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报道工作心得体会与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今天,我受会议的安排和各位领导的厚爱,要我谈几点自己从事通讯报道的切身体会,实属惭愧,真不知道从何而说,虽然在工作之余,积极撰写了一些新闻稿件,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心得与爱好新闻写作的各位通讯员朋友交流,只能肤浅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让大家见笑了。
1996年我从以勒中学调到以勒镇党政办公室后,就在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纪委委员、组织干事等这些岗位上工作,使我接触了从事文字综合、通讯报道、信息上报、经验交流等之类的写作材料,跟我打下了一些文字基础,但说实在的,在新闻报道上,我却经历了从不写稿到逼着写稿、不上稿到上点稿、少上稿到上多点稿的过程,实现了对新闻写作从无知到基本掌握、从陌生到较为热爱、从本份到能够敬业的转变,努力锻炼自己,勤动腿、勤动耳、勤动嘴、勤动眼、勤动手,挖掘新闻线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党委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县委政府新闻中心和党建信息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近一年多来,累计发表在镇雄县委政府网、镇雄党建网、《镇雄》、昭通市政府网、昭通党建网、昭通新闻网、《昭通日报》、昭通信息港、昭通兴农网、云南省政府网等县级以上新闻媒体的通讯、消息等新闻稿件共173篇,在“旱码头”的以勒镇,作为通讯员的我,较全面客观地把一个乡镇的情况推介出去,让外界对以勒有所认知。
曾经有人风趣地评价过新闻通讯员是“一支笔杆,两袖清风,三更不眠,四季都累”,而通过尝试,实际通讯员包括文秘人员应该用“一个烦恼三个境界六种精神”来概括。一个烦恼就是“自寻烦恼”,写不出来,硬要叫写出来,甚至规定时间一定拿出来,写出来了怕要不得、担心重来,发出去,怕上不了稿,发表了还担心社会反响,所以必须自己找自己的麻烦,才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三个境界第一个是含辛茹苦,别人在搓麻将提大贰,你在搔头抽烟、大口喝茶、两眼死盯电脑,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移动鼠标。第二个是苦中有乐,经过通宵达旦甚至几个日夜的熬更受夜,苦出成品来了,脸上略带一丝微笑,高兴。第三个境界是其乐无穷,一篇完整的稿子,自己欣赏舒服、领导看了满意、发稿编辑采用、网站媒体转载,乐在其中,韵味无穷。六种精神即:一是蜜蜂,具有辛勤采撷、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蚯蚓,具有默默耕耘、悄无声息的精神;三是春蚕,具有吐丝不止、死而后已的精神;四是苦瓜,具有苦在自身、美人心腹的精神;五是蜡烛,具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六是镜子,具有映清面貌、从不夸张的精神。就其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标题制作求精品。“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一篇新闻的标题写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要想写出好标题,就必须懂得很多基本知识。比如我把我镇20XX年的工作一篇一篇罗列出来以后,经过深思熟虑,以题为“文章写在人心上”来发,我觉得有点新颖感人,结果发出去,没有受到改动,说明得到编辑的认可,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在我的心中,确实认为题目很关键,它是文眼,同时提炼小标题也十分重要,它要高度概括、言简意赅、排列整齐、引人注目,让人读起朗朗上口,成为精品。
二、学习比较求上进。刊登在网上的新闻和已登载在报刊上的报道,每次出来后,我都同保存的原稿作比较,仔细琢磨,看编辑怎样修改标题,怎样组织语言,认真探讨,然后,再思考动笔写下一篇新闻,每次比较都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使自己受益匪浅,为写好下一篇文章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三、借鉴同行“造”新闻。由于要新闻写作,读新闻、看新闻、浏览网站成了我平时的一大爱好。看到关系到特别是农村乡镇的新闻稿件,我总是一字一句地读完,然后去想一想本镇是否也有类似的新闻线索。如果有,我就深入调查,看是否有更好的闪光点、亮点去捕捉,触发灵感,以求不落俗套;如果没有,我就建议领导先去做类似的事,并力争比报纸上、网站上的新闻事件更突出、更有新意,然后再动笔去写,以求新闻的真实性。人家这么写,我也借鉴着写,把他的标题改动几个字,把他的内容换成自己的,“造”出来的新闻同样有自己的特色,也具有新闻的价值。
四、深采慎寄新闻稿。失实是新闻写作的大忌。乡镇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经历的,比较实在,但有时要亲自参加会议,也要深入采访、核实数据情节、引用资料的出处和推敲稿件的结构、逻辑性,决不让稿件内容有失实或不符合逻辑之处,从来不道听途说,开会时、采访时要求素材多多益善,写稿时认真筛选素材,精选典型,围绕主题该舍的必须忍痛割爱、大刀阔斧、惜墨如金。研究版面,投其所好。版面就是一张“脸”,“鼻子”、“眼睛”、“耳朵”生在上面,都有其正确的定位和功用,投稿就应投其所好。“味觉”浓的东西就送给“鼻子”;“视感”强的就投给“眼睛”;“听觉”敏感的就发给“耳朵”,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是事倍功半。比如以镇雄来说,县委政府网它范围主要是县内所发新闻,有,都可以投;而党建网就不一样,不沾党建的内容,恐怕就不容易上稿了。所以投稿可以用这句话来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当然,现在是电子网络时代,不要邮寄费的多了,泛泛的在“在线投稿”上发稿,或从邮箱里寄稿,抱着总有一家要刊登的思想态度,这叫一头不中一头中。当然,编辑不喜欢,可能会讨厌你,最好还是选好目的投的好。
五、严审细酌杜差错。我认为新闻首先观点要正,符合要求,主题向上,作用积极;其次稿件校对要细,严防别字、错字、病句等产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让编辑省心。我想这样一篇经过精心打磨的稿件,编辑拿到手后,肯定会释爱有加,另眼相看。有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发稿时记住一定要写清楚地址和姓名、电话、手机,能填的尽量填,便于编辑与我联系,不自作多情以为前两次写了电话也发了,这次不必写了,人家编辑会知道。哪儿呢,用不用自己的稿件很可能就编辑一念之差。你认真一点,人家问问你,稍微改一下就可以发;他稿子多得很,你电话他懒得查,啪,就把你的稿子在网上删去了,你还不知道,过两天你才知道可以用而没用,让你心子耙耙痛,晚了,新闻过时了,老闻。
六、持之以恒树信心。通讯员投稿屡投不中是常事,上往上的报刊、网站更是上不了,但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屡败屡试,老脸厚皮,持之以恒,树立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信心。尽管我是乡下人,胆子不大,站的角度不高,但由于自己的多学常写习惯了,不怕领导摔稿子,不怕媒体不报道,一个字“投”,在今年一季度便在《昭通日报》上稿3篇,昭通新闻网3篇、昭通信息港就转载1篇、昭通市政府网也转载1篇、昭通党建网上稿2篇、昭通兴农网转载1篇、县委政府网上稿10篇,镇雄党建网上稿3篇,《镇雄》上稿9篇,上稿量逐渐增多,为以勒镇党委政府宣传思想工作先开了个头。
七、体现个性显特色。目前媒体稿件多,如果再没有特色,上稿会更难。在写作实践中,我努力做到用例鲜活、用语简洁、情意真切、可读性强的个性色彩,并要求自己不管什么题材的作品,都力争有点创意、有点立意、有点新颖,让媒体能发得出来,让读者有可读性,读了后有收获感。
近一年多来,我虽然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取得了点滴成绩,积累了一些不成文的写作经验,一是离不开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二是离不开县委政府新闻中心和党建信息中心的精心指导、“两网”记者的指教和同仁们的帮助,一定程度上使我提高了信息捕捉能力、新闻敏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提高能力、勇于创新能力、学习实践能力,但与一些优秀通讯员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稿件相对较少,自己的文字功底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将发扬成绩,谦虚谨慎,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为扩大东半县“旱码头”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个人新闻稿件刊稿量,尽职尽责,做一名较为称职的通讯报道员。
以上几点不成熟的心得与体会,算是让大家见笑了,由于本人阅历不深、才疏学浅、识支瓶管,今天所说,定然有很多疏漏和错误,恳请各位领导及新闻爱好者朋友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我深表敬意,呈谢!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通讯报道工作心得体会与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相关文档:
毕业设计心得体会(精选5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多篇)09-01
最新 公安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09-01
精选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4篇09-01
公安干警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09-01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例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三篇】09-01
检察院工作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