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 读后感
精选5篇
(一)
本学期有幸阅读了《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这一本书,细细翻阅,什么是文化呢?书上台湾作家龙应台关于文化曾这样说:“什么是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那什么又是数学文化呢?书上这样提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具有传统性、渗透性、哲学性、美学性和自我完善性等特征,进行数学文化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发展理性精神。
我们可以类似地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谈数学文化,当你看到一个数学定理的时候,你会浮现出古人的身影,产生敬畏之心吗?在你思考问题时,你是否关注他的数量是常量还是变量?在一连串的变换之后问题得解,你会由衷地感叹数学之美吗?在碰到一桩随机事件,如购买彩票,你会习惯性地看中奖的概率有多少吗?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导致现在的学生只会解答数学题而不知数学家的故事而从中汲取精神,不知感受数学之妙而从中体验审美,不知感受数学思想而从中学习思考,以至于未来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那么我们就如同教动物做数学题的杂耍表演,而不是数学教育更何谈延申数学文化的传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来渗透数学文化呢?那么又该如何去渗透呢?
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渐渐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能够顺利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利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正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育故事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爱数学之“情”。例如:在学习 “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笛卡尔发明数对和直角坐标系的过程,笛卡尔生病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用什么方法,如何把“点”和“数”联系起来,这时发现一只蜘蛛在左右拉丝,他想可以把蜘蛛看成一个点,蜘蛛的每个位置就能用一组数确定下来,从而创建了数对与直角坐标系。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学文化
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時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的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后,信心倍增;……
数学家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在数学公式拓展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数的产生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之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拓展知识,学生在欣赏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历史时体味数学家思维,讲讲祖中之与他的儿子。又如在二年级(上册),学完了“表内乘法”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二千多年前的“竹木简口诀”;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向学生介绍了“+”、“-”的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了“分数的表示法”等等,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课堂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渗透数学文化。
轴对称图形一课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数学美,在这节课中,我尽可能地搜集足以展现数学美的素材,以数学学科本身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例如生活中的对称美;中国的天安门、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蝴蝶等等,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些美妙的图片带来的震憾,惊讶于生活的美好,已经完全被它们的这种独特的美所震惊了,接下来我出示了经修改后的天安门、艾菲尔铁塔,学生们就有反应了,不够雄伟,不够壮观,在学生们愤悱诧异时,我让他们观察这两组图片的异同,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了美,进而鉴赏了美,许多同学也从中悟出了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人生也是美好的,只是没有去发现,没有去珍惜。
人体中的黄金分割;诗词中的数字美;数学公式的简洁美……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再现数学美的同时,产生创造数学美的冲动和欲望。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更不乏数字美的佳句,同时还蕴藏着数学问题。书中118页提到李白的打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可以通过逆推解决问题。又如在120页中数学名家徐利治先生在课堂上讲极限的时个总喜欢引用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一句让学生体会一个变量趋向于0的动态意境,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诗句更深刻的理解了极限的思想。
最后我想引用这样的一段话作为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数学教育需要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就如喝茶,慢慢地品尝,才能回味无穷。就像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从事了多年数学教育之后,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入了社会之后,如果没有什么机会应用,那么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会忘掉,然而他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在人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会长期的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想这无疑是对数学文化内涵的一个精彩注释。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合适而巧妙的让数学文化走入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
(二)
这学期办公室的同事被分成了三派,分别是“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课间闲聊起孩子的学习,虽“派别”不同,但却有共同的观点:在如今的各类考试中,数学一门的成绩举足轻重,小至影响在班级排名,大至影响孩子今后所走的道路。我恍惚觉得:这是一个谈“数”色变的时代!
的确,在一般人的印象的中,“数学”永远“板着一张面孔”——抽象、枯燥、冷峻、理性。许多孩子能写一手好文,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唯独在数学面前却屡遭挫败,究竟是孩子怎么了?还是数学怎么了?还是数学教育怎么了?读完张维忠教授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一书,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和独特,数学教育可以充满文化魅力,并绽放生命活力——我们需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做一个文化传承的使者。
审视数学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数学文化?各家各派其内涵界定不一。既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义,那我们大可以将它看作是研究者视角的多元化。而教育本来就是基础的、零散的、田园牧歌式的,因为它面对的是拥有不同个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特长的人,所以很难像科学那样有量化的“准确”的定义。
再来看看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的定义:“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只关注了数学的“求真”与“严谨”,较多地从技术、工具的层面去认识数学。在一节节课的说教中、一页页习题的练习中,孩子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学了不少“没有价值的数学”。
就是这样的数学,使人形成错误的数学观,形成刻板的数学思维方式,产生对数学的厌恶情绪。
返观当下的数学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着它的文化性,变得不那么“文化”了。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在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被剥落。作为数学文化的主要传播者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接受数学文化的洗礼,而且需要最大限度的外化数学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使学生在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经受数学文化的感染,享受有文化品位的数学生活,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彰显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关注,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特性的了解和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文化已初步渗入到课程标准、教科书,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感染,产生了文化共鸣,体验到了数学的文化品位和世俗的人情味。
数学和其它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一样,是构成璀璨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诗歌中的数学问题,到诗歌中的数学意境,再到两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都在向众人传达着这样的信息:诗词诠释了数学归纳的本质,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传着人文精髓;数学与美术,更是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埃舍尔正因为将艺术与数学巧妙相合,才使其构思独出心裁,而在视觉上创造出了奇幻的视觉效果,引起设计界和绘画界的震动。雕塑大师罗丹更是一语惊人:“我不是一个梦幻者,而是一个数学家,我的雕塑之所以好就因为它是几何学。”的确,美源于和谐,而和谐需要用数学来创造;音乐通过演奏出一串串音符抒发出内心情感,而数学是以一种理性的、抽象的方式来描述世界,并以一些简洁、优美、和谐的公式来表现大自然,两者描述方式不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
细细延伸下去,发现数学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它似诗歌般柔美,具备美术的高雅与奇幻,如音乐般委婉抒情。这样的文化,已经不停留在知识层面,它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渗透于课堂中,会让学生的生活更有文化品味,从而外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动力源泉。
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渗透数学文化,应让学生获得包括数学知识在内,关乎数学创造过程和科学精神、文化精神的整个数学文化的传承、浸润和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的掌握,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科学文化过程的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陶冶和提升。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倒沙子”和“测量高度”两个主要活动,两个活动均按照“大胆猜想——小心验证”的流程进行,这样就将教科书的数学知识从静态的科学形态转变为了活动的文化形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探索的内驱力,感受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告诉我们,用文化学的思想来观照数学教学,用心理学的思想来把握学生心态,教师就一定能建构出令学生喜爱、让学生惊奇的魅力无穷的数学课堂。
再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教师把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过程用课件生动、直观演示出来,让学生“像科学家探索一样”,经历了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全过程,顺利实现了对新知的理解与重构。
现实生活、社会题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1秒钟能干什么?”的问题后,让学生观察课件知晓:1秒钟银行的点钞机能点30张,1秒钟上海的磁悬浮高速列车能行驶140米,1秒钟人造地球卫星能飞行8000米,1秒钟联想电脑能运算几万亿次,1秒钟激光能绕地球跑7.5圈……当现实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时,学生对数学文化更是触手可及。通过细致观察,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每一秒的珍贵,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巨大神奇,感受到了数学语言对现实社会的准确刻画。
未来生活与社会,也留给了天性好奇的儿童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他们会尽情的展开数学思维的翅膀,飞向未来,飞向美好。对于这些,我们无法不与有文化品位的数学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数字与信息”时教师发问到:未来的身份证还会是18位数字编码吗?能否新增更多的数码,表示出更多的个人信息,如个人特有基因码?能否新增用于国际流通的国际通用码,使之替代在国际交往中签转繁琐的跨国护照?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间,数学课堂沸腾了,数学思维飞翔了,数学文化气息弥漫了。
从历史到现实直到未来,时间的长河留给了我们渗透数学文化的巨大空间。而每一个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发掘,都将会为学生留下一个深深的数学文化烙印,打造一段焕发生命异彩的有文化品位的数学生活。
从认识数学文化到实施数学文化教育,我们看到了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的新天地。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不管其中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能尽己所能,勇挑重担,做好儿童的“数学文化”使者,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孩子真正走进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间都花在习题的讲解上,然而对于数学发现过程和数学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够深刻。在学生眼里,数学就是解题,用大量的时间去解各种各样的难题甚至是怪题。数学丧失了本来应该充满的美感,学生也没能品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长期下去就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我们忽略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的教育,忽视了给数学教学创造合理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情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数学就是解题”的偏见中走出来,感受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张维忠教授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一书就“数学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们对“数学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就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化”教育做了较为详实的指导。
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科书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教科书中体现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数学史料。对数学家研究和发展数学的历史进行宏观考察,但是不能局限于此,还要在具体的数学概念理解、掌握以及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与体验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使数学的教与学不再是忽视数学的应用及其与其他领域脱离联系的、空洞的解题训练,使学生从心里喜欢上数学,进而使数学教学变得生机勃勃、有血有肉。
一、在史料阅读中感悟数学文化
现在的数学教材编排增加了很多数学史料,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中的趣闻轶事、辉煌成就、数学家传记、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引起学生多维思考的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与数学有联系的诸如文学、美学、语言等领域的知识。
纵观整个教材的编排,“你知道吗”栏目的分布广泛,每册教材几乎都有所呈现;内容涉及范围广阔,有“数学史”(数学知识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上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等)、“数学知识介绍”(教材中学习内容的拓展和加深内容)、“生活中的数学”和“生活常识与信息”。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地102页就“圆周率”的研究作了中外历史的对比介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圆周率”的研究发现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以及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增长数学见识的同时更增添了引以为傲的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涵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好地激发学生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单纯的习题讲解单调枯燥,学生听着乏味疲惫。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往往会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组织教学,将数学知识附于鲜明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满怀热情地走进数学情境展开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创设情境呢?
情境的创设是为数学的学习而服务的,自然应密切联系所学知识点;情境的趣味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此外,将“数学文化”渗透于情境的创设中,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引用“曹冲称象”的历史故事为情境组织学生就“替换”的策略进行学习。学生对于“曹操”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很乐于关注其儿子“曹冲称象”的问题。在历史故事的情境中感悟“替换”的数学思想。
三、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数学文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
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在“百分数的应用”系列中,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知识学习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社会文化价值。
由于有关“折扣”的问题可能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在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中,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于数学的文化价值感悟更深刻一些。
如解决“折扣”问题时:张老师要购买一台电脑,他考察了A、B两家电脑商场。两家商场的某型号笔记本电脑标价都是598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每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哪家商场的笔记本电脑便宜些?
由于有关“折扣”的问题可能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在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中,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计算,合理选择,对于数学的文化价值感悟更深刻一些。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四)
老家在农村庄子的最后一家,村里路小巷子窄,每次回家车子开到村口总要下来步行大概15分钟,6岁的儿子每次总要抱怨太累走不动,春天到了,路边的油菜花开了,农家门前有梨花、桃花,小河边的柳树发芽了。上周回老家一路上宝宝看看野花,玩玩柳枝,不知不觉就到家了也没有嚷嚷嫌累。让我想到了如果我们课堂教学也能像是让学生去旅游看风景一样,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近期读了张维忠著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与之几年前的《文化视野中的数学教育》又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
什么是文化?书中从多个角度,引用多位教育家的思想,多方面阐述过。此处不再赘述。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常听身边的人说:“没文化,真可怕。”我觉得文化不单指“文凭”,他应该包括智商、情商、俗商等多个方面。引用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话:“什么是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来谈数学文化。当你看到一个数学定理的时候,你会浮现出古人的身影,产生敬畏之心,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会关注他的数量是常量还是变量,在律师叙述理由的时候,你会觉察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必要。在买彩票时,你会习惯性的看看中奖的概率有多少。
我上学时并不喜欢数学,因为提到数学总让我想到计算,证明,眼前浮现无数的数字与符号。枯燥、机械和重复是我对数学课的总体印象。但我在小学五年级时遇到了一位李老师,是他激起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印象中他总是在上课时给我们讲数学小故事,那时我认识了华罗庚、苏步青、陈省生等数学家。他会给我们做一些有趣的类似“鸡兔同笼”的题目。他让我觉得数学原来也这么有趣。直到现在自己做了老师,每当我看到班上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无聊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位李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但是有用的,还是有趣的。如果把诗歌、美术、音乐等融入到教学中,我想一定会把数学可以上得生动有趣。
工作以后听过许多特级教师上课,我觉得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比如华应龙讲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李烈讲的“包装中的数学”让我们知道表面积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贲友林上的“鸡兔同笼”一课中介绍了民间的“人狗问题”和日本教学中的“龟鹤问题”比如表示三角形稳定性的名言有“三足鼎立”“三只手抓田螺,十拿九稳”,比如找成语中的分数百发百中100%,百里挑一1%一箭双雕200%等。比如学认识千米时,了解我国五岳的高度,并比较,了解地理知识。比如认识大数时,介绍颐和园的面积,恐龙灭绝时间,全世界昆虫的种类丰富生物知识,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欣赏世界著名的建筑,感受美学……
我最近在教“年月日”内容,这部分概念众多且繁杂,如果没有充分的备课,通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眼花缭乱,最后作业还错得一塌糊涂。于是我做了一个小尝试,我抛出6个问题。问题一:“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吗?一年中为什么7月和8月是相邻的两个大月?”问题二:“2月有几天?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为什么不同年份2月天数会不一样?”问题三:“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的说法?”问题四:“为什么生日这天会有两种不同的日期说法?”问题五:“除了年月日以外,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问题六:“年月日的天数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然后把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分别围绕六个问题看书查找资料,准备3天后在课堂上做小老师讲解,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我预料。不但完美地回答了这些问题,甚至还详细的介绍了农历。我让学生把找到的资料画成手抄报,并准备做一个调查“分析使用公历和农历的好处和坏处”学生们学得很开心并在作业中熟练的运用。我觉得不要小学数学课程绝大多数内容局限于“数、式及其运算”和“平面几何与证明”,学生见不到数学的全貌,从而更无从体会数学的全过程。学数学追求的是要去理解、交流而不仅仅是去计算。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研究过程的学习环境,开展数学试验、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鼓励学生“做数学”从而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实现新课程理念。
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看成是陪学生走的一段路,那么何不让每一次赶路都看成是一次旅行,让单一的、一成不变的那条路变成生机勃勃的,鸟语花香的充满知识之花的一条路呢?何不让冗长的通道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更快乐地奔向智慧大门呢?让我们一起了解数学中的文化,重视数学中的文化,运用数学中的文化,传扬数学中的文化吧。
(五)
张维忠教授著作《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一书,从文化的视角入手,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数学新课程,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与科学史等相关科学的理论,分析与探讨了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问题。
阅读了本书,我受益良多。在没有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数学文化就是书本上的“你知道吗?”,是我们为了教授新课而找的一些相关相关背景资料等,阅读后知道了实际上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数学文化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所作的分析,书中还介绍了数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数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让我对于数学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给我触动特别大的是后面介绍的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诗歌、美术、音乐、甚至邮票中竟然都有数学文化,而且这些文化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所应用。了解了数学文化还需要知道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运用,而后面介绍的案例就让我知道了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如何构建与实施,总之,阅读本书,受益颇多。
首先,数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数学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语言系统工程,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精炼的特点。教师要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研究。小学生往往语言松散,表述含糊,而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性,完美性,准确性,符号性,形式化以及通用性。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很长,课堂上,课堂外,都会与学生产生交流,而在交流期间,教师的数学语言功底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要简洁明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数学知识,并且教学语言要科学、严密,符合逻辑性。不要用模棱两可的字眼叙述定义、定理,也不能用类似于“有点对有点错”的语 言去评价学生的结论。
其次,数学教学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即加强与其他文化的渗透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的底蕴。生活中其实我们常能感知到一些歇后语与数学的联系,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五除二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而最近网络上流行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无缘无故的第一小问”则暗示了数量关系的联系性,颇具哲学意味。但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还是书本中介绍到的诗歌与数学的联系,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之前一直觉得这就是一首抒发诗人悲哀苦闷情绪的诗歌,谁知道这里面还蕴含着数学文化,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一条直线,后两句则是描写了三维的现实空间,如果用这首诗来教学数学上的无穷大,相信学生可以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对于诗歌与数学的联系一般都是限于像“李白打酒诗”、“百羊问题”,也许下次数学课上我们可以引用到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诗句来教学我们的数学知识,这样应该会让我们的学生学的更加的有意境、有趣味。
第三,可以从数学教材编排的角度进行数学学习指导。现行数学教材中各板块知识容量和难度的安排呈螺旋式递升,各学期对应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把这些内容分分类,分成数、图形、统计及应用等模块,有机地与数学史的内容结合起来,了解每一板块与之有关的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对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有所了解,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比如说黄金比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黄金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到符合黄金比例的作品才会给人最美的感觉,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
第四,多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下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多指导学生阅读并了解数学家,数学事件和人文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文字材料的能力与习惯。比如说圆周率的教学,让学生阅读数学史,知道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发明比外国早1000多年,这样的数学史的渗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让我开始对数学文化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让我开始对数学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和思考,如何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数学文化,如何基于数学文化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如何利用好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等等,也许可以先在教学中做一些简单尝试,比如联系其他学科、结合数学发展史、补充人文背景等策略与手段,可以先进行一些数学文化教育渗透。 本书对于我们教师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数学,促进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今后的数学课堂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相信我以后的数学课堂也一定会闪耀着数学文化的光芒。
《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读后感 精选5篇》相关文档:
小王子名著读后感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09-01
看名著的读后感写演讲稿五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4篇09-01
文学名著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09-01
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10篇)09-01
名著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09-01
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9-01
高中名著读后感演讲稿合集09-01
名著的读后感(通用7篇)09-01