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时间:23-03-27 网友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制、白然通风不良, 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场所。常见的密闭空 间有:反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井、地窖、 储藏室、船舱等。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一是各类有 毒性气体,常见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二是由 于化学耗氧、氧气被惰性气体取代等引起的缺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 施,可以引起劳动者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鉴于密闭空间作业易对操作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从事密闭空 间作业的相关单位及从业人员务必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准入管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操作者应得到作业负责人的准许; 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安全操作规程并制定应急救援预 案,积极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同时做好上岗前和在岗

期间的卫生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者掌握在密闭空间环境下安全操作的 知识和技能;作业时至少有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负责监护操作者。

2.作业前预防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 施,对密闭空间充分清洗,进入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以保证空 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

3.作业前环境检测: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检测,了 解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因素,通常先测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性气体,

最后有针对性的测定有毒气体,气体的浓度须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 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4. 作业中防护:在作业过程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 保证能稀释 作业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并满足呼吸需要,强制通风时应把通

风管道延伸至密闭空间底部;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时,作业人员必须 按照〈〈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标准的 要求选择和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 用品,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另外还应根据需要配备通讯工具、安全 绳索等。

5.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时,救援人员在得到 作业负责人准许后,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迅速将窒息者 或中毒者移至户外露天处,施以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同时尽快

送往医院救治。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相关文档:

智慧课堂,助力提升学生作业效度.09-05

青年大学习第十三季第四期课后习题作业第3题答案09-14

最新喷漆房之油漆作业现场处置演练方案09-16

喷漆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 喷漆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记录09-16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09-16

喷漆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方案 喷漆作业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记录09-16

喷涂作业场所现场处置方案09-16

2023年数学作业没写检讨书(15篇)09-19

作业未完成检讨书(合集15篇)09-19

作业没完成检讨书10篇09-19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