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超市教案反思

时间:23-12-24 网友
大班数学教案超市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教案超市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货品统计、货品分类、货品排列、货品重量、货品价格、货品买卖等等。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数量清楚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让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并使用新方法图表法来统计物品,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并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龄人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3个架子,5个篮子,2个手推车,玩具,餐具和文具。

2.一个样本统计图和两个表格。

3.一些统计表和水彩笔给孩子操作。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说说超市相关的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商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录音方法。总结一下儿童统计的方法:画一个项目,然后写一个数字。画尽可能多的项目。

  3、 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孩子们试着用图表的统计方法来记录。

  三、 通过对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和利用图表方法统计货品。

  1、 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 采用任务的形式请幼儿对各种类别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进行检验。

  3、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图表法来统计物品的数量,但是还有许多种方法也可以统计物品的数量,以后我们再学。

  四、 结束部分

  1、 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会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超市。(孩子们离开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实际流程展开,实际上内在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注重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如:先让幼儿自由的记录,然后教师推荐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检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既起到与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验证,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货品统计、货品分类、货品排列、货品重量、货品价格、货品买卖等等。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数量清楚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让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并使用新方法图表法来统计物品,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龄人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货架3个,小篮5个,推车2辆,玩具类、餐具类、文具类若干。

2.一个样本统计图和两个表格。

3.一些统计表和水彩笔给孩子操作。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谈论与超市有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商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录音方法。总结一下儿童统计的方法:画一个项目,然后写一个数字。画尽可能多的项目。

  3、 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孩子们试着用图表的统计方法来记录。

第三,通过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并运用图表法进行商品盘点。

  1、 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以任务的形式,让孩子们对各种商品进行统计和测试。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图表法统计物品数量,但是物品数量的统计方法还是很多的。我们以后再学。

  四、 结束部分

  1、 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会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超市。(孩子们离开教室)

  课后反思:

表面上看,这个活动是按照超市的实际流程进行的。其实它内在遵循着儿童思维的发展,讲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先让孩子自由记录,然后老师推荐新方法,大家一起分析。最后,允许孩子在小组中操作、交流、测试。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既起到了与同伴分享和扩大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完成了相互验证,让孩子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孩子动手操作的训练,给孩子提供独立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水果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字的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 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孩子们分组讨论水果价格,并给每种水果贴上价格标签。

  3、 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讨论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

  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孩子们继续在水果记录单上圈出他们买的三种水果。

(4)规则:一起买的水果的价格正好是代币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以重复,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

  附记录表:

  5元 = 苹果 梨子 草莓 橘子

  1元 2元 3元 4元

  5元 = 橘子 草莓 梨子 苹果

  4元 3元 2元 1元

  活动反思:

活动在水果店游戏的剧情中进行,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市购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10分、50分、1元的硬币,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四块支付方式展示板。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孩子有存款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孩子感知和发现硬币的特性。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展示5毛钱和1元钱的课件,让孩子知道。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小朋友拿着钱箱,去超市1号货架挑选商品(老师设计的每个商品是5毛钱或者1元钱),到收银台付款。(老师收银:展示小朋友如何付款。孩子只有正确付款才能拿货。)

收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去儿童超市选货,老师会观察。由收银老师,给小朋友演示如何付款。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价:这部分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孩子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找到多种支付方式,既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又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点。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儿童自由购物,将支付方式贴在押金卡上。老师巡回指导幼儿介绍自己的支付方式。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超市教案反思》相关文档:

大班科学换牙了教案09-01

《换牙了》大班教案09-01

大班换牙了详细教案09-01

我换牙了大班教案09-01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大班(8篇)09-02

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8篇09-02

春节幼儿教案大班5篇09-02

大班关于节约粮食教案40篇社会09-02

大班幼儿元宵节活动方案7篇09-02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及反思10篇09-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