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课外活动计划(通用8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以发展个人爱好,开展各种身体练习为主,以一小部分带动一大部份人,使多数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锻炼身体,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以学习、比赛为进行训练,通过这些活动内容,强化学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认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是在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尽可能开展内容较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使学生达到健身和活跃学生生活的目的,也同时为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为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形成公平、公开竞争的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自我完善。
三、活动措施
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做好宣传工作,使学生明确意义,积极参与;
3、定期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4、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负责学生安全;
5、做好总结,不断改进。
四、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
注:雨天可作临时调整。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结合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积极推广努力提高,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掀起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促进我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
二、口号
“阳光体育,健康你我他。”
三、实施理念
1、抓本质:首先做到体育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达到国家课程安排和要求,发挥体育课教学特点,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提高改善,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终身体育意识。保证高中体育课开好开足,不被其他学科挤占,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保证青少年身体健康必要的措施。
2、定目标:两方面的足量,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时间的足量,也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技能或项目的足量,充分体现出我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与支持,把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进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把体育课所授的体育内容引深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并且形成制度,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20分钟,课外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4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没有体育课的当天,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适当增加10分钟,力争做到体育运动时间上、内容上得到有效使用。
3、立特色:充分认识体育课与大课间、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在内容上科学的、合理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安排。同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某些项目学习需求,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合理性以及教育的积极性。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发或改编并推广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增强学生自觉参与锻炼的意识。
因地制宜、分类分组、学练竞技相结合,把体育课融入到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形成我校的体育特色,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提高课外体育运动的技能水平。
4、长发展: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努力加强我校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能力上积极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科研活动。
四、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员健身、人人锻炼”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大课间,优化大课间的时间、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通过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以点带面,以面带广,以“武”带“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安全性的原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无小事,从根本上杜绝任何硬件方面的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中,注重培养运动中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保护与防范。
2、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在进行各项教学和活动的开展中,内容上要体现出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方法上要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独特性,结合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3、全面性与个体性原则:着重全面性发展,同时也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实现人人锻炼、全员参与,推动整体素质教育。
4、教学方法选择原则:科学合理引导与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特点,安排好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课程计划活动内容,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发展,确实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有效的实施。
五、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大课间09:10—09:40,下午16:40——17: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汪根林
副组长:张长德、方国华、詹锦泉、方晓萍
组员:吴智俊、吴毅、邓华、程淦生、李彬、葛其斌、朱拥军、戴红霞、汪洋、胡根花、各年级主任和各班班主任。
体育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阳光锻炼一小时”各项活动安排。
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督促本班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活动。
3、统一思想,加强组织与领导,提高活动认识。
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放到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规程。通过家长会及学校广播站、班级墙报等形式,加强对师生和社会的宣传工作。认识体育与健康精髓,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把阳光体育活动推广发扬下去。
4、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概述
20xx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xx〕13号)。本纲要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也是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纲要》第五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回顾历史,在历届校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在体育教学部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努力工作下,我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历了一个从不断认识、不断改进、不断探索,到不断提高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教育和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学习国外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视角全面认识体育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厦门大学新一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1)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课程教学形式。结合课内外的多种自主锻炼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需要学生做什么,变为学生根据自身状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2)放开修课时间限制。改变以往学生只能在大一、大二修完全部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修课计划,除大一第一学期要求修完规定的基础体育课1学分外,其他3个学分均可在大学期间的任一学期修完,不再对大学体育课课程的修课时段做限制。
(3)获取学分途径多样化。除大一第一学期1个学分外,其它3个学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来获得,一是学生通过正常的体育选修课获取学分;二是通过特色项目来获取学分。特色项目学分:是指学生根据专长自选特色项目,如游泳、马拉松项目等。选择特色项目的同学必须要参加体育部组织的测试并达到规定要求,或者直接获得体育部认可的相关体育运动奖项。一个特色项目为1个学分。
二、课程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深刻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较熟练掌握两项以上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身心健康目标。根据学生需要来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课内外体育运动实践中,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保持良好的生理健康状态。并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的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社会适应目标。根据体育课程独有的学科性质特点,通过运动竞赛的对抗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体育课程设置
充分考虑我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师资队伍状况以及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剔除和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增加了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地方性和文化底蕴厚实的运动项目。目前,体育课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篮球、篮球裁判、排球、软式排球、排球裁判、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棒(垒)球、高尔夫球、游泳(冬泳)、太极拳(剑)、武术拳械、跆拳道、形意拳、八卦掌、木兰拳(扇)、自卫防身、散打、形意强身功、舞龙舞狮、健美操、形体塑造、瑜珈、体育舞蹈、街舞、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健身健美、马拉松、体适能、保健与康复等35门课。
四、体育课程学分设置
体育课程设4个必修学分,除大一第一学期必修1学分外,余下3个学分可在大学期间的任一学期完成;可以是任选课学分或特色项目学分,详见体育课程考试内容构成与说明。
五、体育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课成绩由学习态度、专项成绩、身体素质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定量或定性的评分标准。体育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优(85-100),良(70-84),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六、体育课程要求:
1、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法规性文件要求,体育课程未修满规定学分不能毕业,只能作为肆业处理,只有在新学年补满必修学分后,方可补办毕业证书。
2、体育课程不及格只能重修,不能补考。如因运动受伤等原因,经任课教师同意方可缓考,并在新学期开始前三周进行补考。
3、体育课程缺课(见习、请假、旷课)累计达1/3总课时者,该学分必须重修。
4、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与康复体育课,参加保健体育课学生需持医院保健科证明,在开学前3周转入保健班学习。学期成绩评定在成绩后注明保健字样。
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根据我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及我班的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推广快乐大课间的目的
1、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加与,在快乐中练,在练习中快乐。
2、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锻炼,并找到自己特别喜爱的1-2个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自身的技术能力,最终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使学生感受到大课间锻炼带来的好处,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4、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心理,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二、活动时间
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分钟
下午第三节课后三十分钟
三、活动内容
呼啦圈游戏跳绳校园集体舞
四、活动要求
1、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加大体育的宣传力度,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
2、活动时安全第一,各班要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好,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对器械、场地随时进行跟踪,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活动。
3、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班主任要清点好人数。
五、实施措施
1、活动量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要提前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2、活动要有实效,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能否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是活动的关键。活动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检测。
5、对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各班要制定出全面的、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好、指导好,以防为主,做到器械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各班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我校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20xx年体育课课时计划。
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活动分成低段组(1—3年级)、高段组(4—6年级)同时开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
低段组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棋类(以军棋、跳棋为主)
5.羽毛球;6.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折纸为主)
高段组课程设置如下:
1.田径;2.乒乓球;3.羽毛球;;4.篮球(基本技术及小比赛);5.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6.棋类(以中国象棋为主);7.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剪纸为主);8足球9.拔河
中学部课程设置如下
1.田径;2.乒乓球;3.羽毛球;;4.篮球(基本技术及小比赛);5.跳绳(单人);6足球;7.排球;8武术;9健美操。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各班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班内与班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武术操、校操、素质操、健美操、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体操,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轮滑活动等。
(2)、我校不仅每学期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田径运动会等;今年还承担了金凤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小学以体育乐园为主体,突出娱乐性;中学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北方冬季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全市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争取金凤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在我校长期扎根。
(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了内田径队、健美操队,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小学部测试成绩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初中部学生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良好率达到30%以上,优秀率达到10%左右。加强专项督导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不开展或不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班级,要在全校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保证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史永进校长
副组长:田维国付校长、王涛副校长
成员:王小静哈彦林罗发渊马英凯杨红艳王小华各班主任
五、工作要求
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各班要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强活动的统一领导,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校长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会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两不误。各班要科学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使文化课教学和体育锻炼安排合理,保证文化课教学圆满完成,“阳光体育运动”又有效开展。
3、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各项保障措施。各项体育活动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同时要有完善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具体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初中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及充满活力的校园。
二、实施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早操、大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
四、工作目标
1、保证学生在校锻炼时间1小时。
2、强化体育大课间和眼保健操的管理。
3、丰富实践活动课的教育内容。
4、重视加强学生体能的训练,强健学生体魄。
5、加快社团建设,形成规模。
五、工作重点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课外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对在课外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
2、各班把课外体育运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室外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
3、体育教师加强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体育课和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活动形式,开展如:跳绳,丢沙包,踢键子,跳皮筋,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项活动,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不断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六、具体要求:
1、早操: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15至20分钟的早操活动;
2、大课间:学校应在每天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之间安排25分钟的1次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3、体育课:初中1-2年级每周为4节体育课,初中3年级和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
4、课外体育活动:各学校应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1课时的体育活动。
七、保障措施
1、学校增加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购买体育活动器材和健身器材,制作宣传标语等。
2、按规定给各班通过体育比赛等形式奖励班级体育活动器材,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加强体育教师业务培训,不断促进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儿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我校体育工作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提高“两操、一课”的质量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为核心,教会学生强身健体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会学,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我校设置了以田径练习为主,乒乓球练习为辅的课程内容。
田径主要内容: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铅球、实心球。
乒乓球主要内容:步伐移动,发球练习,正反手发球。接发球练习,推挡球、正手攻球、比赛小常识,擂台比赛。
三、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为体育课以及大课间活动时间,另外每天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时间可以分项目进行练习。
活动课内容安排:
日期活动内容备注
周一田径下雨天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或者观看田径、乒乓球比赛的录像。
周二乒乓球
周三田径
周四乒乓球
周五田径
四、后勤保障
学校负责教学、活动设备的调剂和添置,保障兴趣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指导教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7、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不能做聊天、乘凉等活动。
8、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并确保活动安全
六、安全措施
(一)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意外伤害预防预案
1、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对兴趣小组成员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活动安全。
2、要组织学生召开《加强体育课运动安全》的会议,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
3、每次体育兴趣小组活动,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2)、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见习或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3)、体育兴趣小组成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4)、教育学生活动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二)、应急预案。
1、活动时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活动时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
3、体育活动时,老师应时时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如在课上一旦有运动性伤害事故发生,教师们要沉着冷静,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判断,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4、学生运动时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沉着冷静,及时汇报老师,安全应急处理小组立刻对事故作出判断并加以处理解决。
5、对学生进行专项安全教育,进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便发挥应急预案的最大效用。
(三)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
1、全校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2)具体内容:开展健身跑活动,另可根据学期计划制订出体育节活动计划(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班级篮球赛、乒乓球、广播操比赛等),提前下达各年级组织参赛。
2、班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一般安排在全校性体育活动之余进行。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
(2)具体内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实心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运动项目,由各班自定、自选。
3、个人体育活动: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及班级体育活动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
4、校运动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
四、检查与考核:
1、必须高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并认真组织做好有关检查、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实到人数、集队、跑步队形、徒手操、纪律等方面),要把各班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情况作为专项内容列入班级五项评比竞赛之中,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活动。
2、校值周班级协助做好相关的检查考核工作。
3、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体育组对班级跑步活动进行达标考核验收,同时把成绩纳入班级考核和学生个人体育课成绩评定。
五、其它要求和说明:
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加;
3、各班应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科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活动时间,轮到活动班级应提前到场地准备,不得无故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4、各班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后,应根据本班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活动内容,分班认真组织开展(若有体育类竞赛活动安排时除外);
5、班主任为各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直接责任人,要做好督促和组织管理工作;
6、体育教师须按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管理:
1、除雨天(地面潮湿)和放假时间外,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开展活动,未经同意不能随意参加其他的活动项目。
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得迟到、早退和不参加活动。
4、体育委员活动前后,必须向本班班主任简要汇报参加活动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组织部分学生归还体育器材。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设备,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记过、赔款等处分。
6、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尽量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损伤程度。
【体育课课外活动计划(通用8篇)】
《体育课课外活动计划(最新)》相关文档:
2023年有关课外活动计划汇总8篇09-19
2023年体育课外活动总结8篇10-11
大学生课外活动个人总结范文大全13篇10-20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策划书10-31
课外活动安排方案11-14
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11-14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4篇11-14
课外活动计划7篇11-14
关于课外活动计划(精选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