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石缝间的生命课文全解 语文版

时间:23-11-19 网友

石缝间的生命

本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极度感动的情绪,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潸(shān)然泪下  凄凄艾艾(yì)  困厄(è)   吮(shǔn)吸 

扼(è)制     犀(xī)利    贫瘠(jí)  采撷(xié)  

2.形近字

┏隘(ài)关隘     ┏扼(è)扼杀  ┏崖(yá)悬崖   ┏博(bó)博士

┣溢(yì)洋溢     ┗厄(è)厄运  ┗涯(yá)天涯   ┗缚(fù)束缚

┗缢(yì)自缢

3.多音字

 ┏(jiān)中间     ┏(báo)厚薄     ┏(cān)参加

间┫          薄┫(bó)单薄    参┫(cī)参差

 ┗(jiàn)间隔     ┗(bò)薄荷     ┗(shēn)人参

4.词语解释

【盘根错节】树木根干盘屈,枝节交错纠节。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比喻事物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下眼泪。

【倔  强】性情刚强而又固执。

【采  撷】采摘,采集。

【海角天涯】形容极其偏远的地方。

【狭  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宽大。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震  摄】震动害怕。

【苍  劲】(树木、书画等)苍老挺拔。

【巍  峨】形容山或者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困  厄】艰难窘迫。

【震  慑】震动使害怕。

5.文学常识填空

(1)《石缝间的生命》作者是 ,原名 。其诗集 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

(2)本文是一篇 的散文。它融 、 、 (表达方式)为一体,表达出作者对 的敬畏之情。

(3)本文选取了 、 、 三种生长在石缝间的生命,揭示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具有  、  的认识价值和 的价值。

(4) 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 ,从雨水里得到 , 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 却要自己去寻找。

【参考答案】

(1)林希  侯红鹅  《无名河》

(2)托物言志  描写  议论  抒情  石缝间倔强生命

(3)野草  蒲公英  松柏  生物学  哲学  美学

(4)尽管  温暖  滋润  但  土壤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林希(1935- )当代诗人,小说家。原名侯红鹅。天津人。著有诗集《高高的白杨树》、《无名河》等。重要诗作有《无名河》、《你曾经是我的舞伴》等。

2.题目解说

【明确】“石缝间的生命”这一标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它让人马上意识到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存下来的艰难,再细读全文,你更会被那种不畏恶劣环境、顽强生存、抗争的精神所感动。自然就是这样,人类的生存也有同样的状态,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土壤”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学会生存。

3.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根据全文,其作用何在?原因何在?

【明确】作用:这句话在文中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其中“石缝间倔强的生命”起开篇点题的作用,形容词“倔强”表明了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是产生“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的原因。“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一个要本原因所在。可以说,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

4.高尔基曾经说过,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愿意,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发现思想。根据本文,你是否能谈谈“石头缝里的思想”与“石头缝里的生命”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尔基所说的“石缝里的思想”和本文的“石头缝里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用来形容极其不寻常的条件下涌现出的力量的精神。不同之处在于,“石头缝里的思想”实际上是人对石头缝里的生命或价值的发现。而“石头缝里的使命”侧重的是石头缝里的种子所体现出来的倔强的精神品质。

5.体会第10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的关系。

【明确】是因果关系。作者之所以“潸然泪下”,是因为“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由此,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6.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在石缝间生存的生命令我感动。

第二部分(2—8):以议论为主,表达自己对石缝间三种生命为媒介表达对适应恶劣环境顽强生存者的敬意。

第三部分(9、10):对石缝间的生命进行三个角度的思考并赞颂这种生命的作用及意义。

三、深入探究

1.揣摩语言

(1)“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全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①因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所以“生命自认为辉煌壮丽”。②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2)“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如何理解“规定”和“改变”两词不同的含义?

【明确】“规定”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起着的限制,约束和促进作用;“改变”说明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

(3)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中,“发现”、“认识”、“锻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明确】四个词是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4)理解第9自然段中两句话的含义。

【明确】第一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又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这句话的含义是:生命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句话“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的含义表明,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生命个体中,当它具备了顽强的精神后,它就会表现出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品格来,就具备了美学的性质。

2.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1)托物言志的写法。

本文借对石缝间顽强的生命—野草、蒲公英、松柏的礼赞,讴歌了身处困境、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拼搏进取的人生,也赞美了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

(2)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文前半部分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描写是基础,议论抒情是主旨,是升华。

(3)语言简洁、生动,情感充沛。

文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语言简练、生动,是对生命哲学和伟大而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3.作者通过描写石缝间的生命,赞颂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作者通过对石缝间顽强生存的小草和改变自己、适应环境、顽强生存的蒲公英以及在本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大片天地的松柏的描写,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4.作者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结合自己或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环境可以改变人生,环境影响人生,这是第一层的认识。第二层的升华是,适者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就是拼搏。要适应环境,要战胜环境,要顽强地生存,要坚定地成长、发展。

四、课内阅读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1)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2)(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海角天涯吧。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

(3)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了倔强的生命。

(4)或者,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办法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寻找不到足够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薄叶,细微的叶脉诉说着生存是多么的艰难;更有的,它们竟在一簇簇细瘦的叶下长出根须,很少向母体吮吸点乳汁,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5)这就是生命。

(6)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

1. 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3. 第三段中“惊人的奇迹”是指什么?

4.“更有的,它们竟在一簇簇细瘦的叶下长出根须,很少向母体吮吸点乳汁,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从这些描写中,你可以悟出野草具有什么精神吗?

5.作为初三的学生,你觉得应从野草那里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 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2. 因为它们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3. 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4. 坚韧、顽强,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厄运屈服(意思对即可)

5. 顽强,不向困难低头(意思对即可)

五、课外迁移阅读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1)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3)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14)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1.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2.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3.第(14)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什么?       

4. 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⒂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2.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意思对即可)

3.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4.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课 外 拓 展

《感悟生命》

        ——读《石缝间的生命》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有竞争就必有残酷的存在,面对竞争的残酷,我们生活在竞争这一笼牢里的人该如何去面对?是在笼牢中沉默,还是在残酷中爆发?

人要想在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要想在你的人生历程里增添光辉的一页,那你就必须选择爆发!

人的一生要走漫漫的长路,取得成功亦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不可能是一触即蹴的,在这通向漫漫成功路上,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歌舞升平,还会看到崎岖的山路。就像生长在石缝间的松柏,要想成为参天之材就必须去适应恶劣的环境,在逆境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时一株松柏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才能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是的,这正如一个人,要想在对你极其不利的环境下开拓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那你就必须去适应环境。在艰苦的环境里拼搏并找出驽驾环境的支点,而不是埋怨老天对你的不公。埋怨所能带给你的只是悲观失望的怜悯和施舍。文章中还提到“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松柏这种不折不挠的向上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不,应该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地去学习,去发扬。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种向上的精神,要经得起挫折与失败带来的伤疤,要忍受得了劣境所带给你的痛苦,要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与毅力,要有永不言败的豪言壮语。

生命需要艰苦的环境去磨炼,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生命没有经过风雨的冲刷,那是不完美的,是带有缺陷的生命!在困难里我们不必抱怨太多,冰心曾说过:“生活不单单是由苦做成的,还有甜的参合其中。”是的,甜酸苦辣才是生命的真本色,其实我们还要感谢困境而不是抱怨,因为在逆境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困境中才能挖掘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最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的那种顽强、百折不挠和大无畏的精神永远在神州大地上飞扬吧!我们需要这种精神,需要这种让我们感动的生命,让我们乘着石缝间的生命的精神翅膀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吧!

【思路综述】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昂的生命力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石缝间的生命课文全解 语文版》相关文档:

石缝中的小草作文11-05

石缝中的小草作文11-05

石缝中的生命作文11-19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石缝间的生命课文全解 语文版11-19

石缝间的生命作文(集合9篇)12-14

石缝间的小草作文5篇01-08

石缝间的生命作文(7篇)01-26

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学习要点北京版02-06

石缝间的生命作文10篇02-27

2、《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03-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