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城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经济文化强镇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城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省市区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中国豆制品第一镇”、“全国民族经济豆制品特色镇”、“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乡镇最具投资潜力500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名镇”、“全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民营经济示范区”、“山东省中小企业优秀创业平台”、“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枣庄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得到上级领导和全镇群众的充分肯定。总体来看,“十一五”规划实施顺利,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和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38.57万元增长到2010年1009.27万元,年均增长39.4%;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8亿元,年均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从2005年的1.3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2亿元,五年翻了三番;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年均65%的增长,2010年达到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400元以上,2010年达到6057元;同时,确保了教师、机关干部工资按时增长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月工资从2005年的635元增加到2010年的2192元,教师月工资支出从2005年的3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万元,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实施全民创业和大项目带动战略,目前全镇有投资过亿元项目6家、过千万元项目52家,规模企业32家,分别是2005年的 倍、 倍和 倍;豆制品产量为2005年的 倍,个体工商户是2005年 倍,经济总量创历史最高。二是实施多元化发展、多点面支撑战略成效明显。新型化工方面,投资1.6亿、占地80亩的同泰维润化工项目基本竣工,一期工程投入生产,丙酸钙生产规模全国第二、山东第一,年可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儿童用品方面,投资1.8亿、占地100亩的喜得尔儿童用品项目和投资1.2亿、占地60亩的爱尔特儿童用品项目先后落地建设;物流产业方面,占地300亩的振扬物流加工基地和占地500亩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已经完成规划、即将动工建设;三是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关停拆除了2家泡花碱厂、城头水泥厂、肇祥纸业等一批高耗能企业,大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了一批环境友好型项目;打击整治小淀粉、塑料颗粒等“土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质量不断改善。四是境外城头增添活力。分别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和嫩江建立了20万亩绿色有机大豆种植基地;在长沙、郑州建立了招商基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贵州购买了华际煤矿,又投资5000万元成功完成15万吨技改,通过联合式生产验收,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旅游服务业有了新突破。把旅游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发展培植,加快月亮湾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引进天津鲁华公司,注册山东鲁华环境艺术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原生态、立体化的设计理念投资2亿元在月亮湾湿地建设明清徽式接待中心、天然阳光浴场、苗木繁育基地、生态采摘基地及奇石展销中心等旅游配套项目,进一步提升月亮湾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水平;成立了全市首家集土地流转、旅游开发、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月亮湾旅游合作社,将湿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规模经营,已栽植观光苗木200亩、发展高效农业300亩。加强景区规划及景点建设,成功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房庄古梨园有效得到保护开发,豆制品基地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全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旅游强镇顺利通过验收,长巷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旅游立镇战略的实施。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特色城镇建设年、提升年活动,小城镇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镇居民1.5万人,建成区面积位于全区前列,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一是高起点规划。邀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全区第一个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了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镇建设目标,实现了小城镇建设有据可依。二是规范化建设。统一定位、统一标高、统一造型,明清仿古风格和伊斯兰民族风格合理布局,绿化、亮化、广场及供排水科学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三是高效能管理。成立了全区首个城镇管理执法中队,实行了城镇环境维护服务外包,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经费、有考核,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四是与景区建设相结合。挖掘城头历史文化底蕴,对城镇部分街道建筑,进行了明清风格鲁南民居改造,注重绿地景观布局,建成广场及绿化节点6处,文化景点2处。五是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了五大园区,拉大了城镇框架,带动了创业就业。六是与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开工建设了金城花苑一期二期,月亮湾花苑一期、春福盈社区一期、文苑商贸城等新型社区,其中金城花苑规模全区最大,入住率最高,新建住房1000余套,以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向城镇集中,增加了城镇人气和活力。
——农业结构更加完善。投资400万元的卞庄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完成,投资3859万元的2万亩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动工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建成蔬菜批发市场一处、蔬菜果品恒温库4个。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基地1.7万亩,绿色红椒、火樱桃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脱毒土豆、富硒大葱、鼎鑫豆制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发展高效农业2.3万亩、规模养殖场12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购买能力进一步提高。引导建立土地合作社8家,在月亮湾旅游合作社及万恒、寨子土地合作社的带动下,初步实现了农业特色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获得上级金融部门授信1500万元,贷款370万元。坚持把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成为全区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持之以恒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增进群众福祉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率先在全区完成小学布局调整,实现了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德洪庄小学、明德小学、幸福海尔希望小学,祥飞海尔希望小学、三十七中宿舍楼、餐厅相继投入使用,“三亮三改”工程全面完成,教学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施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提高了“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水平。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6个,全面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新农合参合率全覆盖,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看病负担。计划生育工作扎实稳步发展,新建了计生综合楼和服务大厅,投资35万元对各村人口文化大院和文化长廊进行升级改造;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公约,对计划生育家庭及重点人群实行联保责任制,强化利益导向,计生户参加新农保、新农合及社区购房均享受优惠,先后荣获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一等奖、创新奖。加强校园安全保卫,为每个学校安装了红外线监控设备,配备了警用防卫器械,确保了校园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投资近30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40万元建设了群众服务中心;突出食品安全、建筑领域安全、交通安全和学校安全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群众安居乐业得到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人均占有仍然偏低。二是经济发展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乏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三是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加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承载能力不强,环境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宽,影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二章 “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
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镇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承担重大战略转型任务,还将接受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的考验。
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为我镇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省委、省政府把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作为实现新跨越的突破口,明确提出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为我镇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山滕一级路完成规划,为我镇更好地融入山滕经济区一体化提供了便捷通道。四是近年来,我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加快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紧迫性加大,但是我镇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二是区域竞争压力增大。虽然我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与我区先进镇(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区各镇(街)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蓄势发力、争先进位,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三是社会利益矛盾更趋复杂多样。“十二五”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健康、环境、文化、社保等公共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消费、投资,从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上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更加重视共建共存、改善民生。
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从外部还是内部看,我镇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指导思想
第三章 “十二五”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经济文化强镇的工作目标,抓住“一条主线”(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八大战略”(发展环境优化、大项目带动、多元化发展多点支撑、全民创业、特色古韵城、新型物流促农、生态旅游立镇、和谐惠民),加快“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五个城头”(宜业城头、宜居城头、宜游城头、文化城头、幸福城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二)任务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镇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新提升。
——经济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确保翻一番、力争翻两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
——改革开放目标。实际利用外资金实现20亿元,年均增长 24.8%;进出口总额实现1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5.1%。
——生态建设目标。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92吨标准煤;COD、氨氮排放均削减13%;SO2、氮氧化物排放均削减18%;林木覆盖率达到49%。
——社会事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转变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优争先、以质取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促进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中心城区带动、重点区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探索符合我镇特色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模式,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公平正义,把改善民生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全镇居民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和谐发展。
四是坚持生态环保,促进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环境治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正确处理启动内在活力和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激活发展动力,不断探索能够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上进的体制机制,实现创新发展。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城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产业发展
(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按照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市场、发展大集群、打造特色镇的要求,加快园区建设,积极优化豆制品特色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休闲食品、机械制造、儿童用品、新型化工、农产品加工物流为主的多元化工业经济,全面推进全镇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15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确保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
1、坚持全民创业,提升豆制品传统主导产业。鼓励民营企业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投资、展销、洽谈会议,到高校和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等活动,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使企业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加快技术创新,确保食品安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拉长豆制品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以干法豆制品、休闲食品、豆制品机械制造等产业为重点,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品牌化战略,争取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品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推动集团化建设,形成城头豆制品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成国家级特色产业镇和优质豆制品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争取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翻一番,形成传统产业质量提升、优势产业规模膨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2、拓展创业平台,做强产业基地和园区。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电力、通讯、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为企业项目入驻搭建优良平台,提高产业基地承载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基地西扩和隆达路东西延伸、文化路向南延伸;重点推进银山工业园建设,连通东昌路,整合机械制造园区,打通振扬大道,改造升级迎宾大道南路,对接山滕一级路,创建省级工业园,打造山滕经济带大项目集聚区;以西部青年路建设为轴心,规划新型园区,发展高铁经济,打造山滕经济带桥头堡。在满足禧得宝、爱尔特、同泰维润化工、振扬物流等项目入驻园区的同时,积极吸引项目落地,力争将豆制品标准化基地和银山工业园建设成为资源配置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公用工程完善,在环境保护、安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确保到“十二五”末,基地和园区建设完成后,年产值实现20亿元。
3、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充分利用上级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策划、包装项目,利用多种渠道、整合各类资金扶持企业发展。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帮包责任制,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强化责任,盯紧靠上,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千方百计促进在建项目加快进度,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的方针,借助招商基地、在外商会和中介机构,掌握投资信息,明确招商引资方向,突出招引产业链高端项目和产业链缺失功能项目,形成豆制品产业集群和产业板块,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严把产业产品、投资强度关口,真正把招商引资的成效体现在税收增加、财政增收上来。“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二)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三产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月亮湾国际级湿地公园的优势,以打造高端文化旅游精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促进全镇服务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上层次。“十二五”期间,确保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项目3个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1、推进生态旅游立镇建设。坚持景区建设经营特色化理念和风格,围绕休闲度假静态游、自然观光生态游、古村风情民俗游和采摘互动体验游,开发特色旅游精品,着力打造“亭台古韵城、诗情月亮湾”品牌。具体开发建设“一区三线”:一是休闲度假区,重点完善龙潭会馆、阳光浴场、水上接待中心、休闲中心、星级酒店、农家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特色餐饮,确保游客流连忘返、常来常住;建设会展中心,丰富经营业态;二是自然生态观光线,加大月亮湾湿地保护力度,建设拦水坝,拓宽水域面积,恢复生态植被,合理融合人工湿地建设,扩大苗木繁育基地,打通滨河观光道,与水利及环保教育结合,建成自然生态博物馆,连接响水河地质奇观与房庄古梨园,呈现奇石秀水原生态,建设摄影、写生、生态教育基地;三是古村民俗风情线,建设鲁南古村落、商业古街,修缮观音庙、清真寺和张家大院人文景点,开发旅游商品,展示民俗文化,整合豆文化资源,建设影视拍摄和旅游商品研发销售基地;四是互动体验采摘线,开发水上漂流项目,建设垂钓中心、引进篝火表演,以智能温室大棚带动有机蔬菜和林果种植,建设水上娱乐、果蔬采摘基地。在服务项目建设上,设立湿地景区管委会,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完善景区基础配套,加大景区宣传推介,开展节会活动。十二五期间,力争2年内列入枣庄二日游景点,3年内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5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目标,打造国家级旅游强镇。
2、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滕水公路、木娄公路、山滕一级路和邻近京沪高铁、京沪高速、京福高速、104国道、省道优势,发挥豆制品加工、休闲食品加工、大豆存储、机械加工、土豆存储和生产地条件,在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完善豆制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大力引进新型物流企业,形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为特征的流通格局。加快城南农产品物流商贸城、豆制品物流园区建设,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积极引导豆制品生产企业、机械制造企业、恒温库在强化自身物流管理的基础上,确立物流职能,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及设施,实行主辅分离,引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以下内容:完成城南农产品物流商贸城、豆制品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城乡物流城镇。到2015年,全镇物流企业达20家,企业集团2家,税收达1000万元。
3、城镇社区服务业。以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明确社区组织与社会服务企业的职责。优化配置社会服务设施,鼓励创办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加快完善金城花苑社区服务中心、月亮湾花苑社区服务中心、春福盈社区服务中心内超市、老年活动室、医疗保健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强化豆制品基地商务中心、月亮湾商务休闲中心、汇泉商务超市的示范带动,推进小超市、餐饮、住宿等行业共同发展,不断拓展城镇社区服务项目,培育和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建立灵活沟通,快速反应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提高城镇社区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社区服务发展力争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功能齐全、规范运作的城乡一体的社区服务网络。
(三)提升“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支柱产业来抓。十二五期间,争取文化产业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树立文化城头品牌,确保全镇每村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建设完成,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1、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适应文化建设发展的机制体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项目扶持为辅,建设一批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保证群众的文化权益,引导群众树立核心价值观;对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具体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一批文化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豆制品文化科技公司,组建城头豆文化产业集团,打造文化产业龙头。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2-3个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2、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城头实际,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挖掘培育大豆文化、生态文化、农村大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园,进一步完善豆文化展览中心和大豆文化广场建设,办好豆制品文化节,新建“豆食天下”美食大院,开发推广“全豆宴”,展示传统豆制品制作工艺,发展创意文化,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AAA级旅游风景区,打造大豆主题文化城和中国豆文化第一品牌。依托月亮湾湿地资源,建好一馆一村一街,在《情系月亮湾》拍摄发行的基础上发展影视制作,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相互促进。以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为重点,建成一批覆盖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到十二五末,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涌现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
3、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加大对文化人才引进力度,配齐配强专职文化工作者,将“一民企一名大学生”工程向文化企业倾斜,设立人才培训专项资金,落实文化工作者特岗补贴;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帮助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民间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成立秧歌队、宣传队、书画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新建社区及村级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加强马鞍山、西城头汉墓群重点文物保护,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到十二五末,文化人才引进与储备、配置与使用、保持与激励、培养与开发管理体系建设趋于合理,培养和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四)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镇村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重点发展时村、长巷等村的粮食种植,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低于3万亩,总产量不低于3.5万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继续培壮土豆、大葱、红椒、林果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效益突出的农业经济板块。同时,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培植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新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5个,新培育农村经纪人150人,带动农户6000户以上。
2、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教育引导农民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加大农产品抽样监测力度,杜绝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开展农业品牌创建,改良品种、改善品质、打造品牌、提升品位,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5个以上,积极创建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善全镇农田种植条件。积极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德洪庄、长巷等村水渠修复加固工程;完成卞庄水库、高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开展城河河道清理工作,修建橡胶坝2处,提高防洪减灾能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挥农机作用,减轻劳动强度,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确保十二五末,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5万千瓦,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0%。
4、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模式,开展好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各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队伍,扩大土地合作社规模,促其真抓实干真运作,增产增效促增收,力争到2015年全镇土地入社率达到60%,新流转农村土地面积5000亩以上,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争取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富民兴村强镇工程;继续加强农民培训,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等省、市培训项目为依托,组织实施好“现代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对农民辅导员、沼气生产工、农机操作手、农村经纪人等各类普及性培训20000人次以上。
第二节 城镇建设
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进一步统筹镇村发展,推进镇村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改善镇村面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加快推进小城镇和社区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特色新型中心镇的目标和全镇整体规划布局,坚持农村住房建设、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突出鲁南仿古民居特色和伊斯兰民族风格,打造规模大、环境美、配套全、活力强、有特色的山滕结合部新型中心城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0%。立足建设全区最大城镇,规划范围北至城河、南到工业路,西至月亮湾路、东到东环路,打通文化路、隆达路、金城大街,建设东昌路景观大道,将城镇规划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北部结合景区重点建设仿古建筑及明清风格民居,中部建设居住区及商业、办公区,南部结合豆制品基地重点建设项目集聚区。按照居民向社区集中、社区向城镇集中的原则,重点建设四大千户社区,中部在完成金城花苑一期二期的基础上建设三期工程,西部实施月亮湾花苑二期工程和面向滕州高收入人群的湿地别墅群,对接金城花苑社区,南部实施春福盈社区二期工程,东部在文苑商贸城基础上利用镇政府和三十七中家属院开发文苑小区,争取新增住房3000套,承接农民向城镇转移。
2、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施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以上。实施好迎宾大道、青年路等道路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争新增道路里程15公里以上;结合社区建设,制定农民到城镇购房、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改造豆制品老市场,开发东昌路和月亮湾花苑沿路商品房,集聚城镇人气商气,增强城镇活力引力。鼓励有条件的村开展旧村改造、土地挂钩试点工作,逐步缩小村庄面积,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实施镇村人饮安全工程,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新建镇驻地污水处理厂一座,新建垃圾中转站5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周转、市处理的运转机制。
3、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实现小城镇建设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对所有区域实行定岗位、定责任、定路段、定人员的“四定”管理,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管有力、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污水、垃圾有效处理;重点抓好镇驻地、城镇主干道路、村村通道路、旅游景区、村庄的综合整治,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镇容村貌、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等专项整治,加强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和管理维护,完善湿地公园、广场、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超市、酒店、宾馆、文化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配套水平,努力创建“平、明、绿、美、净、齐”的镇村环境。
第三节 绿色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创建生态城镇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生态建设。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规划建设两条生态链条:依托马山头、东岭打造山脉生态链条;以响水河、高庄水库、月亮湾湿地打造水系生态链条。重点实施月亮湾湿地公园绿化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林网等工程,抓好林木管护,力争到2015年,新增成片造林面积2000亩,路域、水域、农田林网“三网”面积达30000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42%;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成功。
2、加强环境保护。以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为支撑,以总量控制、结构减排、水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污染防治设施专业化、市场化。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加大畜禽养殖场粪便利用和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对所有入园企业都完成环境评估报告,确保所有工业污染源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的整治力度,推进固体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环境安全。
3、加强新能源利用。抓好节能减排,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建立淘汰落后机制,抓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淘汰工作,推进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强化企业节能管理创新,积极探索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形成有偿使用能耗容量和环境容量指标的运行机制。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共参与结合,大力推广新能源利用。加快推进风能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新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社区)10个以上。
4、节约集约用地。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按照上级制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供地,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加快推进空心村改造和农村居民点整合,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第四节 社会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业,鼓励自主就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参保率达到100%,全镇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社会养老待遇。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100%。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以救济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临时救助为重点,全面建立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运行通畅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加强镇敬老院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确保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五保老人均能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
2、加快发展教育业。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师绩效工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推进教育事业和谐、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推动农村社区幼儿园规划建设,力争2年内新建高标准幼儿园一所;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到2015年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3、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不断提高就医水平,确保2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逐步完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确保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看得起;稳步推进乡村医改工作,实现药品零差价;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4、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不动摇,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中心任务抓宣教,以完善“四级责任奖惩”体系这一机制作为保障,以控制违法生育、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两大核心任务,突出抓好财政投入、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三大重点,加强计划生育班子、队伍、制度、阵地四项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镇计生工作逐步实现“宣教先导、政策主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确保全镇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和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上级要求的范围以内。
5、推进“平安城头”建设。大力推进电子监控“镇、村”建设,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镇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覆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实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公共服务管理“五大工程”,着重在创新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管理流动人口、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上下功夫,达到社会建设有新突破、社会管理有新发展、群众工作有新提升、平安建设有成效;严厉打击犯罪,推进群防群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节 政治文明建设
以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抓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和专职武装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加强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行和规范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办法,深化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严格依照政策兑现村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从严治政,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五章 保障措施
本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创新实施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健全规划体系。各部门要按照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制订好专项规划,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管理体系。
落实目标责任。镇党委、政府成立规划实施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级要积极履行规划的实施职责,细化各项落实措施,提出年度或分期实施计划,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加强实施监测。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提高规划纲要实施的有效性。
强化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十二五”规划纲要,让全镇人民了解和把握城头发展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美好前景,使规划描绘的发展蓝图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力支持规划纲要实施。
《城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