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指导免费课件

时间:24-03-19 网友

新闻写作指导免费课件

  篇一: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

  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新闻材料的采集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的合称。

  “特殊”的含义是什么:

  专业性、新闻性、广泛性、时效性 连续性、公开性

  1、不同于社会调查:广泛不求时效2、不同于公安侦查:蛛丝马迹

  3、不同于作家调查:积累不求时效4、不同于党委调查:政策性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是什么

  目的差异性时间限制性项目突发性 需要广泛性 知识全面性活动的艰苦性

  三、一篇稿件诞生分哪几个步骤?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四、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 2、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 3、采访是写作的先决条件

  五、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一)基本任务

  1、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2、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二)材料的基本要求

  材料的准确度:真实,准确。

  材料的深刻性:反映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 挖掘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

  材料的全面性:多、全、整。 材料的细微程度:具体、生动、有细节

  第一、二、三、四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记者亲自感知,不经任何中介转换 第二手材料: 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获得 第三、四手材料:记者从非当事人或非目击者那里获取的材料(查阅资料)。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重点和采访方法

  一、新闻采访的重点

  (一)抓新动向

  1、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新动向2、抓影响全局的新动向 3、抓反映新动向的社会传闻 如地震传闻

  (二)抓新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给人指明前进方向,并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发现途径:

  1、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三)抓新成就

  (四)抓新风尚

  1、报道要有长期的观点2、报道要有针对

  性

  3、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报道 4、同中求异,异中见新

  (五)抓新经验 (六)抓新问题抓新问题:

  不是单纯暴露矛盾,而是引起有关方面的警觉,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促进矛盾的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新闻采访方法

  1、个别访问(个别访谈)——重点人物

  2、集体访问(集体访谈)——复杂问题(开座谈会、——一记者对多采访对象新闻发布会——多记者对一采访对象)

  3、上下结合(领导——群众)4、点面结合(典型——全面)5、交叉采访(跨行业和地区采访)

  6、漏斗采访法 7、漂近法 8、勾推法

  访谈(访问)的方法

  访谈(访问):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

  1、个别访问:即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这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个别访问能根据采访对象特点,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 。

  2会和记者招待会。

  集体访问有哪两种形式? 座谈会:又称调查会,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座谈会上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并可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由个人出面举行。这是集体访问的一种。

  新闻采访有哪些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

  2闭合式提问:较具体、明确、范围比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

  3先开放后闭合提问:漏斗式提问

  4、迂回式提问:漂近法 5、先周围后中心法:勾推法

  6、漏斗型采访法(漏斗型采访法):即先提开放式问题, 后集中用闭合式提问

  7、漂近法:迂回式提问方法西方人叫“漂近法”,即先提若干过渡性问题,然后逐渐漂近到敏感问题。这个过渡会使访问对象逐渐熟悉记者,消除原有的戒备心理,而记者又有意把敏感问题隐蔽在一般问题之后,使对方不自觉地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敏感问题

  8、勾推法:

  1勾推法:唐朝有一个太守,他问官司,先去了解原告被告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情况,然后再审原告被告。这叫作?勾推法?。

  2围环境比较之中探求、考核,在探求与考核之中深究、推论.

  第三专题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一、报纸是记者的线索库

  新闻写作的两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新闻

  新手就可操作的简讯。突发事件,五要素,初级业务

  2、第二重境界新闻

  解释性报道 全方位报道等(解释、说明、言人所未言,潜在规律》

  二、会议是新闻富矿

  1、记者最常开会,跳出会议程序,切脉“公共兴趣”

  2、品味“插话”, 3、关注”即席发言”

  三、留心生活小事

  1、衣食住行报道具有最广泛的读者 2

  3、在生活便利中寻找变动4、在群众交口称赞中找线索

  5 6 7

  四、聚焦工作“热点”

  五、民间传播线索多—— 聊天是培植新闻源的途径

  1、谈天说地是“点子”和线索的温床 2、聊天贵在思想碰撞

  3、聊天是培植新闻源的途径 4、汽车、火车、飞机上聊天要留心

  六、关注读者接待窗口及信访办(当前留意核实网络论坛 )

  1、新闻热线、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都是新闻爆料重要途径。

  2、抓读者不等于捅漏子,要关注各相关方面的看法和解释3、读者线索依赖良性循环

  第四专题 新闻采访的过程和技巧

  一、访问的心理过程

  (一)接近阶段(记者“搭桥”) (二)融洽阶段(三)沟通阶段(四)激发阶段

  如何接近采访对象,营造最佳采访气氛?

  1、接近采访对象的“由头” ①从种种经历中寻找接近的“由头”。②从熟人、熟事中寻找接近的“由头”。 ③从兴趣、爱好中寻找接近的“由头”。 ④从同情、关心中寻找接近的“由头”。 ⑤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或者彼此曾经从事过同类工作,或者受到同类教育等找到接近采访对象的“突破口”。

  2、几种具体的办法 ①不要拒绝对方的请求,尽可能为对方提供帮助。②研究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 ③不仅做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而且成为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

  ④借助一定的“中介”拉近与被采访的距离。

  3、所谓“斯诺法”与“黄宗英法”

  ①“斯诺法” 特点:就是善于,“搭桥铺路”,只有找到消除紧张心理的工具和选择共同兴趣的话题,才能创造融洽的采访气氛。所以这种采访方法又被称作“搭桥艺术”。

  ②“黄宗英法”首先就是交朋友,关心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疾苦,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二、谈话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提问的总原则是什么?

  1、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 2、抓住疑问点。

  3 4

  (一)提问的方法

  1、开放式提问2、闭合式提问3、诱导式提问4、激发式提问5、迂回式提问6、追问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 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开放式提问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访问的开头,也可在采访过程中作为一种过渡和调节的手段。它适用那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

  优点:给对方回答问题的限定面很宽,回答起来比较自由,有时会有一些精彩发现;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思路,也有助记者了解面上的情况;回答起来自然,缓和,对方不受约束,因而谈话气氛轻松、活跃;提问难度小,用在对陌生的访谈对象中,可以寒暄,赢得思考时间。

  不足:泛泛的提问,只会得到泛泛的回答,不容易得到实质性的材料,采访不容易深入下去;问题太大,有些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用得太滥,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什么是闭合式提问: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有时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一般用来核准某些事实,挖掘典型细节,对重大问题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还可化整为零,把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 优点:比较直接,以得到采访对象的直接回答,获取有价值的材料;时间短,收获大,记者牢牢掌握提问的主动权;问题集中,采访能深入下去。

  不足:提问有些单刀直入,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如果对问题选择不当,或漏掉某些问题,都会影响记者对全面情况的把握。

  3、诱导式提问:就是启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巧设话题,使对方敞开胸怀,说出他真实的,具体的想法。 适用对象:心里有话但谦虚不愿意说的采访对象,性格内向采访对象,想谈又不知道从何谈的采访对象,认识不到哪些材料是有价值的采访对象。

  诱导问的三种启发方式 ①接近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工作、生活经验,假设出在空间、时间上若干事物与采访对象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②相似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假设若干个在事物性质上相似的事物去与采访对象一个一个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③对比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工作,生活经验,假设出在事物性质上相对立的若干事物与采访对象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诱导问注意问题

  1、避免在采访时“诱供”,分清“启发诱导”和“强加于人”的性质不同。

  2、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4、激发式提问

  与激将法相似,可通过反问、设问和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

  ①反问法:也有人称激将法。就是选择针对性强,措辞犀利的问题直逼对方的要害,激化对方的情绪,“逼”对方来回答。 注意问题:

  1问题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令人无法摆脱。 2语气应慎重,用词有分寸,刺激强度适中。

  3一切以深入挖掘事实的真谛为目的,不过多地揭伤疤。

  4在迫不得已情况下使用,使用频率不宜过高,与正常谈话交叉使用。

  ②错问法:这是一种从相反的方向,提出一个分明错误的问题,以刺激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否认错误,澄清事实,探出真相的提问方法,其强度超过激问法。这是一种“以误求正的方法。 注意问题

  1一直错下去会使采访对象误解,记者不可离题太远; 2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注意措辞分寸; 3运用错问的出处不能确指,要以模糊的第三者为宜。一般采用“有人说”、“据说”、“据传闻”。 ③设问法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注意问题:1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2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5、迂回式提问:在访问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就要放弃正面提问,采取迂回式提问,从侧面迂回,逐渐引入正题。迂回战略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付消极采访的对象上。这种迂回式提问,西方有人叫“漂近法”

  6、追问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适用范围:①彻底弄清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追问法注意问题

  1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

  2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②挖掘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③探寻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访问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

  (二)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宜简洁 2、提问宜具体 3、提问宜间接 4、提问宜深刻

  5、提问宜自然 6、提问宜节制要具体把握两个小侧面:①注意提问的得体、贴切,婉转、入耳。 ②讲究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

  三、调查座谈会

  适用范围: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或事件

  作用:迅速了解情况,完整了解情况, 及时验证,活跃气氛

  四、现场观察

  (三)作用:占有第一手材料,直接获得新闻线索, 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增强新闻可读性,激发记者的写作热情,弥补其他采访的不足

  (四)现场观察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 2、多加请教 3、抓住特点 4、选择地点

  5、善于用脑“深入”=“身入” ,“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五、采访中的倾听

  1、善听

  ①善听的作用 A.善听是记者采访必备的基本功B.善听是记者深入采访的前提 C.善听能防止失实

  D.(另外一层次)善听可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②善听的表现: A.听出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B.听出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事物。 C.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

  六、做好采访记录

  篇二: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1:电子版写作注意事项:

  A标题宋3加粗

  B副标题:宋四加粗

  C+++讯:宋4加粗

  D句首缩进:两字符

  E行距:倍

  F正文:宋体小4

  2:新闻术语注意事项

  A活动名称,组织名称要写全:橘园园区学生自律委员会,橘园园区学生党员服务队 B恰当使用人称代词,慎用“我们”,“你们”等

  C不要写简称,写全“新闻编辑部”而非“新编部”

  D新闻少带主观色彩的评论或观点,应尽量保持中立。

  E新闻应注意严谨性,适当带活泼性

  亲,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发几个附件给你哈。

  篇三: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讲稿)

  一、版面术语

  报头、报眼、报脚、报眉、头版头条(二版头条、三版头条等)、偏头条、 倒头条、通栏标题、套红、中缝(一四中缝、二三中缝等) 二、报纸的文体

  主要有三种:消息、通讯和言论 新闻的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言论(评论)、图片 狭义:消息(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 消息字数一般要求:重大消息不超过800字,一般消息不超过500字。 三、什么是新闻(消息)?

  (1)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最迅速的手段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宣 传文体。 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消息来源格式:本报讯(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新华社消息、路透社 、塔斯社等等 (2)特点:

  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较小。 内容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另加“如何” (3)消息的结构: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写法: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四、消息的种类(按写作特点分)

  (1)简讯(新闻短波)(2)动态消息 (3)经验消息 (4)综合消息 (5 )评述性消息 (6)新闻特写(素描、特写) (7)人物消息 (8)公报式 新闻 消息范文

  国家基地助威市场品牌开路 石首水产品走俏全国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胜萍 通讯员王林)日前,一辆装有8万

  余元品牌鱼苗的运输车从石首驶向四川汶川县。该市水产品靠国家基地助威 ,市场品牌开路,走俏全国。

  石首地处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境内可利用水面30万亩。为此,石首建 起国家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国家长吻鮠鱼良种场、国家上津湖健 康养殖示范场,年繁各类幼鱼苗4000万尾,育种2000万尾,年销售原种5万公 斤。

  笔架鱼肚是石首响当当的品牌,因其产自长吻鮠的鱼鳔形似笔架而得名 ,成为著名的“淡水八珍”之一,国家将之作为宴请外宾的一道佳肴。但自 然繁衍的长吻鮠毕竟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石首经过近20年探索,终于拥有了 长吻鮠亲鱼驯化、苗种驯食、饵料配制、病害防治等多项知识产权,年产 3000万尾长吻鮠供应到长江沿线各围养基地,生产商品长吻鮠1000万公斤, 加工笔架鱼肚10万公斤,年产值过8亿元。

  名牌效应带动石首名特优水产崛起。10万亩稻虾野生寄养,10万亩大水 面河蟹养殖,10万口长江故道网箱养鱼,甲鱼、乌龟、黄鳝、青鱼、银鱼等 名特优水产养殖占全市水产面积80%以上。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达100% 。去年,仅“调弦牌”龙虾、天鹅牌银鱼就创利润亿多元。今年,石首渔 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农民从中可人均增收1000多元。

  五、怎样写新闻 第一,写标题

  三道式:引题+主题+副题,如: 特大好消息从岳阳传来—— 荆岳铁路确定走南线途经石首 铁道部、湖北省、湖南省荆岳铁路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岳阳市南湖宾馆 举行 二道式:引题+主题或者主题+副题,如: (一)

  我市诞生7名“亿万富豪” 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市给予特别关注

  江右军指挥部旧址惊现青竹沟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消息写作

  ?1.消息的定义:

  ?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新闻体裁。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

  ? ——《辞海》

  ?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美国威斯康星新闻学院教授布莱尔:“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 ?美国新闻学学者卡斯柏·约斯特:“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新闻是变迁的记录。”

  ?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著名论文《我们对于新闻学的

  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消息的分类

  ?动态消息 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

  道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综合消息 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

  问题的消息 报道。

  ? 典型消息 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

  的集中报 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 述评消息 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

  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也比较常见。

  3.消息特征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消息是狭

  义的新闻,其特点:实、快、新、短。

  ?消息写作有三大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读性原则。

  ?真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及时性.消息是“易碎品“,新闻发布如果错过时机,事过境迁,马上就会贬值,甚至

  变得毫无价值。

  ?可读性.新闻写作要有文采,要抓住读者读下去,才能达到报道的目的

  4.消息的结构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五个“W”: ?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at ,why(何因), who(何人)。 ?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

  要的是What、Who。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

  何安排消息的结构。

  ?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

  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 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是新闻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所在。 拟写得

  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

  息标题有主题、引题、副题三种。

  ? (1)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以实为主。

  ? (2) 引题(肩题、眉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

  托气氛。

  ?

  导语 (3)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对主题予以补充、作出评价、交代详情、强调特征等。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即第一段。它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

  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导语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具有统一全文的作用,被称为“消息中的

  消息”。

  ?导语的写作,第一位是准确,要抓住事情的核心,其次是精炼,如果想再上一个层

  次,就要在二者基础上力求生动、口语化,增强情节性和节奏感,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核心信息,并因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而乐于接受,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

  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

  中的或突发 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我们从脍灸人口的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中,可以

  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地

  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艺术家。

  ?“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

  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导语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使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在点明新闻五要素的同时,

  把现场表现得绘声绘色。

  ?再如消息《我国首创离子探针远程共享系统》一文中,我们是这样开头的: ?免却车马劳顿,身在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通过计算机远程试验控制软件和网络系

  统,就可以随时随地操作设在北京的离子探针质谱仪,完成锆石等矿物定年的实验全过程,这就是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的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研究——离子探针系统带来的神奇效果。巴西科学家在圣大保罗操作试验后盛赞“它的性能棒极了”。

  ?这样的开头明白晓畅、形象生动,即便是门外汉,也能对系统的应用、特点了解个

  大概。

  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所占文字最多,是消息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体部分决定消息

  写作的质量,必须着力写好;

  ?它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

  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金刚石矿,新类型?什么层位?新理论、方法、技术?对今后找矿指导意义?

  ? 结构形式,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也可以按逻辑顺序(重要程

  度),先讲概貌,后讲细节,或先讲主要材料,后讲次要材料;主体与导语的文字不能简单地重复。

  背景

  ?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或有关知识必要的交代、介绍。

  ?从具体作用上分,有以下几种:

  ? ①对比性材料: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照,以突出新闻事件的重要

  意义,或阐明一定的主题思想。

  ? ②说明性材料:介绍新闻事件的历史状况、地理环境、政治背景、发展变化以

  及其他种种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等等。

  ? ③诠释性材料:介绍人物的出身、经历;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 ?以及解释一些专用术语、技术性知识等;帮助读者理解内容,增长知识。 结尾

  ? 特指能深化报道的最后一段。好的结尾能加深读者对主要事实的感受,让读者

  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

  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不是所有消息都非有结尾不可,不必画蛇添足,消息最后一部分不一定称得上

  为结尾。

  5.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 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 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二)通讯写作

  ?定义:

  ? 一种比消息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可以用叙述、

  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写人纪事。通讯常用来评价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貌等。

  ?——《辞海》

  1.通讯的特点

  ?报道内容:写人、叙事,反映精神风貌等;记录经济社会生活各个侧面、层面,

  或歌颂或鞭笞。

  ?报道任务:用丰富的材料,生动地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容量大。 ?时效性:可略晚于消息。

  ?选材:题材宽广,许多因时间耽搁、情节曲折、内容特殊而不宜用消息报道的,

  都可以通讯形式报道。

  ?写作方法:谋篇布局多种多样,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技巧表现。

  大到报告文学,小到特写等。

  2.几种主要通讯体裁

  人物通讯

  ?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

  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大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 要求:写出人的思想和精神;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

  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 二忌“有魂无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戴了个大帽

  子,结论),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 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

  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

  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事与愿违。 ?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新闻写作指导免费课件》相关文档:

新闻写作指导免费课件0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