身碎骨。
夜晚,最漫长、最煎熬。我睡不着,趴在窗台上,看那一轮明月。纺织娘的叫声,幽幽怨怨,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无助和绝望。半夜里,我会猛然惊醒,然后看着黑黑的、空空的屋子,放声大哭。
我想念母亲,遥远的地方,她也在想我吗?她是我心中的强者,可即使是这样的强者,也在夜里痛哭过。那哭,不是服输,不是示弱,而是不逞强,是柔软心,是哭过之后依然面对生活。
从此,我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天空。
我学做饭,锅里溅出的油花吓得我退避三舍,但我依然为自己做出了一顿又一顿饭菜。我学铲猪粪,起初小猪像遇见天敌一般跟我作对,但后来竟盼着我为它打扫屋子。我学种菜,我吃力地挑着扁担,穿过绿野,将猪粪泼洒在菜地里。在我的照料下,门前屋后的自留地里绿油油的。七亩水田,插满了秧苗。治虫时期,我背着农药桶,慢慢地游移在秧苗地里。野风强劲,刮得脸生疼。
阳光下,黑夜里,那个小小的身体和心灵,在独自悄悄长高、长大。
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我们是强者,也是弱者。是强者,不可恃强凌弱;是弱者,若有柔软心,亦是猛虎。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第9篇
担天降大任,强己以强国
红色跑道上闪动着东方飞人的身影,排球场上跃动着女排姑娘们的身姿,奥运会、世锦赛上浮现着一帧帧五星红旗升起的动人画面……中国这只东方巨龙正以体育向世界昭示着他的崛起与强大。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吾生乎弱也,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们也曾为弱者,备受欺凌,我们也曾威震宇内,盘踞东方。没有人是永远的强者,更没有哪一方势力永远占优。若不想被时代洪流冲垮,必当自强,不断奋进。
何以自强?吾辈既为华夏儿女,自当强个人之力,以促民族之强。民族傲立,终就国之强盛。
强己,首当强体魄。帕斯卡尔有言:“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诚然,运动强体,为万事之资本。失去一个好的体魄,便连竞争的机会都失去了。曾几何时,沉睡的中国人被西方列强扣上了“_”的帽子,“双枪兵”在高大的列强眼中,只需轻轻一碰便倒,几尊大炮,便可撬开中国大门。而今,偏远边疆,战士们风吹日晒,毫不动摇守护祖国之身影,以强健护卫寸土河山,筑成一支支刀枪不入的军队。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筋骨扎实了,方可凯歌前行。
天降大任,劳其筋骨,亦苦其心志。强己,必当强心志。“我有了敢于入世的心胆,去承担人世的苦乐悲欢,也敢于和风暴搏击,嘎嘎的破船中也不惊颤。”歌德如是感叹。时代在嬗变,世界在飞跃,有了强大的心志,方可立于汹涌洪流之中。想百年之前,13名党员聚于一叶红船,建立_。星火燎原之路艰险万分,若无坚定的意志与信念,中国_何以走过风雨沧桑,走向壮大。看袁隆平以强大心智耐住寂寞,抗住荣誉,扎根农田,不忘初心;谢军凭坚定心志灿北斗繁星,失败不受挫,成功不傲物,点亮中国人的梦……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强心强志,搏击风雨。
既已动其心,忍其性,增益其所不能,其能应用至何处?自当应民族谋利,为祖国谋兴。强己之担当,万不可少。钱学森集一身才智,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历千辛万苦回国贡献才能,是为对得起自己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心;黄文秀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担起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之责……知责于心,担责于心,履责于心,方可不负才能,不负祖国。
强大自己,造“不觉精力衰多少”之体魄,铸“忠诚所感金石开”之心智,挑“泥犁拔舌自担当”之责任,如此,万千华夏儿女可傲立于东方,万千星火同聚,华夏民族可灿烂银河。民族立之有骨,则中华巨龙可雄踞一方。
若为强者不傲,暂为弱者不卑,唯愿中华儿女不傲不卑,同护这盛世长盛。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共9篇)》相关文档:
写2023年新高考卷1优秀范文(共9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