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授课计划书
一、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
(一)课程简介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选取的教材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为了进一步丰富会计学生的从业知识和实物操作规范而为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要了解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也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能在现实经济业务中运用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理解税收法律制度的一般做法,培养和提高其正确分析和解决今后会计工作中法律制度方面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最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1.知识目标
(1)能够根据相关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工作,明辨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2)能够根据相关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工作,能够规范地填写银行票据和结算凭证,熟悉各种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明辨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3)掌握税法的主要规定,能能够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工作,能够正确地识别发票,并规范地开具发票,能够识别不同的税款征收措施;
(4)教学中采用师生研讨式学习,通过典型案例及热点问题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讨论中澄清模糊认识,巩固财经法规知识.
2.技能目标
(1)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能达到独立填写支票的能力;
(2)熟悉国家财政预算及政府采购,能理解政府采购的基本流程,模拟政府采购的招标和投标;
(3)根据收集的现实中存在的各种财务纠纷案例, 运用所学财经法规知识,正确进行分析,能准确判断违法行为类别及制裁方式与相应的法律后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制止不当行为发生,维护企业、国家合法权益.
3.德育目标
(1)严守秘密,明辨是非;严守准则,不做假账;严格遵守纪律,不抄袭作业;养成凭事实说话,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由于财经法规变动较大,授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学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工作、学习中主动发现并收集相关财务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从他人违法乱纪行为中吸取教训,强化守法、规范的意识,当一名合格的会计。
二、教材使用及分析处理意见
(一)教材使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选取的教材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
(二)教材分析处理意见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采用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证教材,比较有针对性。教材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规,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每章都很重要,教师主要根据考纲来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设计强调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证书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前瞻者的目光开启学生的思维,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素质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与未来生活、职业息息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全方位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理论性很强,故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2:1。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财务会计、会计模拟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故应重视理论教学。本课程涉及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及实施方法,课程教学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通过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上岗能力。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会计人才,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举例说明在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进程。
(一)在讲授《会计法》那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用一些时间对《会计法》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现行的《会计法》是何时修订的?何时开始施行的?共有几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举出以下案例:
以下是某单位负责人在本单位会计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要求开展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积极参与管理,特别是重点审查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而对其合理性则不必强调,大家都应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工作.
2.会计核算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所有经济业务都要认真入账。例如签订购销合同,编制成本计划等,都要及时在核算上有所反映。
3.为了确保政令畅通,再三强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领导交办的事必须不折不扣地无条件执行。
4.不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否则,将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甚至要负法律责任。
5.本人对会计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严格把关,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全责,保证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6.商业秘密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因此,财政、税务等部门来查账时,凡是涉及本单位商业秘密的会计资料,有权拒绝提供。
最后提出以下学习要求:
1.阅读分析案例.根据上述讲话内容,参照《会计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指出哪些地方是错误的,它违反了哪一条规定?
2.参与小组讨论。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6-8人为一组).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将自己对案例的见解和看法在小组上进行发表。
3.拟写发言提纲。学生应将自己分析和参与小组讨论后归纳得出的结论写成一份发言提纲,以备教师提问并作为课堂作业上交。
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为了找到答案,必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归纳观点,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接下来的教学组织上,教师首先应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应巡视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作必要的答疑和指导。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小组讨论.当学生在讨论时偏离主题而陷入细微末节的争论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回到主题上来;当学生对关键的问题意见不一致而又不争辩时,应将不同意见挑明,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当学生意见分歧很大,又争论不下时,应允许他们各自保留意见,并鼓励他们继续研究,以寻求最佳答案。然后,进行课堂提问,根据各小组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最后综合评价、总结,得出结论.
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已不再是说教者和管理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是:
1.监督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使讨论井然有序。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监控,检查学生是否有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是否有写发言提纲?
2.协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他们的观点更能站得住脚。如果学生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够明确,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总结,帮助他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3.把学生个体的讨论意见集结在一起,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案例中的疑难问题,使他们有关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
4.要将自己置身于讨论之外。在讨论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言、思考,做出决定,教师的任务是促成讨论.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性质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应采取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法规理论的教学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同时出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在授课过程中,也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本课程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精讲多练,注重练习,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讲授法
以该方法为主,给学生传授财经法规的理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目的是让激活学生思维,理清课程知识体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力求从原理讲授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的内容,综合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实例的讲解,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与理论讲解相互补充.
2.激发式
目的是让学生借鉴好的文章并运用于实践。《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由于该课程内容大多是一些法规条文,理论性极强,如果采用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导,采取单向式的知识灌输,教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器、储存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学起来必然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势必沉闷,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因此,要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上有所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训练式
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每一章节都出练习题,让学生多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帮助理解教学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强,较枯燥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考证通过率,让学生单纯的重视是不够的,只有增加它的趣味性,愉悦性,有用性,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这门科,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前我总是精心设计教案,课中再灵活发挥,结合教材引用大量鲜活的实例,让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
4.自主学习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启迪智慧,往往能激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5.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的胆量.
6.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博采众长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进程、学时分配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授课
18周
共 36学时
其中讲新课
30学时
复习考试 6 学时
机动 学时
周次
教学内容(单元或章、节)
学时数
教学辅助活动
实际完成情况
1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2
查资料
2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三节
2
实训、演示、习题
3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三节
2
实训、练习
4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四节 第五节
2
练习、查资料
5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五节 第六节
2
实训、查资料、习题
6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2
练习、演示
7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三节
2
习题、演示
8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四节
2
练习、习题、查资料
9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2
实训、查资料
10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二节
2
实训、练习
11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二节
2
实训、练习、习题
12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三节
2
实训、演示
13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2
查资料、实训
14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二节
2
实训、查资料
15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三节
2
演示
16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第二节
2
17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三节 第四节
18
复习
六、作业次数、内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授课对象是会计电算化“2+1"2011级学生。针对高职专业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按章节给学生布置作业,共布置五次作业题,每次作业题的内容及出题原因如下:
第一次作业: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出题原因--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管理制度.
2.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取决于哪几个因素?
出题原因——在单位,有的单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单位由于规模原因没有设置会计机构,但是要有专人负责会计工作.设置会计机构,既要满足管理的需要,又要讲求实效,避免人浮于事.
3.什么是伪造会计凭证和变造会计凭证?
出题原因-—会计资料应讲求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便于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情况,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会计工作者,按照法律的规定,不应使用伪造和变造的会计凭证,那么什么才是伪造会计凭证、变造会计凭证呢?
第二次作业:
1.银行四大存款账户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出题原因——四大存款账户的适用范围是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也是当会计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样才能找准所需要的账户,防止账户混淆。
2.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可以使用现金?
出题原因——现金这一节是新增加的内容,出纳的基本职责就是掌管现金。在现在企业,有很多工作银行直接转帐,但是有些工作必须需要现金,那到底什么样的工作需要使用现金呢?
第三次作业;
1.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如何界定?
出题原因——增值税是税收中的重要税种,报税也是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要想了解单位什么时候报税,就需要了解纳税期限,本题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2.税务登记包括哪些内容?工商和税务的关系如何?
出题原因——税务登记时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首要环节,也是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税务登记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工商和税务,但是前后顺序不一样。理解本题,帮助学生熟悉税务登记的过程。
第四次作业:
1.什么是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原则有哪些?
出题原因-—政府采购是本书新增加的内容,政府采购对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很深奥,本题考核的就是政府采购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府采购。
2.预算收入包括哪些部分?
出题原因——国家的国库都是通过预算收入筹集到的,收入包括哪些部分?帮助学生理解预算收入.
第五次作业: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出题原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内在的表现,是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内容中的基本要求,更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在身心的要求。
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哪些区别?
出题原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内在的表现,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的外在表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定义,需要从本质上区别,理解好本题,就能将会计的外在和内在完美的结合.
七、主要参考书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许秀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丛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肖淑兰,周清香,中南大学出版社。
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同步应试精品题典》张书翔,吴
瑞华,中国人事出版社。
八、实训项目内容、次数
实训内容、实训标准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实训标准
考核方案及实施方法
1.会计法应用能力
1.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
2.正确分析企业财务工作案例;
3.识别不同的会计岗位及会计人员职责。
1.判别正确,占 20% ;
2.分析正确,理由、依据充分占 50% 。
3.对会计岗位鉴别正确,占30%.
4.案例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占 20%
教师提供学生收集典型资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2.支付结算法应用能力
1.支付结算方式识别;
2.银行账户识别
3.违反支付结算纪律案例分析
4.规范地出票并准确识别各种票据。
1.案例分析正确,占 30% ;
2.理由充分有依据,占 30% ;
3.票据识别与流转正确占 30%
4.流程图绘制正确占 10% 。
教师收集典型案例和票样。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出票与鉴票。
3.税收征管法应用能力
1.识别违反税法的行为;
2.识别不同的税收征收措施
1.识别违反税法行为正确占30% ;
2.案例分析正确占30%;
3.识别不同的税收征收措施占 20% ;
4.案例收集情况及讨论情况占 20%
教师提供资料,学生分组讨论.
4.会计职业道德
理解职业道德的约束内涵
1.理解职业道德一般规定的内涵
2.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能够判断
收集资料,写出心得
习题
综合案例分析
能够综合分析案例
分析案例
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一)考核方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考核比例及要求
1.平时成绩占40%.主要包括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堂提问情况、板演、讨论、作业等情况日常考核,进行评价计分,记入到期末考试成绩。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基础会计理论部分的考核约
占百分之三十,而基本核算方法的考核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并结合从业资格考试内容进行笔试。
十、几点说明
1.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考纲,把握好重难点知识
2.以学生手中的教材为蓝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参照其他版本,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会计法规的新变化适当编排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最佳化。
3.坚持每章都进行单元测验,认真分析每次测验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下阶段教学中改进。多做几次与考证类似的模拟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找出应对措施,提高科目考试的合格率。
4.认真备课,讲究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运用幽默科学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师生互动工作,活跃课堂气氛。
5.加强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工作。
6.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课件,配合教学。
《法规授课计划书》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计划书(通用10篇)09-01
工作计划书范文7篇09-01
厨房周工作计划书(通用5篇)09-01
创业计划书20篇09-01
绿色食品创业计划书策划方案09-01
特产店创业计划书5篇09-01
蔬菜创业准备计划书范文创业计划书范文09-01
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09-02
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5篇09-02
2022创业计划书范文5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